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第一次來到上海的遊客,首先會到無比熱鬧的外灘一遊,因為外灘是遊客前往上海的必打卡之地,遊客們在上海外灘,舉目遠眺,是能夠欣賞到來自外灘美麗景致的。遊客們在上海外灘,可以讓遊客遠眺黃浦江對岸的浦東陸家嘴,可以遠眺東方明珠以及金茂大廈。甚至上海環球中心都是可以盡收眼底的。除了遊客對上海比較熟悉的旅遊景點以外,在一座大樓上面,只寫著二個字即「震旦」,為什麼大樓會取這樣一個名字呢?
對於遊客而言,只要看到這兩個字,就會稱,說的是震旦國際大樓,這座大樓,可以說是一距離黃浦江最近,而且觀賞景致最佳,裝修風格最高級的一座寫字樓。只要夜幕降臨,在燈光的照射下,使得「震旦」二字顯得更加清晰了。震旦大樓以名氣最高的LED燈光秀顯現出「ISH」,以此來表示我愛上海。因此在大部分遊客心目中,會覺得震旦大樓是中國價格最高的廣告屏。
但是對於真正的上海人來說,「震旦」二字的寓意特別深,並不只是遊客口中所指的那樣通俗易懂。據當地人稱,之前在上海有座震旦大學,也被稱為震旦學院,英語解釋中,有曙光跟黎明之意,震旦大學是中國首座研究所教育並授予碩士、博士學院的大學,到了後來震旦大學跟復旦大學進行了合併,後來就改名為上海復旦大學了。
許多在上海讀書的印度留學生稱:「震旦」很好理解,在他們國家語言裡面,指的就是中國,早在古代時,不論是印度還是羅馬,或者希臘對於中國人的尊稱,翻譯成中文以後,就是「震旦」。之前印度習慣性地把中國稱為「秦那斯坦」,秦也有中國之意,「斯坦」在波斯語中的解釋指的是地方。中國在唐朝時,印度就把中國稱之為「震旦」。
中國八卦裡面,「震」字指東邊,而「旦」字則被譽為太陽升起的東方。印度人覺得震旦就是東方的國家,其實就是中國。那些在上海留學的印度學生覺得,上海外灘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上海本身就是中國一了不起的城市,本身中國就是東方最偉大的國家,因此他們相信「震旦」就是中國的意思。
這就可以看出,中國文字的博大精深了,同樣的一個詞語,用在不同的地方,就會得到不同的解釋。遊客們看到「震旦」二字時,就會覺得是說上海震旦國際大樓,或者指震旦印表機。老上海人則覺得,「震旦」在指上海復旦大學的前身,到了印度留學生這裡,則被指偉大的中國。你們來到上海外灘時,是否曾看見過「震旦」二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