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敘事視角下,「媒體融合」的3大類型

2020-12-08 澎湃新聞

原創 齊嶽 網絡傳播雜誌

從廣義來講,以數位技術為基礎,具備超文本、交互性等顯著特徵的敘事方式,就是數字敘事。技術發展催生數字敘事,與此同時,數字敘事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媒介的發展趨勢,從內容方面推動媒體融合。

消融媒介邊界,實現媒體融合

媒體融合就是將不同的媒介形式融通整合,在信息採集、分析、傳播的過程中,媒介之間可以自由參與,並將信息迅速編輯成適合該媒介的呈現形式,發揮其最大的優勢來傳播信息。

信息具有可傳遞、可複製、可加工、可共享的特徵,數字敘事語境下信息產品的這些特徵表現得更為突出。

新媒體技術的發展為信息產品的共享與融合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平臺,而數字敘事影響下的信息產品使媒介之間的邊界不斷消融。在數字敘事語境下,媒體融合大致分為以下幾種形式。

1

傳統媒體與網際網路的融合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不斷成熟,媒介應用範圍將更加寬泛。視頻網站近年來的迅猛發展已經迅速佔領市場,並對傳統的廣播電視媒介造成極大的威脅。

數字敘事在傳統媒介和網際網路的融合過程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不論是新聞、文學、動畫、廣播、影視都離不開「故事」這個內容,故事貫穿信息產品的始終。

傳統敘事由文本、圖畫、動畫、影視等具化的載體得以呈現,網際網路則將這些敘事方式融通,形成資訊時代獨有的敘事形式,即數字敘事。

人物特徵、主幹情節在新的媒介中得到新的詮釋,消費者由熟悉的人物和故事體驗新鮮的虛擬世界,增強娛樂的感知和參與模式。

隨著媒體融合的不斷深化,一些新的數字敘事媒介形態也相繼出現,例如超文本小說、有聲讀物、網絡劇等,都是數字敘事環境下衍生出的新興媒體融合產物。

2

傳統媒體與行動網路的融合

「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加強寬帶通信網、數位電視網和下一代網際網路等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三網融合。

近年來,我國三網融合建設取得長足進展,各種移動終端層出不窮,並以迅猛的勢頭佔領了傳媒產業市場。

移動終端的優勢在於可以第一時間實現信息接收和信息互動,信息交流及時、迅速、波及範圍廣等特點成為信息產品業務拓展的助推力。

包括《憤怒的小鳥》在內的許多移動端遊戲,在獲得普遍關注後,還出現了動畫片和舞臺劇等傳播形式,數字敘事的表徵形象和模擬模式被應用到各個媒介平臺,故事的廣泛應用有效促進了媒介的互通。

而著名的數字互動敘事案例電影《黑鏡》更是受到了移動社交平臺的啟發,創造了一種用交互技術決定電影走向的新電影類型,這也是數字敘事在推動大熒幕與移動媒體融合的重要實踐。

3

傳統媒體之間的融合

在政府引導、市場需求推動的雙重作用下,出版傳媒企業抱團成立集團是面臨經濟、技術等多方面衝擊的主要出路。

一時間,報業集團、廣電集團、出版集團如雨後春筍般在各地湧現,這也為媒體融合運作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條件。

隨著新媒體的出現,各大傳媒企業也逐步向「全媒體」方向邁進。以網際網路為傳播手段,各大傳媒集團紛紛組建相關的獨立網站、手機終端、數字出版平臺等,全力推進跨媒體的全媒體組織融合。

與此同時,集團與集團之間的合作也成為新的趨勢,「強強聯手」更是媒體融合的新熱點。數字敘事在傳統媒介之間起到了牽線的作用,使得優質的內容資源能夠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

敘事方式更加多元,促進媒體融合

新媒體時代,內容產品和媒體平臺多種多樣,敘事方式和表達手段更加多元,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表達方式多重組合,給消費者以全方位的用戶體驗。

從用戶體驗角度來講,數字敘事讓更多的媒體參與到新聞事件的傳播過程中,增強了用戶的多方位感官體驗。從傳媒企業角度來講,數字敘事使得內容資源更加普適,可以多平臺、立體化展現。

傳統敘事作品使用戶在體驗時處於相對獨立和被動的地位,即只能單一體驗一種媒介產品,且無法即時與創作者進行溝通。

如今,網絡的實時互動和多媒體綜合運用,使用戶在感官上得到立體化的體驗。用戶在觀看視頻的同時,可以採用實時評論的方式進行交流;在玩電子遊戲的同時,可以同時閱讀短小的對話和故事情節;在閱讀網絡文學的同時,可以同時收聽同名廣播劇或者瀏覽同名漫畫。

