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賞」德川家康及其愛刀

2020-12-04 刀匠李波

尺寸:全長99 仞長70 寬3.7 厚0.5 帶鞘重約1.3kg 去鞘重約1.0kg

材質:高錳鋼鍛打 表面蝕刻羊紋

備前岡山藩士湯淺常山者,著有記錄了長年流傳的戰國名將勇者之逸話、趣聞的《常山紀談》一書。

在某次德川家康同豐臣秀吉會面時,「太閤,以『我所持的道具中,以粟田口吉光在銘物為首,可稱天下重寶之物可謂是應有盡有了。那麼希望您能將秘藏道具拿出一覽』之求請求家康。家康則作出了『我等真是沒有像樣的寶物。但對我最為重要的,是那能為我赴湯蹈火、捨生忘死的五百騎。要是把他們召集起來,日本六十餘州便未有可畏之敵。這些將士都是我的至極重寶,而為一生之秘藏』這令太閤面紅耳赤的回答云云。」和秀吉為瘋狂的愛刀家相比,家康雖並無引以為豪之刀,但也是相當專業的藏刀家。不過,相比秀吉將自傲的名刀一一舉出的盛氣凌人,家康作出了以五百家臣為一等寶物的回答,從中還是能看出秀吉與家康迥異的人格魅力。

大阪落城之際,豐家名刀劍中確實有部分燒失了,不過大部分還是完好地落入了家康手中,

大阪御物,基本上就這樣為尾張家持有,現財團法人黎明會所藏名刀中,就包括大量此種刀劍。

另,大阪落城時燒毀的名物刀劍,之後家康命越前康繼進行修復,同時也命造各式摹本以為補救。這樣明顯的事實,也證明了家康對於名刀是相當執著呢。由此看來,家康到底是像樣的愛刀家,也為名刀的保護、保存做了很多努力呢。

另外,同在《常山紀談》中,還載有這一段有名逸話。

「秀吉在伏見時,一日出於廣間,見刀五柄。便試言其名,全無差錯。前田玄以驚嘆於其過人智識,秀吉卻笑他不夠細心。說了『秀家好華麗,故黃金散飾之刀應為其有;景勝自其父時代便好長劍,猜寸鋒長延之刀必無誤;利家自名又左衛門時,便有先陣、殿後之武功,現雖領大國,必不忘昔。他應該就是革卷刀之主;輝元喜用奇物,與眾不同、別具一格的寶刀,一準是他的。江戶大納言素有大勇,無憑賴一劍之心。毫無裝飾,樸實無華之刀最能表示其志。憑此推斷,怎麼會有錯呢。』一番話。江戶大納言即為東照宮。」

不論其餘,這可是證明秀吉知人之明的佐證,然後從其用心深重看來,當時武將對於刀劍的興味也明曉了。

不過湯淺常山可是相當有江戶幕府的意識,還補加了「江戶大納言即為東照宮」這樣的記載呢。「素有大勇,無憑賴一劍之心」這一句,秀吉到底表現於否也尚有疑問。不過,由先述故事推斷,還是能感覺到他對刀劍極其淡然的心態。而且 實際上,要是不這麼想,對此村正和家康相關的傳說也很有名。

德川家和勢州村正刀,是有著割捨不絕的聯繫的。舉例來說,《德川實紀》記載,家康長子岡崎三郎信康,受信長通謀武田家之疑,被迫切腹。當時家老天方山城守為信康介錯。在將當時情景回報家康時,家康說:「此會介錯用脅差為誰作,歷經尋訪,知是村正作。你用心聽,這種事以後不能再有了。以前,尾州森山阿部彌七郎謀害清康君時,用刀為村正。我少年時,在駿州宮崎被小刀傷了手,也是村正的好事。這一回山城守的佩刀也是同作。以後不能再讓此作妨害當家了。今後,各位的佩刀中要是有村正的話,還請拜託諸位割愛丟棄之云云。」此文中清康之事,據《三河風土記》載,天文4年12月5日,阿部彌七郎者,誤解其父阿部大藏被殺一事,取千子村正刀,從背後將清康一擊襲殺;此外還有天文14年德川家譜代家臣巖松八彌,可能是因為發狂,突然拔出村正脅指刺向家康父廣忠,幸好因刃部有損,只是刺傷了大腿;八彌最後逃走云云。

