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C人臉識別公司們應該想想,有哪些錢不該你賺?

2020-12-22 騰訊網

沒有勝訴的勝訴

「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有了審判結果。

一年前,因不忿野生動物世界強制遊客刷臉,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前往法院起訴;一年後,一審判決結果公布:郭兵自己的人臉信息被刪除。但是,野生動物世界依然沿用僅能通過人臉識別入園的格式條款。

郭兵決定繼續上訴,因為在他看來,這場訴訟更像「沒有勝訴的勝訴」,因為強制刷臉的情況沒有任何的改善。

這並不是孤例。近年來隨著人臉識別逐步活躍於安防、支付領域,不管願不願意接受,我們都正在快速進入一個「全民刷臉」的時代。而這也帶來了人臉信息濫用的隱患。

從此前的「去看房沒戴頭盔,或許會損失三十萬」,房企通過人臉識別系統對不同渠道客戶給出的不同價格,再到近期東莞某公廁取廁紙竟然需要人臉識別,再到各地多個小區強制要求人臉識別進小區,不配合就要離開……

據App專項治理工作組等組織發布的《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2020)》顯示,有九成以上的受訪者表示使用過人臉識別,其中六成認為人臉識別技術有濫用趨勢,有三成受訪者表示已因為人臉信息洩露、濫用而遭受到隱私或財產損失。

同步而來的是相關監管越來越嚴。

7月,《數據安全法(草案)》全文出爐,10月,《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全文對外,再到12月初,《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通過表決,以及南京、杭州等等,從國家層面到全國各地,針對人臉信息識別的法律法規不斷出臺,濫用的情況一路被踩急剎車。

有業內專家指出,對於相關企業來說,這意味著如果其想要採集人臉等生物識別信息,將處於史上最嚴的規範管理範圍內。

顯然,這正中產業靶心。我據此去問詢了數家頭部AI圖像識別公司的反饋,無一例外,三緘其口。

但在採訪過程中,有個洞察明確浮現了出來:「史上最嚴」的人臉信息管理法案出臺後,市場上的技術公司必然會出現分化,大公司天然在政策面和安全性上有優勢,而提供人臉技術的中小技術企業——尤其是服務to C場景的技術公司——毫無疑問將迎來苦日子。

這肯定不是無來由的結果,當用戶發現連上廁所、拿廁紙都被要求刷臉的時候,to C人臉識別公司是不是應該坐下來,好好想想「哪些錢不該你賺」的問題了?

收緊之後,合規迫在眉睫

這些層出不窮的熱點事件出現,一家人臉識別公司的人士用一種常見的「技術中立」觀念跟我闡述了看法。

他認為,「新技術的發展總是伴隨著野蠻生長,有的人或企業也會將技術用在不當的地方謀取利益,這是不可避免的。比如大數據殺熟,人臉識別只是一個入口,沒有人臉識別,殺熟也一直存在。」

但現實總有其另一面。現有的AI應用都過於依賴數據,誰擁有的數據越多、質量越好,誰做出來的效果就越好,甚至很多場景沒有數據支撐都沒法啟動,這樣一來,大家自然想著怎樣獲取更多數據,而一旦數據被拿出來流通,甚至被明碼標價,就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安全問題。

畢竟相關數據顯示,截止今年10月,在中國,人臉識別相關企業已突破1萬家,且隨著國內智慧城市、智慧社區等項目深入發展,預計未來五年人臉識別市場規模將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且將達到千億以上甚至萬億的規模。單單海康威視一家巨頭,其2019年總營收就已達到了576.68億元。

只不過,當下,隨著法律法規等監管的不斷加強,顯然,只有符合規範的企業,才會更加收益,以及收穫之後的市場蛋糕。反過頭來看「中國人臉識別第一案」,其依然支持刪除郭兵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這其中釋放的信號已經很明顯了:雖然不會把產業發展的路徑卡死,但監督管理必須要強化。

相關的圖像識別初創公司的從業人員就直接告訴投中網,「在這個過程中,隨著優勝劣汰的機制發揮作用,更規範更優秀的產業和企業就會脫穎而出,法規的出臺一定會讓一批單純的圖像識別企業倒掉,它會倒逼人工智慧企業從技術到理念全面轉型升級,核心技術和業務模式越單一的企業就會受到衝擊越大。」

