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將軍孫女組織華人捐物資,出國20多年仍保留中國國籍

2020-12-24 大白財經觀察

【編輯/統籌 王梅梅】近日,身在加拿大的開國將軍袁克服孫女袁小媛組織當地華人向武漢捐贈120萬加元的抗疫物資。紅船雜誌了解到,已出國二十餘年的袁小媛仍保留中國國籍,其對中國的一片赤誠,與爺爺的教育不無關係。據悉,袁克服一直腸胃不好,但因炊事員給他「開小灶」而發火,要求一視同仁。

加拿大華人向武漢援助抗疫物資(圖片由葉重豪提供)

將軍後人組織華人向武漢捐物資

2月7日早晨,一架從加拿大首都溫哥華起飛的專機,滿載著加拿大華人援助家鄉的120萬加元抗疫物資,向中國武漢飛去。這些物資將分七批運回祖國,每批120箱,經順豐物流免費運回武漢。

這批物資是紅安籍開國將軍袁克服孫女袁小媛組織當地華人捐贈的,其中,有單獨的一批是袁小媛捐贈給家鄉紅安縣的。在看到家鄉遭受冠狀病毒「侵襲」後,袁小媛連日奔波,組織募捐。她和丈夫一起,採購醫療器械物資,聯繫運輸途徑。直到確認有一架專機周五飛武漢執行任務時,她才聯繫到順豐物流公司,

2月5日凌晨2點,袁小媛將物資運到機場,為了趕飛機,有許多華人志願者前來幫忙裝箱打包,直到天亮時刻才全部裝箱打包完畢,從溫哥華啟運,發往國內支援防疫工作。經特別通道中轉後,將直接送到紅安縣人民醫院。

據了解,袁小媛已出國二十餘年,但仍保留著中國國籍。

袁克服腸胃不好拒絕「開小灶」

袁克服,原名袁克福,1907年出生於湖北省黃安(今紅安)縣紫雲區袁家窪一個僱農家庭。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被選為縣委委員,曾任縣總工會主席、縣軍事指揮部指揮長。抗日戰爭時期,袁克服曾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政治部民運部股長、民運部副部長,冀南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參加了神頭嶺、響堂鋪等戰鬥。1955年袁克服被授予少將軍銜。

至今,袁克服將軍一些感人軼事仍廣為流傳。1957年6月,袁克服調任陝西省軍區政委,上任後,他決定先在短時間內將省軍區下轄的軍分區、武裝部都跑一遍,便於解決基層存在的具體問題。臨行前,他向隨行人員宣布「約法三章」,不準提前打電話通知,不要下面搞迎送,不接受「特殊照顧」。誰知到了安康軍分區的第一天,炊事員就犯了規。

原來,炊事員知道袁政委是南方人,胃又不好,而機關吃的是小米,便單獨給他蒸了一碗大米飯。開飯時,袁克服正要動筷子,忽然看見周圍的人吃的是小米飯,頓時火了,堅決要與大家吃一樣的飯。

袁克服吃完飯後要到各縣去檢查工作,因幾個縣的公路不通,要徒步走上百裡路,軍分區領導極力勸說,要把幾個縣的材料拿來看。袁克服卻說:「越是偏遠縣,日常去得越少,更應該去看看,全面了解情況。至於走路,長徵都走過來了,幾百裡山路算啥!」就這樣,他堅持徒步檢查工作,並成為佳話。

加拿大通過紅十字會捐贈約16噸物資

據了解,為支持中國正在進行的應對疫情之行動,自2020年2月4日以來,加拿大已向中國發送了約16噸的個人防護設備,例如衣物、防護面具、口罩、護目鏡和手套等。這些物資經由加拿大紅十字會與中國紅十字會之間的合作提供。

加拿大外交部長商鵬飛 (Franois-Philippe Champagne)表示,「我們深切的思緒和關心與所有受到此次疫情影響的人們同在。我們將繼續監控局勢,並隨時準備根據需要提供進一步的幫助。」

加拿大國際發展部長卡琳娜·古爾德(Karina Gould)則表示,「加拿大為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所造成的衝擊,特別是對中國人民造成的生命損失感到無比沉痛。個人防護物資對於預防和限制病毒傳播至關重要。」【資料來源:石門峰博物館、沈鐵先鋒、央視網等】

(註:本文部分資料由湖北省作家協會會員、紅安縣作家協會副秘書長、紅四方面軍研究會會員葉重豪提供)

