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科創板在前期制度探索的基礎上,同步優化退市指標和程序

2020-12-16 中國發展網

中國發展網訊 12月14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板股票交易管理辦法》《上海證券交易所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的徵求意見稿(以下合稱退市新規),對外公開徵求意見。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的發布情況,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上交所介紹,本次退市制度改革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常態化基本原則,主要有四方面的改革思路,即堅持市場化方向,契合註冊制改革理念;完善財務類退市標準,力求出清殼公司;嚴格退市執行,壓縮規避空間;簡化退市流程,提高退市效率。

據了解,2012年以來,上交所主板退市制度先後經歷了三次大的改革,已經建立了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和重大違法類等4類強制退市指標體系和主動退市情形。改革至今,滬市主板已有數十家公司股票終止上市並摘牌。試點註冊制以來,面值退市逐漸成為退市主渠道,滬市已有6家公司因股價連續跌破面值而退市。

上交所表示,科創板在前期制度探索的基礎上,結合此次退市制度改革的總體要求,同步優化退市指標和程序。包括四方面內容,即進一步完善重大違法類退市指標,引入量化判斷標準;同樣實施財務類指標和審計意見類型指標的交叉適用,嚴格退市標準;取消因觸及交易類指標的退市整理期,壓縮退市時間;銜接上市條件,補充紅籌上市企業的退市標準。

上交所強調,將堅決承擔退市工作主體責任,嚴格退市監管,堅決落實退市制度中的各項要求,堅持應退盡退,將符合退市條件的公司,特別是嚴重違法違規、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公司,堅決出清,加快形成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推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更好服務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

