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燦榮:過去十年,最肯定中國崛起的是美國精英,最否認中國崛起的是...

2020-12-22 環球網

製作/胡適真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 烏元春】2021環球時報年會12月5日在北京舉行,本次年會的主題是「疫情下世界·危局與變局」。在議題一「中美關係會迎來轉機」的討論中,關於中美關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直言,美國戰略界對中國的重視度超過政治界,「過去十年都是這樣的,最肯定中國崛起的是美國的精英層,最否認中國崛起的是中國『公知』」。

「我想講兩個觀點:第一,就是隨著拜登先生執政,中美關係在氣氛上,在程度上還是會有所好轉,如果我個人看,他出任美國第46任總統,還是比川普先生連任好一些。戰略層面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剛才幾位我的師長都說過了,我都同意,戰略層面美國兩黨把我們定義為『主要對手』,而且是『長期唯一對手』。美國戰略界對中國的重視度超過政治界,這個現象在過去十年都是這樣的,最肯定中國崛起的是美國的精英層,最否認中國崛起的是中國『公知』。現在基本情況大概就是這樣,戰略層面美國就是把我們當作對手,改不了,不會因為政權更迭而改變。

金燦榮說,另外,大家要清楚拜登是弱勢總統,以後面臨最高法院的制約、面臨著州議會制約,美國又是聯邦制國家,很有可能面臨參議院的制約。另外,(美國)社會是分裂的,老特(川普)的支持者7400萬人,面臨的是分裂的社會,權力受制約,美國面臨的問題很難,每一件事情都很難處理,老先生身體還不太好。所以別指望太多,指望太多會失望。」

「第二,戰術層面會帶來一些變化,而且是好的變化,我們要珍惜。剛才幾個我的師長都講了可預期性、專業性,他的專業會有分寸一點。人交往一定要有分寸,老特有一個毛病——上來就打臉,拜登政府有專業性、分寸感會好一些,我個人估計氣氛會好很多,我們就抓住這個機會。就是抓住各種機會與拜登團隊接觸,請他們過來對話,準備了很好的對話方案。可以很肯定的講,中國方面對中美關係的重視,遠遠超過美國對中美關係的重視。我們中國的態度,我覺得應該講是很珍惜的,很好的,基本上就是只要有1%改善中美關係的機會,中國方面會付出100%的努力,希望努力會成功。」

