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行業的史詩性衰落下,隱藏著企業興衰最樸素的真理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經理人雜誌

未來彩電行業的競爭,已不是單一的產品搏殺,而是整個消費電子生態體系構建能力的考驗,家庭娛樂場景的爭奪。

來源| 《經理人》雜誌

作者:王海剛,上海錦坤文化發展公司

三菱電機是中國消費者心中較為陌生的日本電器品牌,卻是日本國內純收益排名第一的電器企業。面對日本電器企業集體性的衰落,三菱電機何以「獨領風騷」,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逃跑。三菱電機先後賣掉了半導體、手機、洗衣機、銅合金、顯示器等,之後實現連續5年的增長,被業內稱為「逃跑即勝利」。這個看似簡單的策略,日本的其他電器巨頭都沒有做到。在中國仍處於苦苦掙扎的康佳、長虹等彩電品牌,似乎也難以做到,只能在衰落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漫長的衰落距2020年結束還有1個多月的時間,雖然我們還無法看到全年彩電行業的銷售數據,但是彩電行業協會、第三方預測機構都給出相同的判斷,2020年全年彩電行業數據整體下滑,還值得警惕的是,北美超越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彩電市場。

中國彩電行業的衰落幾乎成了業內的共識。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彩電行業均價僅為2809元,是近十年來最低的均價;百戶擁有量119.3臺,同比下降2.4%,6年來首次下降。2020年,新冠疫情加快彩電行業的下滑,讓原本還在邊緣掙扎的一些家電企業直接走向破產清算,行業大洗牌再所難免。

在我國整個消費電子類,彩電行業是「前輩」,是改革開放40年中最早的一批新興產業。彩電行業的「衰落」是典型的後浪將前浪拍在沙灘上的案例。作為「後浪」的智慧型手機、PC的普及,拉開彩電產品衰落的前奏。外界一直看衰彩電行業,小屏搶了大屏的地盤,個性化生活搶了家庭生活的時間。家庭中,一個人躲在房間裡玩手機成為了常態,一家人聚在一起看電視成為奢侈品。彩電的屬性由一種功能性變成一種裝飾性,彩電的價值在家庭中地位蕩然無存。

今天,我們看到的彩電,已經脫離傳統意義上對彩電的定義,對於年輕的消費者來說,彩電更像一塊屏,是手機屏幕的延展,向全新的家庭娛樂終端演化。正因為如此,華為於2019年推出智慧屏,簡單的理解,是華為為自家的智慧型手機打入客廳場景,開發的硬體設備。

彩電行業的漫長衰落還在持續,已經走過驚心動魄的階段,傳統的巨頭重整旗鼓,探索彩電行業新的方向,比如海信、創維;新勢力輕裝上陣,試圖顛覆彩電行業,比如華為;還有掉隊的昔日巨頭,垂死掙扎,以圖保留住最後一絲尊嚴,比如長虹、康佳。

馬雲在創建湖畔大學表示:湖畔大學與其他商科類院校最大的不同,研究企業的失敗。只有真正研究透了失敗,才能讓自己學會避免失敗。國內家電行業最繁榮的時候,出現「戰國七雄」:創維、海信、 TCL、長虹、康佳、海爾和廈華;而今天的格局兩大玩家,海信和創維,一對難兄難弟:康佳、長虹。直面康佳、長虹的失敗,不僅僅是中國彩電業急需補的一堂課,也為那些正處於成長繁榮期企業敲響警鐘。

難兄難弟康佳、長虹在中國彩電史上都有著「不可一世」的戰績,曾經站在中國彩電業的頂峰。長虹建立中國彩電業第一條現代化生產線,最輝煌的時刻,是國內最大的電子企業,滬市第一藍籌股,每三臺電視就有一臺是長虹,保持了連續20年的銷量冠軍,頭頂著20世紀的「彩電大王」的光環。

康佳是我國改革開放後誕生的第一家中外合資電子企業,有著彩電中「貴族」美譽,與TCL、創維合稱彩電的三大巨頭。1999年,康佳將長虹拉下馬,成為當時的行業老大,創造連續五年全國彩電銷量排名第一。

