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勝中國已經成功於紐交所上市了,而打從去年起便開啟了拋售模式的麥當勞終於給自己的中國業務找到了新東家。
據1月9號發布的公告顯示:中信股份(SEHK:00267,「中信股份」)、中信資本控股(「中信資本」)、凱雷投資集團(NASDAQ:CG,「凱雷」)和麥當勞(NYSE:MCD)今日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該公司將成為麥當勞未來二十年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交易金額2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4億)。
其實,早在去年9月份,路透社便有報導稱,快餐巨頭麥當勞(MCD.N)已收到至少三大財團對其在中國及香港店面的最終收購要約。全球私募股權公司凱雷集團(CG.O)和TPG Capital分別與中國合作夥伴聯手,爭相購買麥當勞這些價值至多30億美元的資產。當時說的便是凱雷與中信集團聯手,而TPG則是與北京首都農業搭上線,而今勝負已分。
據悉,此番交易完成後,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在新公司中將持有共52%的控股權,凱雷和麥當勞分別持有28%和20%的股權。
而在人事方面,麥當勞現有管理管隊將留任目標公司。
關於為什麼要賣,其實此前的文章中分析得挺多了,一句話,一切為了麥當勞全球市場95%以上的特許加盟比例。
從去年開始,麥當勞一直對全球各市場的所有權結構進行評估,旨在減少直營餐廳的數量,而亞洲顯然是一塊要地。
麥當勞董事兼CEO,Steve Easterbrook曾表示,「亞洲地區對於麥當勞來說十分重要,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將我們的全球性的品質標準落地於當地,與三觀相符的本土企業達成合作。」「我們正處於轉型當中,需要採取戰略以成熟的方式提高我們在世界各地的增長能力。」而特許加盟的方式不僅可以使麥當勞獲得快速的增長,也能使業務決策變得更加及時靈活。
這跟肯德基中國的境遇卻很是不一樣。
雖然百勝全球CEO克裡德也曾表示, 「到2017年底還將進一步 「減負」,將全球範圍內95%的餐館轉為由特許經營商擁有和經營。」但是百勝中國卻對直營表現出了異常的執著。沒錯,中國市場的肯德基、必勝客還是主要以直營門店為主。「直營門店執行力更高,而且我們自身擁有非常完善的供應鏈系統。」當然,特許加盟的好處也很明顯:能夠在不喪失市場份額、品牌價值的前提下,將運營的費用降到最低。
此前百勝之所以拆分,一大目的便是讓投資人自行對直營、特許經營兩種商業模式自行選擇。而今中後,中國市場的肯德基、麥當勞更是分別代表這兩種模式,分陣對壘,競爭進一步激烈。
螞蟻金服入股百勝中國時,外界對於麥當勞的去處也是頗多猜測。
FellowPlus 曾有文章分析稱:「麥當勞希望合作夥伴不僅快速靈活,能適合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口味,而且還能應對在線購物的興起,尤其是通過行動裝置購物的新浪潮。由於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投資了百勝中國,所以麥當勞在網際網路行業的潛在合作夥伴無疑更少了。」並表示 「最好的選擇仍然是與擁有零售經驗和全國影響力的企業集團建立合作。」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並沒有豐富零售經驗的中信集團或許並不是最優秀的合作夥伴,希望能是最合適的吧,一個期待。
目前,麥當勞在中國市場擁有2400家門店,而在未來的五年,麥當勞希望在內地增開1300加門店,加上香港、韓國,亞洲新增門店或將達到150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