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納蘭性德大家都不陌生。作為納蘭明珠之子,納蘭性德出生高貴,生來就不用為了生計擔憂;作為「滿清第一詞人」,納蘭性德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他的詞作更是在他生前就已有「家家爭唱」的現象,只可惜,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康熙十三年(1674年),納蘭與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盧氏成婚。康熙十六年(1677年)盧氏難產去世,納蘭的悼亡之音由此破空而起,成為《飲水詞》中拔地而起的高峰,後人不能超越,連他自己也再難超越。
《南鄉子·為亡婦題照》納蘭性德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簷夜雨鈴。
我們今天要說的這首詞是納蘭性德為亡妻題照,一般來說是寫於盧氏歿後不久,此時正是二人蜜裡調油之時,盧氏更是即將生下他們的孩子,只可惜,一片深情終究變成這一紙血淚,真令人不忍卒讀。
人們說,當痛苦達到一個境界的時候,連哭都哭不出來。納蘭性德似乎就是如此。比起放聲大哭,沒有任何聲音的流淚,才更加叫人不忍多說。
而通過上片這麼兩句詩,我們似乎看到了納蘭性德跪倒在妻子的棺木前,又或者是抱著妻子的畫像,無聲落淚。他與懷中的妻子,自成一個境界,外人插不進來。
「憑仗丹青重省識,一片傷心畫不成」,不知道再次見到妻子的畫像,納蘭性德是什麼心情?這麼多天壓抑在內心的情緒,悲愴與不舍,在這一瞬間都爆發出來了。那美好的眉眼仿佛還在眼前,卻再也見不到了。
「別語忒分明」,小矣猜想,這一句應該是盧氏臨終前對他的千叮萬囑,叮囑納蘭性德要好好照顧自己,要照顧好他們的孩子。也許盧氏還未見過他們的孩子,也不知道這個孩子是生是死,就這樣帶著遺憾和不舍離去了。
「午夜鶼鶼夢早醒」,這一句是比喻他們夫婦二人就如同比翼之鳥一樣情深意蜜,但卻被迫中道分離。就像是一場夢,午夜夢回時,依然忍不住哭泣。
也許,離我而去的你,是睡醒的那個人,而還在人世間「苟活」的我,依然在夢中痛苦。這一句其實挺有哲理的意味,同時也深得道家哲學的傳承,把納蘭性德這種肝腸寸斷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也把這首詞再次推向了一個高潮。
其實我們從納蘭性德其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來他與妻子的鶼鰈情深。
玉局類彈棋,顛倒雙棲影。花月不曾閒,莫放相思醒。——《生查子》
只是,大概天妒二人,註定要其中一個為另一個飽受相思之苦吧!
而納蘭性德,也正是在妻子離去之後,才突然想起妻子的好來,命運如此無情,可納蘭性德卻不知應該怨誰。
怨妻子的無情?命運的無情?還是自己的無情?當她不在時,納蘭性德才發現,這間屋子裡,到處都是她的影子。那些音容笑貌,也早已印在了納蘭的眼裡、心裡,於是這一生,都再難逃脫了。
看完這首詞,除了為他們二人的愛情感動,為失去流淚之外,小矣還悟出了一個道理:珍惜。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雲易散琉璃碎」,生活總是充滿了未知,我們永遠無法得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然而或好或壞,這都是我們必須要承受的,除了坦然面對,別無他法。
所以,活在這世上的每一個人,更應該要學會珍惜,珍惜自己、珍惜眼前人、珍惜當下的一切、珍惜生活中的小確幸和小美好。
如果快樂太難,那我祝你平安!
思念之情躍然紙上,情到深處潸然淚下,納蘭性德為亡妻寫的這首詞,你覺得水平如何?如果滿分是一百,你給他打多少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