康佳的衰落始於傲慢。2003—2007年,康佳在CRT電視時代做了5年的霸主。此時,電視開始從CRT向液晶、平板電視升級,然而康佳執著於CRT,還揚言再做十年的CRT。與此同時,創維、TCL、海信已開始轉攻液晶電視,反應緩慢的康佳,兩年之後,市場就給了沉痛的教訓,2009年淨利潤下降了43.56%。一晃十年,康佳再也沒有回到往日的輝煌,2016年,康佳掉出第一梯隊。2019年淨利潤僅有2.12億元,同比下降48.45%。

過去十年,康佳又一大敗筆,四處出擊,涉及房地產、智能製造、新能源、健康,美其名曰從主要依賴單一彩電產品線向多產業並行的格局轉型,結果是偏離了彩電主業。康佳達到彩電行業的巔峰時,開始進軍房地產行業,通過房地產買賣獲得可觀的利潤,沒必要投入研發,實現彩電的技術升級。

長虹與康佳的衰落都犯了同一個致命錯誤,押錯了核心技術。2007年,長虹投入40億元巨資豪賭等離子電視,以圖重回彩電霸主地位的基石,可最終以6420萬元出售。從當時來看,綜合長虹的實力投資等離子看似正確,然而整個市場的技術方向在發生變化,索尼、東芝、日立、三星、LG已先後放棄等離子轉攻液晶,之後等離子和液晶的份額對比從3:7變成1:99,長虹變成了「孤家寡人」。長虹已錯失了市場良機,越來越遠離競爭的核心。

長虹犯的另一個錯誤,與康佳一樣,業務的多元化,按照長虹的說法「加速培育新增長極」。這些所謂的增長極包括家用機器人、電動汽車壓縮機、汽車空調等業務;布局智慧農業、智能水錶、智能停車、設備定位;鋰電業,關注三元材料領域的布局機會等。這些業務與彩電關聯度低,也沒有在行業內形成規模優勢,經營不太理想,利潤率偏低,反而稀釋掉彩電在長虹中的地位。2019年淨利潤僅有3.3億元,同比下降 49.4%。

康佳、長虹犯了同樣的錯誤,在利潤規模、增幅變化也都淪落到同一個級別。此外,各自都還存在先天性歷史因素制約隱患,加速各自的彩電業務沒落。康佳的股東大會,誕生了中國證券史上第一宗中小股東實現「逆襲」、入主董事會的案例。最終的結果,還是大股東華僑城重新掌權,內亂宮鬥造成惡劣影響不言而喻。長虹的管理層收購,倪潤峰的退位,引發的一系列風波,讓長虹少了一位領路人,影響未來的戰略布局。

雖然,康佳、長虹一直沒有放棄彩電業務,並且一直在做努力。然而在海信、創維等老對手,小米、華為新勢力的圍攻下,康佳、長虹最終失去在彩電行業的存活空間。從長遠來看,這兩家公司不會謝幕,有一天會以新的角色在商業世界重新尋找屬於自己的位置,可是康佳彩電、長虹彩電這兩個品牌將逐漸退出歷史的舞臺。

太陽底下無新鮮事今年下半年,日本財經作家大西康之出版了《東芝解體:電器企業的消亡之日》一書。僅從書名上看,你會被誤解這是只講東芝的衰落故事,事實上講述日本八大電器企業衰落的故事,包括東芝、NEC、夏普、索尼、松下、日立、三菱電機、富士通。這些企業何止在日本,在中國也是耳熟能詳,中國的消費者曾以擁有一臺日本的家電而驕傲。中國的彩電企業曾給予日本的彩電企業老師的尊稱。

而今天,美的收購東芝的白色家電業務,鴻海收購夏普66%的股權,海爾收購了日本的三洋電機,這是典型的「後浪」將「前浪」拍死在沙灘上的戰爭。作者在書中指出日本電器的「大潰敗」有兩個不得不說的原因,一是日本電器企業是綜合型電器企業,對主副業判斷的失誤,對家電業務投入欠缺,錯失了技術革新的機遇。二是驕兵必敗,本土崛起的日本電器企業,形成了「日本特色」的技術路線,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他們的國際化視野,加上原本的成功,導致對新技術/新對手的輕視。