從投資的角度,第一步就要設置底線,藍馳創投合伙人陳維廣就告訴我,「我們不投那些賣數據的,我們投資企業,都會先跟他說明不能賣數據。」

「我們投資的大數據企業,大部分都是幫助客戶建數據模型,投的時候要了解了其盈利模型,要麼靠幫客戶建數據模型,或者使用數據去做投放,就是不能賣數據。」陳維廣說。

一位專注科技領域的律師也告訴投中網,隨著監管日漸嚴格,對於中小創業企業就會有非常大的挑戰,其生存可能就面臨著嚴峻的問題,「越來越多案件被大眾認知,監管力度越來越大,企業就越來越需要合規,有可能會造成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競爭態勢。」

對此,用清華大學法學教授勞東燕接受《人物》採訪的話來說,就是「安全問題有短板效應,網際網路時代的特點是,問題不會出在安防水平最高的地方,而是出在水平最低能力最差的地方。多組織、多中心地收集信息,比單一中心的收集,風險要更大。」

在分化中不斷成熟的市場

中國科學院院士張鈸在最近演講中提及,「很多AI企業估值100億,銷量還不到1 億,大體上所有銷量跟估值比不到10%,也就是說他沒賺錢,根源在哪兒?就在於算法和數據的不安全性。這也就造成我們現在企業為什麼難以做大做強,很難,你要做大必須擴大你的應用產品,你要做強必須非常安全。」

隨著合規要求越來越高,整體人臉識別相關的企業也會出現分化。

某頭部機構投資人告訴投中網,隨著安全性限制越來越高,合規約束越來越嚴,所有相關公司在做應用的時候,都需要考慮合規問題,這樣一來,因為大公司具備更好的資金實力,可以抽出人手專門做合規,以確保自己的數據不會出現問題,踩紅線的可能性會相對較小,市場地位會變得更加穩固。

而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初期需要野蠻生長,需要生存,為了活下去飛速成長,可能觸犯紅線的概率相對較大,反而陷入惡性循環;

除此之外,因為人臉識別目前涉及到更多的是安防、支付等To B、ToG的業務層面,相對比較規範,所以不太會受影響,而這些客戶也已經大部分被大公司收入了囊中。而一些小公司也可以觸及的2C的領域,比如零售行業,則會因為安全問題受到影響較大。

「比如,在搭建一些智慧寫字樓等場景時,客戶也需要考慮更全面的解決方案,比如人臉+門禁卡+指紋等,讓用戶有更多自主選擇的權利。這其實就變相提高了成本,一定程度上延緩這一塊業務的發展速度。」從業者對投中網這樣補充說道。

相關投資人也提醒道,隨著CV四小龍、雲天勵飛等一批人臉識別頭部公司不斷衝刺上市,上市之後其也可以反過來參與立法以及行業標準,也為其行業地位鞏固起到了一定作用。

「頭部企業總是能最先參與到國家標準、行業規範的起草與建議中去,比大眾更了解未來法規趨勢。」某頭部公司的從業人員如此說道。

當然,相關投資人也提到,隨著法規的越來越多,說明行業已經從野蠻生長的階段步入到了成熟階段,因為沒有行業就不會制定法規,這對整體行業來說,某種程度上也是一件好事。

中科創星投資合伙人林佳亮也指出,技術在單一維度上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隨著監管逐漸嚴格,解決了技術之外的制約因素,技術帶給生活的便利性才會更加凸顯出來。

「當然,隨著發展,一定會有不同的人做不同的事,比如大公司會更多沉澱基礎設施層面的技術,而小公司可以深入到細分賽道,解決應用層問題。大公司和小公司可以用併購的方式維繫平衡發展。」林佳亮說道。

「加入了對安全的監管,肯定會抬高行業的成本,這對小公司的壓力肯定會更大。中長期來看,行業規模會更大,也會實現有序發展,整個行業的體量會快速增大。」

初創公司瑞萊智慧也指出,「安全事件的不斷曝光,以及監管的不斷施壓,對於AI企業而言,未來會需要儘快補齊安全短板,對於一部分沒有底層技術積累,沒有能力去做安全部署的企業,他們會面臨被淘汰的風險;對於有安全實力的企業,他們能更快的脫穎而出。而如果哪家企業可以做出針對性的產品或接近方案,就相當於在現有的紅海之中找到了一片藍海。」

