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當網是我最早接觸的網際網路購物平臺,十幾年前由高中班主任介紹,這麼多年只看到當當網越來越好,卻在出其不意間,就掉在了噹噹創始人夫妻的瓜田裡被迫吃瓜。
26號時,李國慶在某公號裡有了一個全新的名字,叫「紐鈷祿·國慶」,而這新名的由來則是因為在這天,他上演了一部《步步驚心》的去公司」接管「印章事件。
在事件之後,當當網很快發了一份聲明,說:使用所有遺失公章的書面文件作廢。
而另一方面,李國慶也不甘示弱,發聲明稱:公章掛失的聲明,因為沒有公章而無效。
面對夫妻倆如此你一拳我一腿的行徑,有人支持俞渝,認為如此行事不合常規,手段不正當。
有人支持李國慶的做法,因為在最近發布的全體員工書中,李國慶明確表示他的做法是經過臨時股東大會所認可的,他的行為代表的是股東的想法,而非個人意願。
在俞渝和噹噹現任副總裁股東會闞敏否認收到去參加這個所謂的臨時股東大會時,李國慶為了自證清白,確實已經提前通知,曬出了與兒子的聊天記錄。
在這份記錄中,李國慶表示20多天前就準備召開股東大會了,而且也邀請了俞渝,只是俞渝拒絕參加。
為此,又有人提議,如此奪權,不如把噹噹全權交給兒子管理,肥水不流外人田。
面對如此無奈提議,有人卻露出了羨慕的眼光,父母之爭,最大贏家竟然是兒子,人在家中坐,錢從天上來,也太美了。
父母互撕,有人羨慕的是李國慶兒子的」漁翁之利「,而有人看到的,則是孩子面對父母戰爭的手足無措。
李國慶和俞渝的故事,可以追溯到孩子13歲的時候,那時候李國慶夫婦問兒子:父母該不該離婚?
兒子一針見血:你們倆的主要矛盾不是在生活中,你們倆的矛盾全是因為在一個公司工作,所以你們離了婚,如果還在一起工作,就不能解決,你們要不先試試,不要在一起工作呢?
2017年,兒子接受股份的時候對父母說:給了我個紙面財富,那我跟你們明說,以後關於噹噹的問題,你們倆誰也不許逼我表態。
孩子22歲的時候,也就是2019年12月,離婚案開庭那天,李國慶說兒子對父母兩人矛盾表了態:可以溝通但不站隊,兒子說自己愛媽媽,也愛爸爸。
父母爭執,從來就沒有贏家,而最大的輸家,往往就是孩子,對兒子接受股份的表態時,連李國慶都說:當時他都想到了這個投票權的問題,我都沒有想到。
在我們絕大多數普通人的眼裡,富二代都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沒有世俗煩惱,整天穿金戴銀,真正的錢從天降。
然而在一期《楊瀾訪談錄》裡,李國慶撕破了富豪家庭完美的窗戶紙,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問題,引起了很多人的深思,也讓很多人明白,錢並不是萬能的。
在節目中,李國慶透露因為夫妻在工作上不合,為了緩和夫妻關係請了八年心理諮詢師,一次心理諮詢師詢問兒子對父母有什麼要求,10歲的兒子淚如雨下:我希望爸爸每周可以去學校接送我一次,媽媽可以每周做兩次飯。
這不正是朱一旦「有錢人的生活就是如此樸實無華且枯燥」的寫照嗎?
