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正義的前提和基礎

2020-12-27 中國社會科學網
 

  生態文明思想就是科學「人態」思想的表現,儘管馬克思沒有留下生態學的遺產,但是馬克思關於人類社會的狀況的詮釋的「人態學」思想正是馬克思生態學思想的核心內容,是馬克思關於生態自然界思想的基本內容,生態自然界是人類社會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人類勞動過程本身就應該被定義為是人與自然新陳代謝的相互作用的一般條件。因為正是無限制的工業化才是生態學問題產生的根源,諸如:有毒廢棄物、核技術、氣候變化等都是工業化的生態災難,正是人的不良生活方式(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所致,在馬克思那裡人與自然的關係正是馬克思批判資本主義社會及其政治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破壞了人的生存環境和生活環境,人的新陳代謝正常序列被撕裂了,破壞了人的生存自然界。也就是說人的貪婪和無盡的欲望使有限的自然資源無法滿足這樣一種「惡」的生活方式為我們帶來的災難性的後果,「資本主義已演變為『危及人類生存的致命彎道』」[12](P194)。而且「現代西方文明的特點是原子化和碎片化」[12](P7)。全球化把整個地球變成了一個「地球村」,使人類從以往的地域性、民族性和國度性存在變成了作為一個整體來生存、活動和發展的存在,「使在場和缺場糾纏在一起,讓遠距離的社會事件和社會關係與地方性場景交織在一起」[16](P23)。全球化給人類帶來的負面效應是把原本有限的、地域性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不斷加劇並升級為全球性問題。這樣一來,個人主義價值觀及其所呈現的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權利政治就根本無法解決,需要一種新的非個人主義價值觀的建構,即責任政治的科學主義的集體主義價值觀取代之。

  正義社會和平等社會是密切聯繫的社會,正義的社會不是絕對平等的社會,而只能是相對平等的社會,正如平等需要被證明一樣[17]。正義也是需要被證明的,需要證明每個人的正義都得以兌現,所以,正義不能僅僅是平等問題。因為社會經濟生活當中貧窮和不公正是主要問題,諸如在中國的許多「老、少、邊、窮」地區都是一些「山清水秀」的地方,也是一些被現代化「不顧」的地方,因為沒有經濟發展問題,自然也就談不上生態正義問題。所以,現實世界的可持續性發展指向的是一種「不確定的未來」,而不是什麼「無限的未來」。在可持續發展經濟當中,最好的老師就是自然,也就是說人與自然的關係是可持續經濟發展的基本問題。

  生態正義問題是不可能從社會和政治生活中消失的,正義是人類生活的美好制度呈現,任何一項社會工程的存在都必然引起生態的後果的思慮,進而出現正義的生態問題,因為人們生存的地球空間有限,資源有限,在不同的時間之內,人們在改造著世界和創造著世界,然而,人們必須認識到的是我們生存的地球是我們向自己的後代借過來的,任何一項社會規劃和工程可能造成的生態後果都必須進行詳盡的思考和研究,生態正義正是在這樣的詰問中高屋建瓴。人類的實踐行為在於生態事業之中,財富和權力的結合、貧窮和生存的纏繞。科學社會主義生態正義在於消除貧困、消滅剝削和多樣化的人類創造性實踐。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關於公平與效率的討論反映了中國的社會分配正義觀的變化,黨的十四大確認了「兼顧效率與公平」的價值原則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運行機制,在取得經濟發展積累的基礎上,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提出了更加追求社會公平的價值原則;在黨的十七大的會議文件中,則更進一步提出了社會分配要「更加」注重公平,而將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的位置,社會的分配正義思想體現在國家的利益分配之中,也使中國的社會分配正義思想更加豐富和完善。在黨的十八大會議中得到了兌現,諸如「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國人民」,「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共享發展」的理念,使馬克思的「各盡所能,按勞分配」的正義觀完全體現在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中,這也是生態正義的核心內容和基本價值指向。

