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規出爐在即 全市場退市制度改革即將全面啟動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杜雨萌

一項涉及資本市場退市制度改革的「升級版」政策新規正在醞釀中。

12月11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表示,11月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證監會從推進註冊制改革的全局出發,全面梳理分析上市公司退市存在的突出問題,在認真總結科創板、創業板退市制度改革試點經驗的基礎上,針對當前退市中存在的問題,在六個方面進一步提出改革措施,即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拓寬多元退出渠道、強化交易所退市實施的主體責任、強化退市監管力度、優化投資者保護機制,擬在全市場開展退市制度改革。

高莉透露,目前,滬深交易所正在修訂退市相關規則,並擬於近期公開徵求意見。

北京天同律師事務所顧問何海鋒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自退市制度實施以來,我國上市公司退市類型進一步豐富,且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強,但不可否認的是,與成熟資本市場相比,我國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在具體實施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退市數量及比例偏低。

不過,何海鋒也表示,在目前A股市場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的預期下,為後續進一步完善、開展全市場退市制度改革,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契機。

事實上,暢通資本市場的退市出口,一直是近年來監管工作的著力點。監管部門近年來針對退市制度進行了多輪改革,財務退市指標不斷完善,面值退市、主動退市、重大違法退市等相關規定政策相繼推出。具體來看,在完善退市標準方面,包括多維度刻畫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主業「空心化」企業的基本特徵,引入「扣非淨利潤為負且營業收入低於一億元」的退市指標,取代以往單一的連續虧損退市指標;增加市值退市指標、信息披露或規範運作存在重大缺陷退市指標;保留了非標審計意見、交易類退市指標等。在優化退市程序方面,對應當退市的企業直接終止上市,避免重大違法類、主業「空心化」的企業長期滯留市場,擾亂市場預期和定價機制;壓縮退市時間,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的公司,第一年實施退市風險警示,第二年仍然觸及將直接退市。較現行「三連虧暫停、四連虧退市」標準相比,時間大幅縮短。

「相比較而言,科創板和創業板的退市制度設計較主板更加市場化也更加嚴格,有利於更好地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引導投資者樹立審慎的投資理念。」何海鋒如是說。

值得關注的是,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已有30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16家公司屬於強制退市,14家為重組退市。

