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紀登陸科創板市值破千億,聯想創投連續四輪投資

2020-12-10 獵雲網

【獵雲網北京】7月20日報導

7月20日,聯想創投被投企業寒武紀正式在科創板掛牌上市,開盤後大漲300%,總市值突破1000億元。從2017年開始,聯想創投連續投了寒武紀的A輪、B輪和B+輪,此次寒武紀上市,聯想創投又參與了戰略配售,是僅有的參與了寒武紀四輪融資的機構。

寒武紀登陸科創板(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寒武紀董事長、CEO陳天石,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合伙人宋春雨,從左至右)

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總裁賀志強表示,人工智慧的戰略制高點是算力,寒武紀核心人員在處理器晶片和人工智慧領域深耕十餘年,帶領公司研發了智能處理器指令集與微架構等一系列創新關鍵技術,背後傾注了無數的技術積累和拼搏努力,中國團隊在晶片領域最終步入了世界前列。寒武紀在AI晶片領域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中國人工智慧的"爆發"。

寒武紀2016年正式成立,第一枚晶片很快就流片成功,先後推出了用於終端場景的寒武紀1A、寒武紀1H、寒武紀1M系列晶片,以及中國第一款雲端晶片思元100,雲端第二代思元270,邊緣晶片思元220,在算力、功耗、通用易用等方面已比肩國際主流產品,其中,寒武紀1A是全球第一款商用終端智能處理器。

招股書顯示,2019年寒武紀實現了4.4億元的銷售收入,比上年增長279%。保薦機構中信證券預計,寒武紀2020年收入將可以達到6-9億元,繼續翻倍式的增長。寒武紀可以稱得上是目前國際上為數不多的全面系統掌握了智能晶片及其基礎系統軟體研發和產品化核心技術的企業之一,能提供雲邊端一體、軟硬體協同、訓練推理融合、具備統一生態的系列化智能晶片產品和平臺化基礎系統軟體。

中科院走出的兩代企業(左二寒武紀董事長、CEO陳天石,左三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孫凝暉,右一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聯想創投集團總裁賀志強)

聯想集團副總裁、聯想創投合伙人宋春雨表示,5G、物聯網等創新科技驅動下的智能網際網路的發展,為中國AI半導體產業帶來前所未有的機會。

近兩年,中國掀起科技領域的創業和投資熱潮。2016年聯想創投成立之時,就圍繞「IoT+邊緣計算+雲+大數據+人工智慧」進行全面布局,已經投資了曠視、第四範式、浙江中控、深圳智能交通、中奧科技等一系列AI賦能行業的高科技企業。

晶片半導體作為核心技術最重要的基礎設施,亦是投資的重點領域。賀志強認為,中國半導體已經長足進步,一方面半導體製程技術發展的速度在減緩,對於中國來說是趕超的機會;另一方面,中國半導體已經累積了不少優秀的人才,湧現出不少優秀團隊,尤其是晶片設計領域差距正在加速縮小。

截至目前,聯想創投已投資超過十家晶片半導體公司,涉及AI晶片、新型視覺處理晶片、光電結合晶片與5G晶片,如寒武紀、比亞迪半導體、思特威Smartsens、昂瑞微電子、芯馳、中科物棲、銳思智芯、馭光科技等等。

與一般VC不同,聯想創投作為聯想集團的CVC(企業創投),通過對外投資和內部孵化,投出120多家優秀企業,緊密配合聯想3S戰略,形成生態聯動,共同拓展智能網際網路時代科技產業新機遇。投資寒武紀之後,聯想與寒武紀合作建設智能數據中心的聯合實驗室,推動AI超算中心在北京、濟南、合肥、湖北、廣州、澳門等地落地,發力新基建;而投資的昂瑞微,則聯合聯想和摩託羅拉品牌的智慧型手機,合作開發本地化5G解決方案。

賀志強表示,半導體產業是聯想的上遊產業,聯想創投將以產業投資的方式,依託聯想豐富的品牌、渠道、供應鏈、研發等資源,助力中國半導體新興企業的技術創新和落地實踐,以加速實現中國晶片半導體行業的崛起。

