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獅子大開口,瓦良格號想回中國,必須付10億美元「過路費」

2020-12-22 星火瞭望臺

瓦良格號航母返回我國的時候,經過西亞土耳其,在這裡遭到阻擋,獅子大開口盡然要讓我國出10億美元才能返回。

中國航母

到至今為止,我國現在有2輛航空母艦,一個是山東號航母,是屬於我國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另一艘是遼寧號,遼寧號是在瓦良格號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得到的。目前雖然我國現在已經擁有了2輛航母,但是其他的航母還正在你離建造中,畢竟航母的建造是有點麻煩的,它需要大量的人工和費用,更重要是技術,但是我國肯定會繼續努力,打造出自己國產的航母。

為何要讓我國出10億美元

說道這個瓦良格號航母我們就來看看,瓦良格號航母是蘇聯發展時期的第三代航母,它重達6萬噸的大航母,噸位僅次於美國的航母,蘇聯解體後這個航母被分給了俄羅斯。之後這個航母是我國的商人在2001年的時候用錢買的。我們國家雖然購買的很順利,但是在返回的路上並不是很順利,在回來的路上,我們經過斯博斯普魯曼海峽的時候,遇到了土耳其的人,他們把我們國家的商人給攔著了,不讓我們過去,鑰匙想過去,非得讓我國出10億美元保證金才能過去。

總結

就在這前前後後吧,我國曾4次申請瓦良格號航母想通過這個海峽,但是都被土耳其那邊的人給拒絕了。沒有辦法了,我們國家通過希臘給我們做保證,支付一定的保證金讓我們過去了,這肯定比10億美元要少得多多!