回看康佳、長虹,今天他們遭遇的失敗,與當年的日本電器企業如出一轍。回看過往40年中國企業的興衰史,類似的故事一直在重演,這也成為左右行業格局發生質變的關鍵因素。小米、華為入局彩電業務試圖重新定義遊戲規則,避開多元化、驕兵必敗的風險,巧妙借用智慧型手機積累的用戶優勢、品牌背書,打造家庭娛樂終端平臺的商業模式,培養消費者將智慧型手機、彩電、PC等融為一體的娛樂消費習慣,贏得新一代年輕消費者的認可。

從整個大消費電子產業來看,新型的家電品牌走出一條全新的道路,將某個細分品類打通打透,這包括九陽的豆漿機、科沃斯的掃地機器人、小熊電器的萌系小家電等。他們的成功專注於一個特色場景、特定人群、特定需求打造出特色產品,同時適應新一代年輕人個性化的消費升級。

今日,康佳、長虹的策略,更多沉迷於過往的家電消費市場環境中,採用古老的四處出擊的戰略戰術。在大戰場上,打不過海信、創維;在小戰場上,看不上科沃斯、小熊,兩邊都不沾。康佳、長虹要從根本上擺脫困境,需要大無畏的勇氣,去斷臂求生,撕掉彩電的標籤,聚焦新業務,找到一個適合屬於自己的新舞臺。

在彩電這個舞臺上,康佳、長虹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事實上難有能力證明自己。未來的彩電舞臺,需要小米、華為,製造出新的驚喜,超越消費者對彩電的想像。過往的傳統分析彩電行業、彩電企業的理論、規則,並不適合小米、華為,這也是警惕海信、創維以新的視野、新的角度,洞察小米、華為的威脅。

未來彩電行業的競爭,已不是單一的產品搏殺,而是整個消費電子生態體系構建能力的考驗,家庭娛樂場景的爭奪。或許未來,「彩電」一詞只會出現在史書中,擺在我們面前只有一塊「屏幕」,這塊屏幕可能是彩電、智慧型手機、PC,甚至是過逝的親人、智慧機器人等。

