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百度小說、掌閱、縱橫文學、七貓免費小說四家網絡文學頭部企業深度聯合打造的2020中國「網絡文學+」大會,百度AI閱讀主題公園在京舉行。
此次大會中,心之助心理平臺的聯合創始人盧悅老師、趙悅辰老師聯合其他百度百家號籤約大咖,以「文學的邊界」為主題從影視、網絡文學、科技、作家等多維角度進行了深度探討。
在會議現場,眾多嘉賓上被盧悅老師的「文學的有效期」以及「文學是人類心理發現的見證者」觀點深深吸引。
開展文學創作和欣賞 有益於人類心靈健康
在心之助心理專家盧悅看來,改革開放四十年使得我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最主要的變化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是由物質時代進入了精神時代,其二是由軀體疾病轉入了心理疾病。
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約有 5400 萬抑鬱症患者,其中只有 20% 接受了治療。
一個屬於心理學習的時代正在到來,心理學將成為一門「顯學」。
他指出,除了利用專業心理援助,其實文學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滋潤著人類躁動、脆弱甚至是陰暗的心靈。
從現代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講:
首先,文學閱讀可以使讀者的心理系統保持適度開放的狀態。增長見聞、開闊心胸,幫助讀者改變不合理認知,產生新的行為方式。
其次,在文學創作中,恰恰需要放鬆意識和理智對於潛意識的控制力,使潛意識獲得任意馳騁、自由聯想的機會。
總而言之,文學創作和欣賞可以使人產生高峰體驗,忘我的創作和忘我的閱讀都能達到馬斯洛所言的「充分、忘我、集中全力、全神貫注地經歷生活」的狀況,有益於內在的完善和療愈。
心理專家趙悅辰對此也表示,文學如何書寫疾病,其實也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題目。
關於疾病的中外經典名著有很多,比如國外的有薄伽丘《十日談》、笛福的《瘟疫年紀事》、加繆的《鼠疫》、薩拉馬戈的《失明症漫記》。
國內的有魯迅的《藥》、餘華的《一九八六年》、閻連科的《日光流年》、畢淑敏的《花冠病毒》等。
在她看來,對疾病的書寫,無論是極其現實的紀錄,還是把疾病當作一種隱喻,都有深刻的意義。
青少年發現文學之美 則是提升社會之美
北京一所中學的相關調查顯示,大多數12到18歲的青少年,課餘時間幾乎都是花在軍事、電子遊戲、低品位漫畫、網絡小說等愛好上。
一位長期從事語文教育的老師表示,我國基礎教育體系雖然一直都很重視文學教育,但語文課堂上進行文學教育的方法卻是機械的、刻板的,看似條分縷析,實際上卻流失了最為寶貴的文學味道。
心理專家盧悅指出,從心理學的角度講,最好的語文課,不一定是在「教育」青少年,更多的是在治癒青少年的心靈,為青少年心理健康打下良好基礎。
在他看來,文學提供了一個他方的世界,可以讓人特別是青少年認識到世界是豐富多彩的,而不是一味接受道德完美、理想純正的刻板教育。
其次,文學可以通過文字傳達思想、傳達對真善美的信念、傳達有益的認識,這些對於青少年也是具有人格或心理提升作用的。
心理專家趙悅辰則表示:「日常生活中,即使那些你最不能理解的事情,其實背後往往都有你所不知道的原因。」
談到人的心理,她表示說:「其實所有的心理疾患,除了遺傳、誘發事件等原因外,很大程度上都源於自我內心的衝突。」
「人的生命能量有限,花費太多的精力在一些人或事上,自然不再有能力顧及另一些事,內在的糾結往往比外在的牽絆更讓人消耗能量,而這個時候,文學的力量就至關重要。」
她總結:「文學語言是所有語言表達系統中最豐富、最富於變化、最多姿多彩的,給人類最好的審美力量,有著心靈療愈的力量。而且文學愈在失落和壓抑的情況下,愈有治癒的力量。」
從「文學」 到「心理學」 熱點事件是普及三觀的好時刻
心理專家盧悅表示:「其實文學是離心理學最近的一門學科,文學就是人學,心理學能為文學提供很多素材,而文學能為心理學插上翅膀。」
在他看來,所有偉大的作家無一不是洞悉人性、覺察內心,而那些偉大的心理學家,很大程度上也是文學家。
「文學作品作為人們生活的反映,是人類文明的標誌和有力見證者,所以想要讓優質的心理學內容進入大眾的視野,就必須要結合文學的深度性,促使用戶分享內容。」
他提到,新媒體時代去向社會大眾普及心理學知識,除了文學性的結合,也需要轉變思維視角,以用戶的視角去關注問題,切記高屋建瓴。
「熱點事件是最好的傳播心理學知識的媒介,通過將心理學內容與熱點事件結合,便可深入淺出地為用戶普及優質、專業的心理學內容。」
他指出,用最質樸和有趣的語言去傳遞心理學的知識,反應出人類的心靈世界,是「文學」 和「心理學」的雙重展示。
「在未來,心之助心理平臺將會繼續在情感諮詢領域不斷耕耘,把握新媒體時代的傳播特點,結合心理學專業內容,運用文學的慈悲和深度,創造出更多優質的內容,幫助用戶實現自我成長,提升婚姻的幸福指數。」
他相信,隨著網際網路的用戶覆蓋率越來越高,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意識到情感教育的重要性,也一定能讓更多的人因此而受益。心之助會肩負這份使命,創造更多通俗易懂的心理學內容,切實可行的情感經營方法,幫助國人實現自我成長,提升家庭、婚姻的幸福指數,為情感教育領域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任編輯: WY-B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