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意康德滋補養生顧問--燕子老師(本次我主講區域:本溪市,畢節市,濱州市,泊頭市,滄州市),今天給大家說說關於人參一些知識!
我們上一節只要分析了人參的種類和區別,其實不同種類的人參,其作用機理也不一樣。一般來說,西洋參藥性屬涼性,一般用於熱證,如血壓增高、便秘等。而人參性溫,適用於寒證。其中生曬參為清補之品,主要用於氣陰兩虛的證候和症狀。所以談人參作用,首先要懂區別。
★下面我們主要談我們平時所說的人參(白參或者生曬參)功效和禁忌及吃法。
一、人參功效:
大補元氣,復脈固脫,補脾益肺,生津,安神。
主治:體虛欲脫,肢冷脈微,脾虛食少,肺虛喘咳,津傷口渴,內熱消渴,久病虛羸,驚悸失眠,陽痿宮冷;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用於氣短喘促,心悸健忘,口渴多汗,食少無力,一切急慢性疾病及失血後引起的休克、虛脫。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治勞傷虛損,食少,倦怠,反胃吐食,大便滑洩,虛咳喘促,自汗暴脫,驚悸,健忘,眩暈頭痛,陽痿,尿頻,消渴,婦女崩漏,小兒慢驚,及久虛不復,一切氣血津液不足之證。
二、人參禁忌(八類人慎用):
1、有強烈過敏體質的人,若服參後出現皮疹,則不可服用。有化膿性發炎時更不可服用。
2、高血壓病人屬肝陽上亢者,服後易引起腦血管意外,但虛寒的高血壓病者可用人參,不過用量宜少,當收縮壓〉180mmHg時,無論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參。
3、很多人都知道吃人參時不宜喝茶、吃蘿蔔,因為這兩種食物都有行氣的作用,而人參大補元氣,進補後又把它的作用排除,等於白吃。
4、感冒發熱時一般不宜服用人參。因發燒時心悸劇烈,服用人參會提高血循環,使心悸更甚而使病情加重。
5、因突然氣壅而得的喘證,或因燥熱引起的咽喉乾燥,一時衝動引發的吐血、鼻衄等病都忌用人參。
6、溼熱壅滯導致的浮腫,服參後浮腫更甚。這是因為人參有抗利尿作用。另外,腎功能不全伴尿少者亦慎用。
7、失眠、煩燥屬實證者不宜服用人參,否則睡眠更差。
8、凡氣盛、身熱、脈滑實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實熱者均不宜服用人參。
三、人參的吃法
1、切片含服
切片含服是新鮮人參最好的一種食用方法,他能保證讓人體把新鮮人參中的營養成分全部吸收和利用,不會產生一點浪費,能讓人參發揮最好的滋補功效,再切片含服,是需要把新鮮人參洗淨以後,切成0.3毫米左右的薄片,然後直接把它放在嘴裡的舌頭下面,慢慢含服最後把人參直接吃下去就可以。
2、隔水蒸服
市場上出售的,脫水以後的幹人參,則不能切片含服,它最好的食用方法是隔水蒸服,需要把乾燥以後的人生切成薄片,取2到3片放在燉盅中,加少量清水,蓋好蓋,再放入到蒸鍋中,隔水蒸製開鍋以後蒸半小時,取出以後喝湯吃人參片就可以。
3、燉雞湯
平時用人參與土雞一起燉湯喝,效果也特別好,他只能發揮人參的滋補功效,又能讓人體吸收更豐富的營養,平時用人參燉雞時,需要把土雞處理乾淨,把人參洗淨以後切片,取10到15克塞入的土雞的肚子中,放到鍋中加入蔥姜等調味料和清水一起燉熟。也可以把土雞剁成塊狀以後用沸水焯燙,再取出與人參片一起燉製,燉好以後吃肉喝湯最有利於人參功效的發揮。
★幾個常見的人參相關問題:
1、人參可以生吃嗎?
「人參是可以生吃的,它本身並沒有明顯的毒副作用。直接將人參洗淨,像吃蘿蔔一樣嚼著吃,吃起來鮮嫩多汁。但是生吃效果一般,其藥物成分難以被腸胃所吸收,導致藥效不佳,建議炮製或者加工後吃。人參經過炮製或者加工,裡面的藥物成分更容易被析出,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藥效就更好。」
2、夏天可以吃人參嗎?
人參是能在夏天食用,只要舌苔不白不厚,不黃不熱。但是夏天吃哪種人參是根據一個人的身體狀況來選擇的。紅參不適合炎熱的人在夏天吃,因為紅參性熱和夏季熱加上體熱會有很大的反應。如果體寒的人,最好在夏天吃紅參,紅參在三伏天溫陽效果最好。生命具有扶正固本、提高機體免疫功能、防止冬季慢性病發病的作用,在夏季可以起到治療冬季疾病的作用。
3、孕婦可以吃人參嗎?
孕婦是否能夠吃人參,這個是因人而異的,如果身體比較虛弱的孕婦,是可以吃一些人參來幫助提供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還能起到增進食慾的功效。但是如果已經進入了孕中期和孕晚期的話,最好不要吃人參,因為人參有一種「抗凝」的作用,尤其是臨產前的孕婦不要服用,以避免導致和增加產後出血。
4、人參蘆頭能吃嗎?
人參蘆頭其實就是指人參的根莖,大多時候在生活當中是被作為一種催吐的藥物使用。也用於治療多種虛弱性疾病,例如急性胃腸炎。但是我們都知道它作為一種催吐的藥物,有的時候服用的話可能會存在一些不良的反應,要是用人參蘆頭的話,建議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
人參蘆頭雖然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是它的禁忌問題也不可忽視,在服用之後,禁忌吃各種海味食物,禁忌飲用濃茶,因為這可能會直接影響到人參蘆頭的藥效,而且如果身體健康健全沒有什麼問題的話,就不建議濫用人參蘆頭。
上面是有關判斷人參的常識講解,(本次我主講區域:本溪市,畢節市,濱州市,泊頭市,滄州市),今天燕子老師就講到這裡,下節我們繼續分享更多的滋補食療養生知識,請關注意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