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說肱三頭肌的打造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肌肉圍度的打造,這個過程中使用大重量複合動作,奠定手臂訓練的基礎。
當手臂圍度呈現出較為誇張的形態後,我們才可以關注到三個頭的具體形態,針對弱點部位進行強化。
在天賦允許的範圍內,通過有側重點的訓練,擁有自己心目中比較完美的手臂。
強化弱點的訓練策略
肱三頭肌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伸肘,也就是讓彎曲的手臂恢復伸直。
肱三頭肌中只有長頭比較特殊,除了參與肘關節運動還會參與肩關節伸展,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長頭一般來說是最發達的,尤其是對於臥推、肩上推舉等動作來說,十分有利於發展長頭。
為了讓比較弱勢的另外兩個頭得到訓練,我們的訓練策略是:
在肩伸狀態下做伸肘動作!目的是在長頭被佔用的情況下,把內側頭和外側頭的力量孤立出來。
首選的動作是:啞鈴俯身臂屈伸。
可以選擇雙臂或單臂來做,個人比較推薦做單臂,類似單臂啞鈴划船的做法。
一側手臂扶住凳子,另一側手臂拿住啞鈴,這樣俯身時做動作會更穩定,肩膀伸向身體後側——
這個體位太好了,而且無法用槓鈴來替代,也是可以強化肱三頭肌內側頭、外側頭的動作。
動作說明:
1.腰背挺直,向前俯身,單手或雙手握啞鈴,另一手伏在凳上或啞鈴架上,握住啞鈴的上臂貼靠身側,屈肘、讓前臂自然下垂。
2.身體保持穩定,只收縮單側手臂的肱三頭肌,大臂不動、將小臂向著後上方伸直,在最高點處靜止1~2秒。
3.大臂不動,屈肘、前臂徐徐下垂到開始位置。
訓練要點
1、大臂位置:大臂儘量和地面平行,而且動作過程中要保持這個位置。
很多人都在動作中因為疲勞,逐漸讓大臂越來越低,動作的幅度越來越小。
建議大家在鏡子旁完成動作,同時大臂位置不動,有助於在動作最高點感受頂峰收縮。
2、俯身角度:身體和地面平行的角度,肱三頭肌收縮感受最佳;
但是對於初階訓練者,身體和地面之間最好有30~45度的夾角,因為過度俯身時容易出現腰背借力情況,影響手臂的發力感。
3、重量選擇:俯身臂屈伸其實可以用比較大的重量,但使用過大的重量、超出肱三頭肌的負荷範圍,那只會讓身體借力的情況更加明顯。
建議從最小的啞鈴向上遞增重量,一旦發現不能很好控制重量,立馬降低重量,追求動作的標準性。
技巧講解
關於這個動作的第一個技巧,是如何強化內側頭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