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浙江證監局披露了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輔導備案公示文件,這家「中華老字號」企業已與浙商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申請A股上市。五芳齋最高峰時每日粽子產量可達200萬隻,2018年粽類產品銷量為4.07億隻,2018年集團總銷售收入為47.43億元。被譽為「中國第一粽子大戶」「江南粽王」。
據報導,如今在江浙滬部分地區,五芳齋粽子的線下市場佔有率超過70%,某些城市甚至達到90%,五芳齋幾乎成為當地粽子的代名詞。在粽子銷量突破4億隻後,佔據國內粽子市場半壁江山的五芳齋,開啟了衝刺A股之路。
「五芳齋」創始於1921年,是國家首批「中華老字號」,已經發展成為集食品、農業、房產、金融和貿易業務為一體的企業集團,造就了一個民族品牌的百年傳奇。據官網品牌故事介紹,六七千年前,馬家浜文化在嘉禾大地發祥,史前稻作文明開啟了江南米食之源。兩千多年前,屈原、伍子胥留下不朽傳奇,家國情懷演繹成端午食粽之習俗流傳後世。六百多年前,「嘉湖細點」開創江南點心流派並聞名華夏,其中尤以粽子為代表,自清末起便盛行於嘉興民間。
1921年,浙江蘭溪籍商人張錦泉在嘉興城內張家弄開設了首家粽子店,由三人合夥出資組成五股,故取名「五芳齋」,寓意「五穀芳馨」,由此開啟了老字號的百年曆程。上世紀四十年代,五芳齋粽子以「糯而不糊,肥而不膩、香糯可口、鹹甜適中」的特色被譽為「粽子大王」。1956年公私合營,「榮記」、「合記」、「慶記」三家「五芳齋」及「香味齋」四家合為一家「嘉興五芳齋粽子店」。又經歷了半個世紀的變遷,五芳齋堅守品質之道,鑄就了家喻戶曉的金字招牌,也成為了嘉興的一張城市名片。
五芳齋粽子之所以散發著誘人的清香,離不開箬葉與生俱來的一種含天然植物香料的揮發性物質。同時,作為天然食材,箬葉中富含多種微量元素和活性物質,用來包裹粽子,不僅清香襲人,更是安全健康之選。為了保證穩定的優質箬葉來源,2004年,五芳齋投資1000萬元在位於國家級環保示範區江西靖安縣組建江西五芳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五芳齋公司提供高品質的箬葉原材料的同時,也為當地農民提供就業創收機會,每年上百萬的納稅有效拉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靖安縣擁有180萬畝山林,生態環境優越,是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五芳齋以靖安中心,先後積極發展周邊井岡山、婺源、寧都以及浙皖贛交界地域的箬葉生產,箬葉基地已經達到上百萬畝。五芳齋優選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野生箬葉,每年提供箬葉1400噸左右,滿足年產3億隻粽的生產需求。在靖安培育和發展五芳齋箬葉基地,一方面為五芳齋食品生產提供綠色食品原料,另一方面帶動靖安山民增收,每噸粽葉的收購價近2萬元,採摘箬葉的山民一季的收入即可達到3至5萬元。
2020年1月7日,「第12屆中國高成長連鎖行業峰會暨2019中國高成長連鎖品牌頒獎典禮」在上海舉辦。大會上,來自行業的100多家企業分別榮獲了包括「2019年度中國高成長連鎖品牌50強」、「2019年度最佳連鎖服務商」、「2019年度最受歡迎連鎖加盟品牌」、「2019年度最佳網紅氣質品牌」、「2019年度最具潛力連鎖之星」等獎項。五芳齋被授予「2019中國高成長連鎖50強」榮譽稱號。
五芳齋擁有457家線下餐飲連鎖門店,1000多家全國經銷商、分銷商客戶,5萬多個終端,160家網店以及300多萬會員。五芳齋目前最高峰的每日粽子產量可達200萬隻,2018年粽類產品銷量為4.07億隻,2018年五芳齋集團總銷售收入47.43億元,實現利稅總額4.05億元。
浙江五芳齋集團董事長是厲建平,浙江瑞安人,插過隊、教過書、從事過公安工作。2002年,厲建平出資買下五芳齋60%的股份,入主五芳齋。上世紀九十年代,厲建平出人意料地決定「下海」經商。厲建平說:「我的第一桶金是經營煤炭和石油,並迅速完成了原始基本積累。」有了啟動資本,厲建平尋思,辦實業才是長久之計。他把眼光瞄上了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五芳齋。
2004年,厲建平成功組建浙江五芳齋集團,使之成為一個集食品加工和農副產品銷售,房地產、廣告裝飾和物業管理,以及國際貿易三大產業鏈的民營企業集團。集團旗下共有18家子公司,員工3000多人。浙江五芳齋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團的核心子公司之一,江南著名的中華老字號企業,全國最大的粽子生產商,農業部產業化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