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風清雅 筆精墨妙——王經春人物畫作品賞析

2020-12-22 集雅齋

王經春的人物畫,師從方增先、吳山明先生等浙派人物畫的風格,清秀靈動,筆墨揮灑自如,水墨沐漓酣暢,讀其畫,如沐江南春雨,清新神怡。

王經春,1952年生於山東章丘。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今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美術出版社編審;山東大學文藝美學中心兼職教授;山東美術家協會人物畫藝委會顧問;山東省中國畫學會顧問;山東藝術家(書畫專業)學術顧問。

不解只是丹青緣

吳憲生/文

(中國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王經春學的是中國人物畫專業,畢業後分配到出版社,成為一名出色的美術編輯,編輯出版了很多優秀的美術圖書、大型畫冊,在美術出版界頗有口碑。

但他並沒有因為本職工作的繁忙而放棄自己所鍾情的專業,二十多年來一直堅持筆墨不離手,創作出一批好的作品,如今,雖然他擔負省級美術出版社的領導職務,依然是筆耕不止,佳作不斷問世。

經春在浙江美院期間,即對中國畫有著濃厚的興趣,對中國畫的傳統,頗下過一番功夫,故能深得其中之味。記得上花鳥課時,陸抑非先生就常以經春的畫作臨摹解說,可見他走在了其他同學的前面。

除了傳統技法的研究,他對人物造型十分重視,下鄉下廠深入生活,他畫了大量的速寫,由此打下了紮實的基本功,其畢業創作,描繪的是周總理與群眾在一起的場面,人物眾多,他處理得十分得當,人物刻畫深入,展出時很得佳評。

中國畫以筆墨為媒介,不僅僅因為墨分五色,可以產生很豐富的層次變化,更在於筆墨中所蘊含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很多人畫畫只在其表面的筆墨形式,從而忽視了其內在的筆墨精神。

經春長期從事中國傳統繪畫、史論、技法的編輯出版工作,深得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故其也深知筆墨與文化精神的關係,因而讀他的畫,除了形式上的賞心悅目之外,讓人能品出一種文化精神的意味,這種文化意味,使經春的作品脫俗而雅致,提高了作品的品位。

經春人物畫的一個顯著特點是生動,一是筆墨上的生動,這當然得益於他做學生時打下的紮實的傳統基礎,無論是精心的細線勾勒,還是大筆頭的隨意點染,用筆皆如行雲流水,一出自然。

中國畫筆墨形式的把握,經歷著一個由無法到有法,再由有法到無法的過程,畫家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積累經驗,以期到達筆墨技巧的自由王國。經春熟練的筆墨技巧,來自於他刻苦的實踐,沒有長期的積累,是做不到的。

另外,是他的人物造型的生動,大凡畫人物的畫家,都有這樣的體會,畫靜易畫動難,而經春卻擅長畫動的人物,或放牧,或對弈,或吟詩,人物動態自如,一副悠然自得的神氣。其作品另一個突出特點是詩、書、畫的有機結合,畫面充滿詩情畫意,給人一種古樸高雅的感覺。

經春不僅是一位很有見地的出版家,亦是一位出色的畫家。他的職業與專業相得益彰,做編輯搞出版,不斷地豐富了他的知識與修養,繪畫不斷地提高了他的審美意識,「編輯出版書萬千,不解只是丹青緣」。

