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媒體12月8日報導,在烏克蘭終止馬達西奇出售後,中國投資方已經申請國際仲裁,向烏克蘭當局提出35億美元的賠償要求。對此,外界認為,中國公司收購馬達西奇已經成為不可能的事,因此才會提出巨額賠償,以求儘量挽回損失。近年來烏克蘭馬達西奇案一直都備受世界關注,但烏克蘭態度遊移不定,一會兒宣布收購成功,一會兒又拒絕中國公司的收購,看客們都要累了。這一次被坑了一把的中國收購方將烏克蘭當局告上國際法院,再次引起廣泛討論。
位於烏克蘭扎波羅熱市的馬達西奇公司是世界知名的發動機生產商,主要為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提供動力系統,早在蘇聯時代,其產品就遠銷海外,出口到90多個國家,有「蘇聯航空工業的心臟」之稱。作為從蘇聯那裡繼承過來的遺產,馬達西奇也是烏克蘭少數幾個還「活著」的軍工企業,大部分類似企業都被不敢得罪美國的烏克蘭政府切斷命脈。而這次中國公司收購馬達西奇失敗,也是因為美國從中作梗。
此前馬達西奇公司由於陷入困境,積極引進外資,希望利用外資完成重組,重煥新生。但在中國公司收購了超過50%的股份時,烏克蘭當局卻以「地緣政治風險」為由拒絕了該公司的收購申請。對此,外界普遍認為,美國的不斷施壓是烏克蘭喊停這次收購的主要原因。軍事專家指出,中國與烏克蘭的軍事合作長達近30年,烏克蘭從中獲取了大量的經濟利益,而中國則在對方的幫助下提升了多項軍事技術,雙方互利共贏。但現在,這樣的良性互動被美國打破了。
美國發出威脅稱,如果烏克蘭同意這項收購,那麼美國將停止一切向基輔提供的軍事援助。面對美國的威脅,烏克蘭再次屈服了。蘇聯解體後,繼承了豐厚遺產的烏克蘭本有望成為軍事大國,但在美國的威逼利誘之下,烏克蘭自毀長城,從此一蹶不振。這次看來又要重蹈覆轍了。俄羅斯專家指出,恐怕基輔還沒想明白這一點,馬達西奇沒有中國不行,其將失去「重生」的最後機會,而中國沒有馬達西奇也照樣行。
心甘情願被美國榨乾最後一滴「價值」的烏克蘭什麼時候徹底成為棄子,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預見的是,如果烏克蘭當局一而再再而三的選擇妥協,那麼那一天很快就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