祖父死於此刀下,父親也因同樣作刀負傷,連自己也在少年時因村正小刀受傷,但這還沒完。《三河風土記》記載,關原之役中織田有樂立下戰功,提森武藏守之首級前來供家康檢閱時,檢視立功長槍的家康不小心受傷。此槍仍是村正作。看來屢遭兇難的家康疑神疑鬼也是沒有辦法的事了。

織田有樂從近侍處聽聞村正作為德川家禁物之說,有「這樣的話,作為內府旗下的我等,自是不能再用村正。請在近臣能見處將此槍碎為微塵,令其退場云云」這樣一番話。接下來,村正刀對德川家為兇兆一事便從譜代家臣處傳出,寄心德川家者就都不佩村正了。

只是村正刀作為實戰刀,確是鋒銳便使,就這麼丟棄也是很可惜。於是便有磨去村正銘文、使之成為無銘刀,或者只將「村」字消去留下「正」字,再刻上別的字做成「正宗」、「正廣」等,把「正」字改成「忠」,模仿「村忠」作的也有。這也是了解封建治下武士生活一面的好資料啊。

同時,在外樣大名中——當然是對德川家不抱好感的,則是採取相反措施。舉例來說,福島正則家中,還有鍋島家等等,都有秘密帶用村正刀,也是在些微地表現反抗之心呢。《名將言行錄》一書中有「德川光圀言,幸村同神祖敵對,常佩村正刀。村正為對德川家不吉之刃,詛咒之意昭然若揭云云。」,憑這一段就更可佐證此事了。

確切說來,還有各種迷信傳說,不僅限於家康呢。特別是戰國時代的武將,因為常年往來戰場,所以人生觀之一就是「運在天」,持如此命運論者不少。所以為了百戰百勝,為了活到最後,成為所謂的迷信家也就可以理解了。

家康元和2年4月17日,75歲薨於駿府。《德川實紀》中,在其死前一天4月16日有這樣的記載。

「召來納戶番都築九太夫景忠,取出先前秘藏的三池御刀,授予町奉行彥坂九兵衛光正,並令其拿死刑犯試刀,年少者則不試。光正、九太夫共赴刑場,稍後回報殿上以罪人試刀結果,能夠手感良好地直斬地面。要是作為枕刀的話,有兩三柄使用的話,劍威便可鎮護宣威、蔭及子孫。之後榊原內記清久受命將其放置久能山。(中略)因為對西國還無法放心,請有勞將我的雕像西向放置,那三池刀也要讓其鋒刃西向。」

此三池太刀現為久能山東照宮寶刀,同行光短刀共被視為神體看待。

此太刀生莖無銘,倒也是很出名的名刀,如所傳,是平安末期三池典太作中受首肯作,明治44年據古社寺保存法被定為國寶。據此稍作說明,是長2尺2寸3分、比較短的太刀,相比身幅略廣,也是中鋒豬首造,薄刃身淺反。鍛地小板目細密,刃心些微有灣,為素刃心。刃文中直刃,小沸細緻,匂口締結有心。表裡側有寬闊且淺薄精巧的棒樋槽搔樋。生莖上表側平繪「妙純伝持」,樋中有片假名「ソハヤノツルギ」,內側同樋槽中有「ウツスナリ」切付銘。

