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師出師僅數千人,抗戰八年成三大主力之精銳!細說發展情況

2020-12-15 騰訊網

國共實現第二次合作後,按合作要求原來的紅軍進行了改編。1937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面軍,及陝北紅軍一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129師。隨即,129師部隊由出師抗日,此時全師總兵力為9100餘人。

鐵軍之魂(來自網絡)

1937年部隊情況

129師部隊於1937年10月18日到達正太路平定以東地區,為開展遊擊戰爭。在這一階段,部隊先後組成秦(基偉)賴(際發)支隊,八路軍遊擊支隊,先遺支隊,趙(基梅)塗(錫道)支隊,深入晉東南各地區開展工作。

鐵軍之魂(來自網絡)

1938年部隊情況

至一九三八年初,129師部隊擴大,組織了補充團,獨立團,騎兵團,汪乃貴支隊等。地方黨組織了冀西遊擊隊,晉豫邊遊擊支隊。一九三八年四月下旬,正式成立晉冀豫軍區,對外稱129師後方司令部,年底改稱晉冀豫邊遊擊司令部。師參謀長倪志亮兼司令員,黃鎮任政治委員。下轄五個軍分區。6月,以第769團、獨立團、汪乃貴支隊合編為新三五八旅,旅長陳錫聯,政委謝富治。

傳奇(來自網絡)

1938年1月,師以第769團四個連為主,組成八路軍東進縱隊,由陳再道率領,挺進冀南。3月,宋任窮率騎兵團也進入冀南。4月,成立冀南軍區。7月,師組成獨立旅,旅長陳再道,政治委員宋任窮。12月,劉、鄧首長相繼率部進入南宮,將冀南軍區與東進縱隊分開。宋任窮任冀南軍區司令員,王宏坤任副司令員。

1938年11月,129師組織先遭縱隊由李聚奎率領,進入魯西北地區。

來自網絡

1939年至1940年部隊情況

1939年1月,魯西北區部隊合編為築先抗日遊擊縱隊,張維翰任司令員。

1940年6月,129師部隊整編。除第385:第386兩旅外,增編了新編第四(青年縱隊)、第七(東進縱)、第八(築先縱隊)、第九(冀南分區武裝)、第十(保安團、平儀縱隊)、第十一(冀西遊擊隊、贊皇獨立團)等六個旅。原二縱隊之新一旅歸一二九師建制。

同年,撤銷了晉冀豫邊遊擊司令部,成立太行、太嶽軍區。師兼太行軍區,第386旅兼太嶽軍區陳賡任司令員,黃新亭任政委;冀南軍區由陳再道任司令員,宋任窮政治委員。

戰將宋任窮(來自網絡)

1941至1944年部隊情況

1941年8月,以第386旅,決死第一縱隊及第212旅組成太嶽縱隊,陳賡任司令員,薄一波任政委。1942年4月,中條山區組成晉豫聯防區,轄三個軍分區,劉忠任司令員,聶真任政治委員。

戰將陳賡(來自網絡)

1943年10月,129師與十八集團軍總部合併,但保留了129師番號。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軍區均直屬集團軍總部指揮。太行軍區與129師分開,李達任軍區司令員,李雪峰任政委。

1944年5月,冀南軍區與冀魯豫軍區合併,保留冀魯豫軍區名義。宋任窮任司令員,黃敬任政治委員。

戰將陳錫聯(來自網絡)

1945年部隊情況

1945年8月,成立晉冀魯豫軍區,劉、鄧分任司令員和任政治委員,滕代遠、王宏坤任副司令,薄波任副政治委員,張際春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軍區轄太行、太嶽、冀魯豫、冀南四個二級軍區。

名將陳再道(來自網絡)

結 語

在劉、鄧兩位首長的出色領導下,129師在八年艱苦抗戰中不僅立下了赫赫戰功,並且部隊還得到了極大發展。出師時的9100餘人了,到抗戰結束時發展成一支擁兵30萬的精銳之師,是八路軍三大主力師中力量最為強大的一支。這一切,和劉、鄧兩位首長的傑出領導是分不開的。對此,你有何評論呢?

