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好飛 趙淑嫻
    八月的北塬生機盎然,清風徐徐吹過玉米地,像是翻湧的波浪。走進臨夏縣北塬鎮松樹村,一座座美麗的院落、一條條寬敞乾淨的道路、五顏六色的花朵繪就了一幅優美、清新、幸福的美麗鄉村畫卷。
    出門不見泥巴路、村裡再也不停水、晚上村子亮堂堂,這是松樹村群眾的三大喜事。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伴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開展,該村從去年開始陸續安裝路燈750多盞,硬化巷道和通戶路11公裡,新建文化廣場1個,改造自來水管道解決因其老化而產生的一系列問題……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今年以來,松樹村把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作為工作重點,對400多戶不符合標準的廚房和廁所,徵求戶主意願後進行了改造。廚房按照每戶2800元標準補助,改造後灶臺、頂棚、牆面乾淨衛生;廁所按照1500元補助,改造為4平方米的水衝式廁所。努力營造文明、有序、美觀、和諧的人居環境,村容村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大幅提升,村莊也煥發出了生機與活力。
    村道通暢、屋舍整齊、紅花綠柳,松樹村舊貌換新顏。「我們村現在可好了,到處都清理打掃得乾淨整潔,家門口的太陽能路燈晚上照得院子裡亮堂堂的,吃完飯,我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在村子裡轉悠了。」村民祁克會欣喜地說。
    松樹村的美不僅美在「面子」,還美在「裡子」,更美在了群眾的心裡。
    村民吳栓主常年在建築工地務工,也學到了一些泥水匠手藝。「我想著學點手藝,改造廚房的時候,自己也動手做一些活,就能省些錢。」吳栓主說。現在,他們家的廚房已經改造完成並開始使用,廁所主體改造也已完成。吳栓主的妻子熱情地拉著記者去看她家新廚房,「在這麼好的廚房做飯,我很高興。廚房亮堂,廚具都很『洋氣』。」
    「我們會繼續努力改善人居環境,下一步準備給村裡的文化廣場添置些健身器材……」村委會書記吳榮祖說。
    道路兩旁有著四五十年樹齡的柳樹隨風搖曳,見證了松樹村的變化;家門前的牡丹、芍藥以及向陽而生的野花就像群眾綻開的笑臉,講述著松樹村的幸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