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奇劇起家到「下南洋」上市,長信傳媒內容驅動力全解碼

2020-12-22 影視獨舌

12月18日,長信傳媒於新加坡交易所掛牌上市。

談到長信傳媒,可能不少讀者還有些陌生。但要是說起長信傳媒董事長郭靖宇,以及其過往的影視作品,想必大家就非常熟悉了。單說今年,長信傳媒就有《絕代雙驕》《小娘惹》《天舞紀》《最美的鄉村》《大俠霍元甲》《最美逆行者》等多部影視劇與觀眾見面,熱度頗高。

不過,如今長信傳媒的業務範圍已經遠不能限定在影視劇創作上。集影視製作、藝人經紀、演唱會業務於一體的長信傳媒,雖然成立時間不長,卻憑藉在內容領域的不斷深耕與拓展,成為了影視行業的一方重鎮。這家年輕公司的邊界,正不斷延伸。

影視獨舌採訪郭靖宇的時候,他正在新加坡籌備上市相關事宜。長信傳媒上市既是團隊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是其未來多元化商業模式和多維度創新、價值創造的新起點。

聊過去:「兩條腿」走路,多元化發展

長信傳媒的前身是完美建信,由郭靖宇於2011年創立,是完美世界的子公司。

常言道,背靠大樹好乘涼。完美世界無疑就是棵參天大樹。這家以《完美世界》《誅仙》等遊戲成名的網絡公司,很早之前就開闢了自己的影視板塊。電影《失戀33天》《等風來》、電視劇《打狗棍》《紅娘子》《香蜜沉沉燼如霜》等作品,都出自這家公司。

基於此,為何要跳出舒適區二次創業呢?關乎此,郭靖宇有兩方面的考量。

一則,是創作的角度。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影視行業處在資本泡沫之中,影視作品很大程度上被做成了「理財產品」,而創作者的意志完全不能對抗資本的力量。這也是他成立長信傳媒的初衷。一方面,能對自己的企業做主;另一方面,可以給團隊小夥伴更好的未來。

二來,是商業的角度。完美建信邁向長信傳媒的關鍵一步,還在於完美世界集團內部的鼓勵。完美世界有一套成熟的商業體系,他們支持旗下成長迅速的子公司獨立發展。長信傳媒就是典型的例子。背靠大樹自然好乘涼,但勇攀高峰可以看到更好的風景。

當然,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實力具備了。

從完美建信成立以來,郭靖宇和他的團隊接連打造了《紅娘子》《火藍刀鋒》《打狗棍》《勇敢的心》等頗多膾炙人口的作品,這為他贏得了「傳奇劇王」的稱號。

那段時間,郭靖宇的年代傳奇劇,就是收視率的保障。觀眾就喜歡這味道。

不過,傳奇劇做得出彩並不代表只會做傳奇劇。郭靖宇也並非沉湎過去、不願接受新鮮事物的人。事實上,他是70後導演中最早進軍網劇領域的那一小批中的一個。

早在2013年,郭靖宇就產生了入局網劇市場的念頭。彼時,網劇領域尚屬蠻荒時代,觀眾談起網劇第一印象往往是鄙視,傳統影視公司也大多持觀望態度。但他始終認為,網劇是一片藍海。不先行一步,就註定要被人甩在後面。後來的事,大家都看到了。

2014年上線的《靈魂擺渡》系列,無疑是國產網劇中一朵「奇葩」。這部熱度和口碑俱佳的網劇,不僅為愛奇藝承擔了會員拉新作用,也為網劇正規化提供了參考摹本。網絡電影《靈魂擺渡·黃泉》以及音樂劇《靈魂擺渡之永生》的「破圈」,更說明了該IP的成功。

於網劇領域取得成功之後,郭靖宇再度抽身,尋求多元化發展之路。

改編自傳統武俠小說的《射鵰英雄傳》《絕代雙驕》;衍生於經典故事的《大俠霍元甲》《小娘惹》;由網絡文學IP改編的《天舞紀》;以及主旋律作品《最美的青春》《最美的鄉村》《最美逆行者》……這一系列高口碑、高收視、高流量作品,不僅攬得了觀眾的青睞,更獲得了包括「五個一工程」獎、「白玉蘭」獎、飛天獎、金鷹獎等主流獎項的肯定。