相關焦點

  • 八路軍三大主力師,129師最能打,為什麼發展得最好的卻是115師?
    這個階段我軍由只有9萬人缺槍少彈的部隊發展成抗戰勝利後127萬正規軍和上百萬民兵的龐大部隊。不過雖說紅軍和八路軍新四軍時期都比解放戰爭時間更長,而且電視裡鋪天蓋地都是抗戰電視劇,但很多人更為熟悉的反而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我軍,對解放戰爭時期的四大野戰軍如數家珍。但一說到八路軍三大主力師,很多人估計了解得就不多了。
  • 最能打的129師,一共培養出兩位元帥,兩位大將,八位上將
    抗戰時期,八路軍下轄三個師,而129師就是其中一個。該師前身是由紅軍時期的紅四方面軍改編而成的。可能了解歷史朋友都知道,在土地改革時期,鄂豫皖根據地的紅四方面軍,可是一支戰鬥力強悍,能徵善戰的部隊,兵員人數巔峰時期達到8萬,超過當時的紅一方面軍。
  • 抗戰有多難?9000多人的八路軍主力師,只有10萬發子彈
    這種情況其實貫穿了抗戰的始終,記得老版《亮劍》中獨立團在大「掃蕩」中突圍時,就有老兵感慨子彈太少的情節。要是子彈管夠,不僅自己的傷亡能大大減輕,而且還能殺傷更多的日偽軍。而李雲龍在要求戰士們大膽練習刺殺時也強調,要是有日本兵那麼富,就一人抱著一挺機關槍見人就突突。
  • 八路軍抗戰有多艱難?129師全部彈藥加起來還不如八百壯士多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共兩黨開始合作抗日,紅軍主力改編為八路軍,下轄115、120和129三個師,總兵力45000多人。改編完成後不久,八路軍就開赴前線和日寇作戰。熟悉抗戰歷史的朋友都知道,八路軍在和日寇作戰時基本上是以運動戰和伏擊戰為主,很少打陣地戰。
  • 唐帝國三大精銳之師:陌刀兵力挽狂瀾,日本深恐唐軍水師進攻本土
    今天我們就來回首一下大唐帝國的三大精銳之師: 大唐騎兵:馳騁西域、漠北,進攻所向披靡 諸如著名的虎牢關之戰,李世民親率1000名精銳的「玄甲軍騎兵」發動猛烈的衝鋒, 直接貫穿了整個竇建德大軍的軍陣,而勝利之後:「太宗親披黃金甲,陣鐵馬一萬騎, 甲士三萬人」說明當時他的作戰部隊中是有大量馬鎧存在。
  • 真實的八路軍抗戰:有發展,有傷亡,更有戰果、有戰績
    抗日戰爭中,八路軍有3個主力師,分別是以紅一方面軍為主改編的115師、紅二方面軍改編的120師和紅四方面軍改編的129師。 可是大家想過沒有,全面抗戰八年,正面戰場一共有22次大會戰,這其中贏了多少了?且不論輸贏,僅就參戰的程度來說,國軍戰區就有十來個,有的戰區整個八年也沒輪到幾次會戰。 如胡宗南部的幾十萬大軍,其自抗戰相持階段後,便很少與日軍交戰。
  • 真實抗戰中,八路軍團長們大都很年輕
    抗戰歷史上的百團大戰是非常有名的,而「團」這個編制其實在八路軍的抗戰中有著很大的意義。當時部隊實力統計中,各戰略區都是以若干團為標準衡量的,後來從客觀情況出發,團的編制還有大團、小團之分。我們今天看到的抗戰題材的電視劇,其中很多都是圍繞八路軍團級部隊或團以下部隊所展開的。
  • 唐帝國三大精銳之師,輝煌的堅強後盾
    今天我們就來回首一下大唐帝國的三大精銳之師:大唐騎兵:馳騁西域、漠北,進攻所向披靡在中世紀,騎兵是威力最強的兵種,戰爭之勝負往往決定於雙方騎兵的多寡與強 弱。這種情況在有唐一代尤為突出,而我國北方和西北多為廣袤的草原、沙漠,行軍作戰,騎兵的優勢更為突出。
  • 抗戰時期,八路軍第129師軍委會由哪幾人組成?分別是什麼軍銜?
    1937年8月1日,八路軍、新四軍在師以及獨立行動的部隊中設立不公開的軍政委員會(後邊稱為軍委會),作為中共在該部隊的最高軍政領導機構,分別受前方軍分會和新四軍軍分會領導,向上級軍委會和中共中央負責。抗戰時期,八路軍3個師中均設立軍委會。那麼,八路軍第129師軍委會由哪幾人組成?
  • 川軍抗戰八年裝備「鳥槍換炮」:從鬥笠到鋼盔(圖)
    原標題:川軍抗戰八年裝備「鳥槍換炮」:從鬥笠到鋼盔(圖)   1937年9月,十多萬川軍將士出川向東,從此開始到抗戰結束,四川輸出了超過300萬將士。這300多萬人在戰場上使用的是什麼樣的武器,與日軍的裝備相比優劣何在?
  • 《亮劍》李雲龍兵力超7000人,抗戰時八路軍一個團有多少兵力?
