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經觀財經眼 一業
最近,所有人都在問一個問題:
把玩具賣給成年人,這個生意靠譜嗎?
因為做這個生意的泡泡瑪特,最近上市了,並且獲得了356倍的超額認購,上市後市值超過1000億,投資者的熱情不可謂不瘋狂。
曾經,投資者對泡泡瑪特的「潮玩」生意連連搖頭:把玩具賣給成年人,就像把洗髮水賣給一個沒有頭髮的人。
也因此,這家公司在新三板市場掛牌的幾年業績慘澹,市值不足20億。
泡泡馬特主打的潮流玩具,本質上是文創,而我們對文創行業的通常印象是:賠本賺吆喝,引流量拿補貼。
從被質疑到受追捧,泡泡瑪特做了什麼?
如今泡泡瑪特發售新品的時候,開辦潮玩展會的時候,場面堪比蘋果的新品發布:據說,新品發布前,凌晨四五點就有買家蹲守在一線城市的販賣機、零售店前。
我們對文創行業的印象,可以說被徹底顛覆了。
2017年雙11,泡泡瑪特銷售額只有100萬元;2018年雙11,銷售額超過2800萬元;2019年雙11,突破8200萬元,成為天貓玩具類冠軍;2020年雙11,銷售額達到1.42億元,成為大玩具類目中首家「億元俱樂部」成員。
泡泡馬特這家公司,實際上2010年就誕生了,但他的發展明顯是前低後高、V型反轉。
最近幾年的潮流玩具,確實堪稱文創行業中最火的一支,但這不足以解釋泡泡瑪特的成功。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2015-2019年,中國潮流玩具零售市場規模由 63億元增至207億元,複合年均增長率34.6%;預計2024年規模有望達到763億元,未來5年複合年均增長率有望達到29.8%。
乍一看,泡泡瑪特和潮玩市場的關係,也可以說是:火趁風威,風助火勢。
事實上沒那麼簡單。
不管是文創,還是其中的潮玩,我們會發現,儘管各種潮流玩具、小飾品已經擺滿了女生的桌面、塞滿了女生的汽車後備箱和書包,但這個行業其實是:分散而低端的。
但泡泡瑪特卻是一個異類。
所謂分散,是指國內文創企業的規模普遍偏小,市場佔有率可以忽略不計。但泡泡瑪特在潮玩市場的佔有率,2019年已經達到了8.5%。
所謂低端,是指國內文創企業,普遍沒有很強大的IP,流行在潮玩市場上的大IP,基本都是來自海外。比如名創優品的玩具,並不是來自自研IP,而是與迪士尼、三麗鷗、櫻桃小丸子等海外成熟IP合作的結果。
泡泡瑪特也不低端,讓泡泡瑪特廣為人知的Molly形象,雖然不是泡泡瑪特自研的,但卻是泡泡瑪特率先發現並獲得獨家授權的。
從招股書裡看, 2017-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分別為1.58億、5.14億、16.83億,淨利潤分別為156萬、9952萬、4.51億。
在業績爆發的背後,是一個事實:包括molly在內的兩個IP,為泡泡瑪特貢獻了近一半的營收,不僅利潤極為可觀,也成了泡泡瑪特的「活招牌」。
投資者當然知道:一個大IP的變現潛力是巨大的。
另外,molly的存在,是不是也讓投資者在潛意識裡認為:泡泡瑪特還可以發掘或打造更多的molly?
這可能就是投資者追捧泡泡瑪特的原因。
華金證券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了潮流玩具主要消費者的性別分布特徵:女性用戶佔比約75%,18-34歲用戶佔比約78%。
這與我們的印象相符:年輕的女性消費者,剁起手來毫不手軟,尤其愛買一些可愛小東西。
問題是,潮流玩具的用戶規模,註定不可能和剛需消費品用戶的規模相提並論,是極其依賴復購率的。
截至2020年6月30日,泡泡瑪特的註冊會員數360萬。2019年,泡泡瑪特的註冊會員復購率只有58%。
這就引出了兩個問題:
首先,一個潮流IP是有時效性的,很容易審美疲勞,泡泡瑪特是否像投資者期待的那樣:有能力像迪士尼一樣的、打造或發掘更多像molly一樣的獨家爆款IP。
這一點,目前無法驗證,但可以肯定的是,泡泡瑪特的IP之路,並不是業界的主流——無論在歐美,還是日本,潮玩IP玩具基本上都是從電影、動漫、動畫人物中衍生出來的周邊產品。這意味著,儘管泡泡瑪特比國內其他潮玩企業走得更遠,但其現有IP的熱度能維持多久,以及持續打造或發掘新ip的能力,都是一個未知數。
同樣重要的是,泡泡瑪特對「盲盒模式」的依賴,註定不可持續:
泡泡瑪特銷售最好的產品是「盲盒」——購買拆開後才能知道盲盒裡的玩具款型,消費者之所願意購買盲盒,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泡泡瑪特在每個系列的盲盒產品中,都會設置一個稀缺的「隱藏款」,且抽中隱藏款的概率極低。
盲盒和隱藏款的設置,是泡泡瑪特成功逆襲的公開秘密——一些消費者為此,可能成套、成套地購買產品。
據說,每年有20萬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塊,有些瘋狂的消費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萬。每周買一兩個的盲盒玩家,已經算是克制的。
有人提出,泡泡瑪特的底層邏輯是「製造快樂」。這個邏輯是成立的。
賭博,當然是快樂的。
拆開盲盒的時候,和賭博一樣,體內會都會產生一種讓人上癮的物質:內啡肽。
英國科學家格裡菲斯研究認為,「由於經常參加賭博的人在賭博結束後會迅速喪失這種快感,故需要重返賭局,以獲得新的快感。」賭博的人重返賭桌,就是內啡肽在作祟。
據二手交易平臺閒魚數據顯示,2019年閒魚上的盲盒玩家已經超過30萬。
今年上半年,泡泡瑪特盲盒產品平均售價為47元,但Molly娃娃在閒魚的交易均價超過270元,交易超過23萬單。
這就更像賭博。
在市場炒作盲盒價格的背景下,一些消費者抱著拆盲盒拆到隱藏款賣出高價的動機去購買盲盒,完全符合賭博的一切條件。
消費者賭博式地購買盲盒,當然是快樂的。
但是,盲盒猶如一根拐杖,泡泡瑪特可以拄著拐杖破圈,但卻有違倫理、甚至可能被法律禁止,破圈之後,這根拐杖還是儘早扔掉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