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寫詩2萬餘首的詩人,28字寫小雨,最後7個字乃是一句妙語

2021-01-08 老張侃詩詞

古代寫詩最多的應該是乾隆,據說一個人寫了4萬多首古詩,甚至達到了《全唐詩》全部唐代詩歌的80%。這樣的創作愛好實在了不起,雖然其中沒有什麼值得後世流傳的作品,但這樣一份對詩詞文學的愛好,也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了。

古代文學史上專職寫詩的詩人,寫詩最多的應該就是宋代的楊萬裡。他一生創作了兩萬多首古詩,比陸遊流傳下來的9000多首詩作還翻了一倍。

我們對楊萬裡的了解,可能就是從那首寫夏天荷花的古詩而來的。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這是寫夏天荷花最為精彩的詩作之一。那種愜意的情調。到今天依然是我們所嚮往的。

今天我們分享的是他的另外一首古詩,而且也是對外界自然環境的描寫,詩人用了28個字寫小雨,最後7個字乃是一句妙語。

雨來細細復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

這首古詩就是楊萬裡的《小雨》,和那首《小池》所描寫的風格一樣,整首古詩所展現出來的情調也同樣的愜意自然,只是單純的對客觀自然環境的描繪,沒有摻雜詩人太過複雜的情感。

詩詞的一開始就描繪了小雨的形態。「雨來細細復疏疏,縱不能多不肯無」,你看天邊落下的小雨,細細的如同毛毛雨一般,然後又非常的稀疏。讓它放縱自我的去下,小雨也不肯下大;讓它停下,它也不肯停下,就維持著這樣一種小雨淅淅瀝瀝的狀態。

詩歌的前兩句亮點在第一句上面,七個字運用了四個字的疊字。「細細」指的是雨滴非常微小,落在人身上是輕柔的;「疏疏」說明雨滴的形態不夠密集,非常稀疏,能夠和題目當中的小雨相互呼應。

最後的詩句是這首古詩比較亮眼的一點。「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小雨雖然稀稀疏疏,下的也不大,但是這有幾分嫉妒之心。它嫉妒什麼呢?「似妒詩人山入眼」,嫉妒遠方的青山進入了詩人的眼中,嫉妒詩人只看遠方的青山,而不再觀察著毛毛的細雨。

所以小雨做出了行動,「千峰故隔一簾珠」。故意的從房簷下形成一層的雨簾,遮住詩人眼前的山峰。就像是水簾洞一樣的水幕,使得遠方的山在一層雨簾當中似有似無。

「似妒詩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簾珠」,最後的詩句把小雨擬人化了,而且最後七個字形成了一道水幕。想像力非常奇特,是這首古詩的一句妙語,也是這首古詩的點睛之筆。

