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用心寫1首江水詩,力求詞句完美,開篇頭2句即為傳世名句

2020-12-15 文學漫談

中華千古流傳的經典詩歌,讓我們在品讀欣賞時陶醉其中。我們佩服詩人的想像力和文學水平,用詞精準考究,詩句是那麼精練、含蓄、優美,古代詩人對寫作精益求精的態度,值得現在的人學習和借鑑。

唐代盧延讓寫有「吟安一個字,拈斷數莖須」,還有一位詩人賈島,寫詩經常是廢寢忘食,據說兩句詩用心琢磨了三年才滿意止筆,還激動得淚流滿面。曾因為埋頭苦想「推、敲」二字,和韓愈的馬相撞,在韓愈的點撥下才茅塞頓開,一首經典詩句流傳後世。

古人為一個字反覆推敲,詩人們善於活用詞語,有的形容詞、名詞都用作動詞,使詩句既鮮活又生動,仿佛呼之欲出。如宋代張先寫的「雲破月來花弄影」,把雲、月、花用擬人的寫法,給它們賦予了生命和感情,同時使靜謐的畫面充滿了動感,栩栩如生。周邦彥寫的「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寫出了「鶯雛」從嬌憨的幼鳥到離巢逐漸變老的過程,還有那在雨裡豐肥,黃中帶紅圓潤的梅子,真讓人垂涎欲滴。

唐代詩人杜甫也非常講究鍊字鍊句,下面這首七律詩就足以說明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敬業精神。

《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 唐 杜甫

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老去詩篇渾漫與,春來花鳥莫深愁。新添水檻供垂釣,故著浮槎替入舟。焉得思如陶謝手,令渠述作與同遊。

背景: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詩人,在詩壇有令人敬佩的「詩聖」之稱,人們還親切叫他「老杜」。在中國文化詩歌中,杜甫的影響是不容置疑的。他的詩被流傳下來的共有1500多首。今天要欣賞的這首詩,是杜甫在唐代宗公元761年所作,當時杜甫五十歲,已步入老年,居住在成都杜甫草堂。

賞析:題目中的一個「如」字,把江水猶如海水的氣勢突出出來,像海水那樣的波瀾壯觀,寬廣遼闊。但詩人不能長篇大論,用「聊短述 」短小精悍的七律詩描寫春暖花開,江中美景。

首聯二句和題目呼應,既然是短述,就不能寫平庸之句。詩人作詩有「性僻」,對詩句精雕細刻,力求每首詩都成佳句。一句「語不驚人死不休」,表現出詩人對詩詞創作認真負責的態度,和感動人心弦的審美效果。詩人開始就有信心把這首詩寫好,大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氣魄。

鴿聯是寫杜甫在詩詞創作上有一絲不苟,永葆藝術青春的精神,才使得老年詩作出神入化,臻於完美的境界。年少時的杜甫在寫詩時就刻意求工,摒棄浮躁,認真推敲每一詩句,力求完美呈現在讀者面前,讓喜歡他的粉絲不失望。人到老年,詩意更加有內涵,境界高遠。春光明媚,鳥語花香,是非常賞心悅目的時候,有什麼愁苦都一掃而光了。頭兩聯不見江景,但詩人心中的江海之景早已存在了,這是採取虛寫的辦手法。

頸聯緊接著描寫江水實景,海水是渾厚寬廣,浩瀚無垠,氣象萬千。實際是把江水看成海景。這裡把江水江邊新裝了木欄,供人們悠閒地垂釣,我又準備一隻小筏,可當作進出江河的木舟,隨意遊覽江水海勢景色。這種看江如看海的寫法,令人回味無窮。

最後二聯詩人用一「焉」字作轉折,運思巧妙,融入新意。詩人內心希望有像陶淵明、謝靈運這樣的文學高手陪在身邊,就能一起遊覽山水風景,吟詩暢談,那是多麼愜意和快樂啊!詩人的結束語和首句相呼應,顯示出詩人對藝術最高境界執著追求的精神,這首詩確實如杜甫所願,真是字字精準,句句驚人。

縱觀此詩,詩人面對如大海壯觀洶湧的江水,抒發自己內心的感受。因為詩人在安史之亂後,流落到了四川成都,並在那裡建立了杜甫草堂。一次觀江景如海,觸景生情提筆寫詩,可一時思緒萬千,無從下筆,只好「聊短述」。整首七律詩五十六個字,首句即為傳世名句,寫出了杜甫詩風的特點,反應「詩聖」對作品認真嚴謹的寫作態度。

