《聊齋志異》鬼作筵,讓一個活人去為陰間的人做飯

2020-12-16 歷史挺鬧心

秀才杜九畹的妻子病了。正值重陽佳節,杜秀才被朋友們招去準備參加登高、賞菊、飲酒的茱萸會。早晨起來,梳洗完畢,杜秀才告訴了妻子他要去的地方。穿上衣服,戴上帽子,準備出發的時候,突然發現神志不清的妻子絮絮叨叨地像是在跟什麼人說話。

杜秀才覺得很奇怪,走近床前想詢問她是怎麼回事,妻子竟一口一聲地管他叫兒子。家裡人心想這必有緣故。當時,杜秀才的母親剛死,棺材還沒有下葬,家裡人懷疑是他母親的靈魂附在了他妻子的身上。於是,杜秀才便祝禱說:「你莫非是我的母親?妻子罵著說:「畜生!怎麼連你父親都不認識了?」

杜秀才說:「你既然是我的父親,為什麼回來在兒媳身上作怪?妻子呼喚著他的小名說道:「我是專門為兒媳的事回來的,你為何反而埋怨我,兒媳本應馬上就死,有四個人前來勾她的魂。為首的一個叫張懷玉。我苦苦哀求,他們才答應不抓她。我答應給他們一些禮物,你應該馬上備辦。」

杜秀才按照父親的意思,在門前焚燒了一些紙錢。這時,他的妻子又說話了:「那四個人已經走了,他們不忍心駁我的面子。三天後,應辦個酒席酬謝他們。你的母親老了,手腳不靈便,不能料理飲食之事,到時,還得麻煩兒媳走一趟。」

杜秀才說:「陰間和陽世是兩個世界,怎能讓她一個活人去為陰間的人做飯?還望父親原諒。」妻子說:「兒子不要害怕她去去就回來了。這是為了她的事,應當不怕辛苦。說完了話,妻子便昏迷了,過了好長時間才甦醒過來。杜秀才間起她剛才說過的話,她模模糊糊地一點也記不起來了,只是說:「剛才看見來了四個人,想捉走我,幸虧公公哀求,又從口袋裡掏了錢給他們,他們才走了。

我看見公公的袋子裡還剩有兩錠銀子,便想偷偷地拿一錠回來以做餬口之用。不料想被公公看見了,還遭到一頓斥責。公公說:你想幹什麼?這東西難道是你能用得?我趕緊縮回了手,沒敢再動。」杜秀才因為妻子病得很厲害,神志不清,所以對她所說的話是半信半疑。

過了三天,杜秀才正與妻子說笑,妻子忽然間便瞪圓了眼睛,過了半天才說:「你老婆太貪了,那天一看見我的銀子,便產生了非分之想。但大概是太窮了的緣故,所以也不怪她。現在,我要將她帶走,替我料理廚房裡的事情,你不要擔心。」話剛說完,妻子竟氣息奄奄地死去了。

大約有半天工夫才甦醒過來,告訴杜秀才說:「剛才公公叫我去,對我說:不用你親自操作,炒菜做飯的人我這裡有。你只需坐在一邊指揮一下就行了。我們陰間辦事喜歡豐滿,盛各種飯菜時都要堆滿超出碗盤之上,一定要記住。我答應了,到了廚房,我看到兩個婦人正在案板上切菜,都穿著滾了綠邊的天青色的衣服。

她們管我叫嫂子,而且,每次往碗盤裡盛放菜餚時,都要請我看看。先前來勾我魂的那四個人都坐在席上。等筵席完畢,碗盤酒杯都收拾存放在儲藏器中,公公才叫我回來。」杜秀才聽了,大為驚異,常常將這事說給他的同事們聽。