都說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可面對一個破裂的家庭,我從來就沒想過贏家會是一個怎樣的姿態,看到最多的,則是對孩子的傷害。
李國慶手撕孩子媽媽,讓兒子當傳話筒:想算計我一分錢,我都要拼命。希望你發揮調解人作用,她估計只能聽進你的話。
兒子苦笑無奈,說話儘量一碗水端平:媽媽在忙電商打仗的節骨眼。我可以通知,我覺得這個不是我站隊。
每說一句話都要思前想後掂量掂量,生怕自己的一言不慎再次挑起父母的爭端,富二代也許不難,但作為父母唯一傳話筒的富二代,一定不容易。
0分父親動畫大師宮崎駿,妻子的喪偶式育兒生活
在吃瓜的同時,為了讓自己的心靈也感受一點童真和美好,我最近重新去刷了宮崎駿的動畫,然而事後卻很惘然,宮崎駿唯美的動畫後面,同樣不堪。
以前,我只知道宮崎駿的動畫很美,美不勝收,無論從風景、人物、風景還是動作刻畫,簡直無人媲美,然而在這樣精心製作的背後,卻是因為大兒子宮崎吾郎父親的0分。
宮崎駿的動畫生涯,完美詮釋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所以成為動畫大師的宮崎駿在父親這一角色註定只能得0分。
宮崎駿的工作室自成立以來,他是唯一一個一星期畫出300張場面設計手稿的人,哪怕工作室還有其他人,卻沒有人能達到如他這般高效率。
為了動畫,宮崎駿最忙的時候伏案畫12小時,除去休息時間,可想而知留給家庭留給孩子的時間能有多少。
除了時間方面,在質量方面宮崎駿對待員工也如自己般嚴苛,力求每個細節做到極致完美,也因此在大兒子加入工作室後同樣被父親罵到狗血淋頭。
父親諷刺兒子不會畫畫,兒子公開差評父親:他是個0分父親。
因為宮崎駿的強勢,妻子為了照顧孩子,被迫退出原本比宮崎駿更有前途的動畫職場,全職成為賢內助,當孩子表示看到爸爸的時間還不如看爸爸做的動畫的時間多時,妻子就畫全家福安慰孩子:這樣就和爸爸在一起了。
父親一輩子奉獻給工作,在家一無是處,母親喪偶式育兒,讓吾郎在最初設定《虞美人盛開的山坡》時,就堅持讓從小喪父的阿海設定一種憂鬱的形象,他深信阿海失去父親的陪伴,就如同自己的童年經歷一般,也一定會在性格上有很深的影響。
父親的無意,母親的喪偶式育兒,是吾郎童年最深的傷痛,哪怕成年,他依舊堅持父親只能得0分。
不管家境如何,對於每個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永遠就只有兩樣,那就是父親和母親,如果父母相愛,家庭和諧,孩子的幸福感不言而喻,如果父母不相愛,互撕甚至拿孩子出氣,那麼最痛苦的不是家長,而是孩子。
孩子明明什麼都沒有做錯,就成了父母相互攻擊的炮彈,這樣的結果對於孩子來說,何其無辜。
在父母這場手心手背的戰爭中,不管誰贏,最大的輸家都是孩子,在戰爭結束的同時,孩子也註定背負起辜負其中一方的自責,這樣的內心糾結和陰影,正在互撕的父母可能想到過。
互撕的李國慶夫婦,0分父親宮崎駿,他們的強勢,都更容易導致孩子的安全感不足,自信心缺乏,情緒內向或暴躁,感情冷漠。
溫格·朱利在《幸福婚姻法則》中說:即便是最幸福的婚姻,一生中也會有200次離婚的念頭和50次掐死對方的想法。
再多的荷爾蒙,隨著時間的流逝都會趨於平淡,生活本該就是柴米油鹽,一地雞毛,重要的不是去幻想理想生活,而是放下眼光去整理和感受這人間煙火。
如果你也有孩子,請你一定要做到:
無論生活多麼困苦,都不會抱怨是因為孩子才會變得如此糟糕,孩子沒有錯,這是大人的事,孩子依舊可以放手去追求和創造你想要的美好。無論養育孩子有多大壓力和負擔,都不去抱怨孩子,因為我們都是未經他同意擅自帶他來到這世界的人,他有什麼錯去背負我們的自私。無論夫妻關係多麼惡劣,都不要去相互揭短,在與孩子的相處過程中,相信孩子會有自己的判斷,夫妻情感破裂,但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愛不會變,孩子一樣可以愛爸爸,也可以愛媽媽。尊重孩子的想法,相信孩子的判斷,要知道,傷害孩子的,從來都不是夫妻離婚,感情破裂這件事,而是分手之後父母對孩子的態度和做法。
最後,儘管我不是王菲的粉,但不管在她對於自己的生活安排上,還是在對孩子的教育上,她的做法都讓人信服,我欣賞她,也敬佩她的灑脫。
——我是小皮育兒經,育嬰師一枚,職場媽媽,帶娃碼字——多平臺優質原創作者,會點孕產,懂點育兒,更專注教育——孕育、帶娃是當媽一生的事業,關注我,一起更輕鬆帶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