相關焦點

  • 賀德昌:以書入畫 筆精墨妙
    賀德昌:以書入畫 筆精墨妙一、藝術簡歷:賀德昌,字國果,號也可、千石、賀喜、半海歸士等,生於49年5月,北京市人,中共黨員,大學專科學歷,國家一級美術師。1982年在中國書畫研究會及中央美院研修班系統學習國畫理論。1986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國際大學並被聘為該校國畫系講師。
  • 畫風清雅脫俗,他畫的女子恬靜悠閒
    對於大多數擅長人物畫的畫家來說一般都認為女性更容易體現出美感因此,我們看到的經典的人物畫似乎更多的都是女性題材從達文西到安格爾,從畢卡索到陳逸飛無論畫風如何,莫不如此這一點,來自四川的年輕油畫家楊超也不例外十多年前剛從四川美院畢業的楊超現在已經是專注於寫實人物的出色的職業油畫家其作品憑藉清雅脫俗的畫風受到越來越廣泛的青睞
  • 筆精墨妙——著名畫家劉建水墨山水畫欣賞
    劉建早期從事版畫創作,故作品很好地吸收了版畫藝術等藝術形式之長,融版畫、西洋風景繪畫和中國山水畫諸元素於一爐,構圖嚴謹有序,墨色濃淡交錯,色調效果獨特,畫面不僅工整寫實,造型精準,又具有寫意風範,格調高雅,韻味雋永的特點。欣賞劉建的作品,仿佛置身於美侖美奐的建築世界,給人以精神的感染、啟迪和震撼。
  • 天平山上白雲泉,雲自無心水自閒,感受孫銘作品中的悠然自得
    作品多次在國際、國內及省級書畫大賽中獲得金獎和銀獎,被中國郵政多次印製成郵票、紀念封、郵通卡以專題郵冊公開發行,並被多家藝術博物館所收藏。中華詩詞協會會員寧夏文史館研究員江蘇書畫院特聘畫家寧夏民族書畫院副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寧夏分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寧夏分會會員孫銘老師的山水作品清雅質樸
  • 「藝術中國」——蔣為民先生水墨人物畫
    受命為中共中央、國務院的核心部門創作過多幅作品。▲《陽光心情》180x180cm 2009年作一,尊師重道,筆精墨妙師承是中國傳統畫學代代相傳而又傳薪的一個命題,昔吳昌碩師承任伯年、八大等,齊白石又師承吳昌碩、青藤,均名師出高徒而名垂青史。
  • 形神偕境永 佳墨總如詩——讀田瑞龍人物畫
    原標題:【賞析】形神偕境永 佳墨總如詩  ——讀田瑞龍人物畫
  • 中國古代線描人物畫歷史沿革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顧愷之在理論上提出了「意存筆先,畫盡意在」、「遷想妙得」、「以形寫神」。他的「傳神」之說和與南朝宋宗炳提出的「暢神」之說,代表著當時的美學思想。可以說東晉的繪畫和理論給隋唐、五代、兩宋的繪畫出現全面高峰,奠定了基礎。
  • 這位浙派人物畫第二代領軍者走了
    指墨魯迅像 賓虹先生像吳永良,1937年11月生於浙江鄞縣,1962年畢業於浙江美術學院中國畫系人物畫科,得潘天壽、周昌谷、李震堅、方增先等名家親授,在意筆線描人物畫教學和創作上具率先獨創之學術成就。
  • 獨具匠心、細膩自然:評何家英人物畫
    中國畫歷史源遠流長,從魏晉南北朝時代起,中國工筆人物畫就有所發展,如梁元帝蕭繹的《職貢圖》,顧愷之的《女史箴圖》《列女仁智圖》《洛神賦圖》都是當時比較有代表性的作品。顧愷之這三件作品的問世,為當時古代的工筆人物畫增加了一抹絢麗的色彩,成為後人爭相模仿的範本。
  • 東西方人物畫:形神相似之辨
    東西方人物畫  形神相似之辨  ▌李炫芷  近期,中國國家博物館策劃了《妙合神形——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明清肖像畫展》。該展展品類型多元,涵括帝王·皇族、雅集·行樂、名臣·名士·閨秀和學者像傳等。  了解過明清人物畫的人也許會對明清人物畫留下這樣的印象:作品精美卻總覺得古人在畫中看起來很相似,每幅畫給人留下的印象都不夠深刻,很容易混淆。這是為什麼呢?  從美術史的發展角度來思考,再對比中西方人物畫藝術或許更好理解這個問題。
  • 美術研究|謝稚柳的白描人物畫考察