相關焦點

  • 聯想創投賀志強:寒武紀、曠視、第四範式背後的伯樂
    今年7月,寒武紀成功登陸科創板,作為最亮眼的獨角獸收穫了開盤大漲了300%的高光時刻。而在這一切背後,都離不開一位連續四輪投資的伯樂--聯想創投總裁、管理合伙人賀志強。 在著手成立聯想創投之前,賀志強當過14年的聯想CTO,和這家公司一樣,低調、勤奮、集體主義是他的特質。而當晶片和AI時代到來,賀志強聽見了浪潮的聲音,無法再低調下去。
  • 聯想系出手 砸近10個億 這隻A股一度漲近6%
    君聯資本執行董事沙重九表示,「因為君聯資本在晶片領域有著長期的行業跟蹤和投資經驗的積累,選擇富瀚微電子是看好公司創始人楊小奇所帶領的團隊以及公司在安防領域未來的發展空間。」2017年,富瀚微成功登陸A股,成為君聯資本在晶片領域參與早期投資的第三家上市公司。
  • 科創板周年記:誕生5隻十倍牛股 孕育6隻千億市值巨頭
    2019年7月22日,伴隨著首批科創板公司在上交所敲鐘,備受矚目的科創板開市,註冊制正式落地。一周年過去,科創板迎來了140家上市公司,累計貢獻2.63萬億A股市值,展現了強大的包容性和科創屬性,在新股發行、交易制度、再融資制度等方面做出了重要改革和探索。
  • 股權投後|天智航、寒武紀、容百科技獲國資股東投資布局
    其中謝諾辰途已投企業天智航、寒武紀、容百科技均獲得央企投資。 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拉開了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大幕。與滬深交易所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不同,科創板實行了註冊制、上市標準多元化、交易漲跌幅限制放寬到20%等制度創新,為高成長型和創新型科技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
  • 寒武紀上市:虧損 11.8 億,30家資本圍獵、估值500億,晶片時代的...
    3月26日消息,上交所披露,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寒武紀」)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至此,科創板受理企業數量達到221家。事實上,自科創板推出,寒武紀、商湯科技、曠視科技等眾多AI領域公司都備受關注。作為中國發展最快的AI晶片獨角獸,寒武紀在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對上市計劃一直諱莫如深三緘其口。
  • 啟明創投投資企業惠泰醫療成功登陸科創板|Bilingual
    啟明創投投資企業惠泰醫療今天(1月7日)成功登陸上交所科創板。惠泰醫療(688617.SH)發行價每股74.46元,開盤價221.73元/股,開盤大漲197.78%,市值147.83億元。惠泰醫療是啟明創投12個月迎來的第13家IPO企業,也是2021年第一家成功上市企業。
  • 寒武紀的寒武紀
    順風順水的寒武紀在2017年8月獲得了包括聯想創投、阿里巴巴創投、國投創業,國科投資、中科圖靈、元禾原點(天使輪領投方)、湧鏵投資(天使輪投資方)聯合投資在內總計1億美金的融資。次年8月,又完成了數億美金的B輪融資,領投方為中國國有資本風險投資基金、國新啟迪、國投創業、國新資本。
  • 神童創立,中科院孵化,估值超百億AI晶片巨頭科創板上市在即
    成立約4年後,國內AI晶片巨頭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擬科創板上市。2月28日,北京證監局網站披露,近日寒武紀與中信證券籤署了IPO輔導協議,上市已指目可待。過去幾年,寒武紀發展迅速,公司相繼獲得阿里巴巴、科大訊飛、聯想、TCL等知名公司的戰略投資,估值超百億;公司也分別曾登上2017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與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活躍投資機構百強榜。
  • 科創板開市近一年 半導體行業表現搶眼
    本報記者 戈清平報導6月29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發布《關於同意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的批覆》,同意中芯國際在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註冊申請,這意味著A股市場將迎來一家市值千億元的晶片代工巨頭。
  • 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誕生,經典回顧四大明星產品