關於此銘文的意義,古來就有多種說法。雖說是爭論焦點,不過此切付文字是追溯不到室町年代的,非原有之物。是平安時代的太刀在室町年間刻上了這樣的銘文,現已考究得證。

這樣,「ソハヤノツルギ」到底是什麼意思還是不清楚,《正和銘盡》的鎌倉時代古刀劍書,記載其為坂上田村麿佩刀,上有「そはやのつるぎ」。兩者聯繫起來考慮應該就能得出些結論了。這裡是有「移位」,」說起到底「移」了些什麼呢?太刀此物不會模造,應該就是模造了被稱為「ソハヤノツルギ」的某種拵之意了。然後此拵中身就是三池太刀,就是我的觀點。接下來妙純者,應該可以解為指持有並傳來此刀者。其正確與否先暫且放一放,其他說法也可能是成立的呢。不過,不用說刀拵是現今不存了。

此太刀作風前已有述,同前田家傳來的名物大典太相比,不僅太刀姿、造式,就連地刃都深為相似,基本可確定為同作。現配拵為家康所好的黑塗鞘、燻革卷卷制打刀拵。江戶大納言不存依賴武力之心等說見載於《常山紀談》,去世後也如此,寄心於名刀的家康如此心懷,可是相當了解人性呢。

日光東照宮存有御在世品的刀劍。很遺憾,文化11年日光東照宮的一部寶藏遭受火災受燒,當時有眾多的名物刀劍被燒毀了,真是可惜至極。

那時被從寶庫平安運出之物,有日光助真太刀、備前長船勝光宗光合作脅指、三郎國宗太刀等。

此批皆為家康愛刀,其中尤以日光助真太刀,是被作為日光東照宮神體看待的,直至戰後,都鎮座於內陣深處。

助真為鎌倉中期備前福岡一文字派名工,後受鎌倉幕府之召前往鎌倉,成為相州鍛冶拓荒者之一,世稱鎌倉一文字。那個時代一文字派作刀一般都是豪壯華麗之作,助真亦是其中之一,最以其華麗大丁子亂紋得意,可是豪壯度首屈一指的刀工。而且日光助真還是同作中第一等,為絢爛奪目的一作。

詳細說明一下,鎬造、庵棟、廣身幅,中鋒強力豬首燒詰,經過磨上後長2尺3寸5分,反為9分2釐的高腰反,自然刃身也是結實可靠。鍛地小板目、紋理稍顯、刃心附地沸,亂映較淡,刃文大丁子交以互目,足葉頻現,是華麗與力道恰好結合之物。表裡側棒樋入莖,莖子磨上4寸,佩表側棒樋下有助真二字銘文。一說此刀還有可能是家康親自修磨的。

此太刀所配的打刀拵世稱助真拵,倍受珍視。是黑塗鞘、藍革卷柄、柄鮫塗黑漆,目貫赤銅容雕蛙子三雙,護手鐵丸形,花菱文、豬目透雕的簡致之物。小柄赤銅波地上色繪三枚文錢,笄也在赤銅魚子地上高雕色繪葵紋三雙。諸般皆為古後藤家金屬器,確是古香悠長呢。

雖說是說明如此簡明的刀拵,不過從柄形、鞘形、刃身厚薄等的精美水準確是時代風貌,真是模仿不來的呢。

也是因為家康天性質樸之故,才能做出這種實用性情趣並存的刀拵。只有他才能如此啊。

後世模造此拵的打刀拵,為好事風流者們交相稱讚——當然,無法模仿到位之處應該也是有的。此物格調高雅,品味深厚,也表現出了家康高超的鑑定水平。《常山紀談》中,秀吉「毫不修飾,亦無浮華,可是表現了他的志向」一語,和家康觀點暗合了。

助真太刀同此拵皆被指定為國寶。

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的無銘行光短刀附有墨塗合口拵。此短刀是家康日常佩用之刀,然後因為在日光東照宮全無權現殿下有關的短刀,而被四代將軍家綱追獻當社。

行光冠落造式、三棟、刃身稍厚、內反,長8寸6分,元幅7分4釐,鍛地小板目,刃寄流心、厚地沸、地景交匯等,展示了相州傑作的風格,刃文互目交灣調、尖刃心外, 也有砂流、金筋、湯走心等。帽子沸紋略顯隨意,亂込返稍長。雕物有表側的護摩箸、內側腰樋添樋,初鑑是類於大和物之作,不過這確是相州行光作。在間或得機拜見時,總是希望能把其作風銘記於心呢。

