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歷史丨阿波羅10號綜合演練

2020-12-17 LCspace

Simplicity (Full Mix) - Silver Screen

01:59來自LCspace

從技術上講,阿波羅8號和阿波羅9號的飛行成功,使阿波羅10號完全可以執行載人登月任務,但登月艙只飛行了兩次,一次是不載人的,一次是載人的,試驗工作做得還不夠,特別是登月艙還沒有飛到月球附近。因此,阿波羅10號計劃繼續進行飛行試驗。

1969年4月,最終確定阿波羅10號的飛行是除登月外的一次完整彩排。當進入月球軌道後,登月艙正常分離、下降,到離月面一定高度時,啟動上升發動機返回軌道與指令/服務艙對接,再一同返回。這次試驗飛行與登月的難度、程序完整性幾乎一樣。

參加這次飛行任務的太空人是指令長斯塔福德,指令艙駕駛員約翰·揚和登月艙駕駛員塞爾南。阿波羅10號飛船系統也進行了命名,飛船稱「查理·布朗」,登月艙稱「史努比」。均為美國著名漫畫家查爾斯·舒爾茨創作的漫畫《花生》中的形象。

1969年5月18日12時49分,一枚土星五號火箭將阿波羅10號飛船升空。經過11分53秒後,進入(190×184.5)千米的地球軌道。繞地球飛行兩圈並進行必要的檢查後,第三級於2小時33分25秒第二次點火,將飛船系統推入奔月軌道,此時飛船達到每秒12.35千米的逃逸速度,向月球進發。3小時3分時火箭第三級與飛船分離。約翰·揚操縱飛船掉頭、機動與第三級結合部的登月艙對接,此時的時間是3小時56分。

經過10小時的飛行,到75小時55分53秒服務艙主發動機點火356秒,進入月球軌道,軌道高度是(315×110.4)千米。80小時25分7秒服務艙發動機再次點火調整軌道,噴射時間為13.9秒,軌道變為(109.1×113.9)千米。

起飛時間98小時22分,斯塔福德和塞爾南進入登月艙。99小時46分,登月艙下降發動機點火,噴射了27.4秒,從最小推力到10%推力,再到40%推力。登月艙的軌道高度不斷降低,到最低時近月點只有15.4千米。在這個低軌道上,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到靜海著陸區的細節。他們拍了大量照片,描述了他們所見的地物特徵,試驗了下降雷達。

指令艙駕駛員約翰·揚駕駛指令服務艙繼續繞月飛行。它能夠看到遠在120千米的登月艙像蜘蛛一樣繞月球飛行著。由於軌道不同,他們的最遠距離達到630千米。

在登月艙內,下降發動機第一次點火後1小時,斯塔福德和塞爾南再次啟動發動機,將軌道抬高,這時推力達到100%,噴射時間40秒。102小時45分時,登月艙上升艙與下降艙分離,10分鐘後上升發動機啟動工作了15.5秒。這次操作很完美,最後發現登月艙上升艙與軌道上的指令艙相距僅78千米。太空人再次啟動上升發動機15秒,把上升段推向月球軌道與指令艙的會合點。經過不到4小時的會合,上升艙與指令艙在106小時22分時對接成功。斯塔福德和塞爾南回到指令艙中。他們的工作持續了8個小時。

他們將生活用品和一些垃圾收集在一起用一個袋子裝著塞進登月艙,登月艙最後分離。指令服務艙繼續繞月球飛行,太空人繼續觀察月球表面。又過了31小時,即137小時36分28秒服務艙發動機啟動,噴射164秒,進入返回地球的軌道。192小時3分23秒阿波羅10號飛船的指令艙再入大氣層,在很暗的天空劃出一道亮光,像流星一樣落回了地球,濺落在太平洋海域距薩摩阿群島690千米的地方,距預定濺落點相差僅6千米。這一次登月的模擬演習圓滿成功。

阿波羅10號的試驗檢驗了除登月外的一切登月飛行程序,是一次裡程碑式的試驗。從上述的試驗結果表明,阿波羅10號實際上已具備了載人登月的能力。土星五號火箭已得到了充分驗證,阿波羅飛船也兩次進入月球軌道,登月艙性能和與飛船的分離、會合和對接試驗圓滿成功,下降發動機和上升發動機已兩次得到可靠驗證,因而登月目標已近實現,最後一步只差行動了。這個歷史性的時刻最終由阿波羅11號飛船來實現,它將以人類最偉大、最富創造性的一項成就而載入航天史冊。

