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匠心」?木頭變藝術品,百年工藝手工木雕師傅的藝術人生

2020-12-22 無線泉州

以天然香樟木作為創作載體,利用電鋸進行整體結構塑造到運用細小的雕刀進行細節刻畫,邱水金用自己對木雕的精益求精和一絲不苟的態度向大家詮釋了匠心精神的真諦。

▲邱水金手拿雕刻刀,或圓滑、或板直、或粗狂,將木雕作品的五官刻得十分逼真

百年工藝,傳承經典。出生在木雕世家的邱水金,自小就聽著木錘的敲擊聲長大,二十幾歲時,他開始接手和學習木雕工藝。如今,與木頭、雕刻刀相伴為伍已有三十幾年,他用自己的雙手讓每一塊香樟木都重新獲得生命。

▲粗胚是整個作品的基礎,邱水金用電鋸由淺入深,一層一層地推進

每一件木雕工藝品的製作,都是從挑選一塊大小合適的香樟木開始。選好滿意的香樟木後,邱水金用刻度尺和鉛筆在香樟木上認真地定好尺寸大小,就拿出電鋸開始進行結構塑造,不需要構圖和框架,電鋸的每一個精準落下瞬間,都體現出了邱水金的深厚功力,而這一步製作被稱作粗胚。

▲每一個木雕都是從定點、畫線開始

據介紹,粗胚只是將香樟木雕刻出一個大致的形狀,接下來的這一步:修光,才是整個木雕過程的重要環節,而用來雕刻木雕的雕刻刀種類就有五十多種,稱得上是精雕細刻。只見邱水金熟練地從五十多種刻刀裡拿出需要的那一把,挑選好角度後,再用木錘敲擊刻刀,利用手部的巧勁將需要的部分雕刻出來,這期間,邱水金還要不停地變換雕刻刀,因為不同的地方所需的雕刻刀也不同。

▲修光是整個木雕作品的關鍵,十分考驗持刀人的功力

邱水金告訴記者,在修光的時候,面部輪廓雕刻是最難的,因為如何讓木雕的面部看起來栩栩如生,雕刻刀落下的力度和位置都很考究,當這一步完成後,整個木雕工藝品也已經完成了一大半。

▲邱水金的妻子正在給木雕作品的衣襟、袖口位置裝飾漆線雕

一個木雕從製作到完成需要八個步驟,每一個步驟都十分考驗製作者的功夫和耐心。完成了修光,接下來這個木雕還要經過拋光、上色、貼金箔、漆線雕等步驟。哪怕是每天都在做的事情,邱水金依然小心、謹慎,他用砂紙將木雕進行打磨拋光,哪怕是很細小的地方都不放過,因為這一步直接影響到後期上色是否能均勻。

▲拋光打磨時需要先用粗砂紙,後用細砂紙,順著木頭纖維的方向打磨

▲給木雕上漆、貼金箔,是整個木雕作品手工的最後一步

如果說,上色、貼金箔是給木雕作品穿上華麗的「外衣」,那麼漆線雕就是這些衣服上的「點睛之筆」,因為它能從細節上讓木雕看起來更加精緻、逼真。當邱水金將最後的裝飾品擺放到木雕上,這個木雕工藝品就算是進入了尾聲,但是邱水金的工作卻依然還在進行中。

▲邱水金在木雕上擺好裝飾品,預示著整個木雕作品也順利完成

如今,許多木雕都開始使用機器雕刻,像邱水金這樣堅持純手工製作的木雕師傅已經越來越少,「機器雕刻和手工雕刻之間,總歸是有不同的,手工雕刻更具有生命力。手工雕刻的作品,每一件都有它獨特的地方,這也是手工雕刻的魅力。」邱水金說,一個手工木雕的完成已經不能只用費時長短來衡量,作品完成後是否如預期一樣完美才是木雕師傅最在乎的事。目前他們家的木雕手藝傳到他兒子,已經是第五代,他還是希望這樣的手工雕刻可以繼續傳承下去。