    7 月 20 日,科創板迎來首家 AI 晶片龍頭,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寒武紀)登陸科創板,申購代碼為「688256」,擬募資 28 億元。截止當天上午,寒武紀上市首日開盤上漲約 290%,當前市值已突破 1000 億元。
  • 科創板企業擴容至200家,總市值規模已接近3.2萬億元
    從去年7月22日開市,首批25隻科創板股票上市交易,歷經近一年半時間運行,科創板企業數量如今已擴容至200家。最新數據顯示,這200家科創板公司的總市值為31937.51億元,平均市盈率94.07倍。第200家登陸科創板的企業為新致軟體,其主營業務為向終端客戶提供IT解決方案、IT運維服務,以及向一級軟體承包商提供軟體項目分包服務。
  • 數字經濟發布|中控技術登陸科創板市值突破500億;中國人工智慧專利...
    >3、中控技術登陸科創板 市值突破500億人民幣11月24日,浙江中控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科創板正式掛牌上市。億級神經元的神經擬態類腦計算機亮相烏鎮今年9月,浙江大學聯合之江實驗室在杭州發布一款包含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的類腦計算機。該計算機使用了792顆由浙江大學研製的達爾文2代類腦晶片,支持1.2億脈衝神經元、近千億神經突觸,與小鼠大腦神經元數量規模相當,典型運行功耗只需要350-500瓦,同時它也是目前國際上神經元規模最大的類腦計算機。
  • 科創板開閘在即,佛企如何搶抓機遇?
    本周一,隨著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審核系統上線,科創板正式開門迎客。作為中國資本市場的重大改革,科創板將帶來註冊制等一系列突破,也被各地視為推動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隨著科創板的開閘越來越近,國內科創企業躍躍欲試,目前已有多家企業明確公告申請科創板上市,全國多地出臺激勵政策推動企業登陸科創板。佛山也在搶抓機遇,加速推動企業登陸科創板。
  • 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寒上市,開盤市值衝上千億,商業化問題成隱患
    7月20日,國內AI晶片第一股寒武紀正式登陸科創板,開盤漲幅即超250%,市值隨之突破1000億元大關。在晶片之戰備受關注的當下,寒武紀的上市可謂萬眾矚目。而在四天前,就在相同的地點,有著國內晶片龍頭地位的中芯國際,剛剛上演完一出傳奇大戲:開盤即大漲 246%,市值突破 6000 億元;A 股全天成交 479.7 億元,佔當天科創板總成交額近 50%。不得不承認,中芯國際的暴漲,折射出了國內各界對晶片行業的熱情和期盼。
  • 痛失「金主」後閃電上會 寒武紀下一步怎麼走
    來源:北京商報網作為我國AI晶片獨角獸,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寒武紀」)的科創板IPO進展一直走在聚光燈下。如今排隊僅兩個多月後,公司於6月2日上會迎考。提及寒武紀,公司與深圳市海思半導體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為海思」,系華為全資子公司)的合作成為了不可迴避的話題,隨著華為自研IP的投入使用,寒武紀已經與華為海思「漸行漸遠」,而這也成了寒武紀未來需要面臨的一大挑戰。科創板IPO獲受理逾兩個月後,寒武紀迎來上會大考。
  • 上市十天市值破千億 阮氏家族身家暴漲560億
    截至今日收盤,該股連續八個交易日漲停,股價漲幅達180%,市值突破1000億元。與此同時,公牛集團背後的阮氏家族身家暴漲500億。 公牛集團8連板上市十天市值破千億 2月17日,公牛集團早盤低開0.45%,最低下探至跌超3%,為上市以來首次打開漲停板。
  • 持續虧損,寒武紀IPO不是一個好信號
    據悉,成立於2016年的寒武紀已經經歷了6輪融資,IPO前估值高達到222億元,是國內名副其實的AI晶片獨角獸。招股書顯示,在上市標準上,寒武紀選擇了第二款——預計上市後總市值不低於15億元,擬發行不超過4010萬股股份,擬使用募投資金約28億元。持續虧損,真的正常嗎?
  • AI晶片「獨角獸」衝刺科創板 寒武紀遭遇客戶變對手
    來源:時代周報成立僅4年的AI晶片「獨角獸」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寒武紀」)衝刺科創板的消息,近日來持續發酵。「寒武紀如能順利登陸科創版,將會引發AI企業跟風上市,為長期缺少資金的國產人工智慧晶片產業提供新發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