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載《聽雨》,感慨萬端:悲喜人生三場雨,點點滴滴到心裡

2020-12-22 國風書苑

幾番風雨,而成春秋,

幾度春秋,便是人生。

人生逆旅行程,註定風雨相隨;

或灑落在時光裡,或滴落於心田中。

那點點滴滴,落在心裡的雨,

或悲或喜,釀成了回味悠長的酒,醉成了韻致無盡的詩。

借半窗濃蔭、一壺清茶,來聽《虞美人·聽雨》吧,

共鳴於心,亦是一曲滄桑的吟唱。

雨越時空,共鳴於心,亦是一曲滄桑的吟唱。

和竹山先生一起聽雨吧

竹山先生叫蔣捷,字勝欲,號竹山,約生活在1245年~1305年,宋末元初詞人。其詞悲涼清俊、蕭寥疏爽、造語奇巧,在大宋詞壇獨具一格。和周密、王沂孫、張炎並稱「宋末四大家」。

就是這位風華獨步的奇才,卻遭遇了讓他人生很尷尬的兩件事:

首先是雲泥之變的人生:先生61年的人生歲月,卻跨了兩個朝代,35歲前還是南宋,之後的26年偏落元朝,從南宋的才子到蒙元的「南人」(最下等人),從士人淪為亡國奴,人生之變判若雲泥;

其次是紅樓夢碎的身世:先生先世為宜興大族,南宋鹹淳十年(1274)中進士。然而好景不長,躊躇滿志的報國夢竟隨著南宋覆滅而破滅,深懷亡國之痛的先生,隱居而再不做官,其氣節為時人所敬重。

四季免不了風雨,人生又豈能沒有風雨。

只是先生的經歷太過慘痛了,就像八大山人一樣,心已殘損,冰冷如鐵,只有冷眼向天,紙墨乾坤,吞吐詩詞,品味歲月,聆聽風雨。

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悲歡離合總關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雨裡聽人生,別具真性情

雨聲裡,我們聽到了心聲,那是先生真實的一生。

那漫長而曲折的經歷,被先生用心血和著雨水,染點成三幅意象畫,再現了從懵懂少年到華發蒼顏,這段人生歲月在自己環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發生的巨大變化。

1、歌樓聽雨圖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少年的心,不識愁滋味,總是放蕩不羈的,就算聽雨也要尋個浪漫的去處,選喜歡的人陪在身邊,那時候是無憂無慮的,沒有經歷人生風雨,心中裝滿豪情壯志,就算淺憂閒愁,也顯得淡雅與悠然,也只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罷了。

在悠閒與得意中,會為了春花與秋月而不由發出感嘆:青春是本書,只是太倉促。

2、客舟聽雨圖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客舟中聽雨,與歌樓時已大不相同。一幅水天遼闊、風急雲低的江上秋雨圖展現眼前。那隻失群孤飛的大雁,恰是作者自況啊!壯年之後,兵荒馬亂裡,詞人在人生的蒼茫大地上踽踽獨行,每每東奔西走,常常四方漂流。只這樣一幅客舟江雨圖,一腔旅恨、萬種離愁卻都已包孕其中了。

3、僧廬聽雨圖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這是一幅作者當時的自我畫像。一位白髮老人獨自在僧廬下傾聽著夜雨。處境之蕭索,心境之悽涼,在十餘字中,一覽無餘。江山已易主,壯年愁恨與少年歡樂,已隨雨打風吹去。經歷了滄海桑田之後,此時此地再聽到點點滴滴的雨聲,自己已然無動於衷了。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世事滄桑,歲月無情;悲歡如夢,轉眼又空。

一切如同這瀝瀝雨聲,和雨聲裡自己走過的坎坷人生。

世事沒完沒了,何妨順其自然、以不了了之。

且聽雨聲,安心當下。

且聽雨聲,安心當下。

聽雨,是一種走過深沉、歸於寧靜後升華了的人生

寫到此處,突然就想起了那段話,那段刻在英國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一塊墓碑上的話 :

"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

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

當我進入暮年以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我們的國家,

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是,這也不可能。

當我現在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

我突然意識到:

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

然後,我可能改變我的家庭;