合口拵雖說是比其還質樸之物,但在時代風味上毫不遜色。柄著白鮫,目貫赤銅魚子地上飾有金葵紋,小柄上也據有同樣葵紋三雙。然後,粟形口近迫之處可見時代風貌,丸鐺鐵地的處理方法也是精巧無比,此物為家康所用一說可以充分肯定。

備前三郎國宗為直宗派刀工。從其二代有正和紀年之作看來,鎌倉中期一說是可以接受的。同一文字助真一起被召至鎌倉,為鎌倉鍛冶開拓者之一。不過終其一生,作品都不改備前氣質。只有家康佩用的這柄國宗,板目肌、附地沸、亂映不顯,刃文小亂,互目、丁子等交匯、小沸美觀附著,足頻交入、處處金筋等做工,可以認為是相州傳造式。不過其生莖在銘,威勢堂堂的太刀姿氣勢迫人,又加以其健全

無比,真的是相州傳國宗一等一之作呢。

要說可以和其匹敵之物,有去年因美國康普頓博士之好意而得以返還的照國神社所藏的備前傳精粹、也是生莖在銘的一柄太刀。東照宮國宗是長2尺6寸9分6釐的長大太刀。附有金梨子地桐紋散飾、金貝蒔繪的絲卷太刀拵。柄及渡卷由淺黃錦包裹,濃色茶絲平卷,鞘腰身嚴緊,堂堂正正,很是氣派。

其他被指定為重要文化遺產的還有一文字太刀,亦有金梨子地葵紋散飾的漂亮絲卷太刀拵。

此刀長2尺4寸8分5釐,8分5釐高腰反,生莖上姿儀堂堂地刻有「一」字。刃文華麗大丁子亂,為鎌倉中期福岡一文字最盛期之作。只是很可惜在戰前遭受盜難,本以為要永遠沒於塵中呢,好在最後還是被發現了。戰後進行修磨後,比原先減輕了約13匁。雖然受難被研磨是很令人遺憾的,不過此作還是具備相當的審美價值。

備前國住長船勝光、宗光,備中於草壁作,內有文明十九年二月日脅指,是長1尺7寸7分弱的短脅指打刀。小板目地肌燒詰、地沸附著,互目主調的丁子交匯刃文亦是華麗美觀,表側棒樋添樋,下雕三鈷柄之劍,這也是其特色之處啊。

勝光宗光為兄弟,所以兄弟二人合作的此脅指做工較好。此刀和一文字太刀同受盜難,然後相比一文字其鏽蝕程度更甚,不過時至今日仍然刀姿強固。

此脅指配寸延合口的短小刀拵,鞘金梨子地,飾有目貫上金一匹獅子、笄赤銅魚子地上三匹獅子;小柄為赤銅魚子地飾金桐紋。

想來這應該也是家康自傲的短小刀拵,輪王寺的家康繪像中,有腰間佩有類於此脅指的肖像畫。

文化火災中受燒之物中,備州長船景光薙刀廣為人知。此為1尺9寸的生莖薙刀,是低首鋒、通常弧的鎌倉時代薙刀中的典型之作。

上面說了這麼多,也不愧是將軍家呢,作為一世英雄,家康藏刀確是同其身份相般配。而且在神社以外必然也是有眾多名物。

家康包僱刀工,有肥後大掾越前康繼者。康繼為近江國下坂出身,後移住越前,開始作銘「肥後大掾藤原下坂」。起初為結城秀康包僱工,大約是在慶長11年左右,被家康秀忠二將軍召至江戶城鍛刀,技藝受到賞識而從家康處受領「康」字、改名康繼後更被許用葵紋,而有名「葵紋康繼」、「葵下坂」。