  總之,生態正義關涉的是不同共同體間的相互作用和關係,不同的利益共同體「共同組成」「命運共同體」——生態共同體。老子曾言:「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道德經·第七十七章》)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基本目標不是單純地為了GDP的生長,而是為了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生存和生活,這是一種人的自由的擴展。社會的進步、財富的增長並不只是為了保護私人的利益,而是為了所有人的福祉。社會的文明既包括物質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增長是人類文明進步的一個指標,但不能作為唯一的標準。我們只能從整體的視角出發,從「命運共同體」的境域出發,實現生態正義,構建生態的世界秩序,才能真正構建一個和諧的正義的統一的美好社會。「我們所有的人都應該對生命的地球共同體負責,沒有地球,我們無法倖存。」[12](P149)因此,面對生態危機、氣候惡化、生物多樣性的銳減、空氣和土壤惡性汙染,等等各種各樣的生態問題,人類必須結合成「命運共同體」。因為對損失進行分攤是一個生產進步的社會所必須思考的方法,當然,伴隨著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進步的努力,某些人的得益會給他人造成傷害,所以,損失分攤是一個後發國家必須面臨的嚴酷的過程。

  ①諾亞方舟(Noah's Ark),是《希伯來聖經·創世紀》中的故事。一艘根據上帝的指示而建造的大船,其建造的目的是為了讓諾亞與他的家人,以及世界上的各種陸上生物能夠躲避一場上帝因故而造的大洪水災難。這裡是喻指西方發達國家為了自己的目的而提出的解決世界生態危機的「正義」方案——筆者注。

   原文參考文獻: 

  [1]吳迪.西美爾論18世紀19世紀個人主義[J].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247bde0100yka5.html.

  [2][澳大利亞]伯奇,[美]柯布.生命的解放[M].鄒詩鵬,麻曉晴譯.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3][德]伯爾尼德·哈姆,[加]拉塞爾·斯曼戴奇.論文化帝國主義[M].曹新宇,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4][古希臘].柏拉圖.理想國[M].郭斌和,張竹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

  [5][美]彼得·S.溫茨.環境正義論[M].朱丹瓊,宋玉波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6]李培超.論生態正義[N].光明日報,2005-03-15.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8]J.Passmore.Man's Responsibility for Nature:Ecological Problems and Western Tradition[M].New York:New York Co.,1979.

  [9]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10][美]羅爾斯頓.環境倫理學:大自然的價值以及人對大自然的義務[M].楊通進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

  [11]汪信硯.環境倫理何以可能[J].哲學動態,2004,(11).

  [12][美]菲利普·克萊頓,賈斯廷·海因澤克.有機馬克思主義[M].孟獻麗,等譯.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13][美]漢娜·阿倫特.人的境況[M].王寅麗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14][美]奧康納.自然的理由[M].唐正東,藏佩洪譯.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

  [15][美]T.朱特.重估價值——反思被遺忘的20世紀[M].林驤華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16][英]安東尼·古登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M].趙旭東,方文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相關焦點

