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眼裡的德械師:訓練有素作戰勇猛尤擅夜戰

2021-01-07 寂寞的紅酒

文/寂寞的紅酒

提起大名鼎鼎的德械師,也許很多人都不陌生。德械師是上世紀30年代,中國在德國的幫助和指導下組建的數支精銳部隊。德械師是抗戰前乃至抗戰初期中國最精銳的部隊。按照最初的計劃,中國計劃組建60個德械師。但由於當時經濟和工業等因素限制以及抗戰的爆發,抗戰爆發前中國只完成了36師、87師、88師三個師以及教導總隊的整編組建,其他的部隊仍然處於調整整編狀態。不過雖然國民政府僅僅完成了三個德械師的組建,而且水準也遠比不上德軍,但這三個德械師卻在抗戰中打得可圈可點,取到不俗的戰績,其戰鬥力令日軍都刮目相看。

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日本大舉進攻上海。作為中國最精銳的部隊,36、87、88及其他數支德械師緊急開赴前線,投入到淞滬會戰中。戰事剛一爆發,遠在西安的36師在希濂之的帶領下,星夜登程,殺奔上海,沿途人民知其去上海抗戰,一切車輛為該師讓路。36師躍進三千裡,僅兩晝夜便抵上海。在很短的時間內,十幾個德械師就全部部署到位。

作為王牌部隊,第87師、第88師等多個德械師被部署到最重要的蘇州河南岸,負責抵擋日本主力部隊的重點進攻。日軍為了攻破中國軍隊陣地,出動第3、第9兩個主力師團猛攻蘇州河陣地,同時出動第11師團、第13師團、第101師團策應牽制周邊中國守軍。就這樣,雙方以蘇州河為中心展開了全面的激戰。為了拿下蘇州河南岸陣地,日本對中國陣地進行了狂轟濫炸,飛機、重炮和艦炮全都用上了,把中國陣地炸成了一片火海。但中國守軍死戰不退,拼死抵抗,部分守軍甚至向日軍發動了反衝鋒。裝備精良、作戰勇猛的德械師讓日本人非常震驚,他們沒有想到中國軍隊那麼頑強。

雖然「德械師」的火力無法和日軍相比,但戰鬥力以及戰鬥意志卻十分強悍。比如,在蘇州河南岸的一處陣地,德械師王牌主力36師一部官兵堅守陣地,沒有一個人退縮,最後全部戰死,戰爭慘烈和守軍抵抗程度可見一斑。日本第3師團第6聯隊在《步兵第六聯隊歷史》寫道:「敵人大部分為中央直系軍,戰鬥素質武器裝備優良,抗日意識十分徹底。步槍、手榴彈使用方法熟練,並且十分勇猛果敢,經常主動進攻。防禦戰法:巧妙的利用水田、墓地、民房構築堅固的防禦陣地。陣地配置了大量步槍、機槍,每個火力點都有側防火力。敵人進攻十分善於夜戰,在接近我方陣地三、四百米處便發起進攻,五十米內投擲手榴彈突入進攻。」日本第34聯隊也在《步兵第三十四聯隊史》中稱讚,蘇州河守軍勇敢程度不亞於日軍,抵抗程度令日本人欽佩。日本上海派遣軍總司令松井石根大將也甚至在日記中寫道,要提醒士兵要做好思想準備,不能依賴炮兵火力,要隨時做好拼刺刀的準備,還要注意中國軍隊夜裡偷襲。從日本人的態度可以看出德械師的勇猛和戰鬥力之強悍。

不過儘管德械師在淞滬會戰中打得非常頑強,作戰非常勇猛,但由於敵強我弱,中國軍隊損失慘重,很多德械師幾乎失去了戰鬥力。以88師為例,淞滬會戰中88師損傷嚴重,三個旅長中,264旅旅長黃梅興犧牲,262旅旅長錢倫體重傷,剩下一個還帶了傷。由於傷亡過大,88師先後4次補充兵員。1.4萬人的88師撤出上海時僅剩7000餘人,其中裡面還有2000多新兵,大部分老兵都犧牲在淞滬戰場上。即使如此,88師還留下一支部隊在上海負責墊後。當大部分部隊撤出上海時,88師524團殘部在團長謝晉元的帶領下堅守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撤退,譜寫了可歌可泣的壯烈詩篇。作為淞滬會戰的中堅力量,德械師在淞滬會戰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們為抗戰做出了傑出的貢獻,他們也用自己的行動贏得了敵人的尊重。如果當時中國多一些36師、88師這樣的王牌德械部隊,也許抗戰就不會打得那麼艱難了。