不過,長信傳媒從來都不只是一家影視劇創作公司。自公司初創伊始,郭靖宇就堅持要「兩條腿」走路。一條是劇集,一條是演唱會,兩者之間產生了非常好的互補。

從2019年新增演唱會製作業務以來,長信傳媒先後舉辦了李榮浩世界巡演新加坡站、周杰倫「嘉年華」世界巡迴演唱會以及「人生首席」人民大會堂新年音樂會,並為電視劇《小娘惹》《天舞紀》《大俠霍元甲》等熱門劇集打造了OST。另外,長信傳媒還手握周杰倫在中國大陸、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泰國的總統籌。

「兩條腿」走路、多元化發展。做到這兩點,長信傳媒能上市也就不足為奇了。

說現在:長信傳媒上市的意義何在?

2020年,影視行業的確有點冷。上半年,有數千家影視公司註銷,行業巨頭也多為虧損狀態。整體環境不樂觀,保守戰略是行業的普遍選擇,但長信傳媒卻選擇在今年上市,意義何在?我們不妨從三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首先,出於公司自身發展的考量,長信傳媒已經到了謀求更大發展的時刻。

事實上,從準備成立長信傳媒起,郭靖宇就有了做一家國際化公司的打算。如今,顯然時機成熟了。「我們是從一家特別合規的上市公司脫胎出來的,所以步子可能就比別人更快一些,少走一些彎路。」當初他買下《小娘惹》的版權,也正是瞅準了新加坡這塊風水寶地。長信傳媒「走向世界」之路,就以新加坡為中心輻射東南亞,繼而走向世界。

上市意味著新開始,也意味著新的壓力。在過去,長信傳媒只對自己負責,自負盈虧。如今,要考慮更多的事情。得對得起投資人的信任,還得兜住中國企業的臉面。但上市又是一種必然。公司規模大了,想要更好發展就必須要融資。要融資,就必須要上市。

不過,融資卻不能盲目。資本是一把雙刃劍,只有冷靜的人才能正確地掌控它。解牛的庖丁要順著骨骼來割肉,影視從業者也要摸清資本的紋理。「我們應該擁抱資本,但不要和資本去玩遊戲。我們應該藉助良性資本,來發展自己的行業,更要保持絕對的冷靜。」

另外,東南亞的確也有長信傳媒所需要的創作素材。像今年在央視八套熱播的《小娘惹》,就是一個典型的南洋故事。正在籌備中的《南洋女兒情》和《南洋英雄淚》,也是如此。「那些華僑的奮鬥史,跟我以前拍的傳奇戲是同根同源的。兩者的故事有很多相似之處。」

第二,國產電視劇要出海,傳統文化要走出去,也需要走國際化道路。

「文化出海」的口號喊了很久了。也有不少國產電視劇在海外流媒體上線。但必須承認,光靠賣劇集、電影的海外版權,還不能算真正「走出去」。長信傳媒還想更深入。在海外成立公司,製作給外國人看的劇,對「文化出海」可以起到更好的助力。

《靈魂擺渡·南洋傳說》就是一次初試水。這是長信傳媒和愛奇藝海外站的首次合作,也是愛奇藝海外站推出的首部海外劇集。和六年前的《靈魂擺渡》不同,這部海外劇集主打外國觀眾。只有做到這點,傳統文化才能真正走出去。

「目前,外部世界對中國的誤解很深。大家對中國的看法,依舊是多年前的觀點。我覺得中國文化需要有一個世界的認同,認同的前提就得先了解。像中國文化的優質內容,你只有走出來,經歷市場的考驗,外國人才知道。只有檢驗過了,別人才願意去了解你。」