相關焦點

  • 那些放棄中國國籍,加入外國國籍的華人,被遣返後還能再回來麼?
    引言中國的人口現在已經是世界第一,人多競爭就大,也有人想要去國外闖一片天地,在之前有過一段時間,出現過出國的熱潮,有一批華人放棄了中國的國籍,加入了外國的國籍,他們在國外生活、工作。但是,現在各國對海外華人人數有了限制,所以有大批的華人就被取消了該國的國籍,遣返回中國,但是他們又沒有中國的國籍,怎麼辦呢?
  • 當初捐口罩物資的海外華人,如今求援國內反被嘲諷,華人倍感心寒
    都被華人在第一時間席捲一空捐回國了啊,那個時候我也把搜集到的口罩物資一併託人捐贈回國。現在美國就是一月份的武漢,我在群裡詢問,也不是要國內同胞給我們捐口罩,不至於,我就是幫幾個美國在西雅圖的媽媽問下國內有沒有普通人買口罩的渠道。但至於冷嘲熱諷嗎?
  • 粟裕將軍三大虎將之一,唯一華僑將軍,開國上將葉飛
    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粟裕將軍作為我國解放軍的軍神,在解放戰爭中指揮了很多優秀的戰役,這其中離不開麾下各位將軍的功勞,其中葉王陶最為出名,分別是葉飛、王必成、陶勇,今天就重點為大家講一下三虎將之一的葉飛將軍。
  • 李姓、開國將軍第二大姓氏:110位開國將軍中,五人活過100歲!
    李姓,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是我國人口第二大姓,開國將軍姓氏排名,李姓也是第二,有110位開國將軍。截止2020年8月,張姓有9位百歲開國將軍(張姓百歲開國將軍來自七個不同的省份,其中湖北人最多,福建人最長壽,湖南人軍銜最高),王姓有5位百歲開國將軍(來自五個不同的省份)。李姓最後的開國將軍是李耀文少將,李姓已無健在開國將軍,那麼我們李姓有多少百歲開國將軍呢?帶著疑問,小編和你一一道來!
  • 「華人、華僑、華裔」有區別,不能混為一談
    很多網友都知道,在演藝圈中很多演員甚至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老演員,都早已不是中國國籍了,因此也有一些網友對華人、華僑、華裔明顯進行嚴厲抨擊,稱「不是中國人,就別到中國來掙錢」,但很多人對「華人、華僑、華裔」之間的關係理得不是很清,都籠統的把「華人、華僑、華裔」混為一談。
  • 他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
    1955年-1964年,我國第一次授銜的軍官,有1614人被授予將官軍銜,統稱為開國將帥中,其中有兩個人顯得特別突出。第一個是李貞,她是當時唯一的女將軍;另一個是洪水,他是唯一的外籍將軍。洪水是我國唯一外籍開國將軍,有雙重國籍,在中越兩國同時獲少將軍銜,得到兩國人民的尊敬!
  • 他是農民開國將軍,急流勇退,建國後回鄉務農29年
    引言"退伍的將軍"面對這個詞,你會想到什麼?似乎大部分人的固定印象就是,要麼雖然離開戰場在後方指揮,但是仍在戰場威名遠揚;要麼立下汗馬功勞,升官發財盡享大權之樂;但是並非所有的將軍,都如同想像一樣,你知道有這樣一個人嗎?
  • 全球華人助力抗疫:不僅向當地提供物資援助,還有華人醫學博士深入...
    1000隻一次性口罩,該名女企業家已在戈裡齊亞省蒙法爾科內 (Monfalcone)開店多年;義大利北部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的弗利市(Forlì)華人社區向當地Morgagni-Pierantoni醫院捐贈了1萬隻口罩;倫巴第大區疫情嚴重的克雷莫納市(Cremona)華人社區向當地捐贈5000隻口罩;西西里島錫拉庫扎(Siracusa)的華人們向當地捐贈了3000隻口罩和2臺呼吸機。
  • 大別山走出的新縣籍開國將軍
    大別山中的河南省新縣素以「紅軍的故鄉,將軍的搖籃」而著稱。新縣在共和國十大開國「將軍縣」中居第六位,這裡共走出了43位開國將軍。擔任過共和國大軍區司令員職務的,這個縣走出來的開國將軍佔近二分之一。
  • 範姓開國將軍大全:八位開國少將,來自七個省份!
    近代,範姓也有八位開國將軍,都是少將,其中一位來自改姓,這八位範姓開國將軍,來自七個省份,其中四位是首授開國少將,其他四位是晉升開國少將。範姓八位開國將軍,他們都是誰呢?我們來看看。1、範富山 ,山西定襄人,(1914年——1996年) ,1936年參加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
  • 歷經60年 開國將軍如今還有多少人健在?
