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欽州是一座靠海的城市,自然孕育出了豐富的海產。不少遊客來到廣西,都會指名去欽州吃海鮮,今天一隻魚和各位走訪欽州,品嘗最新鮮的海產品吧。
欽州市,緊鄰著北海市,同樣是一個濱海城市,也擁有非常豐沛的海洋資源。而不同的是欽州有規模相當大的生蠔養殖區,這裡的大蠔非常出名,現在就來品嘗美味的清蒸生蠔。
欽州市古稱安州,在南海之濱,有著1400多年的悠久歷史,在先秦時期,欽州屬於百越之地,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由象郡所管轄,一直到隋開皇18年,取欽順之意,改名為欽州,就一直沿用到今天。
龍門「七十二涇」
欽州其實是一個靠海的地方,在欽州龍門港的蔚藍海面上,有數百座形態各異的小島散布其中,島跟島之間被72條彎曲的水道環繞,這些水道被稱為「龍門七十二涇 」,由於涇如玉帶,島如明珠,所以七十二涇又有「龍涇環珠」的美譽,這裡的生態資源非常的豐富,自明清以來就一直是欽州八景之一,每入一涇,展現在眼前的便是一幅幅令人陶醉的不同畫面,儼然人間仙境,享有"南國蓬萊"的美稱,當中最珍貴的非這片紅樹林莫屬,由於它跟恐龍生活在同一個時期,因此被譽為是海底活化石。
生猛海鮮
欽州古代是一座邊防重鎮,如今是重要的商業集散地。東風市場是欽州比較熱鬧的市集,不管是服裝鞋帽還是家電日用品應有盡有,她照顧著欽州人的日常生活。另外一處人心鼎沸的海產市場,照顧著這是觀光客,跟老饕的胃,欽州灣在海產豐饒的北部灣最北方,也是一個盛產海鮮的地方,欽州人說來到這裡就能夠吃到世界上最新鮮的海鮮。
因此很多到廣西旅遊的人們,一定會指定到欽州搶海鮮,尤其是養殖的生蠔,更是味美價廉。欽州是著名的大蠔之鄉,當地所養殖的大蠔,有個大肉厚味鮮美等特點。
大海蚌也是欽州的特產,剝開蚌殼,一個比一個還要肥美,比起其他地方的海蚌,足足肥重好幾倍。當地人說「一個蚌嘗嘗鮮,兩個蚌解解饞,三個蚌吃個飽」。但不能只吃海蚌,還要留點胃品嘗其他的生猛海鮮,市場裡的海鮮種類,讓人看得目不暇接,真不知道從何下手。由於是產地,價格比市區要低廉許多,除了遊客住在城裡的人們也願意花錢來大快朵頤,因此海產市場裡頭,總是不乏前來採購海鮮的人們,算一算,還真是值得一來,因為都是超新鮮的海產。
三娘灣
欽州擁有延綿數百公裡的海岸線,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孕育出不少的自然美景,三娘灣就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創造出來的美麗海灣。三娘灣境內寧靜優美的海濱小漁村,加上成排的椰子樹林,讓這裡充滿了南國風情,不少遊客會特別安排住在漁村當中,悠閒的踏浪戲潮,體驗寧靜的海濱生活。
在三娘灣,踩在沙灘上,除了各式各樣的巖石點綴。能夠找到形態各異的海螺,用海螺製成的樂器吹奏起來別有一番風情。三娘灣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當地原來只有三個英俊的小夥子居住,他們共在一條船,共用一張網,共睡一個倉,彼此互愛,相依為命,有一天三個仙女下凡,發現這處獨特的海灣,跟勤勞英俊的小夥子,就決定要下嫁給他們,玉帝得知,允許他們暫住三年。
於是他們過著丈夫出海打魚,妻子在家織網的養兒育女的幸福生活。但是三年後玉帝不見三位仙女回來,大怒之下掀起狂風巨浪,吞沒了漁船。三位妻子在海邊並排站立,頂著狂風巨浪,等待丈夫歸來,日復一日,最後化成三柱,並排站立的花崗巖石,讓大海見證他們堅貞的愛情。當地人稱三位仙女為三娘,或者是三婆,在逢年過節跟出海之前,都會來燒香祭拜,祈求身體健康,平安吉祥。
千百年以來,大海豐饒的自然資源,哺育了三娘灣的人們,這裡的淳樸漁民,懂得知足常樂的道理,安於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們是一群樂天知命的人,不怨天不尤人,只為全家快樂的明天在努力。三娘灣還有一項特產,就是海鴨,他們主要生活在淺海灘涂上,這是其他地方少見的,這裡的鴨肉特別的美味,蛋黃顏色呈紅色,而且成為當地高檔筵席的珍品。到底跟河鴨有何不同之處呢?這裡的海鴨一般都是吃天然海鮮小魚長大,它的營養價值非常的高。跟一般的海鴨蛋吃起來味道不一樣,肉質非常的甜。
欽州論名氣,雖然比不上桂林陽朔,但實際上卻更有一番風情,欽州的人們充分利用資源優勢,讓他們能夠靠海吃海,陽光沙灘的美景,海產海鴨的鮮美,都讓人們流連忘返,寧願終老此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