因為前已為結城家僱工,於是終年便受命在越前、江戶間往返通勤,不過最後應該還是居於江戶的時間比較多。

證明將軍家和康繼間關係之正,有康繼親自在返回江戶途中奉納熱田神宮的平造廣身幅、有梅竹雕物的脅指。莖表側有「奉納熱田大明神」、內側「両御所様被召出、於武州江戸、御劒作、御紋康之被下、罷上刻、、越前康継」銘文。訓讀為「両御所様ヨリ召出サレ、武州江戸二於イチ、御劒ヲ作リ、御紋、康ノ字下サレ、罷リ上ボルノ刻、ム、越前康継」。

康繼為新刀初期刀工中最為優秀者之一,大阪落城後為眾多那時燒毀的名物刀劍進行了修復,並且為那些名物製作了副本,保存了多數名物。同名相繼,江戶越前兩家分立發榮,直至明治。其中以初代為最優、二代為次,三代以下逐漸流俗。

康繼之作中多於刀身有美觀雕物,不過其並非出自其手之作,因為他的協力者中有專事雕物者。其中最為知名者,是初代晚年直至二代前半的雕物者記內知相。這一類雕物總稱為越前雕或是記內雕。

黑田如水和日光一文字等

黑田如水,原名官兵衛孝高;小寺職隆之子。先仕於織田信長,但同尚不顯貴的秀吉深交。後仕秀吉,以參謀身份屢立功勳。他參加了秀吉的中國攻略,高松城的攻落便受惠於其智略。

天正18年的小田原徵伐中以馬迴眾組頭身份從軍,在途中剃髮將家業讓與長政,自號如水。接下來如水同秀吉經深謀後,策劃讓北條家歸順的策略。起初如水的家臣井上之房前往北條氏家臣太田氏房處商議和睦之事,氏房大為贊同;但是在最後同氏政父子交談後,氏政父子不願從命降服。不過秀吉並不放棄和談的打算,再次派出宇喜多秀家說服太田氏房。氏房便再次開始同如水的協商;如水和德川家康一同勸說歸順。在這一條條講和的消息傳來後,北條氏直將日光一文字太刀和白貝法螺、及鎌倉幕府創立來的日記《東鑑》贈給了黑田如水,以勞其苦心。

日光一文字太刀,《享保名物牒》中有「奉納日光權現處,小田原北條早雲氏長求得所持云云」,也就是說,氏長將日光二荒山之寶據為己有,不論是非均承神意——或者說是憑神明之意取之更好。當時的權力者,還抵抗不了一座神社的神官勢力,到底要先求得神明之許可,長氏才能得到此刀。

此太刀生莖無銘,長2尺2寸3分5釐,同同期太刀相比略短。鎬造、庵棟、中鋒豬首刃心,高腰反踏張姿,刀身略薄,仍不失為堂堂太刀。鍛地小板目,地沸緻密附著,亂映顯立,重花丁子、蛙子丁子交匯,深匂,下半為小沸交入,成頗為華麗的造型。,然後表裡燒入大腰刃等,確為鎌倉中期一文字派最盛期之作,錐子股形生莖上無銘,匠名自是無從知曉了。

日光一文字之號由來,前已說明。此太刀無配拵,倒是有那時一同受贈的桃山時代作、黑塗葡萄蒔繪太刀箱傳來。若是漆塗研究者,應該是能大致看出刀箱年代的。

無論如何,日光一文字是一文字中最高傑作,幾無可比肩之物呢。現被定為國寶,是如水後黑田家第一位的重寶。

如水也是相當知名的愛刀家,三好家代傳名物巖切海部氏吉刀,還有同在朝鮮之役中如水親自斬斷錨碇以行船所用的名物碇切祐定等等,均由同家傳世。巖切也好碇切也罷,雖然對刀劍來說不算什麼,但算作同作中的良品並不為過;除此兩刀外,海部氏吉、長船祐定在《名物牒》中並無見載之物。