相關焦點

  • 杜甫流落成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人人會背!
    說到杜甫,相信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詩歌風格沉鬱頓挫。那麼大家有沒有想過,杜甫這種詩歌風格是如何形成的呢?主要原因便是杜甫生活在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經歷了各種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加上杜甫本來就崇尚儒家的仁愛精神。
  • 蘇軾的這首離別詞,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印象深刻
    與《江城子·記夢》一樣,《八聲甘州》的開篇「有情風萬裡卷潮來,無情送潮歸」,也將蘇軾對友人的深厚情意表達得酣暢淋漓。某種程度上來說,這首詞的開篇就是千古名句,令人印象深刻。那麼蘇軾這首詞的開篇,究竟好在哪裡呢?
  • 王安石的這首詩,沒有1句是自己寫的,為何反成千古名作?
    相信很多人在品讀古典詩歌的時候,都曾遇到過這樣一種比較特殊的作品,即非常完整的一首詩或詞,卻沒有1句是詩人自己寫的。以至於當我們讀完後,就產生了一個疑問,這不就是抄襲嗎?其實在我國的古典詩歌中,存在著一種極為特殊的體裁,即集句詩。顧名思義,就是集合他人的詩句成詩。但並不是說這種集句詩就很好寫。
  • 十句寫春天春色的古詩詞千古名句,擬人修辭背下來寫作用得上!
    段子手也不閒著,紛紛支招,其中就有讓打開窗戶,把頭探出窗外的,因為: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這句詩出自唐代賀知章《詠柳》。春風拂柳,柳枝萌芽,本是季節轉換的必然,詩人卻賦予它外在動力,將二月的春風比喻成能工巧匠,它用剪刀將柳葉裁成細細長長的形狀。
  • 這位唐代大詩人偏愛寫歌詞,比方文山早了1200多年!
    這位唐代大詩人偏愛寫歌詞,比方文山早了1200多年!
  • 唐代最花心的詩人,離了四五次婚,寫了一首詩,李白都自嘆不如
    在唐代,說起渣男,你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元稹。少有人知的是,唐代還有一位「外貌協會」詩人,他只娶美女,見一個愛一個,娶一個丟一個,離了四五次婚,真是個渣男詩人。就是這個「渣男」詩人,卻寫出一篇傳誦千古的名篇——《黃鶴樓》,這位詩人就是唐代詩人崔顥。
  • 這位唐代詩人太冷門,寫了一首梅花詩卻流傳千古,三四句最經典
    其實,在唐代,有一首詠梅的名作,出自一位名不見經傳的詩人之手,這首詩即使在王安石和陸遊的詩作面前,也毫不遜色,這首詩就是唐代詩僧齊己的《早梅》。詩人齊己是晚唐著名詩僧。齊己雖皈依佛門,卻鍾情吟詠,詩風古雅,格調清和,為唐末著名詩僧,歷代詩人和詩評家多有讚譽。這首《早梅》是他的代表作。
  • 一位唐代詩人寫下一首詠柳詩,因為詩作太有名,而被人們傳唱千年
    當柳樹垂下一條條嫩綠的枝條,腦海中自然而然的會浮現出一首讚美柳樹的詩歌,一位唐代詩人寫的詠柳詩。我潛意識裡產生一個想法:對於眼前的美景,一定要好好的再去解讀這首詠柳詩。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呢?或許是一種親切感吧,因為我是一名小學教師,一直以來從事語文教學工作。
  • 王維最美的一首田園詩,第二句是千古名句,卻被人嘲笑「抄襲」
    在電視劇《還珠格格1》中,紫薇在郊外做菜,用詩句給菜起名字,其中,有一句詩,清新明淨,如詩情畫意一般,讓當時少年的我一直念念不忘,這句詩,就王維的「漠漠水田飛白鷺」。這句詩出自王維的《積雨輞川莊作》,「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是其中的名句,可是,你知道嗎?在唐代,有人舉報王維:這句詩是抄襲的,是怎麼一回事呢?我們先來看這首詩。
  • 唐代詩人筆下的春天是什麼樣的?美輪美奐,生機勃勃
    這兩句詩其實寫的就是皇宮內的春夜景色。筆者認為如果從這首詩的整體思想內涵去分析,其實不僅洋溢了一種對長安春色的陶醉之情,同時也體現出了詩人對唐朝盛世的歌詠。雖然此時的盛唐榮耀已經遠去,但詩人所處的時代也依然是一派繁華之景。
  • 白居易16歲寫了首詩,名動京城,開啟詩王傳奇,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白居易是我國唐朝時期十分傑出的一位詩人,他也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一直以來被人們冠之以"詩王"之稱謂。這首詩的題目就是被限定為詠古草原送別,所以詩人在寫詩的時候要寫到草原,要寫到送別,只能從其中找到關聯才能落筆。於是白居易在《楚辭》之中找到二者的關聯: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
  • 唐代「四大女詩人」都寫過哪些膾炙人口的詩歌?
