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首臺套生物質多聯產裝置投產 秸稈變身「綠色三寶」

2021-01-09 浙江在線

國內首臺套生物質多聯產裝置投產 秸稈變身「綠色三寶」

2018年01月10日 06:46:01來源:浙江在線記者 王世琪

  浙江在線杭州1月9日訊 (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王世琪) 1月9日,國內首臺套生物質多聯產裝置在杭州發布。該裝置可以分解包括秸稈在內的單一生物質,同時產出無毒綠色環保的生物質燃氣、生物質活性炭和生物質醋酸3種環保材料。

  日前,這套生物質多聯產裝置已在海寧點火成功並正式投產運行。據了解,該裝置由浙江華尚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負責運行。

  根據國家最新統計,中國現在每年產生可收集的生物質達6.9億噸,如果利用這套生物質多聯產裝置對這6.9億噸生物質實施資源化利用,可以產出9000餘億立方米燃氣用於供電供熱,緩解能源緊張;產出6900餘萬噸活性炭,製成炭基肥可以改良土壤,修復以往對土壤的破壞;產出8000餘萬噸生物質醋液,製成除草劑等類型的生物質農藥。這6.9億噸生物質實施資源化利用後,將拉動上下遊產業的產值達萬億元以上。

標籤:生物質;活性炭;醋酸;浙江;生物質燃氣;環保材料;聯產裝置;綠色...責任編輯: 王藝

版權和免責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線"或電頭為"浙江在線"的稿件,均為浙江在線獨家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轉載或鏡像;授權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浙江在線",並保留"浙江在線"的電頭。

