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緣專欄:身心本自具足「平衡」與「和諧」

2020-12-24 重樓逾陀

撰文:儼然

我出家以後常想:用什麼方法可以在佛門安住下來?我發現自己擁有比別人更好的因緣。例如,每一次生病,都是自己用功的最佳時刻,因為終於發現身體是那麼地平衡。本來生病是痛苦的,但是結果在生病時,才知道身體可以是那麼地平衡,又那麼地無常。

我們其實常忽略身上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你看住它、耐心地安下它,就知道世間能真正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是來自於善用自己的身心。

身心要透過修行才能夠安頓下來,如果隨著自己的意念,依自己的高興或不高興而任意妄為,那不是真正的安頓。

..

其實要想解脫煩惱,身心必須要平衡與和諧,而平衡與和諧在我們身上本來就已具足,這是每個人與生具來的寶藏。在你的身上就可以挖掘這些寶貝,你如實地認識自己,就可以看到這些無價的珍寶。

認識自己,不是在意高矮、性別、美醜或國籍,而是要從身上發覺自己的平衡點在哪裡。我所說的「平衡」,不是指走路不會一直歪來倒去的平衡,而是指身心和諧的平衡。

我們的身心裡本就具有平衡的東西。例如,我們每天不都在走路嗎?你會感覺有一股力量不斷地推動你往前走,我們不是一直都在往前衝的。又如聽到打板聲,我們自然而然地就提起腳步,不論走得快或慢,走得大步或小步,不就是這樣一步步地走到齋堂,這不是一種平衡嗎?

..

你的身心怎麼會不平衡呢?它本來就很平衡,現在只要多加一點點專注,這是用功,不是另外再生出一個東西,它本來就存在你身上。你要看清楚,身與心從來就沒有分開過,這是我們與生具來的。

你走得快或慢,或停下腳步,或坐在坐墊上,你不會感到煩躁或心猿意馬,這些都是平衡。以自己的平衡力,再加上用功、安住,同時還可以再學習、再成長、再開發,也可以治療自己,這是一個人一生的志業。

這種志業不是要趕快開悟成佛作祖,或證得初果、二果。證涅槃很重要,可是涅槃最基本的條件是身心要安穩、和諧,如果身心無法獲得安穩,涅槃就永遠不可得。所以,我們要反問的是:「修行要修到哪裡去?」

想要趕快到西方極樂世界去,還不如把那種心情放到此時此刻、此生此地來完成它,不但你自己可以享用,也可以構成影響力,因為這些還可以再發展,讓更多的人獲得平衡與安穩。

...

