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中國144億正式「賣身」!加盟模式對抗肯德基直營

2021-01-09 站長之家

百勝中國已經成功於紐交所上市了,而打從去年起便開啟了拋售模式的麥當勞終於給自己的中國業務找到了新東家。

據1月9號發布的公告顯示:中信股份(SEHK:00267,「中信股份」)、中信資本控股(「中信資本」)、凱雷投資集團(NASDAQ:CG,「凱雷」)和麥當勞(NYSE:MCD)今日聯合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並成立新公司,該公司將成為麥當勞未來二十年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主特許經營商。交易金額2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44億)。

其實,早在去年9月份,路透社便有報導稱,快餐巨頭麥當勞(MCD.N)已收到至少三大財團對其在中國及香港店面的最終收購要約。全球私募股權公司凱雷集團(CG.O)和TPG Capital分別與中國合作夥伴聯手,爭相購買麥當勞這些價值至多30億美元的資產。當時說的便是凱雷與中信集團聯手,而TPG則是與北京首都農業搭上線,而今勝負已分。

據悉,此番交易完成後,中信股份和中信資本在新公司中將持有共52%的控股權,凱雷和麥當勞分別持有28%和20%的股權

而在人事方面,麥當勞現有管理管隊將留任目標公司。

關於為什麼要賣,其實此前的文章中分析得挺多了,一句話,一切為了麥當勞全球市場95%以上的特許加盟比例。

從去年開始,麥當勞一直對全球各市場的所有權結構進行評估,旨在減少直營餐廳的數量,而亞洲顯然是一塊要地

麥當勞董事兼CEO,Steve Easterbrook曾表示,「亞洲地區對於麥當勞來說十分重要,我們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將我們的全球性的品質標準落地於當地,與三觀相符的本土企業達成合作。」「我們正處於轉型當中,需要採取戰略以成熟的方式提高我們在世界各地的增長能力。」而特許加盟的方式不僅可以使麥當勞獲得快速的增長,也能使業務決策變得更加及時靈活。

這跟肯德基中國的境遇卻很是不一樣。

雖然百勝全球CEO克裡德也曾表示, 「到2017年底還將進一步 「減負」,將全球範圍內95%的餐館轉為由特許經營商擁有和經營。」但是百勝中國卻對直營表現出了異常的執著。沒錯,中國市場的肯德基、必勝客還是主要以直營門店為主。「直營門店執行力更高,而且我們自身擁有非常完善的供應鏈系統。」當然,特許加盟的好處也很明顯:能夠在不喪失市場份額、品牌價值的前提下,將運營的費用降到最低。

此前百勝之所以拆分,一大目的便是讓投資人自行對直營、特許經營兩種商業模式自行選擇。而今中後,中國市場的肯德基、麥當勞更是分別代表這兩種模式,分陣對壘,競爭進一步激烈

螞蟻金服入股百勝中國時,外界對於麥當勞的去處也是頗多猜測。

FellowPlus 曾有文章分析稱:「麥當勞希望合作夥伴不僅快速靈活,能適合不斷變化的消費者口味,而且還能應對在線購物的興起,尤其是通過行動裝置購物的新浪潮。由於阿里巴巴旗下子公司投資了百勝中國,所以麥當勞在網際網路行業的潛在合作夥伴無疑更少了。」並表示 「最好的選擇仍然是與擁有零售經驗和全國影響力的企業集團建立合作。」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說,並沒有豐富零售經驗的中信集團或許並不是最優秀的合作夥伴,希望能是最合適的吧,一個期待。