相關焦點

  • 企業衰落最重要的原因
    在自改革開放、市場化浪潮興起以來,國內湧現出很多很好的企業,產出了很多很好的產品和服務。但絕大多數企業和組織逃不出興衰的周期定律,興盛起來勢不可擋,衰落下去也很迅速,可謂「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對於一些企業的衰落,有些人認為勢保護太過,其實這不是最本質的。把有相似經歷的企業一對比就會知道,有的企業在保護中衰落了,有的企業也卻在保護中更加強盛了。探究其中的原因,外在因素雖千千萬萬,內在因素最主要的就是一條——組織文化傳承不下去了,初心保持不下去了。
  • 三位大佬的新玩具:彩電行業要怎樣變?
    在彩電市場需求向100英寸前進的消費趨勢下,三星進入雷射電視市場「產品技術和市場需求線」沒有任何問題。在行業專家們看來,三星雷射電視的新動作,至少說明:1。未來彩電技術路線遠沒有定型、2。雷射電視具有爭霸未來王位的潛力。OPPO彩電,智慧家庭之門能打開嗎手機企業玩彩電已經不是新鮮事情:華為、榮耀、紅米、小米、一加等品牌已經在最近3年涉足其中(小米已經7年歷史)。
  • 彩電價格底線失守,創維找尋行業新價值
    2020年彩電市場開局不利,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上半年行業發展受挫。根據奧維雲網(AVC)預測數據,2020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預計為2087萬臺,同比下降9.2%;零售額規模為506億元,同比下降23.7%。在市場下行的情況下,彩電廠商價格底線一再被擊穿。
  • 偉大的真理都具有平凡樸素的品格
    只有真理才能永遠保留。人世間的許多真理非常的樸素簡單,以至於人們不相信它。真理就是智慧,越是接近真理就會越發現真理的迷人之處,雖然生活中有很多似是而非的假真理,但我們只需要用時間去驗證,就會讓錯誤的道理顯露其原形。許多偉大的真理一開始出現時都會遭到無情的攻擊,所以說真理有時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的,大眾接受真理需要一個過程。
  • GOI泛亞投資集團資訊:手機企業布局彩電業
    當然,手機企業跨界還有一個重要背景,就是全球手機市場銷量增長遇到瓶頸。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令手機需求下滑,估計2020年全球智慧型手機的出貨量為11.87億部,將比2019年的13.72億部減少13.5%。彩電與手機的渠道、供給鏈有相通之處,順延到彩電範疇能夠增加多元化收入。
  • 全行業出現虧損 純平彩電降價能否拯救生產廠家?
    顯然,純平彩電還有一定的降價空間。  樂華、創維等紛紛把29英寸彩電價格調到2500元/臺以下,聲稱,純平彩電就應是這個價格,他們希望通過降低純平彩電的價格來加速純平彩電市場的擴張過程。  降價是「抓小放大」消費者希望買到物美價廉的彩電,這是毫無疑問的,但絕不是所有消費者都去買最便宜的彩電,從購買動機來看,消費者是分類型的。
  • 中外彩電企業CES2020爭奇鬥豔,一線市場爭奪仍將白熱化
    2020年度的彩電市場,將因新型顯示技術,AI、IoT、5G等更加精彩。無論是三星、索尼、LG,還是海信、康佳、TCL、長虹,都釋放出彩電行業領軍企業對於新年度的看好。荀玉||撰稿每年的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都是家電產品和技術爭相鬥豔的舞臺,CES2020也不例外,各大中外彩電企業紛紛在開展前發布了最新、最靚的產品和技術:MicroLED、QLED 8K、可捲曲雷射電視、mini LED等,在這一國際化的舞臺上大放異彩。
  • 彩電不豐產卻豐收!背後原因是什麼?
    2020年雙十一購物節,對於彩電而言將是有史以來「最獨特」的一次!奧維調研數據顯示,這個雙十一,10.26-11.15,國內彩電業線上銷量下滑4.5%,但是銷售額上漲19.2%——「量降額升」的罕見局面,讓彩電企業「暗地歡喜」。
  • 一文回顧2020年彩電行業發展
    進入2020年,由於受到新冠疫情影響,電視的使用頻率進一步提升,同時,在消費需求以及產品升級的背景下,2020年的彩電市場發展也並不「平凡」。2021年伊始,我們通過三個方向來回顧彩電行業2020年的發展。 遊戲電視、教育電視 彩電行業的場景細分
  • 國產老品牌長虹:一代彩電之王是怎樣隕落的?昔日銷售冠軍輝煌不再
    沒有人能夠正當壯年,與此同時也沒有一家企業可以永遠走在前列,一直爭當業內的領頭羊。一代彩電之王長虹亦是如此,從居家必備,享譽國內到不見蹤跡,逐漸掉隊,國產老品牌彩電長虹究竟經歷了什麼? 曾幾何時,光環圍繞,獨佔鰲頭 提起長虹這個企業品牌,絕大多數人腦海裡浮現的便是他的電視機。
  • 2020彩電行業年度回顧:逆勢崛起,乘風破浪
    轉眼2020年就要結束了,疫情成為貫穿一整年的主旋律,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對各個行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衝擊。 對彩電行業來說,最直接的影響是工廠停產減產,顯示面板價格上漲。不過,人們對電視的需求不降反升,特別是上半年居家隔離時間長,電視使用率較以往明顯上升。