相關焦點

  • 佛緣專欄:菩提道上的「念珠」
    才別過臉,剛才強自鎮定下來的心情都竄了出來,一不留神,差點撞上剛從外面進來的一位老婦人。走在廊上,邊整理自己心情,邊想著怎麼為她定復健計劃。忽然聽到有人追上來:「醫生,稍等一下咧!」原來是剛才那位老婦人,她快步趕上,拉起我的手說:「拜託!拜託你!你對阮女兒多照顧啊! 」我還來不及反應,突然覺得手腕被套上什麼東西,嚇了一跳,反射性提起手來。
  • 禪宗六祖:何其自性本自清淨!何其自性本自具足!
    佛教不是迷信,是科學中的哲學,是哲學中的科學,需要我們投入自己的身心去驗證,在自己的身心上去體驗,去悟道,去證道,真能夠「明心見性」,就會有智慧的升華,有人格的提升。在當時再也沒有明師指點的情況下,渡過恆河,在菩提樹下發願:「不證菩提,不起此座」,在七日之內,證得四禪八定,六通具足,第七天早晨,睹明星而悟道,這就是當初佛祖出家的初衷:為了求得正道而出家學佛,我們學佛就要學習佛祖的精神,而不是走入迷信的道路,甚至以為學佛後就能夠心想事成。何為真理?何謂道?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 龍樹菩薩:什麼是「阿惟越致」?如何斷「變易生死」念佛往生
    菩薩達至「不退轉地」,就是修行達至「不動地」的八地菩薩,標誌著此位菩薩跨過了成佛的第二關,即了斷「變易生死」,除了位不退、行不退,連念也不退;又即是進入「正定聚」,成佛指日可待,必至滅度(證入涅槃)。龍樹菩薩提出的「論證」────念佛往生龍樹菩薩在《易行品》續云:阿彌陀佛本願如是:若人念我,稱名自歸,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常應憶念。「本願如是」,顯彰阿彌陀佛的大願已經成就,願以成力,力以就願;由願成力,因力願成,所以「如是因,如是果」,成為因果自然和必要的真理,真實不虛。
  • 釋淨空:這樣念「嗡、嘛、呢、叭、咪、吽」才會靈
    念咒一定要有老師教導,咒屬於密法,咒講求三密相應,你只有口,沒有身,沒有意,三樣缺了兩樣,那個咒念得不靈;三個條件具足,這個咒靈。譬如說,大家念得最普遍的是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嗡、嘛、呢、叭、咪、吽」,念這個咒的人很多。我們只有口念,我們身密、意密沒有,怎麼念功夫也不得力。就像小朋友唱歌一樣,唱得很好聽,節拍也沒有錯,唱的什麼意思不知道,只會唱但不懂意思,這有什麼用處?
  • 佛緣專欄:一隻貓改變了我,是貓教會我如何去「愛」
    也在一次次生命故事的交流中,達到了「教育」與「關懷」的目的,也留下一篇篇的樂章。在一次佛學會中,討論到「學習原諒與寬恕」,這是聖嚴法師的一篇文章。什麼是「原諒」?什麼是「寬恕」?原諒:包涵、包容、寬恕、海涵、見諒、寬恕諒解。寬恕:寬容原諒他人的過失。因為不懂得原諒與寬恕,所以要學習原諒與寬恕。
  • 「物我兩忘」、「梵我一如」、「我思故我在」究竟什麼是「我」?
    撰文:川流中國人以「物我兩忘」之藝術境界為高,印度人以「梵我一如」為終極目的,西方人則以「我思故我在」為哲學的裡程碑。究竟這個「我」是什麼?如何去理解這個「我」呢?現實所見的情景,與人們的期待是相違背的,於是引起心靈的不安,種種焦慮、不安、憂悲、困擾、苦痛隨之而來,惱亂著身心,不得自在。「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潔,無物堪比倫,教我如何說?」-- 《寒山詩》大約在2600年前,印度的釋迦太子經過六年的苦修,終於在菩提樹下,解脫一切執見的束縛,成為了一代聖者。
  • 維護異界與現世的平衡!吸血鬼漫畫「血界戰線」動畫化
    維護異界與現世的平衡!  由內藤泰弘繪製的SF傳奇幻想系吸血鬼漫畫「血界戰線」在新一期的「JUMP SQ」上宣布動畫化,目前詳情還未公開,今後會在「JUMP SQ」以及「JUMP SQ19」2本雜誌上陸續公開,對該作有興趣的朋友請繼續關注178動漫頻道的後續報導
  • 淨空法師:「保持身心像蓮花,跟觀世音菩薩結緣」
    傳咒,多半是傳觀世音菩薩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很多人都會念,章嘉大師也把這個咒傳給我,叫我平常念。什麼意思?「唵」是梵語,意思是身體,講法身、報身也行。「嘛呢」,大乘經很多,蓮花。「叭咪」是保持。「吽」是意,就是念頭。他們的文法,身、蓮花、保持、意。中國的文法,保持身心像蓮花一樣。
  • rapport「融洽;親善;和諧」的運用及起源