相關焦點

  • 土耳其阻攔瓦良格號,還想訛詐中國10億美元,中國給了嗎?
    眾所周知,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是由蘇聯瓦良格號航母改造而來,而當年在購買了航母之後,更是歷經兩年才回到了中國。而且大家都知道,在路過土耳其海峽時,土耳其竟然張口就要10億美金的過路費,不然就不給放行,那當時中國到底給沒給。
  • 瓦良格號回國被土耳其敲詐10億過路費!這個錢我們給了嗎?
    關於遼寧艦大家一定聽過這樣的一個故事,那就是其前身「瓦良格」號在回國途中,路進土耳其海峽時,遭到土方刁難,並且開出了10億美元的天價過路費。那麼,瓦良格後來是順利回國了,但這10億美元我們到底掏了沒有?答案是沒有,這還要感謝一位朋友的幫忙。
  • 瓦良格號航母返回中國,西亞土耳其,為何索要10億美元?
    2001年,瓦良格號被中國商人購買以後,開始返回中國。但是,歸國的路途並不順利。在途徑斯博斯普魯曼海峽的過程中,遭到了土耳其的阻攔。期間,土耳其索要10億美元的保證金。那麼,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 中國航母的坎坷回國路:一個小國獅子大開口最終要3.6億美元
    山東艦是我國海軍裝備的第二艘航母,第一艘航母自然就是遼寧艦了,只是這艘航母來到中國卻經歷了重重坎坷,一個小國家甚至還獅子大開口對我國提出了多項無理要求,這是怎麼回事呢?
  • 烏克蘭的瓦良格號航空母艦是如何變成中國的遼寧艦的?
    但是,由於當時正值多事之秋,臺海局勢緊張,香港和澳門面臨回歸,所以中國不想太過刺激西方國家,決定暫時不夠置。期間,澳門創律集團的徐增平對此航母表現出了濃厚興趣,希望能購買它用作賭船使用。 經過多次討價還價,徐增平終於以2000萬美元購得瓦良格號航母艦體和30多萬張設計圖紙。
  • 繼向瓦良格號索要過路費後,土耳其故伎重演,拒絕中方飛機借道
    根據環球網相關報導了解到,一架從中國出發的載著大量的醫療援助物資的飛機在到達土耳其時被攔截。在疫情發生以後,中國千裡馳援了不少國家,不僅有醫療物資還有相關專家團隊,可以看出我國對於這一次的疫情,是真的希望全世界能夠儘快好起來。
  • 當年瓦良格號回國受阻,希臘為何願擔保瓦良格號通過土耳其海峽?
    當年的瓦良格號,因為烏克蘭沒有經濟能力和技術能力,繼續將其建造完成。而且就算繼繼續建造完成,烏克蘭也不會使用航母,這樣的戰略級武器。俄羅斯和烏克蘭天生不對付,雖然俄羅斯很希望擁有這艘航母,但是烏克蘭獅子大開口,將價格提高到的地步。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也是很窮,到了最後俄羅斯不得不放棄。
  • 「瓦良格號」艱難回國路,兩國阻撓,希臘友好出手
    瓦良格號回國之路異常艱辛,土耳其敲詐10億美元過路費,好在希臘擔保才沒讓土耳其敲詐成功。黑海船廠私有化以後,欲賣出瓦良格號,中國就是一個非常感興趣的買家,1995年劉華清上將就曾派人考察瓦良格號。但是美國阻撓,想賣可以,先把船上的武器卸下來。私人購買香港創律集團董事會主席、退役軍人徐增平以個人名義在澳門註冊了一家旅遊公司,並且前去商討購買事宜。
  • 面對土耳其對瓦良格號的刁難,為何希臘願意做擔保,助其回到中國
    土耳其獅子大開口,提出了讓人難以接受的條件,讓瓦良格號歸國困難"瓦良格號"最初拍下來的時候,只花了兩千萬美元的價格,因為它不是按國防武器拍下來的。當時美國對我國各方面都進行打壓,深怕我們掌握了航母的製造方法。所以,當時的"瓦良格號"只是一個空架子,是作為旅遊觀光的概念船拍下來的。
  • 真正的中國功臣,為買「瓦良格號」狂砸2000萬,傾家蕩產也甘願
    雖然起步比西方國家要晚,但我國海軍成立以來就沒有被困難嚇退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海軍實力也有了明顯提升,近幾年艦艇下水速度更是有了重大突破,如今的中國不僅具備建造國產航母的能力,而且和其他軍事強國的差距也在縮小。最重要的是,中國是全球為數不多具備自主研製航母能力的國家,從這裡也能看出中國實力有多強。我們都知道,「遼寧艦」前身是「瓦良格號」,這艘航母是如何運回國內的呢?
  • 伊斯坦堡看東方:中國和土耳其的恩怨情仇
    萬裡長城中國的世界八大奇蹟之一的萬裡長城,土耳其人認為和他們不無關係。而東方大國孜孜不倦修築了上百年的萬裡長城其實就是為了防範土耳其人的祖先。因為他們將匈奴等一直遊蕩在中國北部草原地區的遊牧民族,當做是自己的祖先。
  • 瓦良格號回國時,途中遇到「攔路虎」敲詐,多虧該國仗義出手解圍
    大家都知道,遼寧艦的前身是瓦良格號,而遼寧艦又是我國第一艘航母,這艘原本屬於蘇聯時期的航母,因為解體而被烏克蘭繼承。但畢竟是上個世紀蘇聯時期的軍工產物,沒有徹底完工,只做了70%的工作,蘇聯就解體了。最關鍵的核心裝備,動力設備還沒有完成安裝。
  • 土耳其索要10億美元!此國仗義相助犧牲一人,遼寧艦順利回國
    眾所周知,我國的遼寧艦並不是我們自主研發設計,其前身是蘇聯時期製造的瓦良格號。在蘇聯解體後,瓦良格號航母歸烏克蘭所有,因為烏克蘭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故而這艘航母的研製也就此擱置。眼瞅著航母泡在水裡越來越舊,烏克蘭直接將瓦良格號賣給我國。不過,雖說瓦良格號是大名鼎鼎的「航母」,但其並沒有完成全部的建造工作,也沒有動力系統支撐其獨自航行。
  • 瓦良格號回國一波三折:土耳其的從中作梗,背後是受美國指使?
    在這段旅程中,最艱險的莫屬土耳其從中作梗,導致瓦良格被困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海峽,要想化解這個難題離不開的國家的努力,但沒有想到的是希臘居然伸出了援助之手。  一、一波三折的回國之路   在蘇聯建造的這九艘航母中,中國實際一共獲得了三艘,但是經過研究,在瓦良格號之前購買的明斯克號和基輔號這兩艘航母實用性不強。
  • 瓦良格號回國時,土耳其百般刁難,為何希臘卻願意伸出援手?
    導語:瓦良格號回國時,土耳其百般刁難,為何希臘卻願意伸出援手?了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遼寧號能夠服役是十分艱難,因為在購買到之後運回國,經歷無數波折,沒有想像中那麼簡單。當時採取的運回計劃是,從地中海途徑黑海,再以最快的路線運回國,但要想成功越過去,必須要經過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假如對方不放行,再怎麼心急都沒有用。土耳其是北約國家,對美國的號召是堅決執行的,因為他只能做這個出頭鳥,開始進行百般刁難,最大化獲取利益。
  • 瓦良格號航母回國有多難?一個要10億美元,一個壓根不讓過
    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前身是瓦良格號,但瓦良格號從黑海造船廠運到大連港卻費勁周折。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經濟不佳,無力繼續建造,瓦良格號被長時間的停放在尼古拉耶夫的海邊。1999年,瓦良格號駛離黑海,向中國進發。
  • 當初土耳其中途攔截瓦良格,為什麼希臘願意幫助中國?
    當時烏克蘭經濟很困難,要把軍事財產變賣,我國就想入手烏方手裡的「瓦良格號」,也就是遼寧艦度前身。這艘航母回國之路十分艱難,當土耳其要求我國繳納天價保證金時,是希臘出面擔保才沒有交。當初希臘願意讓「瓦良格」到達中國的原因是什麼?看完有點意外啊。
  • 當初希臘為什麼願意讓「瓦良格」到達中國?
    直到1998年,創律集團通過競標,最終以2000萬美元的代價買下了瓦良格號,自此「瓦良格」開始了它回中國的漫長的航程,其中歷經幾番波折,最終才到達中國。我國最初強調會完全負擔瓦良格號通過海峽的安全保險以及各種賠償費用。但是土耳其絲毫不為所動,直到中國方面以對土耳其輸出武器技術等條件,土耳其政府態度才有所轉變。
  • 為什麼希臘願意擔保瓦良格號通過布斯普魯斯海峽?
    不過當時瓦良格號航母的建造工作只完成了68%,如果烏克蘭想要繼續把瓦良格號建造完成,最少還需要2億美元左右,這對於烏克蘭當時的經濟狀況來說,是無法承擔的,所以怎麼處理瓦良格號就成為了烏克蘭當局考慮的問題。有人提出將瓦良格號航母解體變賣,烏克蘭當局在評估之後發現,光是解體瓦良格號就需要2.5億美元,而獲得的回報卻只有500萬美元,這個提議隨後被否決。
  • 當年為什麼中國買瓦良格號要繞遠路回國?美國:誰敢放行就揍誰
    現如今中國的海軍越來越強了,回首這段歷程我們會發現中國海軍在變強的道路上經歷了無數坎坷,別的不說,就連我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號從無到有都花了好長時間。很多人都奇怪一個問題,那就是為什麼我們從買到瓦良格號,到遼寧號航母改裝完成,居然花了那麼長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