相關焦點

  • 人臉識別概念股票有哪些?人臉識別概念股一覽
    據最新消息顯示,人臉識別概念午後下挫,歐比特(300053)、海康威視(002415)股價大跌超過3%,漢王科技(002362)、歐菲光(002456)等個股也有不同程度的下跌。那麼,人臉識別相關股票都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給大家簡單的講一講吧。
  • 「人臉識別」事故頻發,我們是否該說「不」?
    正如有業內人士所稱,當前的情況是,技術跑在監管前面。人臉識別行業監管不到位,針對採集人臉信息的公司沒有規範的管理辦法,比如哪些公司可以採集、什麼用途、保存多久、誰可以看、要不要加密、什麼樣的清晰度,這些應該有一些法律規範,目前行業比較混亂。
  • 人臉識別60年︱安巴·卡克:行動者們正在打開「黑箱」
    製圖:馮婧圍繞人臉識別技術有諸多討論:它的識別準確性如何?數據會「歧視」哪些群體?作為敏感信息,「人臉」是如何存儲的?使用後,數據會被銷毀嗎?經過六十年的發展,它不再是加州一間小辦公室裡技術探索者的古怪實驗,人們試圖去理解,「黑箱」裡有什麼。
  • 2020人臉識別受益股票有哪些?人臉識別概念股一覽表
    2020人臉識別受益股票有哪些?人臉識別概念股一覽表 人臉識別,是基於人的臉部特徵信息進行身份識別的一種生物識別技術。用攝像機或攝像頭採集含有人臉的圖像或視頻流,並自動在圖像中檢測和跟蹤人臉,進而對檢測到的人臉進行臉部的一系列相關技術,通常也叫做人像識別、面部識別。一般來說,人臉識別系統包括圖像攝取、人臉定位、圖像預處理、以及人臉識別(身份確認或者身份查找)。
  • 「深度」人臉識別泛濫,誰有權拿走你的人臉數據?
    除了個人信息安全方面的擔憂外,業主們對於在小區安裝人臉識別設備的必要性和實際中的可操作性也提出質疑。有住戶問到,小區已經有一套刷卡的門禁系統,為什麼還有搞人臉識別?並且,這套系統針對居住在該小區的居民,只採集小區居民的信息,那麼快遞員、外賣員進入小區是否需要刷臉呢?
  • 美方有公司破解了支付寶的人臉識別?是真的嗎?
    現在很多人都不喜歡去銀行存錢了,而是會把錢放在自己的支付寶帳戶中,這樣的話,大家在使用金錢的過程當中,會變得更加簡單一點。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明,之前很多人身邊的現金用完之後,就需要去銀行裡面取錢,這其實是相當麻煩的。因為排隊的人較多,如果取大額數目的話,還得提前和銀行進行預約,星期六星期天放假的日子是取不到錢的。
  • 多家技術公司喊停的人臉識別業務,被這家波蘭網站玩火了!
    在人臉識別技術飽受詬病的當下,偏偏就有這麼一個新的人臉識別網站選擇「逆流而上」 PimEyes測評:這個人臉識別網站到底有多強大? 到底PimEyes有沒有自己所宣稱的那麼強大,我們先來進行一次測評。
  • 人臉識別概念股異動拉升 人臉識別概念股一覽
    據最新消息顯示,人臉識別概念股異動拉升,歐比特(300053)、美亞柏科(300188)股價大漲超過4%,賽為智能(300044)、神思電子(300479)等個股也有不錯的表現。那麼,人臉識別概念股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帶投資者們來簡單的了解一下相關的內容吧。
  • 大熊貓都用上「人臉識別」了,你還不來了解一下人臉識別
    近日,西華師範大學發布關於大熊貓保護的最新研究成果:大熊貓面部識別技術。據悉,目前該技術主要針對圈養大熊貓,可為各只大熊貓建立專屬ID,既方便工作人員管理,也方便遊客們對每隻熊貓的識別、了解。但是「人臉識別技術」是比較先進的,它可以運用人工智慧通過不同的模型來矯正,且準確率是比較高的。未來,大熊貓種群身份庫的建立,可以解決大熊貓長期野外跟蹤和監測數據,沒有合適方法來識別、監測的難題,為野生大熊貓保護研究做更深入的工作。對於這項「大熊貓人臉識別」技術,網友們反應如何呢?對大熊貓臉盲的朋友們,本項技術的出現,再也不會對大熊貓傻傻分不清了!
  • 戴頭盔看房背後,誰來阻止不斷被濫用的人臉識別?
    而這個差價,在某些樓盤中甚至能達到30萬以上的驚人數字,也就是說如果你是個急於購房的買家,從踏進售樓中心那一刻起,你就少了30萬現金。有無返點,直接影響到了購房者是否購房而人臉識別的魔幻主義,還遠不止於此。
  • 群裡在賣你的臉:失控的人臉識別和隱秘的人臉黑產江湖
    行業人士曹林向AI財經社坦承,人臉識別這兩年確實存在濫用趨勢。去年,一家給校園做信息化集成方案的公司找到他,要求他幫忙監控那些半夜翻牆出去的學生。「做不了」,曹林很想這樣說,在黑暗環境下做人臉識別,準確度根本達不到可用的程度。但對方問,市面上那麼多公司能做,為什麼你不行?如果說不行,曹林的生意就黃了。