    Word of the Day:January 13, 2021rapport融洽;親善;和諧noun ra-PORDefinition:a friendly, harmonious relationship; especially
  • 聲優雨宮天公開自彈自唱的「一周的朋友」ED「奏」
    聲優雨宮天公開自彈自唱的「一周的朋友」ED「奏」 動漫 178動漫整編 ▪
  • 「菩薩」是指的什麼?
    什麼是「菩薩」?不論是否有學佛,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聽過「菩薩」這個詞彙,「菩薩」到底是什麼意思呢?「菩薩」是「菩提薩埵」(梵Bodhisattva)的簡稱,其意是指「覺悟的有情」。「有情」也稱為「眾生」,菩薩就是把「覺悟」這件事放在最重要位置的人。佛教的七眾弟子—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與優婆夷,前五眾屬於出家弟子,後二眾則屬於在家弟子。這七眾弟子也可分為兩類—聲聞眾與菩薩眾,菩薩眾不一定局限於在家弟子,也包括出家的弟子。
  • 你我本自具足
    每個人,本自具足。身體裡沒有我,身體不是我。身心合起來,也沒有我。這就夠了,可是,我們依然搞出了很多方法來。本自具足的事情,迷惑和醒悟就在一念間。人類的主觀和客觀的認知概念,是一個錯覺。本來,我們不是活在肚子裡的自我。就是說,肚子裡面沒有我,肚子外邊也沒有我,肚子,也不是我。
  • 「禁書目錄」大滿貫!「這本輕小說真厲害2011」排行出爐
    「這本輕小說真厲害2011」排行出爐 動漫 動漫FANS新聞組 ▪ 2010-11-18 09:45:08   來了來了!!
  • ...是「本願寺顯如」「松永久秀」「淺井長政」三位大名的詳細介紹。
    官方也公布了「本願寺顯如」「松永久秀」「淺井長政」三位大名的特徵與能力,我們也將其整理排版,希望能幫助到正在啃著生肉的各位玩家們!【遊俠網】《信長之野望:大志》開場動畫本願寺顯如之志「往生極樂」  - 座的代價:商圈的投資費用增加本願寺顯如之志「往生極樂」的特徵  本作的新要素「志」系統,能凸顯大名家的特性,讓戰略更富有多樣性。
  • 劇場版動畫「劍風傳奇」最終章因內容和諧被定級為R18
    劇場版動畫「劍風傳奇」最終章因內容和諧被定級為R18 動漫 178動漫頻道 ▪ 2012-11-14 18:03:00
  • 「淨土宗」宗祖師論淨土的「生因」究竟是什麼?
    善導大師演繹此願,其實是第十八願,但大師卻大膽地取去「至心信樂」,以「稱我名號」而代之,突顯「稱名」念佛是因,往生是果的必然關係。善導大師絕不妄自越格發揮,他依據《觀無量壽經》〈下生下品〉所言:「如是至心,令聲不絕,具足十念,稱南無阿彌陀佛。稱佛名故,於念念中,除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 日語中的「〆」「」「卍」都是什麼鬼?
    據說「〆」這個字是由漢字「卜」變形而來,也有人說「封」字簡略化後產生的字,沒有標準答案。書面信封口上的「〆」則是表示此信封已經黏死封閉好。也就是取「閉(し)め」的關閉、合上之意。而文件中的「〆切(しめきり)」即是表示截止時間,這種用法取自「締(し)め」,有關閉、結束等意思。
  • 「李老師專欄」大野耐一先生 40年前諍言的聯想
    但第2、3項根源於設備管理、操作的問題,則需「人員的行業專業技術與對設備的精通」才能奏效。以下是兩則具體的問題與改善機會例子:包括既有老員工與新招募的人員,羅列著未曾見過與操作過,老闆親自到歐洲去採購來的最新設備。也沒人仔細研究過操作手冊,而巡迴各公司的代理商工程師則說,如果熟讀、照著操作手冊作業,會成為頂尖的工廠。
  • 談戀愛,怎樣算「合適」?
    點擊上方「關注」,每天分享有趣且實在的情感乾貨。文-原創| WeGo_花花插畫-轉自 | Jay Fleck我們都知道,三觀不合的感情很難走得遠。是自己要求過高,戀愛本應如此,還是因為不合適,趁早分手更好?談戀愛,怎樣算「合適」?不存在完美的合適。戀愛中的合適,並不是指完美契合。
  • 佛緣專欄:一直不明白佛教燒香的意義,明白這一點,才恍然大悟!
    專欄40期:佛緣專欄:佛教為何要點香?編輯: 演繹於一切法,了知善惡,遠離邪見,攝受正法,不厭生死,不樂涅槃,即得名為智波羅蜜。又有說香為佛使,「香」是佛弟子把信心通達於佛的媒介之一,直到明了這一點,我才恍然大悟!燒香理論上是燒多少都可,但一般來說不外乎是一根或者三根香,燒三根香的意思,可以是表示虔誠恭敬佛、法、僧三寶,也可以是表達自己勤修戒、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