參考資料:《淞滬會戰國軍德械師的意義》、《中流砥柱 抗戰時期中德軍火貿易及國軍德械師的組建》、《淞滬會戰》

相關焦點

  • 淞滬會戰︱真實的「德械師」:火力遠不及日軍,但意志堅定
    說起「德械師」,我們總認為德械師是清一色德式武器的部隊。網上一些文章都稱「德械師」裝備無論是輕武器還是重武器都遠遠強於日軍,但戰鬥力卻十分低下,沒有任何戰術可言。那麼,歷史上的「德械師」真是如此嗎?這30個步兵師因接受德國軍事顧問的訓練,官兵頭戴德國M35鋼盔並裝備及少量的德式武器,因此日後被稱為「德械師」。國軍「德械師」部隊但這30個「德械師」真正能達到計劃最初標準的僅僅只有教導總隊,而其餘的師,除了僅少數的師能有1個山炮兵營、戰車防禦炮連外,絕大多數的師都沒有裝備。比如最有名的精銳德械師第36師、第87師及第74軍第51師、第58師。
  • 從《八佰》看德械師的興衰
    首先便是德國軍事顧問團的組建,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有如下幾位:1、魏採兒,提出建立以一戰德國軍隊為模版的德式樣板師:即後來的教導總隊,88師、87師、36師。以這幾個師為模版,來整編改造軍隊。2、德國國防軍之父塞克特將軍,1934年成為總顧問,深受蔣信任,提出建立中國自己的國防工業。3、塞克特的得力助手法肯豪森,接替因病去世的塞克特,提出建立60個德械師,以抵禦日本的入侵。
  • 「德械師」的由來:二戰日本的鐵桿盟友德國,為何大力幫助中國?
    熟悉抗戰歷史的人,都知道正面戰場上有「五大主力」的說法,指的是:新一軍、74軍、第五軍、18軍、新六軍。「五大主力」在抗戰時期,都取得了突出的戰績。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在「五大主力」之前的抗日戰場上,中國裝備最好,戰績最好的軍隊,是四個德械師,它們是:87師、88師、36師、教導總隊。
  • 德械師,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為何會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
    德械師,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為何會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再強大的對手也是會有弱點的;再精銳的軍隊也有遇到對手的時候。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抗戰早期,國民黨軍隊德械師,一個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最後卻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兩個精銳德械師竟幹不過日軍三千人,國軍戰鬥力何為如此「弱」
    一提到淞滬會戰,很多朋友都納悶過一個問題:兩個裝備精良的國軍德械師,為何就吃不下一個區區3000人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呢?難道德械真的就比不過日械嗎?這裡要澄清一點的是,當時日軍在上海的陸戰隊並非只有3000人,僅上海特別陸戰隊一支就有2500人,再加上其他幾支,陸戰隊總數約有5000多人。(日本海軍陸戰隊)日軍除了單兵素質遠高於國軍外,還有一支完整的艦隊和航空部隊支援地面作戰,其實日軍的綜合實力遠超於國軍。淞滬會戰中,「德械師」,乃至整個中國軍隊的抗戰決心是不容置疑的。
  • 德械師的由來與消亡!
    在最近這些年,只要在網上提起抗戰,必然有人要提到「德械師」,在很多描述中,這些中國德械師的戰力,似乎完全不亞於真正的德國二戰陸軍部隊
  • 當年的德械師在戰鬥中戰鬥力如何?當時一共裝備多少德械師
    抵達戰場後,宋希濂所部的攻擊位置在第87和第88兩師之間的天寶路一線,在匯山碼頭一戰中,第36師動用二個團在巷戰中索屋攻擊,擊潰日軍一個大隊斃傷400餘,部分日軍走投無路,居然逃過外白渡橋向公共租界的英軍投降,宋師長希濂的原話:這是36師「最精彩、最激烈、功勳卓著」的一仗。然而,第36師也出現了可怕的傷亡,僅匯山碼頭一戰即傷亡570餘人,其中一個主力營被打殘。
  • 德械師的一個師有多少人,一個德械師能不能單挑日軍一個師團?
    抗戰初期,國軍三大德械師(87師,88師,36師)在淞滬疆場上與日軍決戰,打出了中國戎行的威風,這也讓德械師成為了朋友們遙遠恆久熱議的話題。
  • 「德械師」還是「德式師」?簡略了解一下國軍德械師的誕生始末
    網絡上關於德械師的爭論由來已久,有不少人戲稱德械師為「德盔師」。而實際上德械師更準確的稱呼應該是「德式師」,即「德國式的陸軍師」。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中德軍事合作的結晶—德械師的誕生始末。蔣介石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實際領導者之後,他希望改造國民革命軍。
  • 解析第87、88德械師為何沒能殲滅駐滬之五千日軍