目前,麥當勞在中國市場擁有2400家門店,而在未來的五年,麥當勞希望在內地增開1300加門店,加上香港、韓國,亞洲新增門店或將達到1500家。

相關焦點

  • 個人加盟業務下線,麥當勞中國的未來計劃是什麼?-虎嗅網
    近日,據億歐報導:被中信集團收購後的麥當勞中國,目前個人加盟業務悄然下線。有餐飲人士反映,此前麥當勞中國的特許經營網站、加盟諮詢熱線均無法打開與撥通。 本次交易後,麥當勞在中國內地和香港的1750多家直營餐廳全部轉為特許經營。麥當勞在今年的諸多變動讓人想到了曾經在中國市場「探路」的肯德基和星巴克。肯德基和星巴克是怎麼做的?
  • 開放特許加盟 麥當勞中國被迫變革
    事實上,從1955年創建以來,正是憑藉「特許經營」這一法寶,使麥當勞餐廳得以全球開花。但遺憾的是,這一模式卻始終未能成功複製至中國市場。2010年,麥當勞在中國正式啟動了特許經營。但在此後的三四年間,真正實現特許加盟的麥當勞門店不足5%,且大都位於二三線城市。不過情況正在發生一些變化。麥當勞計劃,未來三年間要讓中國市場的餐廳數量增加一倍,達到4000餘家。
  • 麥當勞在華開啟激進式加盟 能否絕地反擊超過肯德基?
    更糟糕的是麥當勞已將中國市場的領導者地位拱手讓於肯德基,反敗為勝的時機卻遙不可及。時至今日,全球擁有超過3.3萬家店面的麥當勞在中國僅擁有約1300家店面,而肯德基則超過3240家—要知道,肯德基在全球僅擁有14000家店面,遠輸於麥當勞。
  • 極客修推演「直營+加盟」地毯式擴張,打造維修O2O「肯德基」
    加盟飛速進展,行業覆蓋率保持領先 據權威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2月,中國手機用戶總數高達13.5億,在這個龐大基數下,手機維修率在10%~15%之間徘徊不下,按這一比例計算,國內手機維修市場規模竟高達500億元。
  • 麥當勞關閉個人加盟通道,以後國內的特許經營都交給中信了
    根據億歐網透露,麥當勞中國在被中信集團收購後,已經停止接受個人加盟,其特許經營網站、加盟諮詢熱線均與無法訪問與撥通。「特權經營」模式是麥當勞多年來在全球高速擴張的關鍵,其在全球超過 8 成的門店都屬於特許經營,但中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很長時間以來,中國內地的門店都以直營為主。
  • 在中國,為什麼肯德基打敗了麥當勞,並稱霸33年?
    但是在中國,肯德基擁有6534家門店,比麥當勞多4134家。面對麥當勞雄厚的資金實力、強大的營銷能力、一流的連鎖運營體系,為何肯德基還可以在中國打敗麥當勞,實現逆襲,成為排行第一的快餐品牌呢?本文將從戰略時機、市場開拓、品牌競爭、本土經營四個維度來剖析肯德基成為中國快餐排行榜第一的奧秘。
  • 深度解讀麥當勞加盟模式:30000家加盟店 一年賺74億美金
    特許經營(或者加盟)分明是一種成熟的商業模式,而國內某些行業加盟卻更像是一場騙局,我們不妨看看麥當勞是怎麼做的,畢竟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特許經營成就了如今的麥當勞。   克洛克最初的加盟方式根本無法支撐他的擴張戰略,店面越多,公司反而負債纍纍,一位經濟學家分析了麥當勞的報表後,給出一個大膽的建議,正是這個建議,成就了今天的麥當勞。
  • 連鎖、加盟、直營都是什麼?有什麼差別?
    大潤發連鎖量販簡單說連鎖店就是總店+很多家分店這樣的一個意思,我們常見的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沃爾瑪等等這種都屬於連鎖店。連鎖店之下又分為直營和加盟,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直營直營連鎖(Regular Chain)又叫直營店,指總公司直接出資並直接經營和管理的門店,歸總公司所有,也是很多連鎖店最開始的經營方式。很多國際品牌,在本土會進行直營連鎖,一旦到了國際性的擴張時就會採取加盟(區域)的方式。
  • 打敗麥當勞肯德基!全球第一連鎖餐飲誕生,收入相當於6個海底撈
    曾經是全球擴張最快及最大單一品牌連鎖店,能快速崛起很大原因在於其幾乎採取全加盟模式的運營方式,全球擁有超過4萬家門店。賽百味在業務選擇時,避開了漢堡、披薩這兩個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而是選擇了更健康的三明治,成功脫穎而出。第三名是肯德基,品牌價值達到171.05億美元。算是國內知名度最高的連鎖洋快餐品牌之一,主要出售炸雞、漢堡、薯條、汽水等高熱量的食品。
  • 2020全球連鎖餐飲品牌榜:海底撈第九名,麥當勞肯德基均無緣榜首