故事貫穿了數字敘事時代的媒介平臺,加之全方位運用多媒體技術以增強觀感,商品的潛在價值和娛樂效應發揮到最大值。

傳媒企業擁有強大的內容資源,數字時代為這些內容資源—— 「故事」的應用提供了更加寬廣的舞臺。

以《盜墓筆記》為例,該系列叢書堪稱中國出版界的傳奇,自出版以來,一直佔據各大文學網站、暢銷書排行榜榜首,受到廣大讀者的熱烈追捧。

與此同時,《盜墓筆記》的改編權陸續被出售,根據同名小說改編的網絡劇、電影、網頁遊戲、手機遊戲、有聲讀物等也逐步出現在粉絲們的視野中,並獲得大量的關注和支持。在中國,這樣全方位發展的文化產品並不多見,這代表了文化產品向融合發展的趨勢。

《盜墓筆記》在改編的過程當中,呈現出特有的強適應性,人物、情節、道具都有非常顯著的個性與特點,故事在不同媒介中展現出不一樣的風貌,是數字敘事促進媒體融合的典型案例。

此外,在傳統的文學理論中,敘事主體和作者是嚴格區分的。但是在新媒體敘事中,隨著自媒體、社交平臺等新興信息集散群組的出現, 「聲音」的敘事主體與傳播者之間的角色不再區隔。

這樣的變化導致敘事主體不僅是站在文化發展前沿的專家學者和精英分子,更多的社會階層參與到大眾傳媒的創作和傳播的活動當中。這使得數字敘事的文本呈現平民化、個性化、多樣化的敘事特點,更有利於適應各種媒介的改編和呈現。

一年一度的網絡流行語評選,就是對新媒體語言的總結和盤點。總的來說,數字時代文本所運用的語言雖然還是傳統的主流語言,但由於深受微博、微信、QQ等社交平臺中流行語的影響,產生了許多極具新媒體特色的語言類型。

網絡流行語簡單、易懂、感染力強,為數字敘事文本的流行鋪墊了基礎。同樣的內容素材,經過流行語的改編和渲染,可以在不同的媒介平臺上收到不同的效果。

關於媒體融合治理的2點思考

新的表達方式在帶動媒體融合的同時,也在不斷助力產業推出各種新業態、新模式、新產品。尤其是在數字敘事內核的帶動下,文化產業豐富了呈現方式,也拓展了產業邊界。

在產業快速發展的同時,我們還需意識到產業治理也會帶來很多新問題。尤其是媒體融合過程中,許多針對新產生業態的管理工作變得十分困難,既沒有完備的法律法規來規制,也沒有成熟的產業規則來引領。

因此,在產業發展的同時,如何推動產業向著更健康、更繁榮的方向不斷邁進,是我們需要面對的重要議題。

1

碎片化內容治理將成為未來媒介治理的核心要素

數字敘事的最大特點是能夠更多地挖掘符號價值,並為文字、形象、故事,甚至是符號賦予新的價值和意義,這在具體內容呈現上表現為碎片化內容。因此,如何圍繞碎片化內容進行治理將成為媒體融合規制的核心要素。

2

保護智慧財產權將是媒體融合過程中的一大挑戰

數字敘事的應用體現在方方面面,而這種碎片化、即時性的應用使得很多侵權現象難以發現,保護邊界也難以界定,這為未來針對此類現象的維權和立法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