第三,長信傳媒的上市也能為行業打上一針強心劑。越是行業趨冷的時候,就越需要些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在影視行業,只要你認真地去做企業,市場就一定會認可你。」

「我覺得長信今天在這樣一個特殊環境上市,可能我們的第一次融資數額並不驚人,估值也沒有那麼高,但還是能夠給國內影視公司提供些積極意義。調整是在所難免的,其實我們也一直在調整,包括主旋律、網絡電影的創作,我們也從來沒有缺席。」

長遠來看,長信傳媒在新加坡上市的價值還不止於此。除了精神鼓勵與象徵意義,這次還為中國公司在新加坡上市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摹本。

此次長信傳媒的上市,也意味著新形式的出現。無論如何,情況總歸是越來越好了。

「未來我希望長信變成一個國際化的文化公司,中國市場確實很好,但固守國內市場不求發展,不停請大明星、用大IP擴大戲劇成本和戲劇利潤,這個就沒出息了。」

看未來:是裡程碑

談起公司的企業文化,郭靖宇概括為「務本創新」。在他看來,長信傳媒的主營業務其實只有一項,即為觀眾、為社會提供優質內容。拍電視劇也好,做演唱會也罷,皆是如此。「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我們的本就是內容,長信傳媒堅定不移地做內容提供商。」

只有把內容的「本」給守住了,才能找到自己的「道」。一家內容公司最難得的,是能輸出基於人類共情的、跨越種族的、跨越地域的思想價值。這也是長信傳媒所追尋的。

比如,或將於2021年Q1上線的《約定之青春永駐》。《約定》主題系列劇是由愛奇藝策劃出品,以2020年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契機打造的2020小康元年獻禮劇。《青春永駐》講述了一個幽默又治癒的故事,巨興茂、丁偉執導,董勇、嶽麗娜、卜冠今等主演。

又如,殺青不久尚在後期製作的言情喜劇《仙琦小姐許願吧》,已製作完成、等待播出的年代傳奇劇《勇敢的心2》,同屬《我來自北京》系列網絡電影的《福從天降》《按下葫蘆起來梨》《瑪尼堆的秋天》,以及剛剛殺青的《靈魂擺渡·南洋傳說》等。

再如,或將於明年開機的年代劇《第十團》。郭靖宇是年代劇出身,這一類故事講起來自然是得心應手。《第十團》以八路軍隊伍中獨一無二的「知識分子團」晉察冀軍區第十團為原型,講述了他們奮戰在平北地區抗日最前線的傳奇故事。

爾後,還要創新。隨著科技進步,文娛產業也在飛速發展。從戲劇到電影,從電影到電視劇,從電視劇到網劇,再從長視頻到短視頻,背後的一切驅動力都是科技與時代的發展。

郭靖宇當年選擇投身網劇領域,便是在尋求創新之路。他始終在關注行業最前沿的探索。「創新一定是我們這個行業的未來。」

就影視行業來說,創新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核心內容上的創新。比如近兩年業內一直在嘗試的互動劇。長信傳媒很早之前就將目光對準了這一範疇,之所以沒有大張旗鼓地推進,根本原因在於相關技術的不成熟。一旦技術跟上了,長信傳媒絕不會錯過機會。

對於互動劇,郭靖宇實則很有信心。有不少人將互動劇視為一種遊戲變種,也有人覺得過多的選擇會影響觀眾的放鬆消遣,但在他看來,這些都只是次要因素。比起不斷點點點的手遊,互動劇需要動手的地方少多了。更何況,只要內容好,觀眾不會怕麻煩。

「我們不能站在40歲的年紀來考慮互動劇有沒有未來,得站在年輕觀眾的角度來想問題。我們當時做網劇的時候,也有人提出反對意見,現在的情況你也看到了。互動劇究竟是影視還是遊戲?不要考慮這個問題。你還沒想明白,觀眾就都被做遊戲的搶走了。」

另一種是形式上的創新。這兩年時興的短劇集系列,郭靖宇也在做。目前,長信傳媒已策劃了多部短劇集,其中20部處於研發狀態。每集的時間不長,5-10分鐘;每部篇幅也不大,或12集或24集。這般規模的集團軍出現在前沿戰場,必然會引起行業矚目。