    曾經是全球擴張最快及最大單一品牌連鎖店,能快速崛起很大原因在於其幾乎採取全加盟模式的運營方式,全球擁有超過4萬家門店。賽百味在業務選擇時,避開了漢堡、披薩這兩個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而是選擇了更健康的三明治,成功脫穎而出。 第三名是肯德基,品牌價值達到171.05億美元。算是國內知名度最高的連鎖洋快餐品牌之一,主要出售炸雞、漢堡、薯條、汽水等高熱量的食品。
  • 打敗肯德基麥當勞!全球第一連鎖餐飲誕生,收入相當於7個海底撈
    曾經是全球擴張最快及最大單一品牌連鎖店,能快速崛起很大原因在於其幾乎採取全加盟模式的運營方式,全球擁有超過4萬家門店。賽百味在業務選擇時,避開了漢堡、披薩這兩個競爭激烈的紅海市場,而是選擇了更健康的三明治,成功脫穎而出。
  • 麥當勞在中國下線個人加盟以後都不能加盟麥當勞了嗎
    麥當勞可以說在中國也算是承載著幾代人的童年炸雞時光,在中國遍地開花了幾十年,然而近日最新消息表示麥當勞在中國下線個人加盟了,難道說以後都不能加盟麥當勞了嗎?下線個人加盟最新消息,有相關餐飲界人士反映麥當勞的加盟諮詢熱線已經無法撥通了,此外麥當勞中國的特許經營網站也無法打開了,這是要徹底消失的節奏?而後據相關報導稱,麥當勞中國目前的個人加盟業務已經下線了,難道以後都不能加盟麥當勞了嗎?
  • 漢堡王中國被曝「賣身」,入華15年為何火不過肯德基、麥當勞?
    近日據彭博社報導,漢堡王最大的特許經營商土耳其TAB Food Investments(TFI),正考慮出售其所持漢堡王中國業務50%股權。據了解,這項資產估值超過12億美元。漢堡王對外回應稱,「在現階段,投資者對我們的興趣日益增加,但目前沒有正在進行的股權出售程序。」
  • 麥當勞開放特許經營 要求合作夥伴有200萬資產
    麥當勞進入中國市場長達20多年,一直是直營模式,截至今年1月,僅有6家麥當勞加盟店。現在,阿里巴巴的大門正在悄然地打開,只要你默念「芝麻開門」的密碼,就有可能在湖南市場上與麥當勞「搭夥」。新夥伴會是友誼阿波羅嗎?
  • 中國快餐界隱形冠軍:成功擠下肯德基麥當勞,直營1.2萬家餐廳
    在快餐界中,除了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巨頭外,還有華萊士、德克士、正新雞排、真功夫、老鄉雞等不少實力雄厚的國產快餐品牌。西餐快餐據此前餐飲研究機構發布的數據顯示,在網上訂餐平臺中,華萊士的總訂單量位居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名分別為麥當勞、肯德基、德克士、正新雞排。華萊士成功擠下麥當勞肯德基,躍居快餐界第一,堪稱中國快餐界隱形冠軍。
  • 麥當勞=8個肯德基?
    現在,麥當勞的市值是1300多億美元,而肯德基的母公司百勝中國市值才168億美元,這真金白銀的差距不免讓人疑惑。因為在我們心裡,這兩個品牌是半斤八兩的。麥當勞和肯德基在市值上究竟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差距呢?
  • 麥當勞低門檻加盟問題多 本土化困境難解
    麥當勞中國向網易財經表示,麥當勞擁有超過半個多世紀的特許經營歷史,全球80%麥當勞餐廳為特許經營,「這是一種已被證明成功的共贏模式,我們將繼續擴大在中國大陸地區的傳統特許經營和發展式特許經營的規模」。麥當勞中國內部員工向網易財經表示,從2014年開始,麥當勞的特許經營全面「提速」,僅在2014年下半年,麥當勞的傳統特許經營門店加盟數量就超過50家。
  • 肯德基打敗麥當勞的5個秘密,倔強和圓滑之爭,圓滑戰勝了倔強
    到今天,麥當勞在全球超過30000家門店,肯德基在全球超過10000家門店。從全球的體量來看,麥當勞絕對是勝利者。可是從上世紀80、90年代先後進入中國之後(肯德基第一家店,1987開在北京;麥當勞的第一家店,1990年開在深圳),這個差距卻發生了逆轉。
  • 門店數量碾壓肯德基麥當勞,年營收25億,華萊士才是隱形巨頭!
    肯德基、麥當勞有的經典菜品華萊士也有,出餐和配送都很快,一看就是專業快餐店,味道也出乎意料的好(其實原本我沒抱什麼期待的,驚喜了),熱乎的香辣雞腿堡竟然還吃出了鮮嫩多汁的感覺。 有意思的是,鮮姐啃漢堡時,又正巧刷到了一則講華萊士的短視頻,說華萊士是「中國西式快餐的隱形巨頭」「門店數量冠軍」「業績規模25個億」。
  • 重慶快餐界霸主:年服務顧客超1億人次,麥當勞肯德基都不是對手
    上世紀80年代末,肯德基在北京前門商業街落戶,緊接著麥當勞、必勝客等品牌相繼進入中國市場。其高標準、高效率的企業管理模式,讓國內餐飲人目瞪口呆。在洋快餐風潮和巨大市場潛力的雙重刺激下,中式快餐開始迅猛發展,誕生出一大批品牌,鄉村基正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