相關焦點

  • 美國宇航局的10次阿波羅號的月球任務
    阿波羅任務始於1961年5月25日約翰·甘迺迪總統的演講,當時他宣布了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目標。8年之後,10次阿波羅任務,美國創造了歷史。阿波羅1號實際上從未離開過地面。1967年1月27日,在發射臺上進行測試時發生了火災,摧毀了發射艙。不幸的是,三名太空人遇難了。
  • 航天史上最偉大勝利,阿波羅13號太空爆炸,太空人花4天成功返航
    這一次也是隨著嫦娥五號的正式降落以及完美回歸,不僅在我們國家的網絡上面引起了很多的討論,同時在國際上也引發了很多的爭論,其中很多人都回想討論起之前美國阿波羅計劃。可能大夥對於阿波羅計劃還不是特別的熟悉,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討論一下。
  • 航天史最偉大失敗,阿波羅13號太空爆炸,太空人用4天逃回地球
    隨著嫦娥五號登月,關於美國阿波羅計劃的討論也就越來越多,美國共組織7次載人登月,6次成功,而失敗的這次也被成為航天史上最偉大的失敗。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阿波羅13號太空爆炸在阿波羅11號、阿波羅12號接連成功登月之後,1970年,美國開始了第三次載人登月任務,共搭載了3名太空人:吉姆·洛威爾、傑克·斯威格特、弗萊德·海斯。
  • 阿波羅11號:超越競爭的奇蹟
    儘管歷經波折,阿波羅計劃仍然一步步挺進月球,最終由阿波羅11號首先抵達了人類夢寐了數千年的終點。 1969年7月16日,在土星5號巨型火箭的助推下,阿波羅11號飛船從位於佛羅裡達甘迺迪航天中心的發射場起飛,前往38萬公裡之遙的月球。
  • 嫦娥五號來回23天,阿波羅11號卻只花8天?解析中美登月技術差異
    造成時間差異的根本原因在於,嫦娥五號和當年的阿波羅11號的任務計劃不同。技術水平差異首先來說說技術水平差異。1969年可以說是美國航天的鼎盛時期,送阿波羅11號上天的火箭是土星5號SA-506,是人類有史以來,僅次於當年前蘇聯能源5號的運載火箭。
  • 阿波羅11號是一場騙局?從月球拍的照片疑點重重,究竟是不是陰謀
    去年是美國阿波羅11號順利載人登月50周年,從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點火升空,再到歷時五天的太空之旅,阿波羅11號最終選擇在月球靜海地區著陸,這次在月球表面的著陸任務很是成功,美國航天局地面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員看到阿波羅11號成功著陸在月球表面,那顆緊緊懸掛在嗓子眼的心,終於鬆了下來。
  • 多圖預警,「阿波羅11」號登月的那些事兒
    1969年7月16日,「阿波羅11」號飛船從甘迺迪航天中心發射升空。
  • 一組阿波羅11號準備階段舊照
    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與奧爾德林成為了首次踏上月球的人類,而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一事更進一步成為紀錄片和廣告常見之歷史事件。而今天要分享的老照片是阿波羅11號登月前的相關訓練與準備照片,可以從這組照片裡,簡單了解下這次登月行動的一些細節。
  • 中國嫦娥五號,徹底撕碎美國阿波羅號騙局?
    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發展演變過程中,真正能見識到「嫦娥奔月」的是生活在公元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古人也許無數次欲想實現嫦娥奔月,無數次的努力卻最終仍以失敗告終。從古至今,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從未停止過,火藥的問世,更是讓人類有了更大的動力和基礎對未知領域進行探求。
  • 阿波羅登月被徹底顛覆,航天科技五院公開設計圖紙!刷新認知水平
    那一刻距離人類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不過才十二年,阿波羅11號登月飛船發射當年我們的東方紅一號人造衛星還沒有上天。 阿波羅-11號飛船由土星五號火箭發射升空 縱觀整個阿波羅載人登月工程有6艘飛船總計將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表面,為什麼美國航天可以在極短時間內取得如此驚世駭俗的成績