相關焦點

  • 一元退市、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來看退市新規怎麼說
    來看退市新規怎麼說   12月14日晚間,上交所和深交所再出重磅消息,針對退市規則徵求意見稿(下稱「退市新規」),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完善4類強制退市指標,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簡化退市程序,通過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以期形成上市
  • A股退市新規出爐: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取消暫停和恢復上市
    4、新增信息披露、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且拒不改正和半數以上董事對於半年報或年報不保真兩類情形,並細化具體標準。5、在原來信息披露重大違法退市子類型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財務造假退市判定標準。6、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明確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觸及財務類指標即終止上市。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市值不得低於3億,財務指標...
    此次改革,在對原有退市制度細化明確的基礎上,還增加了多條觸及退市的制度標準。堪稱力度空前。在新版退市制度中,改變了以往單純考核淨利潤的退市指標,通過營業收入和扣非淨利潤的組合指標,力求準確刻畫殼公司。同時嚴格退市執行,壓縮規避空間。在交易類、財務類、規範類以及重大違法類指標等方面體現嚴格監管,特別是通過財務類指標和審計意見類型指標的交叉適用,打擊規避退市。而且,簡化了退市流程,提高退市效率。
  • 借鑑科創板和創業板實踐經驗 進一步優化退市標準
    近兩個月,退市制度改革被中央層面會議和文件頻頻提及,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建立常態化退市機制已上升為頂層設計。市場人士認為,頂層設計有助於化解退市阻力。退市制度改革,可以借鑑科創板、創業板退市改革在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提示方面的創新,同時強化面值退市相關指標,注重完善企業退市後安排和加強中小投資者保護。
  • 2020年退市新規發布 退市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4日晚間,上交所、深交所分別就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向社會徵求意見。新一輪的全市場退市制度即將落地,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在借鑑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滬深交易所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 退市新規出爐在即 全市場退市制度改革即將全面啟動
    證監會從推進註冊制改革的全局出發,全面梳理分析上市公司退市存在的突出問題,在認真總結科創板、創業板退市制度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針對當前退市中存在的問題,在六個方面進一步提出改革措施,即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強化交易所退市實施的主體責任、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優化投資者保護機制,擬在全市場開展退市制度改革。
  • 退市新規15大要點:市值不得低於3億、這些公司危險了!但...
    設立包含風險警示股票和退市整理股票在內的風險警示板,對風險警示股票予以「另板揭示」,同時優化風險警示股票的適當性管理和交易機制安排,強化風險揭示和投資者保護力度。四、對比今年6月創業板退市制度改革,本次《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徵求意見稿)》在退市指標和程序方面又有什麼新變化?
  • 退市新規落地 財務造假標準大幅收緊 多項紅線力度空前!13大...
    2019年以來,我們將完善退市制度作為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內容,在科創板、創業板註冊制改革試點中,同步在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方面做出了一些積極探索,同時明確提出拓寬多元化退出渠道的改革思路,進一步加大監管力度,工作成效明顯。在認真總結歷次退市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經廣泛徵求市場各相關方的意見建議,證監會研究提出了下一步健全退市機制的總體考慮。
  • A股退市新規發布 新增多條退市紅線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在借鑑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滬深交易所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參照最新的退市規則,結合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業績,目前A股市場中有超40家上市公司營收低於1億元,且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
  • 科創板開板一周年,中國資本市場「試驗田」將如何供給...
    「一變四不變」  《科創板日報》:在審核問詢方面,前期的審核問詢中,部分申報企業上會前曾接受4-6輪問詢,此後申報企業在上會前的問詢輪次基本不超過3輪,也有2輪問詢即上會的,您如何看待前述審核輪次的優化?  資深業內人士:上交所已邁入了「科創板審核2.0」階段,將註冊制改革不斷推向深入。
  • 最嚴退市新規來了!對尚未盈利的科創板公司有何影響?
    新退市標準主要亮點在於「用組合類財務指標替代單一財務指標」,將「面值退市」指標改為「1元退市」指標、新增「連續20個交易日每日股票收盤總市值均低於3億元人民幣」的市值指標、在重大違法退市指標中新增造假金額加造假比例的量化指標等。其中財務類標準變化引發廣泛關注。新退市標準顯示,取消單一淨利潤和營收指標,新增組合指標。
  • 退市新規超預期!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
    三、科創板、創業板也同步優化退市指標和程序 (一)是進一步完善重大違法類退市指標,引入量化判斷標準; (二)是同樣實施財務類指標和審計意見類型指標的交叉適用,嚴格退市標準; (三)是取消因觸及交易類指標的退市整理期,壓縮退市時間
  • 走向「剛退」 A股三十年艱難退市路
    退市帶來的直接影響是股價大跌、流動性消失。PT水仙上市之初股價最高在24元/股左右,到2001年退市前夕,股價跌至4.8元/股。此後,公司進入全國股轉系統掛牌,轉讓一啟動,股價就連續跌停。  此次退市給投資者帶來較大衝擊,有多位股民甚至將上交所和證監會告上法庭,稱「中小投資者無法在承擔市場風險的同時,又承擔突如其來的政策風險」,可見A股退市制度生效之艱難。
  • A股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就要來了!過去玩的套路全被堵死...
    來源:財經記者圈文|每日經濟新聞(ID:nbdnews)綜合上交所、深交所官網2020年3月,新《證券法》正式生效施行,吸收科創板改革成果,不再對暫停上市情形和終止上市情形進行具體規定,改為交由證券交易所對退市情形和程序做出具體規定。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劃下 今後「退市常態化」影響極大!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退市新規要來了。  此次新規中,上交所新增多個退市指標,包括1元市值退市,財務指標組合退市等,還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深交所設立風險警示板塊,新增重大違法財務造假組合標準。
  • 上交所:對*ST海潤、*ST上普兩家公司股票實施終止上市
    在程序方面,上交所上市委員會認真審議了兩家公司股票終止上市事宜,認為兩家公司股票退市事實清晰、依據明確,一致同意應當對兩家公司股票實施終止上市。上交所根據上市委員會的審核意見,依法依規作出終止兩家公司股票上市的決定,充分體現了「依法治市」的法治原則。
  • 激辯退市指標:殭屍、空殼、財務造假 這次能否徹底出清?
    作為與資本市場發行制度相對應的另一面,退市制度完善也按下加速鍵。   12月14日晚,滬深兩大交易所同時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其中優化了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四大退市指標,取消了暫停上市與停止上市,並把退市整理期從30天壓縮為15天,提高退市效率。
  • 全面退市制度改革箭在弦上
    某上市公司董秘王剛(化名)日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這段時間一直在密切關注退市制度改革。  年底已至,ST股一年一度的「保殼大戰」又進入「尖峰時刻」。伴隨註冊制改革的深入推進,A股退市制度將更加完善,保殼江湖將迎來巨變。機構認為,未來主動退市案例或逐步增多。
  • 【深度】激辯退市指標:殭屍、空殼、財務造假,這次能否徹底出清?
    其中優化了財務類、交易類、規範類、重大違法類四大退市指標,取消了暫停上市與停止上市,並把退市整理期從30天壓縮為15天,提高退市效率。市場普遍認為,退市新規有利於出清殭屍企業,實現股票市場的優勝劣汰,提高上市公司質量,殼公司等估值或將進一步收縮,A股估值有望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