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Lemonade(LMND.US)成功登陸紐交所一事,吸引了不少投資者的目光。
掛牌當日,Lemonade股價飆漲近140%,市值突破30億美元,一躍成為2020年迄今表現最好的IPO。截至發稿,該公司股價上漲至78.79美元,市值已觸及43.25億美元。
從股價及漲幅情況來看,Lemonade的表現優於美股保險板塊中不少公司,針對這一「突圍」現象,不乏市場熱議。筆者認為,除近期美股市場整體環境利好外,其他重要推動因素主要在於:Lemonade是一家以AI技術運營的新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
與此同時,同於年內登陸納斯達克的「保險電商第一股」——慧擇(HUIZ.US),近期股價也見大幅拉升之勢。該公司目前股價較4月中旬的歷史低位水平,最高漲幅已逾60%。
後疫情時代中,網際網路保險賽道或迎新的爆發?一起來聊聊這門生意,對標Lemonade,探索下中國本土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慧擇的投資價值。
中國保險市場前景向好,網際網路細分賽道快速成長
回顧中國保險業體量的增長,可以說是越來越快。總資產方面,自1979年國內保險業復業,保險業總資產達到1萬億,用時25年;達到10萬億,用時10年;突破20萬億,僅用時5年。年度保費方面,自2009年保費收入首次達到萬億後,於2014年突破2萬億,於2019年邁進4萬億大關。
另據瑞士再保險公司2019年發布的第三份sigma報告,到2029年,中國有望佔據全球保險市場20%的份額,成為全球最大的保險市場。
但實際上,中國保險業仍屬於朝陽產業,從深度和密度水平來看,中國的保險市場仍遠遠落後於美國與許多發達國家。
2018年,北美、日本和歐洲的保險深度分別為7.26%、8.86%和7.17%,保險密度分別為4377美元、3466美元和2655美元,而同期我國保險深度為4.14%,保險密度為2724元人民幣,僅是美國的十分之一、日本的八分之一。伴隨中國經濟不斷發展,居民風險保障意識逐漸增強,保險行業還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具化到網際網路領域而言,傳統保險存量市場的切分促使網際網路保險行業亦呈高速發展之勢。據IBIS World 發布的2020年市場研究報告,從2015年到2020年,在線保險的市場規模的年均增長率約為9.0%。作為在線保險業務的代表,在線保險經紀市場預計在2020年將達到313億美元。
同時,據《後疫情時期中國保險需求的18大發現》顯示,疫情之前,網際網路保險的轉化率較去年增長約73%,疫情期間,轉化率較去年大增至232%。綜合疊加疫情催化數位化轉型、激發市場需求等因素來看,網際網路保險行業具備巨大的市場潛力。
對標 Lemonade,慧擇產品結構及盈利能力更勝一籌
談及Lemonade和慧擇,這兩家企業的商業邏輯頗有相同之處,但深入探究來看又十分不同。
相似的是,Lemonade和慧擇同處網際網路保險賽道,瞄準年輕用戶,且兩者均注重AI布局,具備核心競爭力。
用戶圈層而言,兩家公司均在網際網路主要消費群體——年輕用戶中站穩了腳跟。招股書顯示,2018年Lemonade約70%的客戶年齡在35歲以下,90%的客戶表示以前沒有買過保險產品,2019年用戶數量超過64萬名,較2018年翻了一倍多;而根據慧擇上市後的首份年報,2019年平臺已累計投保用戶630萬,平均年齡僅32歲,且多為來自一二線城市的新興中產階級。
商業模式而言,Lemonade完全基於應用人工智慧和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其所有服務一律是移動客戶端和PC端自動執行,只有當聊天機器人無法處理時才有人工介入。在業務過程中,其通過構建「取證圖」,以 AI和行為經濟學來檢測和阻止欺詐。
慧擇的理念是「經營用戶」,更看重服務深度和專業度,走的是以技術和數據智能驅動產品銷售和客戶服務的發展路線。近期,其已正式與西南財經大學大數據研究院展開合作以搭建保險大數據知識圖譜。從功能上看,「知識圖譜」融合保險產品、疾病數據等多維度信息,便於全面量化分析,助於保險深度關係發現、推理、構築AI基礎,與Lemonade 的「取證圖」有異曲同工之處。
實際上,保險業是第一個由數據驅動的產業,構建知識體系對保險服務鏈條價值具備重大意義。可以說,數據賦能業務、深化數據算法與保險服務場景融合能力,是網際網路保險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不同的是,Lemonade和慧擇的產品結構存在本質差別,盈利能力表現不一。
Lemonade沒有出售由知名保險公司支持的保單,而是在自己的資產負債表上保留索賠責任。目前,該公司的保險產品種類較為集中,雖然自今年2月其新推出電子產品、家具、服裝、寵物等多種保險,並表示今後可能會選擇以承銷商或代理人的身份進入其他險種市場,但如今來看,其主要險種仍為面向租客和業主的房屋保險。
產品過於單一,自然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盈利空間。資料顯示,自2015年開展業務以來,Lemonade就一直沒有盈利。具體看來,2019年公司淨虧損約1.09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擴大105%;2020年Q1,公司淨虧損3650萬美元,較上年同期擴大69%。
相對之下,慧擇的產品結構和盈利能力明顯更勝一籌。
慧擇選擇通過平臺承銷保險產品,以收取佣金的方式創收,輕資產模式無需承擔任何投資和承保風險。其創始團隊從2006年就開始探索線上保險,積累多年經驗已走出獨特的盈利模式,並將銷售長期險作為重點戰略布局。2019年,慧擇已經與國內70家保險公司建立了合作關係,平臺提供了約1352款保險產品,涵蓋健康險、人壽險、意外險、旅遊險、企業險等在內的全險種。不僅如此,憑藉平臺累積的海量數據優勢,慧擇更與合作保險公司共同開發具吸引力和競爭力的定製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慧擇自2018年實現扭虧為盈後,已連續八個季度盈利。2019年,慧擇平臺促成總保費約2.89億美元,實現營收約1.43億美元,Non-GAAP淨利潤約1579萬美元。其中,銷售長期保險產品的保費於總保費中的佔比約為87.4%,由此可見,長期險的高佣金率和續期保費對於增加客戶粘性、創造可持續收入的作用尤為明顯。
小結
長期來看,保險是一個非常值得期待的行業,這一點國外已經充分驗證,中國保險業仍屬於朝陽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就本文提到的「賽道選手」Lemonade和慧擇而言,兩者都屬這個新興賽道的熱門選手,均精準觸達網際網路消費群體,注重AI布局,彰顯出網際網路保險的核心能力,具備一定關注價值。
尤其是紮根本地「土壤」的慧擇,已用大數據優勢證明自己的核心價值和增長引擎動力,且考慮到其主打長期險種,而長期健康險有望在疫情下半場收穫正面紅利等因素,筆者認為,在網際網路保險行業這場盛宴中,慧擇有望進一步擴張,打開市場想像空間。
此外,資本市場方面,近日花旗首次覆蓋慧擇並予以「買入」評級,目標價10.6美元,而慧擇當前股價水平較該目標價格,仍有理想上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