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豪華的德械師,戰力能否媲美德國師?看到炮兵裝備我有了答案

2020-12-17 裝備資料庫

眾所周知,當年德國曾賣給中國一批武器,國民黨軍隊將其配發給王牌軍隊,史稱「德械師」。那就有人問了,國民黨的王牌「德械師」與真正的德國師相比,戰力到底如何?二者如果交戰,國軍能否有一戰之力?不妨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以當時的眼光來看,這批武器還是很先進的。以中正式步槍為例,它和德軍使用的98k是同宗型號的步槍,LeFH-105榴彈炮也是德軍師一級自用火炮、其中FH-150榴彈炮人家德國人還是使用30倍徑標準型13公裡射程的,而賣給中國的150榴彈炮是萊茵金屬公司為中國量身定製的32倍徑射程達15公裡的定製版。而PAK-36型37毫米戰防炮也是初期德軍的主要武器之一。基本上可以說德國當時賣給中國的武器都是它自己用的,性能上並沒有縮水,有的還增強了性能。

德國使用的FH-18型150毫米榴彈炮,德軍使用的是30倍徑的,射程為13公裡

中國裝備的FH-18型榴彈炮,為32倍徑的,射程15公裡,比德軍自用的還要好

不過和1937年的德國步兵師相比,在單兵作戰武器上德械師與德軍的步兵班並沒有太大的差距,德軍最基礎的步兵班都是拉大栓的98K加一挺MG-34機槍,而中國德械師步兵班也是和同宗的中正式步槍外加一挺捷克式輕機槍。要注意的是。在1937年的時候德國步兵師並沒有裝備衝鋒鎗,德國步兵師裝備衝鋒鎗也是到1941年蘇德戰爭的時候才有,而且每一個步兵班只有班長才有一把衝鋒鎗。雖然。捷克式機槍的火力無法和德國MG34機槍相比,但是這是符合兩國國情的機槍,由於MG34太費彈藥,估計除了德軍也沒誰願意裝備這麼耗彈藥量的機槍,至少連解放軍都不願意。

前面也說了,在單兵武器上德械師的武器相差並不遠,但是在炮兵火力上的差距就相當大了。德軍在1939年的步兵師當中裝備37毫米戰防炮75門,75毫米野戰炮20門、105榴彈炮36門、150榴彈炮。而德械師呢,就一個師屬炮兵營,其中身管火炮數量為37毫米戰防炮4門,75毫米野戰炮12門,迫擊炮就不算入在內了。對比一下這樣的對比你覺得打得過嗎?

當時國民政府有意提升中國現代化國防軍事力量,計劃將現有部隊進行調整,其實德械師也就是調整師,但是當時中國軍隊的國防現代化調整才剛剛起步,而在淞滬會戰時就投入進去,經過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當時完成調整的幾個德械師都打沒了。