來源:石獅日報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殘創網 | 匠心木藝木雕工作室
    木雕是雕塑的一種,在我國常常被稱為「民間工藝」。起源於新石器期間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江餘姚河姆渡文明。到了秦漢兩代木雕技藝趨於成熟,繪畫、雕琢手法日臻完善。其中施彩木雕的出現,標誌著我國古代木雕技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唐代是我國木雕技藝大放光彩的時期。
  • 48年堅守老手藝 諸暨匠人讓手工木雕更有生命力
    從15歲時開始跟師傅學藝開始,如今,周燦華創辦的諸暨市佛緣工藝品廠,每年手工雕刻6多萬件木雕工藝品。最具知名度的是木雕佛像,為眾多寺廟所供奉,其中最大的木雕佛像高達近十米,而最小的僅十多釐米。15歲開始學藝周燦華15歲初中畢業後,對木雕藝術產生了濃厚興趣,於是拜師學藝。
  • 【甲子金漆木雕】:一刀一槌,堅守匠心;一雕一鑿,恪守傳承
    這匠心,得以傳承!經由丁氏家族百年木雕匠藝的世代薰陶,8歲時丁全便跟隨叔父學習木雕技藝,聰慧卓越的天賦造就了其以民俗木雕工藝藝術傳承為己任的職業發展路徑,在祖父丁敦舜、父親丁照林的影響下,專注於古建築、木雕的傳承工藝。
  • 關於木質藝術品的鑑賞|優致工藝製品
    在原始社會時期,木雕藝術就已存在,那時就有了不少初具雛形的工藝品,到戰國時期,木雕工藝已由商代用於用於制陶工藝中的簡單刻紋盒雕花板的陰刻,發展到立體圓雕工藝。木製品到了現代已經發展成多元化了,分別有家具木製品,辦公木製品、園藝木製品、生活木製品等等。
  • 閩侯這位大師用刻刀代言,堅守木雕藝術「一畝方田」
    福州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原創系列節目《匠心·臻藝》開播首集走近閩侯一位手工匠人他用手中的刻刀代言堅守著木雕藝術的「一畝方田」延續著心中所愛張其仕:用刻刀代言,堅守木雕藝術「一畝方田」▲視頻來源:福州廣播電視臺影視頻道福州木雕是福建省傳統藝術之一,也是福州市傳統非遺項目。
  • 看金漆木雕、漳州木偶、德化白瓷等傳統工藝裡的「格物匠心」
    金漆木雕、脫胎漆器、漳州木偶、福州木雕、壽山石雕、莆田木雕、建窯黑瓷、德化白瓷,還有軟木畫、柘榮剪紙、畲族刺繡和銀飾等昨天起亮相國家博物館展廳。澎湃新聞獲悉,8月30日,「格物匠心——福建傳統工藝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分「藝韻百態」「工致精巧」「千文萬華」「石以名志」「東方神韻」等五個單元,系統呈現出不同時期不同門類的工藝美術作品200件餘(套)。
  • 熱愛木雕,用心傳承——陳正民的雕刻人生
    木雕是中國傳統技藝之一經過手工雕刻的工藝品更有著獨特的韻味在工業和自動化不斷進步的今天沙溪鎮內有一群體堅守中國傳統手工技藝的初心在家具行業中耐住寂寞,默默耕耘新沙溪人,高級工藝美術師——陳正民就是其中一位
  • 惠安木雕非遺傳承人賀耀輝:匠心創新傳承
    「祖輩師傅勤勞刻苦的工匠精神一直激勵著我們後輩勇往直前,用匠心打造精品。」賀耀輝表示。具有粗獷、古樸、淳厚,線條流暢,剛直簡潔,人物造型凝重、端莊的明顯的中原痕跡,又具有南方文化細膩繁雜的工藝成分,是南派雕刻藝術的典型代表。作品《禪宗大德度白狐》專注成就卓越賀耀輝出生於惠安。
  • 雕鏤精湛 匠心之作心繫天下三星W21 5G躍然而生
    匠心傳承 經典永續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的中國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緻完美。唐代是中國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的工藝特點,成為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
  • 90後返鄉農民工張元強的匠心人生
    多彩貴州網訊(喻娟 本網記者 吳靜秋)一塊廢棄的樹疙瘩經過他的雕琢變成精美的藝術品,一截枯根在他的手中「化腐朽為神奇」。貴州桐梓縣松坎創意奇雕工坊的張元強,十餘年潛心研究雕刻藝術,用手中的刻刀演繹精彩人生。
  • 路易克斯鋼琴 傳承德國百年「匠心工藝」精神