該文在雜誌上的版面

原標題:《數字敘事視角下,「媒體融合」的3大類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範圍經濟視角下的媒體融合與重塑
    摘 要媒體融合時代,傳媒運營戰略正從以規模經濟為主導轉向以範圍經濟為主導。信息產品、分發平臺的多樣化發展和聯合化生產為實現範圍經濟提供了條件。本文從媒體運營戰略、路徑歸納和現存問題三個方面著手,研究和探討範圍經濟視角下的媒體融合與重塑。
  • 《金剛川》:戰爭片多重敘事視角的嘗試
    但與《八佰》明顯不同的一點是,《金剛川》中通過三個不同的視角進行了非線性敘事,多重視角敘事便是本片的一大特色,但也因此產生了很大的爭議。01非線性敘事的三個視角《金剛川》的情節設定是較為簡單的,影片圍繞一個事情展開敘述:抗美援朝時期,中國志願軍大部隊在美軍的襲擊下,一次次設法搭橋,渡過金剛川。管虎、郭帆、路陽三個導演拍攝了三個視角:步兵班長劉浩、高炮班「關張」以及敵軍飛行員希爾。
  • 從色彩和視角隱喻 看馮小剛《夜宴》裡類型電影敘事程式的引入
    經過處理,《夜宴》的情節調整成中國觀眾可以接受的、並且符合中國文化,但《夜宴》卻也採用了早期好萊塢電影的經典敘事方法——類型電影敘事程式。「所謂類型電影,通俗來說,就是一種普遍的電影形態,也可以解讀為當時佔據主流的電影。」
  • 中國(長沙)馬欄山數位技術媒體融合實驗室揭牌亮相!
    12 月 16 日下午,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中國(長沙)馬欄山數位技術媒體融合實驗室揭牌儀式在這裡舉行。會上,瀟湘晨報與湖南天河國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河國雲)籤訂《合作協議》,共建中國(長沙)馬欄山數位技術媒體融合實驗室,以區塊鏈技術賦能媒體產業深度融合。
  • 第二屆國際數字媒體藝術與科技大會在京舉辦
    在文科教育創新發展的總思路下,以特色優勢專業為內核,將新理論、新技術與新實踐充分融合,紮實培養好新時代文科人才。」隨著數位化資訊時代的不斷進步,數字媒體藝術專業憑藉其特有的優勢,將藝術與技術充分融合,將創意與應用有效連接,在「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發展快速。數字媒體藝術創作與表達是通過前沿的數字媒體技術手段進行的,包含了「科學、藝術、人文」等豐富理念,創作表達方式多樣,藝術內涵多元,未來前景廣闊。
  • 以《梅子雞之味》為例,淺析敘事視角的3種分類以及表現手法
    從故事本身而言,導演沒有按照愛情片慣用的百轉千折來敘述,而是採用3種不同的敘事視角,來完成時空跳躍和故事發展,進而將一個在婚姻上壓抑、演奏上失去熱情、最終走向自殺的主角形象,躍然螢屏之上。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導演是通過哪3種敘事視角,將影片的主角納沙阿里的音樂之路和愛情經歷娓娓道來的。
  • B站跨年啟示:媒體融合的分野?(下)
    例如,作為80年代中國流行文化偶像符號,張薔頂著以當時流行的「爆炸頭」復古風格、戴著一身的亮晶晶演唱《Let's Disco》,強烈代入了70後的年輕記憶(甚至這一段的畫面都調成4:3,以對接70後人記憶)。年過五旬的張薔以自帶電音的聲線讓90後感受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年輕人的流行元素。其中,張薔表演時還加上了勢下年輕人喜歡的電子風,最後40幾秒又加入了最流行的抖肩舞。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價值觀與敘事視角分析
    電影滿足了不同類型觀眾的喜好與需要。喜歡商業片的觀眾看到炫目壯觀、扣人心弦的特效呈現;文藝氣質的觀眾看到電影中的小情小調;生態環境保護主義者看到人、動物與自然之間的情感;宗教人士看到了對信仰的探尋;利己主義者以此開始討論人性的陰暗。電影完整而豐富的呈現著李安對這個世界各種觀點的融合:自然、宗教、苦難、罪性、救贖、人生意義。
  • 新媒體時代新聞遊戲的敘事特點分析
    來源:《視聽》2020年第1期 摘要:超文本連結、H5等新型網絡技術的出現給新聞遊戲這種新的敘事類型的發展提供了沃土。融合了「新聞」與「遊戲」兩種敘事模式的新聞遊戲與傳統的新聞敘事作品相比,彌補了傳統新聞作品互動性不足的缺點,給受眾呈現了一種全新的、獨特的敘事體驗。
  • 國產兒童電影的敘事特色
    國產兒童電影在兒童本位意識的推動下,在主體敘事視角、影像敘事風格和故事敘事節奏上,都呈現出獨特的敘事藝術特色。 兒童電影是國產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鮮明的類型敘事特徵,它的創作者是成人,但敘事主體卻是兒童。
  • 那些敘事視角獨特的小說家
    英國小說家伊恩·麥克尤恩(Ian McEwan)的新作以在子宮內胎兒的視角講述了一起謀殺案。本文作者露西·斯科爾斯(Lucy Scholes)為我們選取介紹了一些敘事視角獨特的小說家。奧爾罕·帕慕克是土耳其久負盛名的當代作家, 他用了12種不同的視角來講述故事,不同的人物都以第一人稱講述了各自所認為的案件的「真相」,每章都從不同的角度去聚焦故事。小說裡的敘事者除了有偵探,還有其他一些比較奇怪的事物。墳墓裡的死者、被砍掉的頭顱、潛伏在城市街道的死神、撒旦、狗、馬、樹、金幣都在以「我」的身份講故事,還有,更不尋常的是,顏色紅也成了敘事者。