據郭靖宇介紹,明年長信傳媒將會推出一檔「微短劇劇場」。這些作品囊括科幻、懸疑、驚悚、喜劇、奇幻、甜寵等眾多類型,劇名也多是《今天地球爆炸了嗎》《今天開始做明星》《遊戲語音殺人事件》這般俏皮活潑的風格。有趣的是,這些微短劇集皆是橫屏劇。

「豎屏不符合物理的觀看習慣,只有在橫屏裡才能表現出視覺藝術,講影像故事還是要用好故事去感染觀眾。微短劇不會投入很高成本,利潤不會很高,但可以培養拍攝人才。」

除此之外,長信傳媒明年還有《唐朝詭事錄》《煙雨一夢江南》《封刀》《天下刀宗》《無冤行者》《DNA鑑定》《接頭》《逆流純真年代》等一批影視劇投入研發。這些故事或改編自網絡文學,或取材於歷史秘辛,或來自徵文比賽,題材各異、長短不同,各有各的味道。

長信傳媒上市了,但這只是一個裡程碑。新的徵程,才剛剛開拔。

【文/馮壹】

相關焦點

  • 手握周杰倫演唱會製作權的長信傳媒,將在新加坡上市
    29年的行業經驗,並被譽為「傳奇劇王」。 來源:長信傳媒招股書 長信傳媒的電視劇業務參與到影視劇製作的全產業鏈中,包括長信自身擁有影視劇開發的IP、投資者,同時擁有很強的製作團隊,團隊構成包括編劇
  • 助力長信傳媒成功登陸新加坡交易所 老虎證券繼續延伸上市服務版圖
    手握歌手周杰倫在6個國家演唱會製作權的公司上市了。  近日,國內知名影視傳媒公司長信傳媒(SGX:XJB)成功登陸新加坡交易所,成為今年第三家在新加坡主板上市的非房地產信託公司。作為華人圈內為數不多可交易新加坡股票的美港股網際網路券商,老虎證券此次憑藉其獨特的社區產品形態,助力公司在IPO期間向百萬投資者傳遞投資價值,使長信傳媒的品牌及資本市場影響力顯著增強,幫助公司順利完成上市。  據悉,長信傳媒創始人兼CEO為中國知名製作人、導演、編劇郭靖宇,其製作和導演過包括《2017射鵰英雄傳》、《最美的青春》和《絕代雙驕》等電視劇。
  • ...傳媒行業周報:泡泡瑪特港股上市 Z世代經濟有望重構泛娛樂產業
    【研究報告內容摘要】  上周行情梳理:上周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業板指、傳媒網際網路板塊指數(中信)漲跌幅分別為-4.19%、-3.36%、-1.58%、-6.19%。上周傳媒網際網路板塊漲幅最大的十隻個股。
  • 新版《靈魂擺渡》開機在即 王冠逸領銜演繹南洋傳說
    由新加坡長信傳媒重磅推出,著名導演郭靖宇先生擔當監製,青年演員王冠逸領銜主演的懸疑題材劇《靈魂擺渡▪南洋傳說》受疫情影響,開機一延再延,慶幸的是終於在近日迎來好消息。據悉,主演王冠逸和戚玉武已經於本月12日從新加坡來到新山,並按照當地政府要求隔離14天,目前已經投入到開工的準備中。
  • 七十二傳媒上市儀式正式啟動,打造5G時代下全新智能互動廣告
    10月22日,中國智能傳媒領導品牌「七十二傳媒」在深圳新總部大樓舉行七十二傳媒喬遷盛典暨赴美上市啟動儀式,七十二傳媒公司董事長向科鳴先生、戰略投資方美國納斯達克主板上市公司綠專資本、公司股東及VIP嘉賓等百餘人現場見證。
  • 南洋理工學院與南洋理工大學有何關係?
    相信一定有還人不知道新加坡除了南洋理工大學NTU外還有一個南洋理工學院NYP。兩者之間是什麼關係呢?南洋理工學院是南洋理工大學下屬的poly嗎?今天小編就來介紹一下: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Nanyang Polytechnic,NYP)。
  • 下南洋,為何文昌人最多?