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

然後,誰知道呢? 我甚至可能就改變了這個世界"。

如果一開始我僅僅去改變我自己……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

我相信竹山先生會心有共鳴。

是的,我堅信,因為心聲只有同頻與否,沒有時空阻隔

竹山先生聽的雨,內容包涵較廣,感情蘊藏較深。

一生際遇作經線,三時聽雨為緯線,織就一幅聽雨錦繡。

由少年歌樓聽雨、而壯年客舟聽雨,再到暮年僧廬聽雨、已是鬢髮星星。

結尾兩句更超越了年華,展現出一個超然的新境界。

面對逝水流光,沒有撕心裂肺的悲號,只是淡淡的喟嘆,

是傷感青春,也是欣慰收穫,

更是一種走過深沉、歸於寧靜後升華了的人生。

相關焦點

  • 聽雨,感嘆人生悲歡離合
    今日屬小滿,俗語說「小滿江河滿」,不錯的,昨日夜裡下了一場雨。小滿前後的雨真是少不了儀式感,狂風,雷鳴,閃電,落雨,一樣不少。正如唐代詩人韓偓所寫:「猛風飄電黑雲生,霎霎高林簇雨聲」。夏日的狂風暴雨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他踏著錚錚有力的步伐從天而來。
  • 宋詞裡最著名的幾場雨,淅淅瀝瀝下了千年,最後一篇為壓軸之作
    任意翻開一本宋詞選集,到處聽得到雨點撲簌滴落的聲音。「雨」本來是極平常的自然現象,然而在宋代詞人的筆下,它仿佛被賦予了某些特殊的使命,它親歷見證著朝代的興衰更替,勾勒串聯著詞人跌宕起伏的人生際遇。它是落花微雨的淡淡閒愁,是梧桐細雨的悽苦哽咽,是淡煙疏雨的空寂無奈,是愁雲暮雨的離愁別恨……這三首詞裡的雨大概是宋詞裡最著名的幾場大雨,千年溼潤,萬古長存。
  • 今日穀雨,雨生百穀,12首經典詩詞伴你一起「聽雨」
    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場景,不同的人生經歷,在聽雨時會有不同的心情。今天為大家精選了12首有關聽雨的經典詩詞,不知哪一首,是你聽雨時的心情呢?1.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在這首詩中,詩人用如此輕快的心情來迎接這場春雨,我們隔著千年的時光,仍然可以體會到他當時的歡呼雀躍。2.《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南唐·李煜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 詩人在3個階段聽雨,各有不同感受,寫出人生的3種境界|百家故事
    蔣捷感慨自己原來家境殷實,到自己這輩,本想再振興家族,可是元人入侵,連國都沒有了,哪還有自己的小家,真是無顏面對列祖列宗啊。蔣捷在住所躺下,可是思緒萬千,心裡是五味俱全。正在此時,屋外下起了小雨,雨點落在窗戶上的聲音,更讓蔣捷難以入眠。往事湧上心頭,想到年青時的風光,春雨的夜晚,在歌樓上和朋友喝酒取樂,那時聽到的雨如絲竹聲音令人陶醉。
  • 如煙往事隨風逝,似水流年伴我痴;軲轆體七律,窗前聽雨易成詩
    雨,纏纏綿綿,淅淅瀝瀝。醉在這多情的雨裡,醉在這無盡的旖旎,醉進了滿懷的柔軟,醉入了相思的夢裡。如煙往事隨風逝,似水流年伴我痴。誰問情,誰知意?誰曾一笑伴朝夕,執手相看煙雨?幾度又迷離,窗前聽雨易成詩。下一個雨季,美麗可否延續?這雨中的初見,是否也隨風伴雨而去?來世今生,誰又把誰的情懷葬在了等待裡?——皛玊題記
  • 秋來,靜坐聽雨也很好,這4首詩詞讓下雨天美到心醉
    電影《無問西東》裡,西南聯大當時條件艱苦,一下雨同學們就聽不見老師的話,於是老師在黑板上寫下【靜坐聽雨】,一群有志青年坐在草屋安靜聽雨,心中憧憬的是無限美好的未來。那今天我們也來聊一聊古詩詞裡,古人們寫【雨】的詩詞,誰言秋日肅殺?秋日裡靜坐聽雨也很好。《虞美人·聽雨》——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 寫雨的詩句,無邊絲雨細如愁
    對於多愁善感的詩人來說,雨也是詩詞中經常出現的主題,眼前的世界觸動了靈感,心裡的湖面蕩起點點漣漪,點點的漣漪又化成了文字,溢出筆端。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唐·杜牧《清明》這是一場特殊時節的雨,把原先祭拜先人的哀傷憂愁情緒,就通過這雨給表現出來了。想要上山去祭拜先人,可是卻雨紛紛,下個不停,路上都是泥濘,更增加了行路的艱難。
  • 三次聽雨 三種心境 融入一首詞
    而人的情感,往往隨著人生經歷,周圍情況的變化而變化。同一件事,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感情色彩。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會有不同的感悟。今天,我們分享一首宋詞《虞美人聽雨》。一起體會作者蔣捷在三個不同的人生階段的不同感悟。作者蔣捷宋末明初人,鹹淳十年進士。隨著南宋的滅亡,繼而隱居。人稱「竹山先生」「櫻桃進士」。
  • 看山看水獨坐,聽風聽雨高眠
    我痴迷這樣純粹的雨,不染纖塵,潤物無聲。花兒染了雨,更加芬芳。草兒染了雨,青青翠翠,心染了雨,清澈透明。萬千心事,浩蕩風雲,盡付煙雨中。雨越繁密,心裡越安寧。茶香嫋嫋,絲竹聲聲,陽臺的綠肥紅瘦自暖自香。窗外雨潺潺,夜色闌珊,僅聽聲,就有一種美到極致的古典,讓人塵囂頓忘,煩惱自消。