  • 努力,是天才的基礎;用心,是熱愛的前提
    帆爸育帆妞兒樂分享:(第1359天)努力,是天才的基礎;用心,是熱愛的前提。只有你變了,一切才會改變。一個散發正能量氣場的人,就一定會吸引好事,喚來好運!
  • 長江日報:突破程序正義和結果正義的困境
    然而,這裡隱去了程序正義的默認前提,即程序的合理正當,且暢通可行。 房地產檔案館工作人員通過不合法的途徑與手段公布了信息,這是一種程序不正義,那麼,有沒有可以行走的正義通道呢?通過合法途徑向紀委舉報被認為是可行的。既然如此,為什麼還有人要堅持以程序不正義的方式來追求正義?事實上,這才是程序之爭的核心。 在此之前,廣州相關部門有沒有收到對「房叔」的舉報,外界很難知曉。
  • 2020年自考《農業生態基礎》真題練習題
    自考農業生態基礎是自考的一門公共課,小編整理了一些模擬試題及答案,供大家參考。點擊進入:自考報名有疑問、不知道如何選擇主考院校及專業、自考當地政策不了解,點擊立即報考諮詢》》   2020年自考《農業生態基礎》真題練習題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後的括號內
  • 生態建設丨以生態系統價值核算助力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關於生態產品的內涵界定目前還沒有形成共識,生態產品價值評估尚未形成統一、標準的評估框架,基礎理論研究的相對滯後影響了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建立。生態產品是指在不損害生態系統穩定性和完整性的前提下,為人類提供的生態系統物質和服務產品。為此,我國多地正在積極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與方法,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仍然存在價值認識不到位、價值存量不清楚、轉化路徑單一等問題。
  • 劉以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有基礎有潛力,既是自身轉型發展的內在必需,也是緩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客觀要求,還是為全國發展提供基礎產業和能源保障的後盾所需。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既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是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民族團結的重要基礎。   經濟參考網:對黃河流域的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有多方面的意義,那落實到具體措施上,應該以什麼作為起點?   劉以雷:首先,肯定是要有科學的認知,除了宏觀上的,更要從細節處入手。
  • 葉一劍:從生態基礎到產城空間,關於鄭州都市圈的兩點洞察
    文丨葉一劍(方塘智庫創始人)1、「以生態為基礎」將成為鄭州都市圈建設的亮點之一關於河南省的都市圈建設和發展,最新的消息之一是,7月18日,河南省省長尹弘主持召開省都市圈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強調要以生態為基礎,產業為重點,交通為關鍵
  • 顏值即正義時代,美圖秀秀多方發力,構建完整變美生態
    可以說,如今已經是一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在這樣的時代,人們追求妝容、穿搭要夠時尚,就連生活中的物件,大到手機、手錶,小如指甲剪、掏耳勺,都要求美美噠。在現實中美炸天還不夠,在圖片或視頻中,自己也要英姿颯爽,閉月羞花。
  • 以共建共享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共建共享和公平正義在發展倫理學和詞意生態圈上內涵豐富的道德意蘊,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實現共建共享和公平正義有機統一,是社會治理的根本追求和必然選擇。公平正義需要一定的經濟發展基礎,才能維持社會「序」的可持續性。在市場經濟初現雛形時,由於經濟制度的不完善,不當利益的低成本性顯示了要素投入與要素收入的不對稱。此時,探討經濟制度是否公平的社會矛盾進入大眾視野,經濟公平寄希望於政府重新分配,以制止那些訴諸非法或違法手段迅速積累財富的不當行為。事實上,政府重新分配對要素收入的二次分配存在偶發的免疫性和無效性,經濟公平問題應由公平的經濟制度來解決。
  • 論正義:什麼才是個人正義
    那就是,過正義的生活。本文的論述,是站在維護個人合法利益的角度上來看的。什麼是正義呢?1.強權是正義嗎?也就是說,個人只要是擁有絕對超越他人的金錢、權勢、實力,那麼他就是正義的化身嗎?他的言行就是正義嗎?擁有絕對的權勢,當然可以令別人羨慕自己,服從自己,如果不服從,那麼,也有能力奉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方針,把不服從的人幹掉。從表面上看來,強權即正義似乎是對的,可以最大程度地滿足自己所需所欲。但須知,這裡有兩個前提:1.你永遠擁有強權。