    下南洋,為何文昌人最多?「下南洋」曾經是海南島東部較為獨特的人文現象。「下南洋」是海南人開拓全新的生活空間、介入世界經濟文化大潮、最後回歸故裡回報家鄉的一代瓊僑經歷的縮影,也是近現代海南乃至中國發展變遷的生動縮影,體現了一百年來海南人前赴後繼下南洋、不斷取得新業績的奮鬥精神,其海島文化特徵鮮明。
  • 傳奇劇《將軍在上》拍攝正酣 盛一倫為馬思純下廚慶生
    由侶皓吉吉任總導演,馬思純、盛一倫領銜主演的傳奇劇《將軍在上》拍攝正酣。   古裝傳奇劇《將軍在上》由橘花散裡的小說《將軍在上我在下》改編,由興格傳媒、優酷等聯合出品,侶皓吉吉任總導演,馬思純、盛一倫領銜主演。全劇以宋朝的風雲變幻為背景,講述了一個武藝超群的冷麵女將軍與「廢柴」俏王爺的錯位傳奇愛情故事。這部劇自去年10月份開拍以來,輾轉寧夏、內蒙古、青海、甘肅多地拍攝。
  • 中文傳媒舉辦上市十周年座談會
    來源:證券時報12月21日上午,中文傳媒上市十周年座談會暨「新理念·新格局·新作為」主題論壇在南昌成功舉辦。本次論壇旨在總結上市以來改革發展成就,凝聚發展共識,謀劃美好未來。江西省上市公司協會會長盧小青表示,十年來,中文傳媒盈利能力逐年提升,資產質量持續向好,資本實力不斷增強,各項主要經營指標均位居全國同業前列,由出版上市公司板塊的「跟跑者」跨越發展成為「領跑者」。
  • 謀求上市而遲遲未落槌的傳媒企業有哪些?
    傳媒內參導讀:隨著政策與產業大環境的時緊時松,不少企業上市之路漫漫,近兩年,傳媒企業入市更加緩慢,傳媒內參獨家盤點了五大類型的傳媒公司(機構這三年是蠢蠢欲動的三年,也是上市計劃逐步落地的三年。到了2014年「高峰」真的來了,當年出現了80起文化傳媒併購案,牽涉資金700億,另有26家公司排隊上市。 這26家排隊上市的企業中名企扎堆兒,其中中國電影、上影股份、新華網、萬達院線、廣州金逸院線、引力傳媒、幸福藍海等企業都已經實現在A股或中小板或創業板上市。
  • 循跡奇聞:神秘的南洋降頭術(下)
    循跡奇聞:1960年盤錦龍三太子(上)循跡奇聞:1960年盤錦龍三太子(下)循跡奇聞:全國八大兇宅之首,廣州荔灣廣場循跡奇聞:北京朝內81號循跡奇聞:神秘的南洋降頭術(上)神秘的南陽降頭術(下)18:27
  • 視線:什麼樣的歷史傳奇劇才值得期待?
    方寸歷史傳奇劇的創作,既要有文學深度,又要有歷史厚度。通過藝術化的表現手法對歷史進行解構和加工,對傳統文化進行演繹和傳承,是創作者的發力點。在處理歷史事實與藝術創作的關係上,歷史傳奇劇應該堅持從歷史事實出發,一方面尊重歷史,突出人物特點,一方面在表達上融入更具想像性的藝術手法,在人物成長過程中找尋具有合理性和縱深度的現實勾連。作為今年以來繼《清平樂》之後的第二部上星古裝劇,《燕雲臺》自開播起就備受關注。
  • 人物| 王長田與光線傳媒的二十年裡:轉型、上市、爆款,他都做到了
    新聞系畢業後做記者的他走了一條常規路線,後來趕在橫跨千禧年的時候創業,發展中的光線傳媒從創立到上市再到上市之後的不斷轉型,每一步都在順應社會潮流,文娛發展的趨勢。用幾組略顯枯燥的數字來表示:光線傳媒在1999年以電視欄目製作起家,直到上市前,欄目製作與廣告業務都為公司最主要的收入來源。2008年至2011年,欄目製作與廣告收入都為公司的主要收入來源。
  • 中文傳媒上市10年,增長密碼隱藏在這些關鍵詞裡!
    2010年12月21日,中文天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成為全國第4家出版傳媒上市公司(股票簡稱:中文傳媒,證券代碼:600373),引發行業內外極大關注。