  • 落榜才子雨夜寫下這首詞,無一雨字卻句句寫雨,更成為其成名作!
    那句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就被李清照描繪得充滿著沁人心脾的力量。雖然沒有「雨」、「愁」,更沒有詩人的出鏡,但是讀者仍舊可以從上闕中字裡行間體會到詩人在雨夜的這般愁苦之情。下闕:心內情愁耳中雨,一任階前滴到明本意:由於一夜的無心睡眠,在床上的輾轉反側之間,原本想在夢中暫時逃避一下都成了一種奢望;再加上窗外的冷雨一刻不停地下著,心理的愁情被不斷地觸發,這場雨真的是「煩人」,它不管我愛聽不愛聽,自顧自地下個不停,慢慢地天亮了,我依舊沒有睡著,這雨仍舊在滴滴答答地下著。
  •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雨」字飛花令來了!
    果真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啊。關於「雨」字,有多少飛花令呢?1.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唐—杜甫《春夜喜雨》)2.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宋—嶽飛《滿江紅寫懷》)3.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 在聽雨聲中回顧這一輩子,幾十個字,寫盡了幾十年的光陰
    平時盼著下點雨,但如今這大雨似乎是包月不限量的節奏,讓人一下子還招架不住。天要下雨,我們無法阻止,也無處逃避。不妨在這雨天之中,讀上那麼一兩首詩詞,找點人生的詩意吧。若要我推薦,首推這一首精彩宋詞: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 詩詞裡的17件雅事,小酌、賞月、聽雨……你最喜歡哪一件?
    在詩詞裡,小酌是「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聽雨是「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賞月是「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每一件事,在詩詞中,都無比詩意。——元稹《菊花》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 這幾首詩詞,寫盡人生孤獨寂寞,讀罷黯然銷魂
    《虞美人·聽雨》蔣捷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這是一首聽雨簡述詩人人生是浮沉的詩詞。
  • 元代詩人虞集一首經典的七絕《聽雨》,句句傷感,道盡人生的無奈
    雨是一種很正常的自然現象,一年四季都有雨,但是雨寫進了詩歌裡,則是完全不一樣,變得更具有活力,也更加傷感;無數的大文豪筆下的雨,要麼纏綿悱惻,要麼感人肺腑,以元代詩人虞集這首經典的七絕《聽雨》來說,那就是一首感傷之作,通篇寥寥數語,卻是道盡了人生的悲痛之苦,每一句都很傷感,讀來也是令人肝腸寸斷
  • 詭神詩話:在古詩詞中聽雨,江湖上,客舟中,茅簷下,夜半時
    一、楊萬裡《聽雨》 歸舟昔歲宿嚴陵,雨打疏篷聽到明。 昨夜茅簷疏雨作,夢中喚作打篷聲。閒遊野寺騎驢去,倦擁殘書聽雨眠。 賴有一籌差自慰,小兒筆墨日翩翩。大詭:陸遊是高產詩人,以《排悶》為題的詩有很多首,其中與雨相關的也有好幾首,上面這首詩頸聯可見詩人心境不錯,有錢沒錢,年長年幼,騎驢閒遊,擁書聽雨,都是可以有的吧。
  • 煮茶聽雨念君安,細雨微微洗客塵
    雨,靜靜飄灑,潮了眼,溼了心.清清的雨,不是涼爽,而是澄淨,諸多情懷諸多苦楚,落寞如風,緩緩流動;淺淺的笑,不是心情,而是心境,諸多無奈諸多憂傷,沉寂如雨,默默滴落;淡淡的心,不是沉醉,而是滄桑,諸多喧囂諸多紛擾,化為這風,這雨,這世界.
  • 好雨知時節 當春乃發生——雨水後感之
    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東風解凍,散而為雨,雨水節氣前後,萬物開始萌動,氣象意義上春天正式到時了。最喜歡在夜晚悄悄降臨的小雨,「隨風潛入夜」,默默地溼潤了江南……然天 道人書法:聽雨品茗一覺醒來,推開窗,深吸一口鮮活的春天氣息撲面而來,江南好風光!
  • 人生,風雨陰霾,一笑而過
    人生,有風起時,亦有浪靜時。生而為人,心之所想,不可能事事如意。風雨歷程,有驚心,亦動魄。很多時候,我們的心靈,猶如潮起潮落般,跌宕起伏,時而吶喊,時而仰望。學會以坦然之心去接受歲月贈予我們的點點滴滴,無論悲喜,抑或苦樂。攜一顆平常心,優雅地對待人生中的風雨陰霾。以一笑而過的心態去豁達人生。如此,何嘗不是一種覺悟。人生無謂之事,學會一笑而過。如詩:「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
  • 無錫錫惠:去江南賞春聽雨,原來無錫有錫山
    春月是一個花季間著雨季,急雨間著慢雨的季節。三四月份的雨還是不冷不熱的,一場雨下得讓木木模糊了冬季和春季的界限。雨下得漫不經心,綿長中帶著溼潤。在這綿長的雨中,正經歷著花開花謝,雪梅、櫻花、海棠、鬱金香、杜鵑、薔薇一輪一輪的綻放又慢慢地凋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