參考資料《聊齋志異》

相關焦點

  • 《聊齋志異》丨陰間夫妻
    2020-11-10 06:26:57 來源: 母子連心 舉報   《聊齋志異
  • 冥界世俗化:《聊齋志異》的鬼魂形象及其深層意蘊
    《聊齋志異》以幽明相通、人鬼共存的小說審美方式,真切描繪了人們在惡劣的生存時空中生死掙扎,抒寫了人的生命情感和生命意志。無論蒲松齡是否相信靈魂的存在,《聊齋志異》中的絕大部分故事都是以萬物有靈觀為基礎創作的。一、陰鬱的死亡背景與溫情的冥界想像蒲松齡生活的年代,在歷史上被稱作「康乾盛世」。即使如此,在當時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下,飢餓、疾病、自然災害等依然不斷威脅著人們的生命。
  • 《聊齋志異》:鬼狐亦有情,值得閱讀的一部經典
    1987年由張國榮、王祖賢主演的《倩女幽魂》上映,該劇講訴了寧採臣和聶小倩之間那感天動地的人鬼戀情,深受大家喜愛,這個電視劇是由清朝小說家的作品《聊齋志異聶小倩》改編而成的。《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共有短篇小說491篇(張友鶴《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朱其鎧《全本新注聊齋志異》為494篇),以一段段鬼狐故事,或揭露封建統治的黑暗,或抨擊科舉制度的腐朽,或反抗封建禮教的束縛,為後人所推崇和喜愛。
  • 《聊齋志異》:突破封建的人鬼之戀,是蒲松齡用一生寫下的希冀
    前言眾所周知,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塑造了一大批與人發生情感糾葛的妖狐鬼怪,例如《聶小倩》中的善良女鬼聶小倩,《小翠》中的率真狐女小翠,《翩翩》中的體貼仙女翩翩。據統計,《聊齋志異》中有80多篇中的主角為女鬼。不知道大家有無發現,蒲松齡筆下的鬼大都與民間傳說中的鬼不同,她們不僅沒有一絲兇殘恐怖,而且楚楚可憐,容貌姣好,平易近人,美麗多情,似乎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
  • 《聊齋志異》——「起死回生」現象分析
    《聊齋志異》中有人被惡鬼所殺,輾轉之後得到高人相助而起死回生;也有傷心的鬼魂借屍還魂而復活;還有善良的鬼魂感動奇人,助其起死回生等等。通過蒲松齡的《聊齋》中的幾篇典型故事裡面對於起死回生這些現象的描寫,從中所反映出的是一個時代對於人鬼狐仙等和生死的態度和理解,獨特的敘事、生死觀等等。
  • 蒲松齡的《聊齋志異》中為什麼都說《野狗》是最恐怖的一個?
    一個腦袋沒有全砍斷,歪掛在脖子上的屍體開口說話:「野狗子如果來了,咱們可怎麼辦呢?」於是群屍都紛紛嘆息道:「是啊!野狗子來了怎麼辦啊!」屍體們嘆了一會氣,仿佛無可奈何一般轟然倒地。 這裡的描寫仿佛是電影畫面一般:一個活人裝死躺在地上,他身邊死狀慘烈的屍體卻紛紛站起來,而是大家都擔心「野狗子」會來。「野狗子」是什麼東西?為何連死去的人都如此懼怕?
  • 名著導讀《聊齋志異》世界上最美的寓言
    興勃發,不可復忍,攜錢徑去。」 (《聊齋志異,任秀》)[賞析]人物心理描寫常用的方法有多種。「行動表現式」即通過恰當的描寫人物富有鮮明個性的動作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動,是-種常用的方式。在人間官府、陰間冥王都一派漆黑的情況下,作者把幻想轉向二郎神,反映了他上下求索光明的心路歷程,寄託了他「俯仰時事」而引起的「愁憤感慨」。【推薦版本】人民文學出版社壹《聊齋志異》成為部編語文新教材(九上)的推薦閱讀書目啦!
  • 《聊齋》中的濱州「誌異」
    □錢傑《聊齋志異》(據二十四卷抄本)卷一中的《屍變》,是很多人都覺得最嚇人的一篇。書上說,這個故事的發生地點在濱州陽信縣蔡店。這個所謂的「蔡店」離陽信縣城五六裡地(有人考證是現在城西北三公裡外的蔡王店村)。
  • 《聊齋志異》中的小說《畫皮》,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寓意深刻的故事
    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著名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最早的手抄本在清代康熙年間就已經在民間流傳很廣了。最諷刺的小說《畫皮》又稱《鬼畫皮》、《畫皮鬼》,是《聊齋志異》中的經典篇目之一。這篇小說講的是一個面目恐怖的惡鬼,披掛上用彩筆繪畫成的人皮,裝扮成一個楚楚動人的美女,耍弄各種欺騙招數,愚一好色書生,以達到撕裂人腹、掏取人心的目的。
