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美國害怕中國崛起,卻不害怕印度崛起?也許這才是合理解釋

2021-01-11 裝備資料庫

美國向來以世界警察自居,儘管川普總統口口聲聲說美國不再扮演這一角色,但縱觀美國的所作所為,與往日並沒有什麼不同。以人權為幌子幹涉別國內政,藉口航行自由到處橫衝直撞,動輒以經濟制裁相威脅等,無不彰顯美國野蠻無道的本色。

正因為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國無懼於美國的淫威,以致於美國氣急敗壞,將其視為敵對國家,極力打壓他們的崛起,而中國這艘巨輪乘風破浪,隱隱有趕超美國之勢,這就更加令美國坐立不安,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在疫情問題上甩鍋推責,極力妖魔化、汙名化中國,以及在涉港涉疆問題上的為所欲為,都是其害怕中國崛起而枉費心機做出的卑劣舉動。

反觀美國對我們的鄰居印度,似乎並沒有做出如此打壓行動,雖然以往對印度從俄羅斯購買S-400防空飛彈有所指責,但在中印發生邊境衝突之後,美國已有所收斂,不再施壓,還乘勢推銷「亞瑟王神劍」制導炮彈來對付我國,足可見美國對印度的崛起並不上心,反而有聯合起來遏制中國崛起的嫌疑。

那麼,美國為何害怕中國崛起卻對印度的崛起並不是很擔心呢?

首先,意識形態不同。我國是共產黨領導的人民當家做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信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正是社會主義的巨大優越性以及科學思想的指導,國家才會發展的欣欣向榮,蒸蒸日上,全體人民才會走上奔向小康的康莊大道。而美國和印度實行的是資本主義制度,奉行的是為資本家服務的理念,社會上貧富差距懸殊,民眾並沒有享受到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以往美國將社會主義國家蘇聯視為眼中釘,自然對我國也抱著這樣的惡念,畢竟道不同不相為謀,美國當然害怕我國崛起。

其次,中國奉行不結盟政策。多年來,我國從未加入任何大國集團,不與任何國家結盟,一直奉行獨立自主的非集團的宗旨和原則。1992年,我國還成了不結盟運動的觀察員國。參加不結盟運動的國家也都奉行獨立自主、不與美國這個超級大國結盟的政策。而美國在世界上與很多國家結為盟友,對不聽話的國家動不動就施以經濟制裁或武力威脅,印度原為不結盟運動成員國,如今正逐漸滑入美國的懷抱,積極配合美國的印太戰略,自然不會對印度的崛起感到害怕。

最後,杞人憂天,庸人自擾。拿破崙曾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一旦醒來必將震驚世界。」誠如斯言,新中國成立七十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四十年來,我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再不是過去任人宰割的羔羊。但我們也不斷重申,不會走上西方國強必霸的老路,而是要著眼於人類命運共同體,讓世界各國都能借著中國的騰飛實現跨越式發展。然而美國以己度人,不斷以「中國威脅論」蠱惑人心,妖言惑眾,以便聯合世界多國對中國實施打壓,從而達到其一手遮天的目的。印度甘願加入美國的環太平洋印度洋計劃,實際上成了美國遏制中國崛起的一枚棋子,在此情況下,印度的一舉一動都在美國的掌控之下,也就不擔心其崛起。

由上可見,印度大多能與美國臭味相投,沆瀣一氣,甘願成為遏制中國的馬前卒,急先鋒,對於這樣失去原則和底線的國家,美國是不會擔心其崛起的,就像1975年印度吞併錫金,當時的美國睜一眼閉一眼,視若無睹。不過,對於自身獨立性、原則性很強的中國,美國的態度就不一樣了,不僅對中國的崛起憂心忡忡,還不惜一切代價設立包圍圈,以便讓中國減緩發展速度,而這是徒勞的,因為中國正如一輪紅日升起,勢不可擋。