相關焦點

  • 「德械師」還是「德式師」?簡略了解一下國軍德械師的誕生始末
    網絡上關於德械師的爭論由來已久,有不少人戲稱德械師為「德盔師」。而實際上德械師更準確的稱呼應該是「德式師」,即「德國式的陸軍師」。今天我們就來回顧一下中德軍事合作的結晶—德械師的誕生始末。蔣介石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實際領導者之後,他希望改造國民革命軍。
  • 國軍德械師與真正德軍師差距到底有多大,火力根本不在一個量級
    那麼,這些堪稱當時中國軍隊最強戰力的德械師,與原裝的德軍師相比究竟有何不同?兩者的差距又體現在哪些方面呢?國軍德械師步兵班滿員為14人,裝備1挺輕機。三班為一排,三排為一連。一個步兵營則編有三個步兵連和一個百餘人的機炮連,機炮連配備6挺重機槍和2門82毫米迫擊炮。每團編有三個步兵營,加一個迫擊炮連;兩團為一旅,兩旅成一師。師部直轄一個炮兵營,裝備有75毫米野戰炮12門,4門37毫米反坦克炮和4門20毫米高射炮。
  • 國軍德械師戰鬥力如何?淞滬會戰中德械師表現如何?
    說起「德械師」,我們總認為德械師是清一色德式武器的部隊。網上一些文章都稱「德械師」裝備無論是輕武器還是重武器都遠遠強於日軍,但戰鬥力卻十分低下,沒有任何戰術可言。那麼,歷史上的「德械師」真是如此嗎? 組建「德械師」,少數師達到標準長城抗戰結束後,國民政府就計劃整建軍隊,擴充軍備。按照德國軍事總顧問塞克特的提議,準備組建60個國防師,每個國防師直屬一個炮兵團。淞滬會戰中的德械師 但因財力有限以及軍工業薄弱,國民政府無法組建60個國防師。
  • 國軍「德械師」典型標誌:M35鋼盔!抗戰中一共裝備了多少?
    現在不少影視劇中都有明顯的「固定式」形象的刻畫,如抗戰劇中八路軍的形象大都是小布帽、灰軍裝。而對於國軍形象,尤其是中央軍的刻畫,大多離不開一頂德式鋼盔。如《我的團長我的團》中,龍文章和虞嘯卿的德式鋼盔就很亮眼;電影《捍衛者》中的國軍也是頭戴德式鋼盔。
  • 德械師的由來與消亡!
    在最近這些年,只要在網上提起抗戰,必然有人要提到「德械師」,在很多描述中,這些中國德械師的戰力,似乎完全不亞於真正的德國二戰陸軍部隊
  • 當年的德械師在戰鬥中戰鬥力如何?當時一共裝備多少德械師
    但是國力羸弱,拿不出太多的錢購買德制武器裝備,因此只有第一批10個師完成了德制或仿製輕武器的配備,其中勉強能夠稱為「德械師」的只有三個,即第36師,第87和第88師(前身是國民政府警衛軍、之後為兩個教導師),以及真正完成調整的、甲種師規模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這算是蔣介石能拿得出手的王牌部隊了,四個軍事主官全部是黃埔一期生(宋希濂、王敬久、孫元良和桂永清)。
  • 淞滬會戰︱真實的「德械師」:火力遠不及日軍,但意志堅定
    說起「德械師」,我們總認為德械師是清一色德式武器的部隊。網上一些文章都稱「德械師」裝備無論是輕武器還是重武器都遠遠強於日軍,但戰鬥力卻十分低下,沒有任何戰術可言。那麼,歷史上的「德械師」真是如此嗎?這30個步兵師因接受德國軍事顧問的訓練,官兵頭戴德國M35鋼盔並裝備及少量的德式武器,因此日後被稱為「德械師」。國軍「德械師」部隊但這30個「德械師」真正能達到計劃最初標準的僅僅只有教導總隊,而其餘的師,除了僅少數的師能有1個山炮兵營、戰車防禦炮連外,絕大多數的師都沒有裝備。比如最有名的精銳德械師第36師、第87師及第74軍第51師、第58師。
  • 德械師的一個師有多少人,一個德械師能不能單挑日軍一個師團?
    抗戰初期,國軍三大德械師(87師,88師,36師)在淞滬疆場上與日軍決戰,打出了中國戎行的威風,這也讓德械師成為了朋友們遙遠恆久熱議的話題。
  • 德械師和德國步兵師,差的可不止是幾門150mm重型榴彈炮
    裝備對比 首先從底層步兵班的火力來看,德械師並不比德軍差多少。 根據德軍在二戰前夕的編制,一個德國步兵班有十個人,包括一個班長、一個副班長、三個人的機槍小組還有五個普通的步兵。
  • 德械師,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為何會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
    德械師,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為何會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素材來自網絡,文章原創再強大的對手也是會有弱點的;再精銳的軍隊也有遇到對手的時候。今天小編就來說說,抗戰早期,國民黨軍隊德械師,一個國軍中最精銳的部隊,最後卻在與日軍作戰當中,全軍覆滅了。這是怎麼回事呢?
  • 抗戰時國軍的德械師和真正的德軍,到底有何差別?專家:沒法比