    自己也從一個營級部隊發展到了3個步兵營、1個騎兵大隊、8支挺進隊,兵力2000多人,相當於一個團了。而在宋時輪支隊執行挺進平西的任務後,留守部隊又整合成了一支1300餘人的雁北獨立支隊,後來被授予120師獨立第6支隊番號。當時的八路軍就像播種機一樣,凡是到過的地方都會留下抗日的種子,使得華北日軍深陷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
  • 抗戰時期,八路軍六個主力旅,為何只有一二九師386旅名氣最大?
    當然,為了限制我黨武裝的發展,當時主力部隊,只給了三個師的編制。第個師轄兩個旅,第個旅,轄兩個團。這個六個旅,分別是八路軍一一五師第343旅,兵力全部來自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旅長由時任陳光擔任。八路軍一一五師第344旅,兵力來自由紅一方面軍第十五軍團,旅長由徐海東擔任。
  • 國軍「德械師」典型標誌:M35鋼盔!抗戰中一共裝備了多少?
    要知道,當時張自忠將軍的主力59軍兵力都被壓減到了1萬多人,連正常的軍械、兵員補充都沒有供應上,是不可能配備德式盔的。那麼這種鋼盔在抗戰中一共引進了多少?其服役的大體歷程是怎樣的呢?本文就一起來了解下。
  • 抗戰中八路軍129師最能打,軍神劉伯承麾下10位猛將有多牛!
    抗戰中最勇猛的八路軍部隊:129師猛將如雲,軍神劉伯承指揮有方!推薦語:這個美好的世界,我們替這些英雄烈士們領略了,這個美好的國度,我們也替他們一一感受到了。中國的近代史發展可以說是那麼的多災多難,鴉片戰爭打開了,中國的國門,也開始了中國現代史的發展。
  • 歷史是選擇也是遺忘:抗戰不能忘了雜牌軍
    最近幾年國人終於開始重新審視正面抗戰國軍的抗戰了,中央軍精銳的英雄事跡很多人已經詳細解說過了,但某些自媒體作者為了閱讀量大肆吹噓和無恥的篡改「雜牌軍」抗戰的歷史,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一塊走進抗日戰爭的雜牌軍作戰!雜牌軍的戰士們來自全國各地,他們裝備上不如中央軍,軍紀上川軍、馬家軍更是糟糕透頂。
  • 抗戰時期八路軍及所屬三個師番號的由來
    八路軍臂章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根據國共兩黨達成的協議,中央軍委於1937年8月25日發布命令,將紅軍主力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那麼,什麼是「路軍」?
  • 抗戰時期,總計出現了40個集團軍,一個集團軍有多少兵力?
    在著名的史達林格勒戰役中,蘇聯全殲了德國精銳的第6集團軍,重創了德國軍隊。在德國軍隊的編制中,一個集團軍最少擁有10多萬兵力,下轄了好幾個軍。德國的集團軍編制比較大,對應了蘇聯軍隊的方面軍。我們聊聊我國各個時期集團軍的情況,在我國近現代歷史上,清朝滅亡以後,我國進入了軍閥混戰、割據的局面。
  • 民國軍閥往事之「四川王」劉湘——出師未捷身先死,將軍百戰見真純
    戰役中,144師師長郭勳祺將軍英勇負傷,145師師長饒國華將軍壯烈殉國。146師出奇制勝,在泗安、廣德的幾次戰鬥中,殲滅日軍過千,繳獲了大量物資。此次戰役打擊了日軍的囂張氣焰,有效地遲滯了日軍速佔南京的企圖,保障了南京國民政府的安全撤離,為參加南京保衛戰的國民黨中央軍主力完成戰略集結創造了有利條件。
  • 解放時期的中原戰場上,國軍四大精銳部隊,是指哪四個軍
    其中有四個軍,戰鬥力最強被稱之為中原戰場上,國軍四大精銳部隊。 第一個精銳部隊是國民革命軍整編第74師,其實就是抗戰時期最能打的國軍王牌第74軍。可能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第74軍是國軍五大王牌之首,在抗戰時期表現十分出色,同時贏得了虎賁軍,御林軍,抗日鐵軍等美譽。等到了解放戰爭時期被整編成國民革命軍第74師。
  • 日本人眼裡的德械師:訓練有素作戰勇猛尤擅夜戰
    文/寂寞的紅酒提起大名鼎鼎的德械師,也許很多人都不陌生。德械師是上世紀30年代,中國在德國的幫助和指導下組建的數支精銳部隊。德械師是抗戰前乃至抗戰初期中國最精銳的部隊。按照最初的計劃,中國計劃組建60個德械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