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時候了!千畝水稻基地西莊村片區開鐮收割啦

2020-12-24 騰訊網

金黃的稻田,

在陽光的照耀下閃現著豐收的光芒。

雖已到立冬時節,西安高新區東大街道西莊村的300畝水稻田裡,依舊是一片金黃。11月9日上午,趁著天氣晴朗,稻農們正開著收割機搶收水稻,望著一顆顆飽滿的水稻落進車鬥,豐收的喜悅掛上了他們的眉梢。

稻花香裡說豐年

據小新了解,東大街道自古以來就有種植水稻的傳統。去年以來,西安高新區在東大街道西莊村種植水稻、油葵、格桑花約550畝,在鄰近的北大村種植水稻、蓮藕450畝,創新打造東大街道千畝水稻基地項目,大力發展集休閒、觀光、旅遊為一體的現代生態農業,讓村集體經濟煥發出新的生機。

「今年西莊村種植了300畝水稻,主要包括黃金晴、新豐六號兩個品種」,西莊村村委會副主任、水稻基地負責人靖磊介紹,黃金晴是本地特有的水稻品種,稻穗長、稻杆軟,稻米口感香甜,很受市場歡迎,而新豐六號則是今年從漢中新引進的品種。「和黃金晴相比,新豐六號的稻穗短、稻杆硬,在口感上略次一些,但產量更高」,靖磊說,新豐六號到底好不好,還要等待上市後市場的反饋。

北大村今年種植水稻約430畝,已在10月份收割完成,而西莊村的300畝水稻在11月上旬才陸續開始收割,收割時間比北大村晚了一個月。「其實,這是我們的一項創新嘗試」,靖磊說,經前期與專家探討,赴寧夏、黃河灘實地考察後,他們發現,推遲收割的水稻穀穗更飽滿,碾出的大米色澤更亮,口感也更好,於是大家決定在西莊村的300畝水稻田進行探索實驗。「從稻穗的顆粒大小來看,這批稻米的成色還是不錯的,一個月的等待算是有了個好結果」,靖磊笑著說。

得益於秦嶺得天獨厚的土壤水質條件,以及東大街道千畝水稻基地項目的建成投運,今年,西莊村迎來了豐收年,黃金晴品種畝產量約1000斤,新豐六號畝產可達1200至1300餘斤,真正讓村民們嘗到了勞動致富的甜頭。

除年底能領到分紅外

水稻基地的建成,也讓西莊村村民在家門口找到了新活計。村民靖成立告訴小新,今年自己一直在水稻基地工作,負責擺盤、插秧、除蟲、養護等,每月能掙3000多元,工作之餘還能照看上兩個孩子,他很滿意。目前,像靖成立一樣在水稻基地務農的西莊村村民約有50餘人,基本解決了村內所有待業勞動力的就業問題,讓大家都成為了家門口的「上班族」,端上了勞動致富的「金飯碗」。

「明年我們計劃再增種100畝水稻,」靖磊說,同時還會嘗試再推遲水稻收割時間,持續探索改良種植方式,提升水稻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同時,我們還將對水稻基地的周邊環境、基礎設施以及村居環境進行改善提升,進一步展現『秦嶺小江南』的田園風情,吸引更多遊客,帶動村民們共同致富奔小康」。