相關焦點

  • 身為南亞霸主,印度為何對大國崛起無比焦慮?
    隨著東方大國的不斷崛起,藍星上很多國家都很焦慮、焦躁,雖然我們一直表示「和平崛起」,但鑑於近幾百年的世界風雲,很多國家還是害怕。包括印度,南亞霸主,至少它自己這麼認為,它的體量,在南亞是巨無霸的存在,其他國家加起來的力量,都只有它的幾分之一,不過不巧,它北邊有一個更逆天的存在,而且印度與這個鄰國的國力差距越來越大,而在冷戰期間,印度的綜合實力不輸中國,國際地位因為美蘇爭相拉攏而遠高於中國,也算是國際舞臺的一個角,但現在呢,但凡談起國際問題,世人想到的首先是中美問題,這個如今藍星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
  • 中國已經崛起,為何西方國家仍舊排斥中國?
    然而我們預料的贏得全球的認同,尤其是西方國家的認同卻沒有到來,反而是西方國家極力阻止中國的崛起,破壞中國的復興大業。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中國已經擺脫了貧窮落後,萎靡不振的局面,且成長為僅次於美國的超級大國,為何仍舊被西方各國所排斥呢?從經濟上來說,中國如今強勢崛起,手裡的鍋碗瓢盆一應俱全,且越來越多越拉越大。中國人想吃飽肚子,穿的體面,過上有質量的美好生活。
  • 世界變了,「美國應對中國崛起的藍圖」無法阻止中國的崛起
    作者:王德華一份詳細描述美國對中國崛起反應的新文件顯示,華盛頓對中國是多麼的無知。美國似乎想搞冷戰,而中國則在追求更多的全球一體化。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辦公室星期二(11月17日)發表了一份研究報告,名稱為《挑戰中國的要素》。這份所謂的「美國應對中國崛起的藍圖」,列出了阻止中國崛起為超級大國的10大任務。這份報告是美國新冷戰的具體措施,旨在塑造和指導美國未來幾代人的對華政策。
  • 科技崛起!實業崛起!中國崛起!
    如果可以,我想說,請給中國的汽車工業一點信心,他們必將會更好!說到2019年最熱門的話題,應該就是華為5G和華為自主研發了「鴻蒙」系統了。華為,一家中國的民營企業,卻讓美國總統害怕了。在中國民族工業最落魄的時候,他扛起了實業救國這面大旗!他一生創辦了20多家企業,370多所學校!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他創辦了中國第一所紡織專業學校,為中國的紡織業做出了巨大貢獻。張謇的人生,是一代有民族情懷的實業家真實寫照,為中華民族之崛起而實業!記得那首歌怎麼唱嗎?
  • 獨家:美國重建第一艦隊無法遏制中國崛起
    同時,安達曼島基地建設可邀請印度共襄盛舉,等於拖印度下水,為能遏制中國,印度拼了命也會參加基地建設,這必然給了印度與澳大利亞加入印太戰略絕佳的理由。島鏈尚無法遏制中國,難道第一艦隊就能?美國在太平洋設置了三條島鏈遏制中國,但不能阻止中國衝出島鏈,原因很簡單,島鏈是虛的,而不是真實的封鎖,甚至於美國航母不敢接近到中國沿海1000公裡之內,只能在這範圍之內"自由航行"或抵近偵查,幾乎失去了海軍應有的作為。
  • 普拉卡什:印度選手不再害怕中國 辛德胡內維爾是巨星
    普拉卡什和女兒荻皮卡(寶萊塢演員)1980年全英賽男單冠軍得主普拉卡什認為,如今的印度選手不再害怕中國選手,內維爾、辛德胡對印度羽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她們是真正的超級巨星。普拉卡什表示如今的印度選手不再害怕中國選手,「曾經有一段時間,印度選手十分害怕中國選手,如果在第一輪碰到中國選手,他們根本就不敢想晉級的事兒,現在情況完全不同了。」
  • 散裝的印度,如何大國崛起?
    在殖民統治下,印度大陸上信仰不同宗教、說各種語言的人民這才開始逐漸形成了共同的被壓迫者意識。1857 年印度各民族大起義是一起標誌性事件。當時的艾菲爾德 P-53 來復槍在火藥填裝之前需要士兵用牙齒咬破彈夾,而從 1857 年初開始,一則消息在印度僱傭兵之間不脛而走:紙質彈夾上預先塗抹的油脂是牛油和豬油混合而成的。這一下就得罪了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兩大群體。東印度公司闢謠無效,夾雜著長期以來對英國人司法系統移植、鐵路修建、基督教傳教等行為的不滿,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不分宗教信仰,開始並肩作戰反抗英國殖民統治。
  • 中國崛起,美國必須接受
    導讀:丹尼爾·格羅斯,歐洲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於11月5日發表了一篇文章,講得是美國應該要接受中國的崛起,這篇文章在海外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丹尼爾·格羅斯認為,如果美國一味地對中國崛起進行阻擾,那麼不僅不會使中國崛起停滯,美國反而要付出非常沉痛的代價。美國目前將中國當成了一個巨大的威脅,美國的民主黨和共和黨在最近的總統大選中鬧得不可開交,然而兩黨對待中國這個問題上卻達成了高度的一致,他們都將中國視作美國的「敵人」,不惜一切代價阻止中國的崛起。
  • 中國比蘇聯弱小,為何蘇聯解體了,中國卻不斷崛起呢?
    但是這個也有例外,西方為此也想不通的是,中國比蘇聯要弱小很多,為何蘇聯解體了,中國卻不斷崛起呢?原因主要是三點。 而當時的中國只不過是一個歷經百年國恥,而剛剛建立的積貧積弱的國家。所以理論上來說,中國那是比蘇聯要虛弱很多的。 在冷戰背景下,尤其是中國和蘇聯交惡下,中國比蘇聯那時更加危險才對,更加容易解體才對。但是結果卻是恰恰相反,我們看到,最終的結果是蘇聯走向了解體,而中國不但沒有解體,反而實現了國家的崛起。