    抗戰時國軍的德械師和真正的德軍,到底有何差別?專家:沒法比 大家都都知道,在民國時期,國民政府曾經花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打造德械師,除了當時國民政府的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之外,國軍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前,組建了36、87、88三個步兵德械師,這三個師可以說是當時全國裝備最為精銳的部隊,是屬於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嚴格來說這三個德械師在抗日戰場上面還是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的。
  • 從《八佰》看德械師的興衰
    首先便是德國軍事顧問團的組建,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有如下幾位:1、魏採兒,提出建立以一戰德國軍隊為模版的德式樣板師:即後來的教導總隊,88師、87師、36師。以這幾個師為模版,來整編改造軍隊。2、德國國防軍之父塞克特將軍,1934年成為總顧問,深受蔣信任,提出建立中國自己的國防工業。3、塞克特的得力助手法肯豪森,接替因病去世的塞克特,提出建立60個德械師,以抵禦日本的入侵。
  • 國軍密訓的德械師是支什麼部隊?張學良看後,頓感收回東三省有望
    整本日記中,最令張學良有所觸動的是,蔣介石提到一項「六年計劃」,即依靠德國的技術支持,採購德式的裝備方式,來改組自己手下60個師團。最終,幫助張學良收回東三省老家。張學良看到蔣介石能夠爭取到強大德國的支持,瞬間點燃自己的雄心壯志。這裡有一個問題,德國是法西斯軸心國,為何要幫助反法西斯同盟的中國訓練裝備軍隊呢?
  • 德國出口大量武器給國民黨,然而德械師究竟與真正的德軍差多遠
    德械師的裝備跟德國步兵師的裝備相比,不在一個層次,還有很大差距。30年代前期是中德兩國的蜜月期,希特勒看中了中國的礦藏,蔣介石希望藉助德國的力量建設軍隊;雙方各取所需,合作愉快。中德合作期間,國民政府聘請了很多德國軍事顧問,在他們的指導下,按照德國的軍事訓練標準對國軍進行組建和改編,配備的是德國造武器,其真正的稱呼是「調整師」,德械師是外界對他們的稱呼。
  • 抗戰中的國軍部隊,德械師、美械師、蘇械師,三大王牌誰強誰弱
    如此裝備下的中國軍隊,在裝備優良的日軍面前也是吃盡了苦頭。當然中國軍隊也在試圖改變現狀,如國民黨部隊便組建幾支精銳部隊,如宋子文的稅警兵團、蔣介石的貼身衛隊「憲兵部隊」等。 但要說起國軍的精銳部隊,那些耳熟能詳的「德械師」、「美械師」以及「蘇械師」,想必才是眾人關注的焦點。這這些部隊也被人稱為是,國軍的王牌部隊。
  • 兩個精銳德械師竟幹不過日軍三千人,國軍戰鬥力何為如此「弱」
    一提到淞滬會戰,很多朋友都納悶過一個問題:兩個裝備精良的國軍德械師,為何就吃不下一個區區3000人的日本海軍陸戰隊呢?難道德械真的就比不過日械嗎?這裡要澄清一點的是,當時日軍在上海的陸戰隊並非只有3000人,僅上海特別陸戰隊一支就有2500人,再加上其他幾支,陸戰隊總數約有5000多人。(日本海軍陸戰隊)日軍除了單兵素質遠高於國軍外,還有一支完整的艦隊和航空部隊支援地面作戰,其實日軍的綜合實力遠超於國軍。淞滬會戰中,「德械師」,乃至整個中國軍隊的抗戰決心是不容置疑的。
  • 淞滬會戰中的國軍:德械師也死傷慘重,圖8八百壯士被英軍繳了械
    (註:這是一組外國人拍攝的淞滬會戰中的國軍,他們與日寇浴血奮戰,完全把自己的生死置身事外。這是一群可歌可泣的英雄們,每一個人都值得我們去尊敬。)圖:上海街頭國軍防禦工事裡,一名國軍正在向敵人扔出手榴彈。圖: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們正在進行演習。
  • 淞滬會戰國軍德械師,在危急關頭,硬是給了日軍當頭一棒!
    可以說日軍的這種行徑簡直太陰險了,但是令他們沒有想到的是,在淞滬會戰中,國軍竟然出動了自己的精銳力量德械師來和他們作戰,讓他們在猖狂的同時,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才勉強佔領上海這座城市,之後他們也終於沒有能夠達到他們速戰速決的計劃,不得不調整了戰略。
  • 日本人眼裡的德械師:訓練有素作戰勇猛尤擅夜戰
    文/寂寞的紅酒提起大名鼎鼎的德械師,也許很多人都不陌生。德械師是上世紀30年代,中國在德國的幫助和指導下組建的數支精銳部隊。德械師是抗戰前乃至抗戰初期中國最精銳的部隊。按照最初的計劃,中國計劃組建60個德械師。
  • 國民黨教導總隊及三大德械師(87師,88師,36師)的人員配置情況
    德械師是國民黨政府以德國標準組建和裝備有國民黨軍隊,其中:教導總隊,第87師,第88師,第36師相對比較成型!德械師標準版:步兵3旅6團,炮兵一團,騎兵一團,工兵一團,,輜重一團教導總隊(3旅6團)1931年1月由教導第2師人員組建的團級編制,目的是作為德械師組建的標準樣板,1933年,升級為師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