燉排骨,先放鹽還是後放鹽,不少人搞錯了,難怪排骨發柴不軟爛
排骨是我們生活中經常食用到的一種肉類,相比於普通的豬肉來說,排骨的味道更好、營養也更佳,但排骨的價格也要比普通的豬肉貴一些。
排骨的營養價值很高,排骨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磷酸鈣和骨膠原,可以為身體補充鈣質和營養,有老人和小孩的家庭可以經常燉一些排骨吃。
排骨的做法有不少,糖醋排骨、椒鹽排骨、紅燒排骨、排骨湯等等,但最經典的做法還是紅燒排骨,經過紅燒後的排骨口感軟爛脫骨、吃起來特別入味。相信很多朋友也都喜歡吃紅燒排骨,但自己在家裡做的紅燒排骨可能肉質容易發柴,又或者燉不爛、不脫骨,造成這種原因很可能就是因為「放鹽的時機」錯了。
燉排骨時,先放鹽的話會導致肉質發柴、不易脫骨;後放鹽的話排骨又不容易入味,那麼燉排骨時到底應該什麼時候放鹽呢?下面小編為大家分享紅燒排骨的做法,看看燉排骨到底應該什麼時候放鹽。
---【紅燒排骨】---
準備食材:排骨500克、小蔥一根、生薑一塊、八角一顆、鹽適量、冰糖15克、生抽少許、料酒少許。
做法步驟:
1、把排骨剁成小塊後放在盆中,加入一小勺鹽,再加入沒過排骨的清水,用手揉搓幾下,然後讓排骨在清水中浸泡1小時左右,泡出排骨中殘留的血水後再用清水衝洗乾淨,把水分控幹備用。提前把排骨用淡鹽水浸泡,可以有效去除排骨中殘留的血水和腥味。
2、把小蔥蔥白部位切成段,生薑切成段,八角掰成小塊備用。
3、鍋裡加入適量清水,把處理乾淨的排骨涼水下鍋焯水,把水燒開後撇除浮沫,加入少許料酒,再煮2分鐘左右撈出。
4、排骨焯水撈出後用溫水把表面殘留的浮沫衝洗乾淨,然後把水分控幹。排骨焯水後要用溫水或者熱水來衝洗排骨,用涼水衝洗的話很容易使肉質發緊、發柴、燉不爛,這一步一定要注意。
5、炒鍋裡加入少許食用油潤鍋,然後下入15克冰糖炒糖色,把冰糖炒化後轉為小火,用勺子不停地攪動,當出現氣泡,氣泡由大變成密集的小泡,並出現焦糖味時,糖色就炒好了。
6、糖色炒好以後下入排骨,快速翻炒幾下,讓排骨表面均勻地裹上一層糖色。
7、接著加入適量開水,水燒開以後加入蔥段、薑片和八角,轉為中火,蓋上鍋蓋燉煮30分鐘。
8、30分鐘後,撿出蔥段、薑片和八角,加入適量鹽和少許生抽調味,蓋上鍋蓋再燉煮15分鐘。做紅燒排骨,不能先放鹽、也不能後放鹽,要在中途加鹽,不僅不會使肉質發柴,還能使排骨更入味。
9、最後開大火,把湯汁稍微收一下,翻炒均勻即可出鍋裝盤。
小貼士:
1、排骨焯水之前要進行焯水處理,可以有效去除排骨中的血水和腥味。
2、排骨焯水後要用溫水或者熱水衝洗排骨,用涼水會使排骨肉質緊縮,導致口感發柴。
3、把排骨燉至七八分熟後再加鹽,既不會使肉質發柴,又能使排骨更好入味。
我是小酥肉美食,一位愛做菜、愛分享的90後,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記得收藏、點讚、轉發哦!如果您有哪些意見和建議都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哦!感謝大家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閱讀,我們明天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