更有意味的,是名物權藤薙刀。此刀在《名物牒》中,記為長2尺2寸,「末之高田精心打造。薙刀完美合規。」,作有「平鎮教」銘,亦是無出其右之極品。此刀有金象嵌「権藤」。於是就有在朝鮮役中權藤某以此薙刀將撲向黑田如水的老虎斬殺的逸話。黑田家有這樣的記載:「日向國宮崎城主高橋右近家臣權藤平左衛門者,素有武功。慶長五年,石田三成反亂時,城主右近為石田從黨,處大垣城。因此權藤父子便擔任宮崎留守。當時同國飫肥城主伊東豐後守祐隆意圖加入家康公一方,卻因患病而在大阪,子左京允祐慶代為執政,諸事皆求教先輩如水。於是如水遣家臣宮川半左衛門為檢使,為祐慶發同石田的絕交信,並請求進攻宮崎城。祐慶許之,同年十月朔日清晨率兵攻城,權藤平左衛門同其子忠右衛門、長左衛門、八右衛門及城兵二百餘人戰死。當時,平左衛門於本丸外廣庭同湧入的敵兵百餘人奮戰,只手憑此薙刀卷殺出中門外,殺敵勁卒十八人,沉靜切腹。如水先前知曉平左衛門之勇名,而背著伊東家勸其降服,但平左衛門深曉忠節,直至城陷終不屈服。於是伊東氏便將右長刀為證送給檢使宮川,並傳達了落城的過程,以贈如水。

總長:24cm,刃長:13cm,刃厚:4mm,刃寬:3.4cm,鋼材:進口鍛造大馬士革鋼96層,硬度:60-62HRC,真空熱處理,韌性鋒利度非常好,柄材:黃銅頭+進口固化穩定木材