相關焦點

  • 金燦榮:工業化是國家崛起的關鍵,中國實現崛起在於掌握了工業化
    金燦榮:工業化是國家崛起的關鍵,中國實現崛起在於掌握了工業化金燦榮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也是政治學領域的資深學者,對國際關係的研究深度要比我們普通人深刻得多。金燦榮點評一個國家的發展程度或者綜合實力,都會特別強調一個國家的工業化程度。因而,金燦榮指出工業化是國家崛起的關鍵。此言不虛,金燦榮進一步指出,中國實現崛起在於掌握了工業化。金燦榮的說法有沒有道理?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工業化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工廠多,而是說一個國家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
  • 金燦榮教授答日本NHK記者:中國崛起勢不可擋,但要美國接受還需十年!
    如果美國大選引發了憲政危機,引發了衝突,那就更讓人失望了,這是對美國。 對中美關係,我想這麼說,過去四十多年中美關係總體是成功的,79年1月1號建交到現在41年,總體是成功的。不管現在中美關係怎麼樣,過去40年總體是成功的,雙方合作很好,雙方都得益了。沒有中美建交,中國的改革開放不會這麼成功。對美國,沒有中美建交,美國絕對不可能在冷戰當中戰勝蘇聯。
  • 金燦榮:中國14億人都在拼命加班,不崛起天理難容
    過去幾百年的世界格局,都是西方主導的。1949年以前,中國的知識分子媒體人,叫西方不叫西方,叫列強,叫他們列強,承認他們比我們厲害。這是國際格局過去的總特點,西方力量強大,主導國際格局數百年,但是現在的情況確實有變,出現了東西方平衡的新格局。
  • 世界變了,「美國應對中國崛起的藍圖」無法阻止中國的崛起
    作者:王德華一份詳細描述美國對中國崛起反應的新文件顯示,華盛頓對中國是多麼的無知。美國似乎想搞冷戰,而中國則在追求更多的全球一體化。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星期二(11月17日)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名稱為《挑戰中國的要素》。這份所謂的「美國應對中國崛起的藍圖」,列出了阻止中國崛起為超級大國的10大任務。這份報告是美國新冷戰的具體措施,旨在塑造和指導美國未來幾代人的對華政策。
  • 中國崛起,美國必須接受
    丹尼爾·格羅斯認為,如果美國一味地對中國崛起進行阻擾,那麼不僅不會使中國崛起停滯,美國反而要付出非常沉痛的代價。美國目前將中國當成了一個巨大的威脅,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在最近的總統大選中鬧得不可開交,然而兩黨對待中國這個問題上卻達成了高度的一致,他們都將中國視作美國的「敵人」,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中國的崛起。
  • 小糊塗仙「中國之路·名家講壇」走進嘉興,金燦榮教授解讀未來世界...
    來源:時刻頭條過去的2020年,堅毅的中國憑藉所有炎黃子孫的精誠團結,讓世界看見了中國的脊梁!2021年,世界局勢波譎雲詭。面對全新的時代,小糊塗仙酒業以「睿知見未來」的宏大視角,發起了「中國之路·名家講壇」系列講壇,邀名家大咖,雲集盛會。
  • 過去20年,美國走向衰落有4個關鍵節點!中國為何卻能迅速崛起?
    然而這20年下來,雖然美國仍是世界頭號強國,但已略顯疲態。而出乎意料的是,中國迅速崛起,成長為美國主要的戰略競爭對手。著名教授張維為認為,過去20年美國發生了4樁大事,是其一路走向衰弱的過程。那麼是哪4樁大事促使美國走向衰落?而中國在美國走向衰弱的4個節點又做對了什麼迅速崛起?接下來就為各位盤點一下。
  • 《中國的崛起:美國未來的競爭與挑戰》:雄心和焦慮
    縱覽有記載的歷史,當強大的個人、城邦和國家崛起時,它們常常發現自己在為塑造那個時代的秩序而競爭。這些歷史性的競爭絕不僅僅只是關於權力、領土甚或是物理意義上的安全。歷史上最偉大的競爭也關乎對道德和正義的定義,關乎對個人與社會所扮演的角色的爭論,關乎傳統和改變,關乎對上帝形象的描述和詮釋。將會主宰整個21世紀的中美之爭既涉及權力也關乎信仰。
  • 美國給出2050年強國名單,中國上榜引熱議!中國實力到底如何?
    還有一個是中國,在說中國之前,值得一提的是,金燦榮教授在演講中有兩點,一是世界上最承認中國崛起的恰恰是那些美國的戰略專家,二是巴西潛力十分巨大,一旦認真發展會非常快。|中國上榜引熱議!像上述講到的一樣,美國機構將中國列入2025年的強國名單,和金燦榮教授講的一樣,世界上最承認中國崛起的真實美國的戰略專家,而最不願意承認中國崛起的是國內部分右翼知識分子。
  • 中國崛起再次被美國阻攔,烏克蘭會倒向美國?拒絕與中國合作
    中國經歷過內戰,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經歷過數以萬計的戰爭,在美蘇「夾擊」下臥薪嘗膽,熬過蘇聯解體,抵擋美國「隔空攻擊」,中國的崛起向世人們證明 中國實力不容忽視,如今中國崛起再次被美國阻攔,烏克蘭會倒向美國?拒絕與中國合作!
  • 美國:中國計劃2050年完成崛起大業,必須用一切手段阻止
