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品種選擇栽培技術
孫曙紅等
香菜又名芫荽、香荽等,為雙子葉傘形科芫荽屬,植株狀似芹,葉小且嫩,莖纖細,味香鬱,是人們熟悉的提味類蔬菜。香菜耐低溫,生長適宜溫度17~20 ℃,近年來在江蘇如皋地區栽培面積逐漸擴大,經濟效益較好,現將其主要栽培技術介紹如下。
1 品種選擇
香菜有大葉型和小葉型之分。大葉型香菜植株高,葉片大、缺刻少而淺,香味淡,產量較高,品種有美國鐵梗香菜、澳洲耐熱香菜、泰國四季大粒香菜、山東香菜等;小葉型香菜植株較矮,葉片小、缺刻深,香味濃,耐寒,適應性強,適宜秋季種植,但產量稍低,品種有山東小香菜、本地香菜等。江蘇如皋地區以栽培小葉型香菜為主,設施內可周年栽培,夏秋季宜選用耐熱性好、抗病抗逆性強的品種。
2 田塊選擇
香菜為淺根性蔬菜,主根粗壯,吸肥能力強,生長期短,應選擇排水良好、疏鬆肥沃、保水保肥、土壤有機質含量高的壤土地塊種植。前茬作物收穫後,結合整地每667 m 2 均勻撒施腐熟農家肥2 000~3 000 kg、45%三元複合肥20~25 kg作基肥,深翻20~25 cm,使肥料和土壤充分混勻。整地細耙,築深溝高畦,畦寬1.2 m,畦高20 cm,溝寬30 cm,確保排灌方便。
3 播種
3.1 種子處理
播種前需搓開種子。將香菜種子放在平整的地面上,用鞋底或其他平整的物品均勻用力慢搓,將香菜種子的外殼搓裂(不要將種子搓成碎末),然後將種子放入50~55 ℃熱水中攪拌,燙種20 min,待水溫降至30 ℃左右時繼續浸種18~20 h,種子充分吸收水分後即可播種。夏秋季種植香菜,種子須經低溫催芽後播種,可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5 min或用50%多菌靈可溼性粉劑300倍液浸種30 min,將種子撈出洗淨後用溼沙布包好放入冰箱,保持紗布溼潤,在20~25 ℃條件下催芽。
3.2 播種
露地栽培,8月下旬~翌年4月上旬均可採用機械條播或人工撒播。機械條播,行距10~15 cm,開溝深5 cm;撒播,開溝深4 cm。播種前先澆底水,將種子摻適量細土後播種,播後蓋土厚2~3 cm,用腳踩實,澆1遍水,保持土壤溼潤,每667 m 2 用種量5~6 kg。香菜苗出土前若土壤板結,應及時噴水鬆土,以利幼苗出土,促進齊苗。
4 田間管理
4.1 中耕除草
幼苗株高3 cm左右時進行間苗、定苗,整個生長期中耕、鬆土、除草2~3次。幼苗頂土時,進行第1次中耕除草,用輕型手扒鋤或小耙子進行輕度破土皮鬆土,同時拔除雜草,以利幼苗出土、健壯生長;苗高2~3 cm時,進行第2次中耕除草,用小鍬或鋤頭適當深鬆土(條播的),結合拔除雜草;苗高5~7 cm時進行第3次中耕除草。及早中耕、鬆土、除草,可促進幼苗旺盛生長,待葉片封嚴地面後,無論是條播還是撒播的,均不宜再進行中耕鬆土。
4.2 肥水管理
香菜不耐旱,應保持土壤溼潤,一般每隔5~7 d輕澆水1次,全生育期共澆水5~7次。苗期,結合澆水淋施速效肥;生育中期,每667 m 2 追施尿素15 kg;生育後期,可葉面噴施0.3%尿素水溶液,溶液中可適當添加磷酸二氫鉀,以利植株健壯生長。
5 病害防治
5.1 農業防治
香菜病害主要有葉枯病、葉斑病、根腐病和白粉病。優選農業防治措施,如選用抗病品種、加強田間溫溼度管理、採收後及時清除田間病殘體等。
5.2 化學防治
5.2.1 葉枯病和葉斑病
(1)發病症狀:主要危害葉片,葉片感病後呈黃褐色,溼度大時病部腐爛,發病嚴重的植株病菌沿葉脈向下侵染嫩莖到心葉,造成嚴重減產、品質下降。(2)防治方法:用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0~15 min,將種子洗淨後播種;加強田間管理,田間溼度較大時注意通風排溼;可選用多菌靈或代森錳鋅6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百菌清500倍液防治,兩種以上藥劑混用防效更佳。
5.2.2 根腐病
(1)發病症狀:根腐病多發於地勢低洼、潮溼的地塊,發病後,植株主根呈黃褐色或棕褐色、軟腐,沒有或幾乎沒有鬚根,用手一拔植株根系就斷,地上部表現為植株矮小、葉片枯黃,香菜失去商品性。(2)防治方法:儘量避免在低洼地塊種植,防止田間溼度過大;藥劑防治以土壤處理為主,可用多菌靈1 kg拌土50 kg於播前撒於播種溝內,易發病地塊可結合澆水灌重茬劑300倍液。
5.2.3 白粉病
(1)發病症狀: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莖和花軸,一般先在近地面處葉片上發病,病斑初現白色黴點,後黴點擴展為白色粉斑,生於葉片正反兩面。(2)防治方法:發病後可用15%粉鏽寧可溼性粉劑1 500倍液防治,隔7 d防治1次,連防2~3次,採收前7 d停止用藥。
6 採收
香菜在高溫時播後30 d、低溫時播後40~60 d即可採收。採收時可間拔,也可一次性收穫,並可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包裝,提高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