    可惜他的人物畫並不多見,就存世的作品而論,不過數十件而已,這與其數百件甚至近千件的花鳥、山水相比,何止霄壤。在其人物畫中,白描畫更是罕見。據不完全統計,就筆者目力所及,謝稚柳現存的白描人物畫僅有六件,分別為《李白》、《東坡居士像》(兩件)、《陶淵明像》、《高士圖》、《竹陰高士圖》,都是畫古賢名士,均作於20世紀40年代。通過吉光片羽,大致可看出謝稚柳早期藝術的生成與演進歷程(圖1)。
  • 天津美術學院「經典傳承」2021(首屆)中國工筆人物畫研修班招生簡章
    1、中國傳統經典人物畫臨摹(白描人物)線描基礎訓練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八十七神仙卷》;李公麟 《維摩詰像》;武宗元 《朝元仙仗圖》2、中國傳統經典人物畫名作賞析、臨摹。展子虔 《授經圖》;閻立本 《歷代帝王圖》、《步輦圖》;張萱 《虢國夫人遊春圖》;周昉 《簪花仕女圖》;貫休《十六羅漢圖》;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3、中國傳統優秀壁畫名作賞析與臨摹(藝術考察)中國經典壁畫的學習、藝術考察、解析、臨摹、學術交流研討4、現代工筆人物臨摹與寫生(素描、速寫、白描人物及設色)5、中國人物畫創作元素的基礎訓練
  • 石恪《二祖調心圖》,狂草的筆法粗筆畫出,開寫意人物畫先河
    導語:石恪的「寫意簡筆人物畫」,突破了精工細作的院體畫風,筆墨粗獷而刻畫人物神態生動……寫意作為中國畫的美學審美核心是在北宋時期直接被提出來的,如歐陽修提出「畫意不畫形」,蘇軾提出「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
  • 都市情調 唯美浪漫——胡清菘人物畫賞析
    胡清菘的作品是不難解讀的,從平淡無奇的畫面中可以明白地看出他的審美取向,唯美而古典,筆墨凝練,頗具匠心地營造著一個天真爛漫、充滿幻想、柔情似水的精神家園,傳達著詩意的憧憬,敘述著迷人的故事。
  • 筆精墨妙 一字見心——青年書法家張樹新、沈瑤琴走進文化視界
    隨後眾人回顧了文化視界網藝術頻道中關於兩位書法家的作品,大家就藝術作品的傳播宣傳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參觀完畢後眾人稍作休息,董事長梁洪文將諸位著名畫家贈予文化視界網的水墨畫,以及存留的珍貴書畫冊頁拿出供大家賞析,並講述了自己與各位書畫家以及書畫作品的故事,表達了自己對書畫作品的喜愛之情。
  • 【書畫名家】畫家邱建莊藝術作品賞析
    該畫家善於用豔麗的色彩烘託形象,筆墨老辣遒勁,鋼柔相濟,看似隨意狂寫,實具生動氣韻,畫風渾厚大氣,意境深遠,其作品雅俗共賞,頗具藝術個性,受到世人青睞。 《青山綠水伊源似錦》 作品賞析
  • 藝術人物:著名畫家阮勇作品賞析
    他用水載著色,用形載著意,用筆載著情,水、色、情、形在紙上流淌出物的本真,詩的意境以及心的光輝。藝術需要表達,成長需要反思。對於藝術家來說,及時將自己的作品參加展覽,無疑是一種表達和反思的好辦法。阮勇的作品不斷參加全國美展入選獲獎。他鍾情於花鳥畫,而且走的是新文人畫的路子。內行都知道,這條路不好走。不過,他走得很堅定,很執著,也很勤奮。現在看來,還很成功。
  • 人物畫下的川渝「腳力」
    □本報記者邊鈺  8月2日,「川上行——2020年四川中國畫人物畫專委會邀請展(川渝巡展·新都站)」(以下簡稱「人物畫展」)在成都市雲端美術館落幕,展出川渝80餘位老中青三代畫家的100餘件作品
  • 南宋精品名畫-《潑墨仙人圖》藝術賞析
    其中南宋時期畫家梁楷的一幅《潑墨仙人圖》別具一格,他的不俗畫風也得到了諸多名畫收藏愛好者的青睞。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一起賞析南宋畫家梁楷的精品名畫《潑墨仙人圖》,通過這幅經典畫作,使您了解和畫作有關的藝術收藏知識,並更加熱愛我國的傳統繪畫藝術,乃至加以傳承。
  • 【國畫大觀】清代仕女繪畫作品賞析
    清代仕女畫起初均以表現女性「倚風嬌無力」的儀態為畫家的審美追求,後期在表現技巧上吸取了文人畫的一些積極因素,把西方繪畫的優點融合到作品中,給後來人物畫革新開闢了道路。清代存世仕女繪畫作品留存最多,也最接近現代人的審美標準。現擷選部分清代傳世仕女繪畫作品與大家一起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