  • 《聊齋志異》書生為人剛正不阿,到陰間暫代閻王審案,救了親家
    一天,他忽然重病,家人要為他請醫問藥。李伯言阻止說:「我的病不是吃藥能好的!陰間閻王一職,暫時空缺,需要我去代理,我死後不要下葬,等我復生」,家裡人都吃驚不已,說是一定照辦,不久李伯言沒了氣息。李伯言死後,他的魂魄被一隊人馬恭迎著進入一座氣勢恢宏的宮殿,有人恭敬地拿來王服,侍候他穿上,兩邊鬼差肅立。李伯言坐到案後,案上一摞厚厚的卷宗,他立即翻閱審案。
  • 聊齋志異之小謝——唐寧
    當初的《聊齋志異》系列真的聚集了好多美人,風情靈動的女子、古靈精怪的女子、妖豔動人的女子在小編心目中,既溫柔又可愛的女子就是唐寧姐姐飾演的小謝啦當初真的好喜歡小謝哦,她溫柔知禮,又不缺乏可愛的師妃暄也是驚豔了小編的童年那個時候年少,關注的點竟然是在師妃暄的名字上,就覺得怎麼會有人叫這麼好聽的名字呢嘿嘿嘿戴著面紗也難掩唐寧姐姐的盛世美顏,她在小編心目中也是小仙女般的存在了電視劇中的小謝最後投胎重生成人啦,和陶望三幸福的生活在一起霍思燕姐姐也在《聊齋志異
  • 《聊齋志異》最恐怖的一篇,活人活不起,死人死不起,還被怪物吃
    《聊齋志異》裡的《野狗》篇,篇幅很短,描繪了一個恐怖至極的片段。 起故事立意之高,設定之奇,仿佛看到了好萊塢狼人大片兒的影子。 哦不,應該是好萊塢大片兒有《野狗》的影子,畢竟蒲松齡的作品要早二百年。
  • 《聊齋志異》中的山西故事
    白蓮教,一個歷史上神秘的民間宗教。學者馬西沙認為,明清時期根本不存在白蓮教,它只存在於元代。還有一個荷蘭學者指出,所謂的「白蓮教」,其實只是政府和文人實施宗教迫害的依據,即把「白蓮教」的帽子戴到某些人的頭上——所以「白蓮教」不是一個教派。但逐漸的,民間普遍都接受了歷史上曾存在過「白蓮教」。
  • 《聊齋志異》:鬼神故事中蘊含的深刻思想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聊齋」是蒲松齡的書齋名,蒲松齡在書齋中設了一個茶棚,專門詢問一些奇聞異事,然後把聽來的這些事情加工潤色之後記錄下來,《聊齋志異》便由此而生。
  • 《聊齋志異》中的「夜半女子」為何都是美人?
    因而,作者筆下的女性多是美的,便不足為怪了   ■《聊齋志異》善於通過寫男性之「狂氣」,影寫女性「嬌韻」之美。按照古代禮法,男子狂放地看女性是「犯規」的,但《聊齋志異》中的男子並不管那一套。這種「狂顧」的失態表現,源自美的吸引力   聊齋世界,除了借寫林氏、呂無病、喬女等為數不多的醜女以表達「心之所好,原不在妍媸」哲理之外,蒲松齡筆下的女性大多美豔絕倫。
  • 神魔鬼狐百態生,看《聊齋搜神記》如何盤點《聊齋志異》經典故事
    由四九遊戲發行的全新聊齋題材東方志怪卡牌手遊《聊齋搜神記》,測試預約火爆進行中。《聊齋志異》裡記載了近500篇故事,或歌頌愛情,或揭露人性,或批鬥封建官僚,無一展現了世間百態。其中的許多經典故事,更是傳頌於世,家喻戶曉。
  • 從亞馬遜書評到博爾赫斯,解析外國人視角的《聊齋志異》
    《聊齋志異》(簡稱《聊齋》,俗名《鬼狐傳》)是中國清朝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文言短篇小說集。根據聊齋短篇故事改編的電影《倩女幽魂》《畫皮》可以說在中國家喻戶曉。聊齋的故事內容豐富,但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莫過於書生與狐妖。
  • 苗懷明整理:近年新出蒲松齡及《聊齋志異》研究論著一覽
    該書將蒲松齡研究與民俗學研究巧妙融合,既闡析了蒲松齡,又顯豁了一個歷史時期的民俗現象,展示了「聊齋學」研究的新方向、新體系。——說《葉生》天道酬勤更酬德——說《王成》人狐相戀一狂一嬌——說《青鳳》雙重訓誡兩面鏡子——說《畫皮》仙凡相通的一個美麗的精靈——說《嬰寧》附:《山花子》與嬰寧形象
  • 《聊齋志異》女子塑土偶紀念亡夫,感動閻王,讓其夫魂系土偶送子
    《聊齋志異》土偶,一個離奇的故事。早些年間,沂水縣有位姓馬的人,娶妻王氏,夫妻倆日子雖不太富裕,但感情深厚,可惜的是情深不壽,馬某早亡,王氏傷心欲絕。王氏的父母疼愛女兒,不想讓她一生守寡,孤苦無依,勸讓她改嫁,可王氏發誓絕不再嫁。婆婆為人通情達理,也不想兒媳年紀輕輕過上一眼望到頭的日子,也勸她嫁人,王氏卻心意已決。
  • 聊齋志異:只談愛情,不談生子?我蒲松齡第一個不同意
    狐仙:永遠不過時的文學題材騰訊動漫的王牌動漫作品之一,就是《狐妖小紅娘》,在這部動漫作品中講述的是人類白月初與狐妖塗山紅紅的愛情故事,也穿插著各種人與妖怪,人與狐仙,或悽美或幸福的小故事。其中王權富貴那句:「如果我們可以活著出去,萬水千山,你願意陪我一起去看嗎?」多次引人淚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