    這首詩中有兩句這樣寫道:「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但是李治的父親卻將「架卻」錯認成「嫁卻」,於是將其送入玉真觀當了道士。1、李治一生坎坷卻豪邁瀟灑李治雖然是蕙質蘭心的美女,卻由於早年寫的詩篇被稱作「有失婦德」,成為最聰明最漂亮的道士。
  • 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流放後創作一詩詞流傳千古,開篇首句家喻戶曉
    杜甫的詩詞在大多數人眼中都是沉鬱頓挫,每首詩的文字都很精煉,被稱為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憂國憂民的杜甫能創作出這種風格的詩詞主要跟杜甫生活的社會背景有關。
  • 杜牧的這首詩,沒有一個生僻字,卻是發人深思的傳世佳作!
    寫這類詩的作者,通常對社會現實中種種不合理的現象,抱有「一肚皮不入時宜」的態度,他們把批判現實,抨擊弊政、陋習放在主要位置。如杜甫的「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張謂的「世人結交須黃金,黃金不多交不深」,張俞的「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等。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送隱者一絕》,便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筆下一首批判不公道的封建社會制度的詩作。
  • 「詩仙」李白10句千古名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李白,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號青蓮居士,被後人譽為「詩仙」,他一生有1000多首詩詞傳世,是中國古代詩詞的領軍人物。今天,我們來欣賞一下他作品中的千古名句。1、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這句出自《將進酒》,「天生我材必有用」,這是一個令人鼓掌讚嘆的好句子。「有用」而且「必」,非常的自信,簡直像是人的價值宣言,而「千金散盡還復來!」又是一個高度自信的驚人之句,能驅使金錢而不為金錢所使,這足以令所有凡夫俗子們咋舌。2、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 杜甫平時低調,關鍵時候寫首得罪皇帝的詩,40字就有兩個千古名句
    他為人話不多,行事穩重,看見好友李白做人太張揚,他還專門寫了句「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來勸他。不願飛揚撥扈,就是杜甫的性格。但再悶的技術男,到關鍵時候該出手時,也還是得出手,杜甫也一樣。公元751年前後,唐王城正處於繁盛時期,這時候上至唐玄宗,下至朝臣,內心都處於對唐王朝極度自信的階段。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史、景、情完美融合,成就曠世佳作
    他是我國唐代著名的詩人,前半生可謂是仕途順遂位極人臣,後半生卻是起起落落在宦海浮沉。他不管是詩作還是文章都極為出色,而且所寫題材也是不拘一格,相信讀書時大家都有背過他的《陋室銘》,其中開篇那句「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至今還長被人們掛在嘴邊,以此來形容人的品行高潔。
  • 王和尚講詩:寫好古典詩詞需要錘鍊詩心,給當代寫詩人的四大忠告
    其一,寫詩力求儘快抓住靈感,一有詩興就要援筆寫出。寫詩的過程不可過度求慢,慢則靈感逝去,詩意乾枯了。但是成篇之後就要返回頭細細推敲,字斟句酌了。我的經驗即寫要快,改要慢。返回頭先讀幾遍,若讀之不順,即修改字句;若句意不諧,則改整句整篇;若全篇無味,則果斷棄之,重新下筆來寫。此時需要多誦讀多推敲。
  • 秦觀最著名的一首詞,韻味深長,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秦觀是北宋著名詞人,也是婉約派的代表人物,讀者都喜歡他的名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但是少遊卻也是一位悲劇人物,因為受東坡先生的牽連,加上自己柔弱的性格,很早既離開人世。與其相比,另一位北宋詞人柳永的身世也非常坎坷。他18歲就外出闖蕩,還創立了長調慢詞,為宋詞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 唐代詩人張繼的這首詩,開頭2句意境唯美,堪稱千年絕唱!
    前段時間網友流傳有一首唐詩在加拿大火了,那就是唐代詩人張繼的《楓橋夜泊》。 這首詩對中國網友來說都很熟悉,上學的時候都學過這首很有意境的詩,那為什麼會在加拿大爆紅網絡呢?這就源於一位愛好書法的老大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