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後,按合作要求原來的紅軍進行了改編。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及陝北紅軍一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隨即,129師部隊由出師抗日,此時全師總兵力為9100餘人。
鐵軍之魂(來自網絡)
1937年部隊情況
129師部隊於1937年10月18日到達正太路平定以東地區,為開展遊擊戰爭。在這一階段,部隊先後組成秦(基偉)賴(際發)支隊,八路軍遊擊支隊,先遺支隊,趙(基梅)塗(錫道)支隊,深入晉東南各地區開展工作。
鐵軍之魂(來自網絡)
1938年部隊情況
至一九三八年初,129師部隊擴大,組織了補充團,獨立團,騎兵團,汪乃貴支隊等。地方黨組織了冀西遊擊隊,晉豫邊遊擊支隊。一九三八年四月下旬,正式成立晉冀豫軍區,對外稱129師後方司令部,年底改稱晉冀豫邊遊擊司令部。師參謀長倪志亮兼司令員,黃鎮任政治委員。下轄五個軍分區。6月,以第769團、獨立團、汪乃貴支隊合編為新三五八旅,旅長陳錫聯,政委謝富治。
傳奇(來自網絡)
1938年1月,師以第769團四個連為主,組成八路軍東進縱隊,由陳再道率領,挺進冀南。3月,宋任窮率騎兵團也進入冀南。4月,成立冀南軍區。7月,師組成獨立旅,旅長陳再道,政治委員宋任窮。12月,劉、鄧首長相繼率部進入南宮,將冀南軍區與東進縱隊分開。宋任窮任冀南軍區司令員,王宏坤任副司令員。
1938年11月,129師組織先遭縱隊由李聚奎率領,進入魯西北地區。
來自網絡
1939年至1940年部隊情況
1939年1月,魯西北區部隊合編為築先抗日遊擊縱隊,張維翰任司令員。
1940年6月,129師部隊整編。除第385:第386兩旅外,增編了新編第四(青年縱隊)、第七(東進縱)、第八(築先縱隊)、第九(冀南分區武裝)、第十(保安團、平儀縱隊)、第十一(冀西遊擊隊、贊皇獨立團)等六個旅。原二縱隊之新一旅歸一二九師建制。
同年,撤銷了晉冀豫邊遊擊司令部,成立太行、太嶽軍區。師兼太行軍區,第386旅兼太嶽軍區陳賡任司令員,黃新亭任政委;冀南軍區由陳再道任司令員,宋任窮政治委員。
戰將宋任窮(來自網絡)
1941至1944年部隊情況
1941年8月,以第386旅,決死第一縱隊及第212旅組成太嶽縱隊,陳賡任司令員,薄一波任政委。1942年4月,中條山區組成晉豫聯防區,轄三個軍分區,劉忠任司令員,聶真任政治委員。
戰將陳賡(來自網絡)
1943年10月,129師與十八集團軍總部合併,但保留了129師番號。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軍區均直屬集團軍總部指揮。太行軍區與129師分開,李達任軍區司令員,李雪峰任政委。
1944年5月,冀南軍區與冀魯豫軍區合併,保留冀魯豫軍區名義。宋任窮任司令員,黃敬任政治委員。
戰將陳錫聯(來自網絡)
1945年部隊情況
1945年8月,成立晉冀魯豫軍區,劉、鄧分任司令員和任政治委員,滕代遠、王宏坤任副司令,薄波任副政治委員,張際春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軍區轄太行、太嶽、冀魯豫、冀南四個二級軍區。
名將陳再道(來自網絡)
結 語
在劉、鄧兩位首長的出色領導下,129師在八年艱苦抗戰中不僅立下了赫赫戰功,並且部隊還得到了極大發展。出師時的9100餘人了,到抗戰結束時發展成一支擁兵30萬的精銳之師,是八路軍三大主力師中力量最為強大的一支。這一切,和劉、鄧兩位首長的傑出領導是分不開的。對此,你有何評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