  • 當年登月失敗的阿波羅13號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這是阿波羅13號的船員,祝大家在那裡度過一個愉快的夜晚,」阿波羅13號計劃是由美國海軍上尉任務指揮官洛弗爾牽頭,他的其他三個任務(包括阿波羅8號)也是由他主導的。不到10分鐘後,太空人在進行例行維護任務出錯並使太空飛行器的氧氣罐爆炸,原本應為美國航天計劃在月球上的第三次著陸變成了一場拯救三名太空人生命的絕望競賽。
  • 阿波羅13號:「成功的失敗」還是科學的勝利?
    1970年4月17日下午12點07分44分,癱瘓的阿波羅13號飛船濺落。50年前的4月10日,美國東部時間下午2點13分,指揮官詹姆斯(吉姆)洛維爾、指揮艙飛行員約翰·斯威格特和登月艙飛行員弗雷德·海斯,乘坐土星V火箭從位於佛羅裡達州的美國宇航局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發射升空。
  • 阿波羅航天任務飛船的兩個坐標平面,並不是完全重合的
    大部分的歷史演變,已經延伸到了幾百年前了。這條橫軸是1945年停止石油勘探;縱軸是1998年有 超過八千架次的無人機空投火箭;橫軸縱軸,輪廓都漸明。一條橫軸,印證了將近兩百年前那場石油探明與採礦權,無疑是確定性世界的一個明確軌跡。
  • 阿波羅10號在月背聽到神秘音樂,NASA錄音已公開,無法解釋
    1969年7月阿波羅11號任務將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和巴茲·奧爾德林送上了月球,開創了人類航天曆程中最偉大的歷史。但這項任務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在阿波羅11號任務之前NASA還經歷了多次的無人繞月、無人月球軟著陸,載人繞月、載人著陸艙下降任務,一步步為阿波羅11號的成功鋪平了道路。
  • 阿波羅11號原始代碼已在GitHub開源
    PingWest品玩7月19日訊,原始的阿波羅11制導計算機(AGC)指令和登月模塊的原始碼目前已經在GitHub網站開源。根據介紹,開源內容包含了阿波羅11號制導計算機(AGC)中指令模塊(Comanche055)和登月模塊(Luminary099)原始代碼。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年
    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羅11號」環月飛行了12圈、並釋出登月艙「鷹」之後,這一句久等的話,讓許許多多在場的工作人員熱淚盈眶。如今,刻畫宇宙探索的科幻大片層出不窮,月球已經不算是冒險家的樂園了,觀眾也不會更感興趣。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年
    1969年7月20日,在「阿波羅11號」環月飛行了12圈、並釋出登月艙「鷹」之後,這一句久等的話,讓許許多多在場的工作人員熱淚盈眶。如今,刻畫宇宙探索的科幻大片層出不窮,月球已經不算是冒險家的樂園了,觀眾也不會更感興趣。
  • 「阿波羅12號」任務50周年 人類第二次登月 首次帶回無人探測器
    小查爾斯·康拉德(CharlesConradJr.)和艾爾·比恩(AlBean)在甘迺迪航天中心訓練中心內,模擬登月任務中的月面活動。「阿波羅12號」登月任務的三名乘員,正在NASA訓練中心聽取任務簡報,做好在墨西哥灣的濺落訓練。前排從左到右是小理察·高登,指揮艙駕駛員,小查爾斯·康拉德,指令長;艾倫·比恩,登月艙駕駛員。兩名培訓人員站在後排。
  • 阿波羅登月是假的?無數鐵證告訴你它是真的
    1967年,阿波羅AS204號飛船在甘迺迪航天中心起火,3名太空人當場慘死!震驚全球!因此這一年計劃暫時停滯了。這可以說是第五個付出。這一年年底,阿波羅4號成功發射,震塌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電視直播間,震動了紐約地震臺,也震撼了全世界。
  • 美國航天「幕後女英雄」去世:曾助力阿波羅11號飛上月球
    據埃菲社2月24日報導,詹森被稱為美國航空航天事業的「隱藏人物」。1969年她通過精確的計算最終將阿波羅11號宇宙飛船送上月球,實現了人類的登月夢想。太空人約翰·格倫曾說:「如果她說一切就緒,那我就立即出發。」NASA局長吉姆·布裡登斯廷24日在推特網站上表示:「聽聞凱薩琳·詹森以101歲高齡在今天早晨去世的消息,NASA這個大家庭感到十分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