相關焦點

  • 12歲才子被老先生刁難,當場寫首詠瓜子皮詩,28個字道出人生至理
    7歲寫《詠鵝》的駱賓王,7歲寫出「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的黃庭堅,7歲寫出《詠華山》的寇準。這些小才子,用一首首經典之作,讓多少大人們都自愧不如。 大家聽過詠雪詩、詠雨詩、詠花詩,什麼時候聽過詠瓜子皮詩了,瓜子皮有什麼好寫的?都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明寫詩多少是要借鑑點前人的寫未能的,但詠瓜子皮詩叫龍鐸怎麼借鑑呢?
  • 杜甫在草堂寫的一首詩,只有20字卻妙絕千古,詩聖寫詩已入化境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便是寫於他被困長安期間。不過雖然不得自由,但是他的處境卻比同時代的大詩人王維來得好多了。王維被聲名所累,無奈當了安祿山的偽臣,這件事成了他一生抹不掉的汙點。他很多美如畫卷的詩歌都是寫於這個時期,諸如「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其中最為經典的當屬那首絕句,只有20字卻妙絕千古,讓人不得不感慨一句「詩聖寫詩已入化境」。
  • 14歲「神童」少女日寫詩2000首,古人一生寫多少首?你可以嗎?
    ,算6000首,也不算少吧,但也僅僅是岑某諾「如果靜心寫詩」3天的結果;「小李杜」中的杜牧一生作品,有人說600多首,有人說1000多首,我們算10000首,也不算少吧,但也僅僅是岑某諾「如果靜心寫詩」5天的結果;即便是將現在流傳下來的「大李杜」與「小李杜」作品放大10倍,也僅僅有41000首,僅僅夠岑某諾「
  • 古代頂級詩人寫詩有多快?曹植七步成詩,賈島一天只寫一個像素
    最近有一位16歲的「神童」火了——據說她日均能寫300首詞、2000首詩、15000字的小說!什麼概念?一天24小時,1440分鐘,不吃不喝不休息,不到一分鐘就得寫一首詩出來(準確計算的話是43.2秒/首)。
  • 「美人如玉劍如虹」上一句是什麼?也是7個字,卻沒有霸氣只有淚
    本期筆者再和大家分享一句:美人如玉劍如虹!這句話風靡文藝圈多年,被不少電視劇、小說直接拿來當成名字。從字句上來看,這7個字確實夠美。將美人和劍作對比,一柔一剛;再用如玉和如虹兩個比喻,充滿了美感。很多人讀到這句詩都以為,要麼這首詩是某個現代詩人的傑作,若是出自古人之手,應該是位大將軍之類的,不然很難寫出這樣的氣勢來。但事實上,這首詩的作者是一個清代的落魄文人,名叫龔自珍。提到此人,很多朋友應該對他的《己亥雜詩》印象深刻。
  • 最美唐人寫雪五絕,第一首就驚豔,文人風骨字字神妙,你肯定讀過
    劉長卿,唐中期著名詩人,工於五言,自稱是「五言長城」。這首詩是他的名作,被古人評為「悽絕千古」。這首詩的用筆非常洗鍊,詩意脈絡清晰,用字雖然平易,含義卻非常豐富。這首詩的寫景值得留意。「日暮蒼山遠」寫出暮色蒼茫,斜陽依依之感,這一句大氣蒼茫,講落日下沉之景寫得如在目前。
  • 白居易夢到元稹後給他寫首詩,元稹回詩一首,最後7字扎心了老鐵
    畢竟歷朝歷代的讀書人都喜歡聚在一起飲酒賦詩,想要在聚會上被人認可,寫得一首好詩就成了必備技能。聚會的次數多了,志趣相投的人慢慢也就成了好友,有事沒事就喜歡相互寫詩唱和,這也算是唐代詩人維持友誼的一種方式。
  • 唐代詩人用心寫1首江水詩,力求詞句完美,開篇頭2句即為傳世名句
    我們佩服詩人的想像力和文學水平,用詞精準考究,詩句是那麼精練、含蓄、優美,古代詩人對寫作精益求精的態度,值得現在的人學習和借鑑。唐代盧延讓寫有「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還有一位詩人賈島,寫詩經常是廢寢忘食,據說兩句詩用心琢磨了三年才滿意止筆,還激動得淚流滿面。
  • 寫詩人的四大陋習,你犯了幾個?想寫好詩必須根除,第三個最要命
    因此,和尚以為,寫詩之前要自問:為何要寫這首詩,什麼情景觸發寫詩,思考之後夠深,詩意時候豐厚?比如,近日「七夕節」至,多少人內心毫無詩情而猝然寫詩,所寫之作也大多平淡無味,毫無詩致?因此,王和尚有兩句話:詩不可擅寫,要惜墨如金,才能字字精工。寫詩最忌普通,普通即是最大的罪過。
  • 乾隆寫詩4萬首,不及康熙一個字!
    據統計,乾隆一生寫了43630首詩 4萬多首詩是什麼概念呢 中國規模最大的詩歌總集《全唐詩》 共收錄了2千多位詩人的4萬多首詩 乾隆皇帝一人的「產量」 就抵得過《全唐詩》
  • 唐朝女詩人戀上老師,冬夜裡寫一首表白詩,無一愛字卻句句深情
