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8 03: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在靖港古鎮的街上,有這樣一位老伯,一直沒有敢問老人尊姓大名,只知道這古鎮自打修復開街以來他就守著一個鋪面在這兒呆著。
鋪面上方橫著四個字——靖港秤店。
字從右到左排列,儼然有一點年代的樣子了。招牌下是一片可以撤卸的木板,每天早上老伯都會按時將它逐一打開,徬晚又將它逐一拼上,再落上一把鎖,然後悠悠著離開。
老人不喜言辭。印象中他難得說上一句完整的話,整天就這麼倚著櫃檯擺弄著活兒。
他是在做秤。那是一種老式桿秤,國家已經不再提倡使用。只是政府想著這技藝莫失了傳,於是找了他來在這撐起了門面。
老人低著頭一個勁兒地在櫃檯上忙著。櫃檯不是很高,從門外望去,卻也只能看到老人低垂著的頭和忙乎著的手。
偶爾有熟人走過來和老人聊上幾句,這時他會轉頭過來專注地聽著,卻仍然說不了幾句什麼。
「不要小看這秤,靖港以前是大鎮,做生意的多,一桿準秤就是衡量信譽的物品。」老伯說,「秤準了心才能準,這也是品德準。」老伯說,如果哪個店鋪裡的秤發現不準,被捉到了是要受處罰的,得到廟裡去燒香請罪。
問老人,可不可以給他拍拍照片,他不做聲。
我想,該是默許了吧。於是室內室外忙乎了一陣。
老人任你忙乎,也不抬頭看你一下,只是偶爾會望一下窗外,那一定是街上有什麼動靜。他會很快地瞄上一眼,然後又繼續著手中的活兒。
我不忍心打擾老人的寧靜,沒拍幾張片就悄然地離了開去,甚至連一句告別的話也沒有說。
我知道,那一定會是多餘的...
老伯在靖港客居了七十年
他也做了七十年的秤
他說他做過的戥子秤 盤秤 鉤秤
比湘江上的船隻還要多
他閉著眼也能掂出每一個秤砣的分量
他仔細地撫摸著秤
猶如撫摸著自己的孫兒
可是如今
那些長長短短的桿秤
已經和他一樣在深巷中靜靜地老去
儘管它們稱過靖港的繁榮
也稱過靖港的衰落
我只想從老伯這裡借出那杆
小巧玲瓏的黃銅秤
稱一稱
靖港夏日的陽光有多重?
◆
◆
◆
來源:靖港古鎮
長按二維碼
原標題:《靖港,一個讓你「秤」心如意的地方》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