相關焦點

  • 品讀德川家康,揭秘一代梟雄的傳奇一生04
    那麼時間來到了1543年,亂世霸主德川家康出生了,剛出生的日本幼童是不能叫德川家康的,他的名字我們後續會陸陸續續的提到,而各位在聽到的時候那就是24年之後的了1567年。在這裡,我們先說說德川家康幼年叫什麼名字,嚴格的說剛出生的德川家康並不姓德川,也不叫家康,其實,他叫竹千代,這個名字是不是十分的耳熟呢?大家所熟悉的小千代,犬千代,等等,是不是和德川家康的名字很像呢?
  • 「村正」為什麼會成為專門傷害德川家康一族的「妖刀」?
    說起來有意思的是,德川家康的祖父松平清康、父親松平廣忠、長子德川信康都是死在「村正」刀下,德川家康本人也兩次被「村正」武器所傷。 由於地理原因,德川一族的老家三河國(今愛知縣東部)與村正所在的伊勢國一直保持著密切的貿易往來,三河武士也是村正武器的主要客戶之一。
  • 日本有一類刀,在被德川家康打壓後反而名聲大漲,世人稱其為妖刀
    從平安後期到鎌倉時代,出現了大和傳、備前傳、山城國、相州傳、美濃傳等並稱為「天下五傳」的制刀流派,並且各地名匠輩出,尤其以備前國的長船町為盛。而就在這段時期,日本湧現出了很多名刀,著名的「天下五劍」就是出自這段時期;但有一把刀,或者說是一類刀,卻被幕府將軍德川家康下令給禁了,不過讓德川家康沒想到的是,因為他的禁令,這一類刀不僅沒被禁,反而名聲大漲。
  • 日本第一怨靈「平將門」的怒氣,得靠德川家康北鬥七星陣來鎮壓?
    你聽說過「平將門」嗎?他是平安時代的關東第一武士,也是日本史上唯一向朝廷舉兵自立為新皇的傳奇人物,平將門在被斬首之後,首級竟然一怒沖天,從京都飛到了東京,掉落在大手町一帶,於是有了東京最恐怖的靈異地點「將門冢」,據說曾想移動它的人都紛紛離奇死亡…而德川家康幕府更連將門冢加上六座神社設立了「北鬥七星陣法」來鎮壓,你敢前往試膽嗎?
  • 德川家康的忠義麾下!服部半藏身為忍者,卻以武士的身份立功
    服部半藏作為德川氏麾下有名的忍者軍團首領,在家康評定亂世時立下了不少功勞。服部半藏是日本戰國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時德川氏麾下的武士一族。忍者之神,傳奇般的人物,在日本有著極高的盛譽。實際上,「服部半藏」為家族名諱!
  • 日本戰國三傑—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東進的同時,織田信長也邁出了統一全國的第一步。此時,足利義昭與織田信長關係已經破裂,足利義昭曾經引誘德川家康參與信長包圍網,並賜予副將軍一職,不過德川家康拒絕了,決心繼續協助織田信長。隨著織田信雄投降,德川家康只好向豐臣秀吉提出講和,並將年僅十二歲的次男德川秀康送往大坂城作為人質,但仍與豐臣秀吉保持著不敵不臣的關係。隨後,豐臣秀吉平定了越中,紀伊國,四國。德川家康方面,派遣大久保忠世及鳥居元忠攻打上田城,被真田昌幸擊敗。此外德川重臣石川數正突然投奔豐臣秀吉。在眾多對德川家康不利的情況下,豐臣秀吉嘗試誘使德川家康成為其家臣。
  • 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
    名古屋城,德川家康所建,日本三大名城之一,名古屋的標誌建築之一。還沒有到大門,就看到很多殘留的城牆。現在名古屋城遺址的大片區域,叫做「名城公園」。公園內主要分幾塊,本丸、西之丸和二之丸等,不過主要看的是本丸(中央方形部分,天守閣和本丸御殿)。
  • 德川家康能稱得上日本的司馬懿德川家康的名聲為何比司馬懿好
    曹操生前,司馬懿就是一個秘書,曹氏集團的內部事務他是參與的,這和織田信長、德川家康之間的關係很不一樣。 清州同盟結交之初,織田信長是尾張國主,家康是岡崎城主/西三河領主,儘管兩人實力上有很大的差距,但根本不存在像曹操和司馬懿那樣的上下級關係,織田信長和德川家康是各自為政的。
  • 來岡崎城探訪初代江戶幕府徵夷大將軍德川家康
    無論是在文學創作、影視作品、電玩、動漫中,只要是以日本戰國歷史為背景的作品幾乎都會出現江戶幕府開創者──德川家康,大家一定對於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德川家康為江戶幕府的初代將軍,生於現在位於愛知縣的「岡崎市」,也因此岡崎城從江戶時代開始對日本人民來說就有非常重要且神聖的地位。而現代的「岡崎」有什麼好玩的?
  • 德川家康與織田信長結盟後,德川家的這些年
    引言:1562年,織田信長派遣了家臣瀧川一益前往三河,希望可以和松平元康(德川家康)和談結盟。這時候的松平元康糾結了一陣後,最終選擇了與織田信長結盟。當時酒井忠次的哥哥忠尚也離開了松平家,忠次在家康的支持下成功打敗了忠尚,奪回了上野城,並成為酒井家的家督。最終經過大半年的艱苦徵戰,在松平元康的用心經營下,三河的一向一揆被瓦解。1566年,在統一三河後,松平元康改名德川家康。
