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看人,人看茶。不曉得大家懂不懂小約說的這一句話,簡單的來說,就是看人泡茶。不同的人適合不同的茶,就好比最容易理解的:體寒的人更適宜飲用紅茶。
普洱茶分生茶和熟茶,生茶和熟茶很明顯制茶工藝不會相同,功效自然也就不會相同。然後正確衝泡呢?其實,泡茶不要看是簡簡單單的一杯清茶,中間的門道是有許多的。不同的人使用同樣的水源,同樣的茶具,同樣的水溫,衝泡出來的茶的滋味都可能是不同的。
要想獲得一杯好茶,甭管是什麼年份的普洱茶,都要把握好最基本的三個要素:其一是投茶量;第二是水溫;第三是時間。
為什麼投茶量是衝泡普洱茶的要素之一呢?是因為普洱茶都是大葉種茶,又是大多數都是緊壓成餅狀的,可能只是薄薄的一點,衝泡之後茶葉得以舒展之後就會顯得很多,所以一定要掌握好茶葉的投放量,避免過多。少了之後可以再添加,但投放多了之後就需要更多的心思放在衝泡茶葉的水溫及時間上,不然茶葉會被浪費。
其次是水溫的把控。泡茶所需要的水溫溫度,大致應該說從綠茶要求水溫在80℃左右之外,按照其發酵的程度慢慢遞增的。那普洱茶要求的水溫,生茶要在95℃左右,熟茶則要是沸水最佳。這樣才能將普洱茶中的營養物質盡數析出。
最後就是時間的把控。我們都知道,大致按照發酵程度來講的話,從烏龍茶開始,便需要一個小小的坐杯時間,也就是燜泡的時間。這個時間的長短,是按照茶葉量的多少,水溫及衝泡的次數來決定的。在正常的情況下,普洱茶在經過快速的溫茶之後,第一次衝泡大概要在1分鐘左右,之後跟隨衝泡的次數進行時間的延長。
這三個點,少注意到哪一個點都不能算是正確的,也只有根據正確的步驟走,最後也才能夠得到一杯好喝的普洱茶。
#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