    該報告分析了四種可能的2050年情況,即中國"獲勝"(意味著中國完成崛起大業)、"部分崛起"(意味著實現了大部分或一部分但並非全部目標)、"停滯"(意味著中國的抱負遭遇失敗)還是"內爆"(意味著政權本身將受到威脅或者其領土發生了分裂)。這份報告得出結論稱,在2050年中國"部分崛起"和"停滯"是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
  • 從《中國震撼》理解中國崛起背後的文化內涵
    雖然我們今天還存在許多問題,但從世界範圍來看,我們所取得的成績把其他發展中國家都比下去了,因為過去20年裡,世界上70%的貧困是在中國消除的。換言之,在消除貧困方面,我們所取得的成績比其他發展中國家的成績加在一起還要大。我們也把整個東歐的轉型經濟國家比下去了,因為過去30年中,我們的經濟規模增加了16到18倍,而東歐國家的經濟總量加起來才增加了1倍。當然也不否認他們的起點比我們高。
  • 為何美國害怕中國崛起,卻不害怕印度崛起?也許這才是合理解釋
    正因為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國無懼於美國的淫威,以致於美國氣急敗壞,將其視為敵對國家,極力打壓他們的崛起,而中國這艘巨輪乘風破浪,隱隱有趕超美國之勢,這就更加令美國坐立不安,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在疫情問題上甩鍋推責,極力妖魔化、汙名化中國,以及在涉港涉疆問題上的為所欲為,都是其害怕中國崛起而枉費心機做出的卑劣舉動。
  • 獨家:美國重建第一艦隊無法遏制中國崛起
    前言美國海軍研究協會網站(USNI)11月18日報導,美海軍部長Kenneth Braithwaite表示,他將在印度洋和太平洋鄰近地區重建第一艦隊,重點是全面加深印太地區盟國之間的軍事聯繫,以達到遏制中國崛起的目的。遏制而不是合作,美國海軍第一艦隊能夠遏制中國崛起麼?
  • 王立新:美國的崛起與現代中國——重評歷史上的「門戶開放」
    今天,我想藉此機會與大家進行交流,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美國的崛起,對於亞太地區,特別是對於中國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美國的崛起究竟是損害了中國的利益,還是有利於中國的安全與利益?當時中國人是如何看待美國崛起的?是否歡迎作為新興強國的美國在亞太地區擴展其影響力?
  • 科技崛起!實業崛起!中國崛起!
    如果可以,我想說,請給中國的汽車工業一點信心,他們必將會更好!說到2019年最熱門的話題,應該就是華為5G和華為自主研發了「鴻蒙」系統了。華為,一家中國的民營企業,卻讓美國總統害怕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為中國的紡織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張謇的人生,是一代有民族情懷的實業家真實寫照,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實業!記得那首歌怎麼唱嗎?「昏睡百年,國人漸已醒......」。當今中國,已不是往日之中國。
  • 《中國的崛起:美國未來的競爭與挑戰》:中美日的三角關係
    中國崛起帶來的影響仍將緩慢,但不可避免地將日本推向小泉和安倍設定的地緣戰略方向。在可預見的未來,日本安全政策的基石仍是與美國的同盟。由於中國的崛起,這一同盟提供的安全保證事實上變得越來越重要。在更為宏大的聯盟架構中,日本提升在關鍵領域的能力也是十分重要和有效的,就像美國將會發現如果沒有日本的支持,其很難維持在亞洲的地位。
  • 金燦榮:中國是龍美國是鷹,龍覺醒其他都是點心
    資料圖:美國海軍的航母編隊環球時報2017年會12月17日在北京萬達索菲特大酒店如期舉行。與會嘉賓將圍繞「世界深陷窘境,中國加快轉型」的主題,留下他們對2016年的思考和對2017年的展望。針對川普與蔡英文的所謂通話以及川普的一些過激言論的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因為川普帶來了很多不確定,包括他以後兩岸政策的不確定。有一種解釋是,他的顧問團隊中右翼居多,右翼歷來就是仇共。美國有一批這種人,他們認為:只要是共產黨的就不喜歡。
  • 中國崛起勢不可擋,專家:美國要學會接受
    導語:11月5日,世界報業某網站刊發了一篇由丹尼爾·格羅斯撰寫的名為《美國必須接受中國的崛起》的文章。丹尼爾·格羅斯在文章中指出,選舉與分歧是如影隨形,今年是有史以來最為激烈的美國大選,其結果對美國有著非常大的影響。雖然民主黨與共和黨在諸多問題上都存在著分歧。但在阻礙「中國必要性」問題上卻出乎意料達成了一致見解。在美國政府部分官員看來,中國對經濟的影響,是中國取得不公平經濟和技術進步主要原因。
  • 【縱論天下】金燦榮:美國內部存在五大矛盾
    新華網北京1月10日電(李雪梅)新華網第十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近日在北京新華網總部舉行,研討會以「大變局中的中國與世界」為主題。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就美國內部問題做了精彩發言,主要內容摘錄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