轉載請註明出處

文字:於秋瑾

編輯:寇珂

審核:周豔濤

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江蘇多地早熟品種水稻開鐮收割
    這兩天,省內多地的早熟品種水稻已經開鐮收割,處處一片忙碌的豐收景象。   豐疆智能江蘇片區經理盧書冕說:「運用北鬥導航技術,可以實現整個收割過程的一個自動化和無人化。與傳統的農機相比,減少曝曬粉塵這些對人身體的一些危害,保證作業質量和效率同時,也能減少一個人力資源的投入。」
  • 臺山早稻開鐮,感受豐收喜悅!
    臺山早稻開鐮,感受豐收喜悅!一個星期前,他開始收割早稻,目前已經收割了300多畝,完成夏收任務過半。在收割現場,阿布看到收割的稻穀並沒有完全熟透,為什麼要急著搶收呢?對此,陳盛強給出了專業的回答。陳盛強:這個品種是金香油粘,它比較特殊,再遲一些收割的話,稻穗前端這些熟透的稻粒會自然脫落,如果雨水多會變黑、發芽,影響稻穀質量,所以七八成熟就要收割,這個時候收成最好、質量最優。
  • 水稻試驗田畝產最高超1400斤,隆平高科基地春稻開始收割了
    ▲請點擊觀看視頻 7月18日,記者在廣西玉林五彩田園隆平高科雜交水稻種植示範基地看到,工人正忙著收割水稻。金燦燦的稻穗在陽光的照射下格外喜人。
  • 40年前忙生存,40年後是風景……京西王佐重現水稻收割
    曾經,豐臺王佐鎮的水稻收割,是農民們為生存而「汗滴禾下土」,如今的水稻收割,是一場歡樂的盛會,成為一道風景! 64歲的王剛還記得年輕時在生產隊收割水稻的場景,大喇叭一響都奔田間地頭,一群人地頭上一字排開,埋頭苦幹
  • 「一稻兩收」畝均增效千元 河南水稻糧飼雙優雙高項目喜獲豐收
    收割機收穫試驗田水稻10月11日上午,隨著趙全志教授一聲「開鐮」的號令,收割機在轟鳴聲中開進稻田進行現場收割,正式開啟對該項目再生稻的實打驗收。  與會專家對收割的水稻稱重再生稻是指頭季水稻成熟收穫後,利用稻樁上的休眠芽萌發生長成穗而收割的水稻。
  • 「北稻南移」 東北水稻在自貢榮縣這個村長勢良好!
    據了解,「北稻南移」項目的第一季超早熟粳稻收割後,再生稻長勢良好,在其周圍三畝多的超早熟品種(二季),已經結起了稻穗,這個月月底收割,8月中旬栽的超早熟品種(三季)秧苗長得青青翠翠。「這個北稻南移從海南地區將水稻品種引進到我們農場,這些品種都屬於超早熟品種,比我們當地本土水稻品種基本上提前兩個月進行第一季收割,而且第一季的種子曬乾了後,馬上在田裡面進行第二季的直接播種,不需要再進行育秧等環節。」程偉表示,在第二季收割後,根據當地氣候條件,還可以進行第三季播種,總體帶來的經濟效益是很好的。
  • 京西王佐鎮稻香飄 北京六城區內最大稻田今日開鐮
    新京報訊(記者 田傑雄 王巍 王穎)10月18日,時隔一百五十多天,在北京西南邊的豐臺區王佐鎮佃起村,城六區內最大稻田迎來了開鐮節。新京報記者獲悉,今年王佐佃起村時隔40年再種水稻,水稻收成好於預期,預計明年佃起村的水稻種植面積將進一步增加。
  • 「處暑三日稻有孕,寒露到來稻入囤」啥意思?晚稻什麼時候收割呢
    俗話說「處暑三日稻有孕,寒露到來稻入囤」,這句話是啥意思呢?這句話說的「稻」,是晚稻,是稻穀的一種,具體來說是夏季播種,秋季收割的。稻穀可分外早稻、中稻和晚稻。而晚稻是在早稻收割之後立馬復耕種上,晚稻一般在6月上旬播種,到10月份就可以收割了。
  • 1.5萬畝單季晚稻開鐮收割
    伴隨著晴好天氣,箬橫的糧食種植戶們迎來了一年中的豐收季,該鎮1.5萬畝單季晚稻開鐮收割,呈現出一派熱鬧景象。▼(點擊觀看視頻)據了解,今年單季稻生長期間,箬橫鎮氣候條件良好,「甬優1540」、「中浙優8號」等品種的單季稻長勢好,環比產量均有幅度提升。
  • 袁隆平院士團隊超級雜交有機水稻示範基地驗收儀式在陽春舉行
    11月11日,袁隆平院士團隊超級雜交有機水稻示範基地驗收儀式在陽春舉行,儀式上,陽春市戰略合作夥伴中植同惠生物工程(廣東)有限公司獲有機轉換認證證書。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張玉燭,陽江市副市長丁錫豐,中植企業集團營運長牛佔斌,農業農村部科技教育司處長龍成,社會各界涉農企業相關人員等參加了活動。
  • 參試雜交水稻900餘種!袁隆平院士團隊水稻試驗田今日收割