  • 五洲世紀傳媒A輪融資超億元力爭明年底上市
    {"title":"五洲世紀傳媒A輪融資超億元力爭明年底上市", "url":"https://www.cqcb.com/county/jiulongpo/jiulongpoxinwen/2020-11-23/3312284.html", "image":"", "smalltext":"來自上遊新聞客戶端
  • 視頻內容起家,從線上延伸到線下的吱道二手車能否把服務深入人心?
    吱道二手車是一家垂直二手車領域的自媒體,以視頻內容為主。旗下有「吱道不知道」和「Ask吱吱吱」兩檔視頻節目,每周各播一期。「吱道不知道」節目每一期都會提供二手車評測及導購性建議,某年某款的車型有什麼通病、市場價是多少、適合怎樣的群體,優缺點分別是什麼,都呈現出來。「Ask吱吱吱」則是解答一些消費者在二手車方面的疑惑。
  • 光線傳媒的救星來了?
    而此前一手打造了爆款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下稱《哪吒》)的光線傳媒也不例外,《姜子牙》也在近日官宣定檔。作為《哪吒》姊妹篇的《姜子牙》是否能帶領光線傳媒走出疫情的陰霾?光線傳媒交出史上最差半年報,《姜子牙》定檔國慶8月17日,在疫情的嚴重衝擊下,光線傳媒交出了上市以來最差的一份半年報。
  • 從熒幕到舞臺,《靈魂擺渡》的「逆生長」丨專訪音樂劇製作人高鵬
    今年年初,在長信影視傳媒的支持下,高鵬拿到網劇《靈魂擺渡》的IP,做一次從熒幕到舞臺的改編,用大家熟悉的影視內容來拓寬長信影視傳媒線下的演出版圖,對高鵬來說也是一次新的嘗試。即便現在長信主打的是通過音樂劇、音樂電影的形式做一個引領行業的事,但也需要在團隊準備好的情況下慢慢布局和建設,線下演出和音樂電影的普及也不是一朝一日就可以完成的。IP長效開發的秘訣手握影視IP,又大膽布局線下演出行業,可以說長信影視傳媒在影視和線下演出「兩條腿走路」的版圖規劃非常清晰。
  • 中文傳媒上市10周年 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年均兩位數增長
    從上市初的「跟跑者」,到如今在諸多領域成為「領跑者」,中文傳媒走過了一條改革之路、創新之路、自強之路,綜合實力顯著提升,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均保持年均兩位數增長。數據顯示,中文傳媒營業收入從上市之初的31.31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12.58億元,增長2.60倍,年均複合增長15.28%;歸母淨利潤從上市之初的3.53億元增長到2019年的17.25億元,增長3.89倍,年均複合增長19.30%,截至今年三季度,公司累計實現淨利潤127.57億元;總資產由上市之初的50.91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228.14億元,年均複合增長
  • 又一古裝傳奇劇來襲,臧溪川《大中醫》開機,主演陣容全是實力派
    又一古裝傳奇劇來襲,臧溪川《大中醫》開機,主演陣容全是實力派 最近,不少電視劇接連開機,讓大家十分期待。範丞丞的《左肩有你》,杜淳、穎兒的《沒有硝煙的戰線》以及李明德的《少年巡撫》,各種各樣題材的電視劇接連上場,主演陣容也是流量和實力兼備,備受觀眾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