在何海鋒看來,下一階段退市制度的完善,一方面需要整個資本市場大環境的改變,改革發行制度、規範信息披露、加強投資者保護、完善證券交易規則、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等方面多管齊下;另一方面,也需要證監會、交易所等部門協同發力,共同完善退市標準。具體來看,就是仍需要新股發行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推進,增加市場的有效供給,持續壓縮已上市公司的「殼資源」價值,最終減小退市實施的阻力;此外,還應當結合支持訴訟、共同訴訟、先行賠付等機制,給予退市公司投資者有效的司法救濟手段,保障和實現投資者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全面註冊制改革即將來臨 退市新規實施正當其時
    新華社上海1月1日電(上海證券報記者 祁豆豆)新年來臨,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正式開啟。此輪改革備受期待,也備受矚目,因為這是一輪在全面註冊制時代來臨前夜推出的改革,市場化的基座被夯實,法治化的根基在加固,常態化的共識在凝聚——當前正是退市難「堅冰」消融的最佳時機。
  • A股退市新規發布 新增多條退市紅線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在借鑑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滬深交易所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參照最新的退市規則,結合上市公司前三季度的業績,目前A股市場中有超40家上市公司營收低於1億元,且扣非前/後淨利潤為負。
  • 2020年退市新規發布 退市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4日晚間,上交所、深交所分別就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向社會徵求意見。新一輪的全市場退市制度即將落地,新規增加了哪些內容?  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先後發布退市新規。在借鑑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滬深交易所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
  • A股退市新規出爐: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取消暫停和恢復上市
    來源:券商中國新退市規則來了!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向市場發布了退市新規的徵求意見稿。借鑑了科創板、創業板的註冊制改革經驗,對退市指標、退市流程、風險警示情形及退市相關交易安排等進一步完善優化。針對財務類指標的變動,上交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次改革前,原來的淨利潤指標在退市實踐中曾發揮了重要作用,上市公司要為投資者創造收益是市場的重要導向,一批常年虧損的公司被清出了市場。隨著註冊制理念不斷深入,盈利已經不是衡量公司價值的唯一標準,原來單一的淨利潤指標不能全面反映上市公司的持續經營能力。
  • 全面退市制度改革箭在弦上
    某上市公司董秘王剛(化名)日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這段時間一直在密切關注退市制度改革。  年底已至,ST股一年一度的「保殼大戰」又進入「尖峰時刻」。伴隨註冊制改革的深入推進,A股退市制度將更加完善,保殼江湖將迎來巨變。機構認為,未來主動退市案例或逐步增多。
  • 焦點丨如箭在弦 退市制度改革持續深入
    圖片來源/新華社■ 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孫兆隨著註冊制的全面推進,退市制度改革也在進一步加快。近期,監管部門多次提及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這似乎意味著常態化退市機制建設已「如箭在弦」。改革步伐加快「從退市制度與註冊制鋪開的協同性看,退市制度的升級意味著國內資本市場改革步伐有所加快,有利於推動我國資本市場趨向成熟。此外,健全上市公司常態化退出機制,也將使得退市公司數量將有所增加。」光大銀行金融市場分析師周茂華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說道。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劃下 今後「退市常態化」影響極大!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退市新規要來了。  此次新規中,上交所新增多個退市指標,包括1元市值退市,財務指標組合退市等,還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環節;深交所設立風險警示板塊,新增重大違法財務造假組合標準。
  • 一元退市、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來看退市新規怎麼說
    來看退市新規怎麼說   12月14日晚間,上交所和深交所再出重磅消息,針對退市規則徵求意見稿(下稱「退市新規」),取消暫停上市和恢復上市,完善4類強制退市指標,新增財務造假量化指標,簡化退市程序,通過進一步優化退市指標、縮短退市流程,加大市場出清力度,提升退市效率,以期形成上市
  • 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出爐 A股迎優勝劣汰新生態
    中國經濟編者按:14日晚間,上交所、深交所分別就退市公司重新上市實施辦法向社會徵求意見。退市新規包括新增市值退市指標、完善財務類退市標準、嚴格退市執行以及簡化退市流程,以期形成上市公司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生態。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來襲 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原標題:史上最嚴退市新規來襲,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消息面】  1、12月14日晚,滬深交易所分別發布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在退市標準、退市程序上進行具體優化。新增市值退市,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此外,面值退市標準明確為「1元退市」。
  • 退市新規超預期!取消暫停上市、恢復上市!
    文/梧桐曉編 12月14日,滬深交易所發布大幅改革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對垃圾股雙雙祭出「殺手鐧」!國務院10月9日印發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將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製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要求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監管力度。中央深改委11月2日審議通過《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再次明確強調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安排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在上述背景下,根據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滬深兩所啟動了新一輪改革和完善退市制度的工作。
  • 勿讓退市新規成造假者的「遊刃」地帶
    意見,按下了A股新一輪退市制度改革的「啟動鍵」。   此輪改革是落實資本市場「九字方針」中「建制度」和「零容忍」要求的體現,也是為A股將來全面推行註冊制鋪建制度基石的內在迫切要求,由此,退市標準應該更嚴格、更簡易,特別是在註冊制下,
  • 退市新規任重道遠
    從2015年以來,A股市場的退市公司數量開始有所增加,但年內退市公司依然未能夠突破20家,今年屬於歷年來退市數量最多的年份,但截至目前,全年退市公司數量為17家,尚未突破20家的水平。A股市場的退市公司數量長期低迷,即使近年來的退市數量有所增長,但與同期的上市數量相比,A股市場的上市率及退市率卻呈現出明顯的差距。
  • 退市新規來了,多條紅線力度空前:市值不得低於3億,財務指標...
    就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的發布情況,上交所相關負責人回答了記者的提問。問題一:本次退市制度改革的背景是什麼,規則修訂的總體思路是什麼?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的一項基礎性制度,在提升上市公司質量、健全市場優勝劣汰機制、合理配置市場資源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退市新規落地 財務造假標準大幅收緊 多項紅線力度空前!13大...
    正確解讀「造假金額+造假比例」指標此前,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出爐,市場熱烈討論,有市場有意見認為,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只要未達到此次新增的「造假金額+造假比例」指標就可以避免退市。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看法是不準確的!
  • 退市新規15大要點:市值不得低於3億、這些公司危險了!但...
    深交所新聞發言人就市場關心的問題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一、本次修訂退市相關業務規則的主要背景是什麼?答: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重要的基礎性制度。深化退市制度改革,是加強資本市場基礎制度建設的關鍵環節,也是完善「有進有出、優勝劣汰」市場生態的重要路徑,對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促進資本市場良性循環具有重要意義。
  • 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來了 九大要點全解析
    來源:數據寶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徵求意見稿來了,九大要點全解析:取消暫停上市,財務指標全面收緊,深市設立風險警示板並「另板揭示」原創 梁謙剛滬深交易所同時公布新的退市徵求意見稿。投資者矚目的退市制度修訂進入關鍵節點。12月14日晚間,滬深交易所發布了改革後的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證券時報數據寶整理發現,退市制度徵求意見稿主要包含以下九大要點:1、新增市值退市,標準為連續20個交易日總市值均低於人民幣3億元。此外,面值退市標準明確為「1元退市」。
  • A股史上最嚴退市新規,就要來了!過去玩的套路全被堵死...
    10月9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意見》,將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機製作為一項重要任務,要求完善退市標準,簡化退市程序,加大退市監管力度。11月2日,中央深改委審議通過《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實施方案》,再次明確強調健全上市公司退市機制安排是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制度安排。
  • 滬指低開0.08% 新增多個退市紅線
    消息面上,A股退市新規出爐,新增多個退市紅線。恒生指數高開0.11%,科技股走高,中芯國際、舜宇光學科技漲超1%。歷經了上周的回調後,本周一A股小幅反彈,市場信心有所恢復。公募基金人士普遍表示,當前經濟景氣度向上的趨勢延續,A股歲末年初行情可期,春季行情有望持續到明年3月中旬,消費、科技、周期等板塊或輪動演繹。
  • 退市新規標準從優路徑從速,87隻...
    總體而言,退市新規標準更合理,退市節奏更快。從15日市場表現看,新規威懾力顯現,*ST板塊情緒萎靡,個股跌多漲少。(資料圖,新華社發)(小標題)豐富退市路徑對於採用組合財務指標的初衷,交易所表示,隨著註冊制理念不斷深入,盈利已經不是衡量公司價值的唯一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