相關焦點

  • 巴彥淖爾首個生物質炭肥、熱、氣聯產項目在烏拉特前旗建成
    由內蒙古公田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059萬元建設的,全市首個生物質炭肥、熱、氣聯產項目在烏拉特前旗西小召鎮公田村建成,該項目11月份正式投產運行,年產值可達7500萬元。這幾天,在內蒙古公田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廠房裡,工作人員正在加緊對炭基生產線設備進行調試、加固,確保11月份設備能夠順利投產運行。內蒙古公田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廠長陳文雄說:「我們這個造粒烘乾設備已經基本改造完成,現在就等著葵花秸稈收回來後,我們投入生產。」據了解,生物質炭肥、熱、氣聯產項目總投資5059萬元,總佔地面積50畝,其中一期佔地25畝。
  • 內蒙古市首個生物質炭肥、熱、氣聯產項目目前在前旗開發建設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摘要:由內蒙古公田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059萬元建設的、全市首個生物質炭肥、熱、氣聯產項目目前在前旗開發建設。由內蒙古公田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059萬元建設的、全市首個生物質炭肥、熱、氣聯產項目目前在前旗開發建設,預計11月份正式投產運行。這幾天,在內蒙古公田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的廠房裡,工作人員正在加緊對炭基生產線設備進行調試與加固,確保11月份設備能夠順利投產運行。
  • 國內首個生物質炭氣多聯產 一體化菸葉烘烤設備成功運行
    原標題:國內首個生物質炭氣多聯產 一體化菸葉烘烤設備成功運行   經過近4個月的運行調試,由雲南省農業科學院、農業部雲南菸草生物學與加工科學觀測實驗站、雲南威鑫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瀋陽金和福公司等單位投資建設的國內第一個生物質炭氣多聯產一體化菸葉烘烤設備在農業部雲南菸草生物學與加工科學觀測實驗站
  • 秸稈變能源 環保又扶貧——吉林東遼廣德匯能啟動生物質炭氣電熱...
    東遼廣德匯能生物質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擁有在生物質(秸稈)炭氣電熱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方面有獨特的技術。公司深度開發生物質(秸稈)電、炭、氣、熱聯產產業,並擁有自主的知識專利產權,為節能環保、精準扶貧、分布式能源、綠色有機農業、環保產業及炭交易等生物質綜合利用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生物質炭氣電熱能源綜合利用項目讓秸稈變能源
    在生物質(秸稈)炭氣電熱能源綜合利用項目方面,東遼廣德匯能生物質能源開發有限公司擁有獨特技術,為節能環保、精準扶貧、分布式能源、綠色有機農業、環保產業及炭交易等生物質綜合利用帶來巨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 創新技術:生物質氣化發電聯產炭、熱、肥技術
    國內有些大型肥料企業,已經大量採用生物炭和提取液應用到肥料生產中。 國家相關部門非常重視這項技術。2016年,農業部發布了關於秸稈炭及肥料的標準指南;科技部2017年度「十三五」重點研發計劃「化學肥料和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研發」試點專項項目的申報指南中,特別設立了炭基肥料專項。
  • 生物質發電:行業出清「剩者為王」
    在20世紀70年代全球性的石油危機爆發之後,以生物質能源為代表的清潔能源在全球範圍內受到高度重視。各國都制定了開發生物質能的發展計劃,如日本的陽光計劃、印度的綠色能源工程、美國的能源農場和巴西的酒精能源計劃等。
  • 「吃」掉廢秸稈催生「綠」經濟!界河鎮紮實推進秸稈綜合利用紀實
    日前,在界河鎮陳馬廠村的農家地裡,一臺大型移動式揉絲打包機正忙著把玉米秸稈揉絲,讓它們變為一捆一捆的柴草,這是界河鎮特邀田陳煤礦富源生物質電廠在回收被農民廢棄的玉米秸稈。「這樣的事情,今年還是第一次。」村民陳增如告訴筆者。
  • 冠寶林炭化爐技術賦能 打造生物質炭氣聯產設備
    原標題:冠寶林炭化爐技術賦能 打造生物質炭氣聯產設備   植物生物質能源是一個巨大的太陽能寶庫,發展植物生物質為原料的綠色能源轉化技術,符合可持續發展的主題,為實現碧水
  • 國家能源局公布第一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清單
    日前,國家能源局發布關於第一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的公示,擬將二代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生產裝備、1240MW高效超超臨界汽輪發電機組等26個技術裝備列入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項目清單,有關煤電項目等依託工程均已核准、在建或投產。
  • 生物質環保顆粒燃料:將秸稈枯木「變廢為寶」
    衡東融媒11月18日訊(融媒體記者 蘇偉哲)11月17日,記者來到位於楊林鎮的衡陽市榮昊新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質顆粒加工廠內,整個生物質環保顆粒生產環節的所有機械設備一應俱全,粉碎機、輸送帶、造粒機呈流水線作業的形式展現在眼前。
  • 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首臺車下線
    2020年11月19日上午9時,山東重工(濟南萊蕪)綠色智造產業城—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投產暨首臺車輛下線儀式在該項目總裝車間隆重舉行。隨著屏幕緩緩開啟,一輛剛剛組裝下線的新一代黃河重卡緩緩駛到舞臺中央,標誌著中國重汽智能網聯(新能源)重卡項目正式投產。
  • 生物質燃料是汙是潔?
    秸稈收儲打包體系建設規範》。現誠邀地方政府、研究機構及秸稈設備、秸稈收儲運和秸稈相關生產企業參與此標準的意見回饋、現場調研及研討會等,並歡迎各企業機構參與起草單位。 生物質成型燃料屬於可再生能源,是一種較好的煤炭替代燃料,也是我國一個新興的產業,然而發展中卻遇到不少難題。
  • 榆能化第二套DMTO裝置投產!
    12月10日,榆能化填平補齊工程DMTO裝置一次性開車成功,產出了合格的聚合級乙烯與丙烯。
  • 山東能源:世界首臺多噴嘴對置式半廢鍋氣化爐成功帶負荷試運行
    >世界首臺多噴嘴對置式半廢鍋氣化爐正式進入帶負荷試運行階段。高溫合成氣經氣化爐內廢鍋回收大部分顯熱,每小時副產~100t 9.8Mpa高壓蒸汽,可降低公用工程鍋爐建設投資,符合國家綠色發展要求。工程建設期間,該公司嚴謹求實、團結協作、拼搏奉獻、勇攀高峰,工程總包方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高度重視、高層督導、同心同德、攻堅克難,嚴格按照「四大控制」要求,打造精品優質工程。
  • 石家莊越來越多村民不再「燒錢」
    其中,通過機械還田,有效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通過飼料青貯,把秸稈轉化為優質飼料,促進畜牧養殖業發展;通過利用秸稈制沼氣、秸稈壓塊、秸稈發電等能源轉化,推進農村新能源開發利用。  記者走訪時獲悉,趙縣已購置農田深翻作業、秸稈收儲運及有機肥生產等配套設備133臺(套),總投入55.48萬元,發放項目機具購置補貼資金24.12萬元。
  • 生物質發電|投資2.6億元!黑龍江和禾生物質發電項目併網成功
    麥電網訊:1月8日5時18分,位於市生物科技產業園區的省百大項目——市和禾生物質發電項目經過兩年多的緊張施工,終於建成併網成功。  市和禾生物質發電有限公司是東山區招商引資企業黑龍江省經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子公司。由該公司建設的和禾生物質發電項目總投資額為2.6億元,於2018年5月開工建設。  該項目建設採用1×130t/h高溫高壓循環流化床生物質蒸汽鍋爐,設備採用1×30MW抽凝式汽輪發電機組,年可發電21600萬kwh,年產值16416萬元。
  • 鶴壁田間的小秸稈變身搶手貨,因為啥?
    鶴壁田間的小秸稈變身搶手貨,因為啥?小秸稈變身搶手貨在西崗鎮小車村一處農田裡,一臺秸稈撿拾打捆機已工作了近10個小時,將90多畝的小麥秸稈打捆成包。機主趙秀麗根據訂單,將這些秸稈賣給有需求的養殖企業和小農戶。趙秀麗說,他家也養羊,過去每年光買草料就沒少讓他頭疼。「從外地買料價格高,有時還買不到。
  • 國家補貼退出,農林生物質發電傷很深,這個嚴重依賴補貼的行業出路...
    農作物秸稈與灌木樹枝等農林生物質在農村最為常見,農林生物質富集地區也多是深度貧困地區,這使得項目具有了扶貧屬性。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估算,一個3萬千瓦的生物質發電機組的項目,對應處理一個縣域的農林生物質,一年消納30萬噸廢棄物。
  • 肇源縣慶翔生物質發電項目進入投產倒計時
    東北網12月24日訊 經過半年多的連續建設,投資6.4億元的大慶慶翔生物質發電項目全面進入生產前的建設總攻階段,300餘名工程建設者們克服嚴寒天氣的不利影響,分區多點位搶抓工程建設進度,項目投產進入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