    機械化作業   種植過程詳細記錄   蓮都袁隆平院士團隊水稻試驗田   開始收割啦   ↓↓↓   △試驗田開始收割啦,點擊視頻了解下   10月4日上午,在麗水碧湖虹菊糧食產銷專業合作社的水稻種植基地裡,長江中下遊水稻秈稻的42個試驗品種迎來收割。
  • 今年南湖區晚稻開鐮收割早,進度快
    因9-10月份晴天多,降雨少,光照充足,加速晚稻灌漿黃熟,為避開11月中旬後習慣性陰雨天氣影響,今年我區晚稻開鐮收割早、進度快。 據區農業部門統計,今年南湖區晚稻收割面積11.35萬畝,開鐮收割日為10月15日,較往年提早10天左右,開鐮收割後進度較快。
  • 水稻什麼時候收割最好?這些是保證盤錦大米高產又好吃的關鍵
    當前正是水稻收割時節,有的農戶搶新米上市下手早,有的農戶還在等農時。水稻收割到底以哪個時間節點為宜?日前,遼寧省農業科學院鹽鹼地利用研究所副所長於亞輝接受了記者採訪。於亞輝介紹:1稻穀外觀稻穀外觀即稻穀黃米比率為85%-90%時收割最宜。自古就有諺語「九黃十收」,意思是水稻在九成熟時是收割的最佳時間,能獲得十足的收成。2稻穀含水率稻穀含水率約為25%時收穫食味品質最佳。
  • 「身高」2.2米畝產突破一噸 水稻界奇葩成網紅——專訪巨型稻研發...
    試想,徜徉在兩米多高的水稻下,稻花飄香,金穗垂腰;腳下是一田清水,水裡遊著的是自然放養的魚、泥鰍、青蛙;頭頂是無人機監控生長、施肥、收割;富含蛋白質、身形頎長的稻杆被專用設備切條加工成優質牛羊飼料……屆時,一畝以巨型稻為核心的立體生態種養結合稻田的產出將達到四萬到十萬元,圓農民的種田致富夢。」
  • 中國雜交水稻承載起馬達加斯加糧食安全的新希望
    馬達加斯加農業部長拉納裡韋盧和聯合國駐馬等四國總代表派特裡克視察馬義奇基地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李修莉):近日,在馬達加斯加馬義奇金黃色的雜交水稻試驗田裡,農民們正揮汗忙碌著收割水稻。這片40公頃稻田是由中國援助的農業專家與當地農民共同協作,用農用小型旋耕機進行雜交水稻的栽培試驗示範。初步估算,雜交水稻平均產量接近每公頃10噸,而該地區目前的平均產量為每公頃2.8噸。「我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參加該項目的稻農漢塔說。她預計這次試種最低產量為每公頃8噸。作為接受過雜交水稻技術培訓和支持的稻農之一,她說:「栽培技巧並不難,但也需要不少參與。
  • 目前水稻多少錢一斤?2020年新稻價格會如何走勢?最新行情預測
    目前已是7月中旬,部分地區稻穀已經開鐮收穫,目前大家最關心的就是今年稻穀行情,是漲是跌?關乎到每個稻農的收入,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水稻行情這檔子事。
  • 你的長假是農民伯伯的開鐮季,浙江第一波晚稻新米上市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施雯 通訊員 秦葉波十一長假,浙江不少金燦燦的水稻田到了收割的季節。小時新聞記者今天(10月6日)從省農技推廣中心獲悉,這兩天已有晚稻新米上市。1】台州溫嶺:野花盛開的稻田裡,今日開鐮收割今天,郭金芽在溫嶺承包的400多畝水稻,部分開鐮收割。這裡的水稻田就像一個大花園,走在田間一路是繽紛綻放的野花,空氣中還飄著陣陣稻花香。
  • 蘇州:魚米之鄉「稻」出新故事 「稻+N」實現「一地多收」
    2019年,張家港市塘橋鎮金村華田家庭農場負責人吳健,騰出15畝地,試種新品種「韭菜稻」,獲得豐收。「當年9月中旬收割第一茬後,只要在第一次收割時控制好稻樁高度,過不了一個半月,割過的稻樁又會發新芽、抽穗,11月可以再收割一次。」吳健介紹。  試驗下來,「韭菜稻」第一茬畝產1200斤左右,第二茬畝產超過400斤。
  • 鄉村振興先要產業振興,水稻產業發展離不開高產優質稻品種
    近期「中國糧」、「中國種」、 「鄉村振興」、「上天奔月」的水稻種子發芽了等話題成了輿論的熱點,折射出我們重視三農,不僅要解決中國人的飯碗,還要實現「共同富裕」。現在都在講鄉村振興,這是好事,關乎農民,關乎國家。回顧歷史,會發現我們的崛起,根基是農業,而今實現全面脫貧,偉大復興的夢想道路,起航在鄉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