    對於傳統工業中的精品,我們常用一個詞「匠心獨運」來形容製造者精湛的手藝,而如今「匠心」已經被作為一種製造精神的傳承,影響著手工者們。路易克斯鋼琴傳承德國百年工藝的不斷洗禮更迭,已經逐漸成熟完美。鋼琴作為樂器之首,備受世界各國的家庭喜愛,讓孩子們學習到更好的音樂知識,是鋼琴責無旁貸的任務。
  • 閩商社團領袖|李鳳榮:鳳採刀筆通造化 榮茂木雕畫雲霞
    「廖氏木雕」遂成為中外古董商競相覓購的珍品。故宮博物館尚存多件「廖氏」木作,還有清乾隆年間莆田後洋藝人雕刻的貢品——貼金透雕花籃。80年代,莆田木雕多採用本地盛產的龍眼樹木料雕成各種武將、仕女或神像,輔以老漆塗飾,使作品更加顯得色澤深沉,古色古香,龍眼木雕因此而美名遠揚。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 日本傳統工藝沒落?年輕木雕設計師挑戰「龍蝦」傳承自在置物工藝
    中國的許多手工傳統工藝,隨著從事者越來越少,開始慢慢沒落,乃至於消失。而實際上,不只中國,傳統的傳承問題,每個國家一直都存在。實在是因為,很多傳統技藝,複雜難學,願意下苦功研究者甚少;另一個也因為工藝的傳承不是一天兩天,能夠耐得住寂寞不計回報的年輕人更加稀少。
  • 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在佛光山佛陀紀念館舉辦
    華夏經緯網7月28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為傳承臺灣傳統工藝與其中精神、藝術價值,「匠心具足-親近臺灣傳統工藝特展」日前在臺灣佛光山舉辦,共有全臺45位藝師參展、展出155件精心創作,盼藉此幫助民眾了解工藝之美、注重其價值保存,讓無形文化資產能代代相傳。
  • 《一代匠師》開機 侯勇斕曦演繹木雕巨匠浮沉滄桑
    該劇講述了清末民初一個莆田木雕家族在憑藉精湛技藝馳名業界,卻因奸人暗算、隨時代變遷而歷經興衰起落。主創人員表示,希望能借這部作品讓更多人認識中國四大木雕之一仙作傳承數百年的木雕文化,並領悟蘊含在木雕藝術作品中孜孜以求、匠人守正創新、不斷追求卓越的大國工匠精神。
  • 《一代匠師》在橫店開機 侯勇斕曦演繹木雕巨匠浮沉滄桑
    該劇講述了清末民初一個莆田木雕家族在憑藉精湛技藝馳名業界,卻因奸人暗算、隨時代變遷而歷經興衰起落。主創人員表示,希望能借這部作品讓更多人認識中國四大木雕之一仙作傳承數百年的木雕文化,並領悟蘊含在木雕藝術作品中孜孜以求、匠人守正創新、不斷追求卓越的大國工匠精神。
  • 一枚小小的鋼筆筆尖承載著萬寶龍110多年的匠心技藝
    萬寶龍品牌代表著高雅恆久的生活精品,是許多文化精英和企業領袖的身份象徵;它反映著今日社會對文化、品質、設計、傳統和優秀工藝的追求和禮讚,而優雅的六角白星標誌已成為卓越品質與完美工藝的代表。1924年,萬寶龍推出的殿堂級書寫工具--大班系列由萬寶龍制筆大師手工精心雕琢而成,擁有它是自我品位的表達。
  • 木雕基礎入門教程1(初學者必看)
    我國木雕藝術歷史久遠,源遠流長,從戰國時期到清代的墓葬中,都出土過大量的木雕作品,木雕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種類,生動的神韻,精美的雕飾,精湛的技術和廣泛的表現內容而蜚聲海內外。木雕工藝在我國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形成了我國的東陽木雕黃楊木雕,金漆木雕和龍眼木雕四大木雕流派,今天我們就向大家介紹一下有關木雕工藝方面的知識。目標的表現形式可以分為圓雕浮雕鏤空雕刻三種,圓雕又稱立體圓雕,它是物體在木雕作品上的整體表現,具有三維立體效果,觀賞者可以從木雕作品的不同方向來欣賞作品的各個方面。
  • 賦木以魂 雕刻人生
    他認為木頭有靈性,他想讀懂它,希望通過木雕來表達靈魂深處的感受,包括建立他的藝術審美格調和文化心理訴求,讓人性的度量和空間在木頭這種材質上得到凝固。先民們創造出的許多精美木雕藝術品都具有造型凝練、刀法流暢、線條明快的特點。但張小忠的木雕卻與此不同,他更多的是思考形式與語言、藝術與自然這些更為重要的東西,讓木雕處於似與不似之間,不帶功利,隨性地「玩」木頭。
  • 莆田木雕藝術大師,竟把人物都雕「活」了
    華藝雕刻廠作為工藝老企業,在木雕市場上佔據一定地位,供銷堅挺。他的作品能與人對話漫步在展廳——華香堂,一件件精美的木雕作品映入眼帘,讓人大飽眼。鄭雲鵬十分注重木雕的細節處理和雕刻質量,這也充分顯示出他駕馭木雕藝術的能力和爐火純青的雕刻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