  • 金燦榮:工業化是國家崛起的關鍵,中國實現崛起在於掌握了工業化
    金燦榮:工業化是國家崛起的關鍵,中國實現崛起在於掌握了工業化金燦榮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也是政治學領域的資深學者,對國際關係的研究深度要比我們普通人深刻得多。因而,金燦榮指出工業化是國家崛起的關鍵。此言不虛,金燦榮進一步指出,中國實現崛起在於掌握了工業化。金燦榮的說法有沒有道理?小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工業化不僅僅是一個國家的工廠多,而是說一個國家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關於中國工業化體系的說法,有一個非常精闢的論斷,即中國從火柴到火箭都能夠生產。
  • 看到中國凌晨12點的街道,美國人直呼「可怕」,他們在害怕啥
    對於以上這副景象也許很多中國人已經司空見慣,但如果是一個美國人第一次看見凌晨中國的夜市,卻往往會產生一種深入靈魂的震撼感,甚至覺得有些「可怕」,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凌晨中國繁華夜市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會給美國人帶來如此深刻的印象呢?他們在「害怕」什麼?
  • 日本最害怕的4個國家,美國第二俄羅斯第三,第一名是誰?
    為了能夠更好地實施戰略計劃,日本充當起了美國的「馬前卒」,而日本也是在這個時候抱上了美國的大腿,稍後在美國的幫扶下,國內經濟迅速崛起,一度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日本甘願充當「小弟」的角色,但是因為長時間的蓄力,美專家認為,日本的野心並不小,之後很有可能擺脫美國的束縛,成為潛在的對手。
  • 北約未來10年戰略出爐,主要針對中國?賴嶽謙:無需害怕
    在「北約2030」中,依舊「肯定」了俄羅斯作為北約未來10年最主要的對手的位置,但是北約也沒有放過中國。「北約2030」渲染「中國威脅」,認為中國即使不是北約的對手,但是也要在多方面應對中國。對此,時事評論員賴嶽謙認為,中國並不需要害怕,因為北約內部不是鐵板一塊。
  • 深度解讀:2021年世界格局迎來三大變化,中國崛起走上快車道
    幸好第二個轉機出現了,那就是中國的崛起。對於美國來說,中國崛起最先威脅的是美國在亞太地區的影響力,這屬於區域性的力量顛覆,這會造成美國全球霸權在亞太地區出現真空——這是自蘇聯勢力撤出東南亞後就不曾出現的現象。所以我認為美國在中國加入WTO之後開始出現的對中國的對立情緒,最初針對的是中國在區域方面的「破局」。
  • 國際形勢丨美不容中國崛起想一枝獨秀?英學者:沒有永遠的老大
    文案:慧慧編輯:書鴻據環球日報消息,美國一直打壓中國,在科技上對中國"卡脖子",不允許中國崛起,想一枝獨秀。據悉,印度自主研發武器的想法"流產",轉而向美俄購進武器。卻沒想到印度國防部長忽然表示,軍隊繼續使用"老牌子""斯特林"衝鋒鎗,不換武器。美國針對中國近年來,美國頻頻對中國出手,在各個領域打壓中國崛起,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改革開放初期,中美不是合作非常友好嗎?
  • 金燦榮:中國14億人都在拼命加班,不崛起天理難容
    還有就是中國崛起,中國在工業化基礎上全方位崛起。這兩個因素導致了格局變化,導致了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要從國別來講,中國應該是百年變局的最大自變量。任何單一國家作用都沒有中國大,這一點必須得承認。中國很多學者不太願意承認這一點。由於中國工業化,工業化是近代歷史的本質,工業化的基礎就是以後你們工作必須接觸到的現代製造業,就是大機器生產。大機器生產比古代的手工勞作效率要高。
  • 美國教授:中國人的凝聚力讓我們害怕,他們從不缺乏負重前行的人
    眾所周知,以往的中國是比較貧窮落後的,當時備受其他國家欺負,但中國民眾並沒有就此服從,而是挺直腰杆發展國家。如今中國已經在國際上有著顯著的地位,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見中國在這段時間的發展有多麼艱難和不易。
  • 從《中國震撼》理解中國崛起背後的文化內涵
    中國文明型國家具有「四超」特徵,即超大型的人口規模、超廣闊的疆域國土、超悠久的歷史傳統、超深厚的文化積澱。不從文明的角度來解釋中國,很多問題就說不清楚。另外我也想提供一個比較中性的,比較全面的理論框架來解釋中國發生的一切,讓更多公眾,包括中國的和外國的公眾更好地理解中國今天發生的一切。
  • 四大古國為何只有中國一直強大?美國教授:秘密藏在中國神話裡!
    自從人類文明興起開始,華夏民族就從未缺席過,中國上下五千年,自始至終,都是站在文明序列最頂端的存在,一直到現在為止,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是一個偽裝成國家的文明。為什麼四大文明古國發展到現在,只有中國一直強大呢?印度教授說:秘密就藏在中國神話裡。
  • 金燦榮:過去十年,最肯定中國崛起的是美國精英,最否認中國崛起的是...
    在議題一「中美關係會迎來轉機」的討論中,關於中美關係,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直言,美國戰略界對中國的重視度超過政治界,「過去十年都是這樣的,最肯定中國崛起的是美國的精英層,最否認中國崛起的是中國『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