  • 日本最受歡迎的中國彩電品牌:超越索尼夏普,它成功拿下銷量第一
    即使到現在,彩電依然是很多娛樂節目、電視劇、電影等的主要傳播載體之一。在2019年,全球彩電市場的出貨量高達2.26億臺。萬億級別的全球彩電市場規模,為很多家電企業帶來了寶貴的發展契機。回顧全球彩電發展史,三星、索尼等日韓品牌曾一度引領行業發展,深厚的技術積澱、廣泛的市場影響力,是日韓系彩電企業們獲得成功的關鍵。
  • 2020彩電行業年度回顧:逆勢崛起 乘風破浪
    轉眼2020年就要結束了,疫情成為貫穿一整年的主旋律,它不僅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也對各個行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衝擊。對彩電行業來說,最直接的影響是工廠停產減產,顯示面板價格上漲。不過,人們對電視的需求不降反升,特別是上半年居家隔離時間長,電視使用率較以往明顯上升。
  • 618再探底 彩電何時走出價格戰泥潭
    隨著618的臨近,彩電市場的價格大戰也一觸即發。6月10日,北京商報記者在京東商城、蘇寧和國美等電商平臺觀察到,同為55英寸的彩電,國內品牌的價格已擊穿1500元,甚至最低到1199元,彩電行業已進入到非理性競爭階段。
  • 彩電市場上半年業績發布,成量增額減態勢
    導讀:2018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在複雜的環境下,增長動力不足,表現為量增額降。2018年上半年零售量的增長僅是恢復性增長,而價格戰是中國彩電市場最大的困境。線上的增長並沒有帶來整體市場的增長,而是使線下渠道全線下降,其中大連鎖下降11%,其他家電下降12%。  而來自市場調研機構中怡康的數據則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彩電市場規模2266萬臺,同比增長0.7%,零售額規模711億元,同比下降5.9%。中怡康統計顯示,被傳統彩電品牌寄予厚望的線下市場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而線上仍保持高增長。
  • 戰雙帕彌什比安卡真理隱藏劇情攻略 真理間章隱藏劇情怎麼觸發
    戰雙帕彌什的比安卡真理是很多玩家喜歡的內容,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戰雙帕彌什比安卡真理隱藏劇情攻略,也是真理間章隱藏劇情怎麼觸發,非常全面的內容,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戰雙帕彌什的比安卡真理是很多玩家喜歡的內容,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戰雙帕彌什比安卡真理隱藏劇情攻略,也是真理間章隱藏劇情怎麼觸發
  • 三月彩電市場開盤 呈現四分五裂
    進入3月,紅綠藍三原色成像的電視機,在中外新三股力量推動下,於今年的中國家電市場釋放出五彩斑斕的新局面。可以說,各打各的小算盤,各顯各的大神通,從而創造出中國彩電產業近30年來最為熱鬧、最為多姿的市場競爭姿態。
  • 彩電行業出現新巨頭,3個月賣出425萬臺
    提及國內的彩電巨頭,不少人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小米。據相關數據統計,小米電視2019年的出貨量達到1046萬臺,成為中國電視市場第一大品牌。不過,伴隨著市場的發展,彩電行業也出現新巨頭。而老牌企業海信雖然也有下滑,但降幅只有14.7%,是業內跌幅最小的企業。在短短90天內,海信的出貨量達到425萬臺,力壓小米排名中國第一、全球第三。
  • 破解智能家居實時交互難題,「超薄+副屏」引爆高端彩電市場
    據奧維雲網(AVC)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彩電市場零售量為4772萬臺,同比下降2.0%;零售額達1340億元,同比下降11.2%,此外,彩電產品需求率也出現6年來首次下降,百戶擁有量為119.3臺,同比下降2.4%。在這種行業形勢下,打造差異化彩電產品成為彩電企業的制勝武器。
  • 戰雙帕彌什真理隱藏劇情攻略 真理間章隱藏劇情流程攻略
    戰雙帕彌什的新構造體真理是很多玩家關注的重點,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戰雙帕彌什真理隱藏劇情攻略,也是真理間章隱藏劇情流程攻略,非常全面的內容,想了解的朋友可以參考,希望能幫到大家。 戰雙帕彌什的新構造體真理是很多玩家關注的重點,本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戰雙帕彌什真理隱藏劇情攻略,也是真理間章隱藏劇情流程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