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心有話:一樣的本質,換一種方式,這就是進化。
如果說囤貨可能會讓商家虧損,那麼飢餓營銷就顯得很高端了,缺乏時候的哄搶而上永遠比不得不時候的高價讓人心情舒暢,但其實本質都是為了多賺錢。
囤貨,就得需要有眼光,需要對市場的變化做出一定的預判,只有那樣才能夠賺錢,如果所囤商品根本不是人們的必需品,那麼如何能夠在稀缺的時候開始抬價,並且囤貨還有風險就是需要提前投入以及貨物的保存等。另一方面,囤貨之後可以賺錢的東西,基本上買到之後轉手再賺的可能性相對較小。
飢餓營銷之所以高明,就是因為這種方式搶到東西的人轉手還可以賺錢,並且也不需要太大的成本,完全可以在這一批的錢到帳之後開始準備下一批貨物。有些高明的飢餓營銷在預約的時候就開始收錢,這樣連第一批貨物的成本都可以提前收取,並且這種情況根本不怕做出來的商品無人問津。
囤貨可能會被人們罵做無良商家,但飢餓營銷基本上不會。大家都在為能夠搶到東西而沾沾自喜,還有人為可以轉手又賺錢了而高興,甚至會在「平價」秒殺時候感嘆商家的仁義。但商家能夠不賺錢甚至虧錢的能有幾次呢?商家的本質都是為了賺錢,只不過是賺錢方式的一種改良。
你搶貨了嗎?你秒殺了嗎?
原創文章,全網統一名稱,嚴禁搬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