    她曾在冬夜裡寫詩向溫庭筠表白,如泣如訴,道盡思念之苦。 這首詩名為《冬夜寄溫飛卿》。 苦思搜詩燈下吟,不眠長夜怕寒衾。 滿庭木葉愁風起,透幌紗窗惜月沈。
  • 風花雪月,春夏秋冬,平淡無奇的8個字,合在一起卻成了千古名句
    據說有一次,在一個寫詩比賽上,出題者專門限定了用詞規則,都不許用風花雪月四個字,參賽的詩人們一聽,紛紛抓耳撓腮,放下了手中的紙筆,竟然一句詩也寫不出來了。似乎一提到風花雪月,就是只有華麗辭藻的堆砌,沒有深刻的思想內容。
  • 黃景仁很孤獨的一首詩,只有短短的28個字,但是讀來令人肝腸寸斷
    黃景仁也是一位大家,他在清朝文壇佔據了極其重要的地位,另外他的作品也是膾炙人口,譬如《別老母》、《雜感》、《綺懷十六首》等等,那都是經典名篇,尤其是他的一句「百無一用是書生」更是讓他滿天下,成為了清朝最具有代表性的詩人之一,所以說清朝儘管很落後,但是在文學上依舊很強盛。
  • 「風流」才子杜牧寫首詩送給女神,僅28個字,誇得她天上有地下無
    宋代詞壇最有名的風流才子是柳永柳三變,因科考失利,他一生流連風月,死的時候都是風塵女相送。唐代詩壇也有一個這樣的人物,他就是被世稱為「小杜」的杜牧。與柳三變不同,杜牧是因當時身陷朝中爭鬥,兩邊不討好的情況下,只有成日買醉,得了個一世風流詩人的頭銜。
  • 一個字揭示詩詞的奧秘,王和尚講詩,寫詩有妙招
    02:三個思路,幫助寫詩有勢然則,具體寫詩如何做到有「勢」呢?乾隆年間布衣詩人黃子云,論詩時曾說:作詩造句時須用全力,以助其氣。庶幾字字立得起,敲得響,縱極平常淺淡語,以力運之而出,便勃然生動。此言有三個要求,其一,用字飽滿有力;其二,用韻諧婉鏗鏘;其三,力求生動形象。
  • 陶淵明一首很有趣的詩,寫了四個不同的季節,最後一句還充滿哲理
    那說起最有個性的文人,我首推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他身上就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可以不為五鬥米折腰,當他在官場上無法實現自我價值時,毅然決然回到故鄉隱居,過著最純樸的田園生活,每天無非是像普通人一樣勞動,夜裡讀書寫詩。這種平淡的生活,讓陶淵明在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最終寫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之作。
  • 李商隱為亡妻寫下的這首悼亡詩,短短28個字,讀來當真是肝腸寸斷
    李商隱的一片深情在他的作品中,要比別的詩人體現得更為深刻,尤其是在他的妻子王氏逝世之後,為此寫過了一系列的悼亡詩,每一首都足以令人驚豔,其中有很多經典的作品,還成為了千古名篇,特別是這首《暮秋獨遊曲江》,通篇描寫得極為深情,也無比的傷感,詩人也正是由於無時無刻不在思念著妻子,從而寫下了這麼一首令人傷感的詩作
  •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上一句是什麼?僅14字很霸氣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一點兒也不酷,因為它的上一句是「泉涸,魚相與處於陸」,這是兩條相依為命的魚生死間的取捨。「雄雞一聲天下白」的霸氣指數並不只在這7個字本身,它的上一句是「我有迷魂招不得」,人生處於如此困苦之境,李賀還能寫出雄雞一叫,這才是真霸氣;蘇軾「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上一句是「粗繒大布裹生涯」,窮得粗布裹大衣,還能腹有詩書,這才是世間大雅。
  • 一首詩僅28個字,卻一口氣寫出了5個地名,也只有李白才能寫得出
    在李白離別峨眉山的時候,寫下了這首頗為輕快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這首小詩只有28個字,卻連用5個地名,分別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州。
  • 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
    比如晚唐詩人李商隱的很多作品,用典較多,理解起來也很困難,有些看似描寫閨怨,其實是表達詩人內心的愁情。而杜牧的作品貌似曠達不羈,其實又暗喻自己懷才不遇的苦悶。下面介紹秦韜玉的一首詩,僅是最後7字就寓意深遠,令人深思。貧女唐代:秦韜玉蓬門未識綺羅香,擬託良媒益自傷。誰愛風流高格調,共憐時世儉梳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