  • 國產計算機基礎軟硬體行業深度報告:重構中國IT產業生態
    參照PC的Wintel生態以及智慧型手機時代的ARM、Android 生態,我們認為,在核心基礎設施(CPU、作業系統)適配之上,有足夠多的開發者和應用軟體構建的生態體系是自主可控落地關鍵,足夠數量的開發者保證軟硬體的完善,豐富的應用場景保證終端客戶獲取,形成正反饋機制。生態建設是國產基礎設施企業在技術之外面臨的最大發展瓶頸。
  • Defibox—柚子生態DeFi的野望
    而DeFi的理財板塊,正是智能合約充當了這個「機構」的角色,直接撮合有借貸需求和理財需求的雙方,在不出現系統性風險(比如合約漏洞、黑客攻擊)的前提下,這種代碼控制的產品是安全的,早期最出名的理財DeFi項目是Maker Dao和Compound。這和現實世界抵押房子獲得現金,而銀行通過貸款獲利是一個邏輯,有真正的市場需求。 第二個板塊:DEx。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審判制度的正義性
    一、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並重  人民法院堅持實體正義與程序正義相統一,堅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堅持依照法定程序審理各類案件,做到嚴格公正司法,確保裁判公平正義。  所謂實體正義,就是指裁判結果公正,即人民法院運用正確的法律,在準確查明案件事實的基礎上,對當事人的實體權利與義務作出準確認定與公正裁決。
  • 海西州加大「三個力度」夯實生態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海西發布」歡迎您來稿,內容可以是文字、圖片或視頻,投稿郵箱:haixifabu@126.com記者15日從海西州政府獲悉,該州按照「規劃先行、保護為主、兼顧開發、科學實施」原則,加大生態環境基礎設施項目謀劃儲備力度,爭取更多中央政策、項目和資金支持,助力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 服務中心大局 守護公平正義
    「十三五」期間,循化縣人民檢察院全面貫徹《人民檢察院基層建設綱要》,落實「爭創一流業績,打造一流隊伍」的總體要求,堅持「強化法律監督,維護公平正義」的檢察工作主題,按照「講政治、顧大局、謀發展、重自強」的新時代檢察工作總基調,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作出了積極貢獻。
  • 關於馬克思正義論研究的認知測繪
    ⑨從這一視角出發,學界強調馬克思正義論的合理性與正當性,力圖揭示其概念界定和立論基礎。為此,很多學者深入分析馬克思關於正義主張的理論實質,基於相關文本,努力勾勒馬克思正義論的思想圖景。  當然,在認同馬克思正義論成立的前提下,一些學者偏重於將其闡釋為一種道德理論。
  • 《正義黎明》是部好電影,前提是你必須看導演剪輯版
    很多其實很不錯的商業電影,都是因為「一剪沒」,也就是在後期的剪輯中,因為各種奇奇怪怪的理由對劇情進行大幅刪減,讓電影情節不連貫、畫面不到位、音樂不應景,這在我的印象中代表作就有《天國王朝》、《守望者》和《正義黎明》。
  • LEGAL HIGH:法律的嚴肅和相對的正義
    本劇大量的時間,被主角們用來探討「法律的嚴肅和相對的正義」。隨著每個人不同的觀點的深入闡釋,那些充滿代入感的觀劇人群在觀感上無形間發生了嚴重的分化。有多少人認為「古美門就是個無恥混蛋!」「李狗嗨三觀不正!」,就同樣有多少人認為「黛就是聖母婊!」「大眾的正義就是偽善!」。
  • 福田建設城市中心生態高地
    強力整治九大類空氣汙染源、全力推進重點物種保護、率先開展「清潔護河百日大行動」、將打造濱海特色生態景觀集群和公園式金融中心和產業園區……近年來,福田區有力提升生態產品與服務的供給能力,實現GDP較大幅度增長前提下GEP規模總量仍能同步增長。
  • 「環境正義」:理解第三世界環境史的一把鑰匙
    這裡的前提條件就是重新解釋生態和環境問題。環境,就是有色人種生活、工作和娛樂的地方,相比於當時主流環保運動提倡的保護瀕危物種等問題,保證有色人種等弱勢群體的健康生存條件更為重要,因為有色人種就是瀕危物種。1982年10月,遊行者反對美國北卡羅納州擬建垃圾場的提議。「環境正義」運動的發展大大激發了環境史研究的問題意識。
  • 曹路寶督查推進海洋生態環境治理工作
    本報訊(記者 韓寶貴)4月26日上午,市長曹路寶督查推進海洋生態環境治理工作,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紮實抓好滸苔等海洋生態環境問題治理,科學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積極培育壯大海洋經濟,堅定不移走好「兩海兩綠」發展路徑。鹽城市是江蘇海岸線最長、海域面積最廣、海洋經濟發展潛力最大的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