    在這批德械師中,尤以教導總隊、第87師、第88師、第56師最為精銳,教導總隊是樣板部隊,完全按照標準的德式步兵師編制進行組建,第87、88、56這三個師除了在重武器上有所欠缺外,基本上也是和標準的德式步兵師相差無幾。
  • 抗戰時國軍的德械師和真正的德軍,到底有何差別?專家:沒法比
    專家:沒法比 大家都都知道,在民國時期,國民政府曾經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打造德械師,除了當時國民政府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之外,國軍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前,組建了36、87、88三個步兵德械師,這三個師可以說是當時全國裝備最為精銳的部隊,是屬於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嚴格來說這三個德械師在抗日戰場上面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的。
  • 國軍德械師戰鬥力如何?淞滬會戰中德械師表現如何?
    說起「德械師」,我們總認為德械師是清一色德式武器的部隊。網上一些文章都稱「德械師」裝備無論是輕武器還是重武器都遠遠強於日軍,但戰鬥力卻十分低下,沒有任何戰術可言。那麼,歷史上的「德械師」真是如此嗎? 組建「德械師」,少數師達到標準長城抗戰結束後,國民政府就計劃整建軍隊,擴充軍備。按照德國軍事總顧問塞克特的提議,準備組建60個國防師,每個國防師直屬一個炮兵團。淞滬會戰中的德械師 但因財力有限以及軍工業薄弱,國民政府無法組建60個國防師。
  • 國軍德械師和真正的德軍相比,差距到底在哪裡?
    30年代初期,中國國民政府接受了不少德國軍隊的先進的思想以及軍事戰略,在德國軍人培養訓練出來的被稱為德械師,那麼這些德械師和德軍師哪個更強呢?德械師雖然吸收了德國的先進軍事訓練,但在軍事裝備方面卻遜色於德軍師,例如德國的步兵班在配有通用機槍的同時也有衝鋒鎗,除去這些也有98k步槍和手榴彈等武器隨身,相比之下,德械師部隊擁有的98k步槍也只是仿造品中正式步槍,而且軍隊中主要火力在於步槍,步槍的火力遠不如衝鋒鎗,而衝鋒鎗的槍枝數量在德械師部隊中是非常少的,德械師只能使用衝鋒手槍來代替,代替品終究不如正品
  • 抗戰時中國有著德械師為何依舊難敵日軍,其中的原因你清楚嗎?
    在淞滬戰役中,中國軍隊高達80萬人參與那次戰鬥去和30萬日本士兵敵對。這80萬士兵是蔣介石從各個地方調遣過來的,也是相當不易,但為什麼佔盡人數上的優勢卻最後是搞的戰鬥甚是激烈呢?當時的德械師可以說得是主力軍隊了,在我國眼裡是精英部隊,而與日本軍隊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實際上這個所謂的的德械師並非純純正正的德械師,在國民政府同德國達成軍事協議後,中國向德國出售稀有金屬,而德國需要幫助中國配備先進的武器和幫助中國士兵訓練。
  • 德國出口大量武器給國民黨,然而德械師究竟與真正的德軍差多遠
    中德合作期間,國民政府聘請了很多德國軍事顧問,在他們的指導下,按照德國的軍事訓練標準對國軍進行組建和改編,配備的是德國造武器,其真正的稱呼是「調整師」,德械師是外界對他們的稱呼。嚴格地說,淞滬會戰中能被稱為德械師的,只有7個師:國軍第3師、第6師、第9師、第14師、第36師、第87師、第88師和國軍教導總隊,還有宋子文組建非正規部隊稅警總團。最初的時候,蔣介石組建德械師的初衷,是為了消滅共產黨和大小軍閥,起點就不高,那些德械師裝備跟地方軍閥比,確實好好了許多。
  • 抗戰時期,德械師、蘇械師和美械師戰績如何,哪支部隊的功勞最大
    首先參戰的這兩個師是國軍精銳中的精銳——德械師,官兵們頭戴德制M35鋼盔,打著綁腿,穿著黑色膠底布鞋就從南京趕赴上海參加抗戰。同時,國民政府還與德國政府官方正式籤訂了多項軍火購買合同,以國內特產的鎢、鋅、錫等戰備物資作為購買「資金」,從德國進口了大量的德械裝備。
  • 國軍密訓的德械師是支什麼部隊?張學良看後,頓感收回東三省有望
    這份建議書便是後來蔣介石的「六十個整編師計劃」,蔣介石原本想用六年的時間,對自己手下60個整編師團完成改造,「德械師」由此而來。「德械師」具體是一支什麼樣的部隊「德械師」的裝備幾乎完全採用德國風格,頭戴德制M-35鋼盔,武器是中正步槍(國產)。
  • 國軍「德械師」典型標誌:M35鋼盔!抗戰中一共裝備了多少?
    而這些鋼盔主要裝備給了中央軍精銳的調整師,在民間也俗稱這些部隊為「德械師」。為什麼一定要給「德械師」加引號,且強調是民間說法呢?因為這種說法在國軍中不存在,而且主要是近年來網絡上的一種稱謂。嚴格來說,即便是當時教導總隊的裝備都不能算是所謂的德械師,更別說其他接裝程度不一的部隊了。
  • 國軍豪華的德械師,戰力能否媲美德國師?看到炮兵裝備我有了答案
    眾所周知,當年德國曾賣給中國一批武器,國民黨軍隊將其配發給王牌軍隊,史稱「德械師」。那就有人問了,國民黨的王牌「德械師」與真正的德國師相比,戰力到底如何?二者如果交戰,國軍能否有一戰之力?不妨聊聊這個話題。
  • 國軍德械師
    1、德械師德械師主要是36、87、88三個師與教導總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