  • 敘事作文:敘事作文都有哪些類型?
    敘事作文第二講: 敘事作文都有哪些類型? 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習:敘事作文都有哪些類型?> 3.寫發生在家庭中的一件事,反映出家庭成員的個性素質或思想品質;4.寫我與爸爸媽媽之間發生的事情,說明自己從中受到的教育和啟發; 5.寫家庭中的突發事件,來抒發自己的一種情感。
  • 國產兒童電影的敘事特色丨調查報告
    近年來,一些優秀的國產兒童電影在敘事上有所突破,體現出了鮮明的兒童本位意識。兒童本位論強調兒童不是縮小化的成人,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志趣、意志和行為習慣。在電影創作範疇內,「兒童本位」意識則要求電影創作以兒童為本源,以兒童作為觀賞的主體進行創作,以服務於兒童為重心。國產兒童電影在兒童本位意識的推動下,在主體敘事視角、影像敘事風格和故事敘事節奏上,都呈現出獨特的敘事藝術特色。
  • 詩性智慧與智態化敘事
    由諾布旺丹撰著、青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詩性智慧與智態化敘事傳統:格薩爾傳承類型的再發現》,通過對格薩爾史詩書寫藝人丹增扎巴的敘事文本、藝人成長語境的深度追蹤研究,將丹增扎巴的創作稱為「智態化敘事」文本——一種新的格薩爾史詩敘事形態。
  • 王劍飛:媒體融合大環境下的發展及創新實踐
    華為媒體雲解決方案總監王劍飛 人民網深圳8月21日電(記者 燕帥)由人民日報社與中共深圳市委、深圳市政府聯合主辦的2016媒體融合發展論壇技術分論壇在深圳舉行,華為媒體雲解決方案總監王劍飛發表演講。 以下是華為媒體雲解決方案總監王劍飛演講全文: 感謝主辦方,給華為公司一個機會壓軸,今天我的演講議題是「媒體融合大環境下的發展與實踐」。 我主要講兩個問題,因為前面嘉賓已經介紹了很多,其他我不重複,主要講兩個問題:一是華為公司我們對整個媒體基本融合的判斷,行業大方向的判斷。
  • 我國數字經濟規模並沒有那麼大——基於國際比較視角
    (3) 收費的數字服務(Priced Digital Services):包括雲服務、數字中介服務(尚未納入統計)和其他收費數字服務三類。 根據BEA測算,其他收費數字服務是美國數字經濟的第一大行業,佔比47.5%;電子商務是第二大行業,佔25.1%,其中B2B佔16.8%,B2C佔8.3%;軟體、硬體和雲服務分別佔13.4%、10.1%和3.7%。如下圖所示。需要注意的是,美國數字經濟中製造業佔比非常低,硬體僅佔10.1%。這是與我國的一個明顯不同。
  • 5G賦能 媒體深度融合發展將迎來新時代
    來自中外知名媒體、傳播學界和科技企業等人士為5G如何賦能媒體業建言獻策。他們表示,5G是一個劃時代的信息傳播技術,其賦能將迎來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新時代。 科技部相關領導在峰會致辭時表示,5G技術已成世界數字經濟戰略中的優先發展領域。5G推動媒體業變革發展是以新技術和數位化變革催生新發展動能的具體體現。
  • 去得了遠方,也回得了故鄉——新基建視角下的文旅融合
    大運河IP的維護、開發、運營是符號經濟的重要的載體,場景經濟則有三種體現:多業共享的價值觀,大運河屬於全中國,屬於每一個行業;多元敘事的故事性,千百年來的喜怒哀樂要能講述出來,並且是多種手段表達;通感場域的體驗性,視覺、聽覺、味覺、觸覺、嗅覺都能體驗,這就是文旅消費正在進行的迭代升級。
  • 美聞2020深圳創意十二月當代動畫學術展暨動漫教育與產業融合發展...
    參展作品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學者和業界精英,作品包括動態敘事、靜態敘事和交互敘事三部分共50餘件,呈現的動畫語素與新媒介融合特徵是前所未有的,正所謂「蓄之既久,其發必速」。本次展覽作品包括動態、靜態、和交互敘事等形式,題材豐富、風格鮮明,集中體現了我國當下動畫藝術創作的最高學術水準。未來,應該鼓勵年輕藝術家不斷創造,創作更多原創作品才是藝術家應有的初心。策展人王亦飛教授認為:全球性數字革命催生新媒介文化語境,高等院校諸多學科中的動畫學科是厚重的傳統美術教育的土壤中生長出來的具有頑強生命力和廣泛適應性的學科。
  • 人民網抖音短視頻新聞敘事方式研究
    「移動短視頻豐富的視覺表現形式,為傳統媒體延伸了話語空間,將成為傳統媒體的全新表現手段」[1],短視頻將成為傳統媒體融合升級的新平臺。根據《媒體抖音元年:2018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底,抖音入駐的媒體號已達1334個,累計發布短視頻超過15萬條,播放量超過775.6億,獲贊次數超過26.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