    據微信公眾號「政知局」(微信ID:bqzhengzhiju)24日消息,5月20日,開國少將、國防科技大學原副校長張志勇在北京去世。至此,開國將軍僅剩29人在世,軍銜全部為少將。5月20日,開國少將、國防科技大學原副校長張志勇在北京去世,享年101歲。政知局注意到,至此,開國將軍僅剩29人在世,軍銜全部為少將。  死裡逃生 張志勇原名張保奎,1916年出生於湖北紅安縣。張志勇1931年參加紅軍,歷任紅四方面軍文書、作戰科長,參加了長徵和西路軍行動。 他在戎馬生涯中,曾經三次死裡逃生。
  • 為什麼稱「中國國籍是世界上最難入的國籍」呢?
    前些年,中國正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為了提高我國的人才質量,我國公費將很多人才送去了海外學習先進知識。原本的目的是希望他們學成回來報效祖國,結果等來的卻是大批人選擇留在海外,拿到了別國的綠卡。好在還是有許多人願意回到中國,現如今的中國的發展也是非常不錯的,中國的國籍也成為了世界上最難入的國籍。中國的國籍有多難拿呢?先拿一些外籍華人來說,李連杰是國籍巨星,此前曾兩改國籍,一次從中國改成美國,一次從美國改成新加坡。此後,李連杰想把國籍重新改回中國,甚至表示願意捐出百億,可惜還是沒能成功回歸中國國籍,沒有改回中國國籍也就此成了李連杰的一個遺憾。
  • 105歲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 開國將軍健在者僅存7人
    原標題:開國少將詹大南逝世,抗美援朝中率部全殲美軍 「北極熊團」澎湃新聞記者從詹大南將軍親友處獲悉,開國少將、原南京軍區副司令員詹大南將軍於2020年11月21日上午在江蘇南京逝世,享年105歲。
  • 大批日籍華人「回國」遭中國海關阻攔,成龍:中國國籍最難入
    事實上,不管是加入日本國籍還是加入別國國籍,有90%以上的人都是在中國解放之前和解放初期移居出去的,但是,隨著近年來中國的逐漸強大,國內各個領域都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發展前景和發展潛力絲毫不比國外的環境差,再加上中國又是這些外籍華裔的「根」,因此不少加入別國國籍的中國人都想重新回歸祖國的懷抱。
  • 新中國曾有過雙重國籍的開國將校,一名上將,一人是中越兩國少將
    在當今世界上有些國家允許雙重國籍,不過我們中國是不承認的,這個無關好壞,只是國情不同。但是你知道麼,新中國的開國將校中,是存在過幾位雙重國籍的,這跟當時特定複雜的環境有關,那他們分別是誰呢?開國上將葉飛是中國、菲律賓雙重國籍。
  • 在俄羅斯創業20多年的「娜塔莎」
    這是一朵鏗鏘玫瑰,英姿颯爽闖蕩俄羅斯開拓五金市場20多年,盤下倉庫、開設門店、籌建公司,其足跡踏遍莫斯科等多個國家及城市;這是一位善良的「娜塔莎」,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她在中國遠程遙控,從俄羅斯調回了一批又一批急需的醫用物資捐贈給疫線;這是一位優秀的母親,亦師亦友,以身示範教引導兩個兒子成才。她就是樂清女僑商周月敏。
  • 大批華人被遣回國,失去中國國籍又沒有美國國籍,該怎麼辦?
    於是美國對這幾十萬的華人的到來表示特別歡迎。但是美國在利用完我國這些去淘金的幾十萬之後,又限制了華人入境的人數以及年齡。在新中國成立以後,由於當時我國正處於發展時期,所以急需各種人才來投身祖國建設。就將很多學生都送往美國學習,希望學成歸來以後可以報效國家,但是卻有一部分人選擇定居美國。如今我國發展迅速一躍成為當今世界上第二大經濟體。
  • 波札那華僑華人捐款捐物 助中國抗擊疫情
    會長南庚戌得知事情後表示,車輛被盜財產損失可以理解,但捐助的善款一分都不能少,並隨即決定自己出錢補齊丟失善款,同時自己企業捐300多件防護服及醫用護目鏡等防疫物資。據了解,當前和統會暨華人慈善基金會共收到近160多位僑胞和中資企業及機構的捐款共計307147普拉(202233人民幣)。經徵求使館意見後善款分別捐助給湖北省黃岡市中心醫院及湖北慈善總會,定向用於武漢第七醫院。
  • 阿根廷華人被騙成無國籍人士 父親去世無法回國
    海外網12月22日電 據阿根廷華人網報導,此前報導的關於上百名阿根廷華人受法院秘書欺詐而被取消阿根廷國籍的案件還遲遲未有結果。日前,其中一名受害華人因處於無國籍狀態而無法回國參加其父親的葬禮。事情追溯到2006年,上百名在阿華人放棄了中國國籍,並加入了阿根廷國籍。
  • 劉亦菲迪士尼公主裝美若天仙,卻因國籍事件引發爭議
    裙子要包一輛豪車放,堪稱華人女星第一。劉亦菲這身公主裙裙擺確實非常大,車不大點還真放不下。不過劉亦菲的這身裝扮也太美了吧,仿佛是從童話故事裡走出來的公主。說起劉亦菲的顏值不得不給各位看看她小時候的美照。這長相完全沒有變化啊,說好的女大十八變呢?還有這一張,也太水靈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