  • 小小的人臉識別竟然讓我買房多花幾萬塊?
    在前幾年,我在長沙買房的時候,有個在做中介的朋友跟我說,如果你要買房的時候,跟我說哪些樓盤,我帶你去可以跟你申請到更優惠的價格。我當時就想著,這多一個人不應該是多賺一份子錢嗎?羊毛都出在羊身上,中介的佣金不也是從房價裡面。沒想到,幾年後的今天,這個事情竟然是真的!
  • 售樓部安裝「人臉識別」背後的真正原因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售樓部為什麼會裝人臉識別系統,這兩天被這條視頻刷屏了,說一男子買房為了躲避售樓部的人臉識別系統竟然戴頭盔看房,雖然這只是個段子並不是真事,他們拍這個視頻也只是為了諷刺現在各樓盤的分銷模式,但是現在輿論的導向一致的在批判售樓部的這種做法不對,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售樓部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做這件事呢,我來告訴你們背後真正的原因
  • 在圖書館場景應用人臉識別技術有哪些開發需求
    如人臉識別技術,正逐步引入學校場景應用,在校門口、圖書館、體育館等多個場景。在圖書館場景應用人臉識別技術有哪些開發需求呢?在圖書館進出方面,使用圖書卡或校園一卡通進出,你是否有過因忘帶、丟失等情況無法進入圖書館?相信很多的學生都會存在有著這樣的問題,還會存在被他人冒用的現象。而圖書館人臉識別可以處理這些問題。
  • 惠州:人臉識別進小區 「刷臉」業主有不賞臉的權利
    如今,出入小區不再僅僅依賴門禁卡,刷刷人臉就能輕鬆出入小區。這樣解放雙手的高科技,是否真的足夠安全?近日,記者來到位於惠州江北CBD的某小區看到,該小區出入口以及地下停車場的出入口都設置了人臉識別機器,業主只要站在指定的位置,通過人臉識別機器,刷刷自己的臉,就能輕鬆進入小區。
  • 資金爭相布局人臉識別技術,概念股迎來新機
    近日,在武漢舉行的網絡安全博覽會上,一些專家對人臉識別技術寄予厚望,隨著算法不斷完善,未來幾年內,生物識別或許將完全取代密碼。根據全球安防設備市場報告,2015年我國人臉識別服務的市場規模僅75億元,而業內人士預計,到2020年,人臉識別技術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500億元。巨大的發展前景引來眾多資本追逐。
  • 模型僅有7M:輕量級高精度人臉識別方法DBFace
    項目簡介之前機器之心報導過一個跨平臺人臉識別項目,在 CPU 上就能輕鬆跑出 1000FPS。這次介紹的項目也是一個輕量級人臉識別項目。不同的是,該項目在保持較小參數量的前提下,識別精度要高很多,並且只需要 OpenCV 和 PyTorch 就能運行。
  • 人臉識別技術被攻克,你的臉將不再受你自己控制!
    本文來源: 二弟終結詐騙如果有一天,你想在某APP上註冊一個帳號,卻發現自己已經「被註冊」了,姓名、身份證號是自己的,但自己卻一點不知情,而且你在這個APP上本該享有的權益全部被用完了。雖然說諸多科技公司一再宣傳人臉技術識別技術的安全性,但是近期發生的多個案例表明,人臉識別技術的某些漏洞已經被攻破並被大肆應用。近期,警方抓獲了一個人臉識別認證黑產團夥,終結詐騙團隊有幸參與關鍵作案過程的還原工作。下面二弟就為你客觀、真實揭秘這一犯罪過程,並評估風險,提出相關建議。案件的起因很簡單。
  • 人臉識別方便了誰?這樣做或許能躲過「被識別」
    事實上,以「買房」搭配「頭盔」、「口罩」、「面罩」、「墨鏡」等詞在網上檢索,類似的故事並不少見。而這些故事最後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售樓處人臉識別系統」。據報導,有地產中介表示:房企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與其「分銷模式」有關。人臉識別可以讓房企迅速識別某個購房者是中介拉來的,還是看了宣傳的「自然到訪客戶」,關係到客戶能不能享受中介渠道的優惠。
  • 歐盟若禁止公共場所人臉識別 A股安防龍頭受影響嗎?
    該文件稱:「在這些現有規定的基礎上,未來的監管框架可以更進一步,包括在公共場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有時限的禁令。」歐盟委員會表示,在為期3至5年的禁令期間,「可以確定和制定評估這一技術的影響和可能的風險管理措施的健全方法」。對於上述信息,我們能隔岸觀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