  • 為什麼豐臣秀吉沒有在活著的時候殺了德川家康?導致豐臣家後來被德川家康滅了族?
    於是德川家康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所採用的軍事策略是:取內線集中優勢兵力以主動攻勢為原則,且視時機而機動出擊。最後還是秀吉方面主動提出媾和,當年11月,秀吉與織田信雄達成了三條和談條件;同年12月,德川家康基於政治及戰略考慮下也做出妥協,將次子於義丸(即後來的結城秀康,二代將軍德川秀忠異母兄)送與秀吉作養子,臣服於羽柴秀吉。
  • 德川家康殺繼承人,全是織田信長的錯?信長:怎麼又怪我?
    摘要:德川家康殺繼承人,全是織田信長的錯?信長:怎麼又怪我?日本戰國時代是一個下克上的時期,也是父子相殘造成人倫悲劇的時代。武田家父子的悲劇歷歷在目,隨後德川家康與嫡子的悲劇同樣上演。從通說來看,告密者是五德姬,主謀是德川家康之妻築山殿,倒黴蛋德川信康,外加無力反抗的德川家康,以及下命令的織田信長。從最終結果來看,德川家康死了老婆和繼承人,五德姬成為寡婦,織田信長挫敗陰謀,鞏固了德川家康這個忠實盟友。在這起事件中,德川家康和嫡子均為被害人,那事實真是這樣嗎?既然是史料,那麼我們不妨尋找一下德川家關於這起殺妻、殺子事件的相關記錄。
  • 《戰國BASARA4》40武將再會 亂世英豪德川家康
    《戰國BASARA4》40武將再會 亂世英豪德川家康 2014-01-19
  • 德川家康為什麼要把只當了兩年多的幕府將軍讓給德川秀忠?
    眾所周知,德川家康是江戶幕府的開創者和初代將軍。但德川家康當幕府將軍的時間只有兩年多,任職時間在將幕府的歷代將軍中排倒數第二。原因是德川家康後來主動讓出了幕府將軍之位。
  • 德川家康所建造的江戶町
    之後太田道灌和德川家康在荒野上建造除了江戶的城下町,江戶才逐漸發展成為日本的第一都市。《江戶町——大型都市的誕生》一書,用圖文形式追溯了江戶町的建設過程。這個過程裡有成功也有失敗,今日的東京,正是在各種嘗試錯誤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經出版社授權,我們選取了德川家康時期選建江戶城的故事,與大家分享。江戶開府1598年(慶長三年)八月,豐臣秀吉在伏見城駕崩。
  • 德川家康為何可以將舊主豐臣秀吉的後代子孫全部消滅?
    ——雨果 慶長二十年(1615年),德川家康通過大阪夏之陣徹底滅亡了豐臣家。豐臣秀吉的後代子孫被德川家康全部殺光,豐臣家徹底滅族,連個旁支都沒留下來。那麼德川家康能將舊主豐臣秀吉絕後呢?
  • 從松平到德川,從藤原到源氏,德川家康到底圖的是什麼?
    摘要:從松平到德川,從藤原到源氏,德川家康到底圖的是什麼?1563年,對於日本戰國而言實在是稀鬆平常,各大名們仍然延續自己的策略,要不延續家業,要不擴張領土。於是他把松平家第一代老祖宗松平親氏搬了出來,先將姓氏改為德川,接著聲稱親氏是藤原的後代。為了證明自己所言不虛,德川家康拿出了家系譜,證明自己所言不虛。當然,嘴巴上說說並不能證明什麼,最重要的還是金錢。家康利用金錢開道,一番上下打點,頓時所有的反對意見消失,家康終於得償所願,在花費了不少時間和金錢下,終於獲得三河守。而姓氏也從松平變為德川。
  • 織田信長為什麼要強迫德川家康殺掉長子德川信康和正室築山殿?
    剛結婚的兩三年,憑藉著年齡和身份優勢,築山殿還能在閨中呼風喚雨,並且在短短三年時間內為家康生下了長子德川家康和長女龜姬,可見夫妻關係還算和諧。忘了說了,築山殿原名瀨名姬,可德川家康的生母於大不喜歡她,連岡崎主城都不讓她住,家康只好在附近的山上給她建居所,名字也就變成築山殿了。
  • 日本人不喜歡德川家康的深層原因
    作者:姜建強,騰訊·大家專欄作者,東京大學綜合文化研究科擔任客員研究員,致力於日本哲學和文化的研究,積極書寫、介紹日本及其文化。日本戰國時代的「三英傑」: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這三人當中,日本人最喜歡誰?
  • 二條城,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
    二條城是德川家康在京都的住所。當時的德川幕府將幕府設在了江戶(現在的東京),所以又稱江戶幕府,德川家所統治的260多年,又叫做江戶時代。因為天皇一直住在京都,所以德川家族在京都也要有自己的住所。二條城外的壕溝,說大點叫護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