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周美國海軍「麥克坎貝爾」號驅逐艦闖入中國南海海域,遭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054A型護衛艦驅離後,3月15日,美軍太平洋艦隊「羅斯福」號航母戰鬥群,與「美利堅」號兩棲攻擊艦等艦艇再度闖入南海航行,並展開了所謂的聯訓。南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李華敏大校強調,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國軍隊時刻保持高度戒備,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堅決維護南海地區和平穩定。
其實,早有「南海九段線」標註了我國對南海的絕對主權。大家可能對「南海九段線」還有所了解,但很少有人知道,當初參與南海諸島考察及主持11段線(現在改為了九段線)劃分的傅角今先生,居然就是我們湖湘兒女——湖南株洲醴陵人。
株洲醴陵,湖湘熱土 地理學家初長成
傅角今先生,又名傅鰲,地理學家。1896年農曆10月10日生於湖南省醴陵縣李家山村,1965年10月27日卒於西安市。
1946年,中華民國內政部成立方域司,傅角今任司長。他親自帶隊考察勘測中國南海、中緬邊界,提出南海諸島、蔥嶺(帕米爾高原)、江心坡、薩彥嶺、江東64屯以及琉球群島等本屬中國領土的依據,恢復了我國版圖輪廓「南北長於東西」的本來面目。
首次標註,十一斷線 南海諸島地理志略
1945年日本投降後,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從9月9日開始逐步接收日本歸還的我國領土,並依照《開羅宣言》及《波茨坦公告》的內容,中華民國政府組織了一個由軍方、政府官員還有地理地質專家組成的接收團,乘坐幾艘戰艦前往南海分赴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開展接收工作。最後產生了西沙群島、中沙群島等6張地圖,這就是這就是《南海諸島位置略圖》。
1947年起,內政部方域司司長傅角今召開了一系列關於西、南沙群島範圍及主權之確定與公布會議,為此後的中國南海主權確定了基調和範圍。並且印製了《南海諸島位置圖》,該圖成為現代中國南海疆域地圖的重要藍本。
1947年11月,由傅角今主編的《南海諸島地理志略》出版發行,內附《南海諸島位置略圖》,為南海海域劃界、定名,並用11段國界線(U形斷續線),圈定了中國南海海域範圍,成為如今中國堅持的南海主權九段線的來源。同時,該圖按照諸島所處地理位置,將「團沙群島」改名「南沙群島」、原「南沙群島」改名「中沙群島」,並再次明確國界線最南端標為北緯4°,將「曾母灘」改名為「曾母暗沙」,並包含在我國海疆線之內。
《南海諸島地理志略》全面而詳細地敘述了南海諸島的歷史和地理概況等,由於該書是以政府的名義公開發行的,是我國擁有對南海諸島無可爭辯的主權的強有力的佐證和極具綱領性、權威性的重要文獻,是中國堅持的南海主權九段線的來源,更是我國維護海洋領土的重要法理依據。
收回諸島,為島正名 湖南伢子展英姿
抗戰勝利後,中國一一收回了臺灣、澎湖列島和南海諸島。
1946年8月,國民政府命令內政部會同海軍、空軍、聯勤各總部以及廣東行轅派員前往三沙群島接收西、南沙群島,行使主權。隨著南海諸島收回,傅角今隨即主導審定南海諸島地名172個,於1947年12月1日正式公布。
至此,南海諸島各自的名稱已經修改並確定,我國政府在島上舉行接收儀式,立碑紀念,派兵駐守,並將其再度劃歸廣東省管轄。1948年初,國民政府將上述南海諸島標繪範圍收入《中華民國行政區域圖》中,向國際社會正式公布了中國政府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權和管轄權範圍。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條線被繼承下來。2000年,中越籤署《中越北部灣劃界協定》,確定了中越兩國在北部灣的海洋分界線,十一斷線改為「九段線」。2001年國家測繪局編制的 《中國國界線畫法標準樣圖》(1∶1000000),確定了「段線」的標準畫法。
南海斷續線終於塵埃落定。
傅角今先生劃定的十一段線,奠定了今天南海九段線的基礎,中國對於南海九段線內的島礁和海洋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
>>新聞加一點
什麼是「南海九段線」?
九段線是中國對南海海域權益邊界的一種畫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中,在南中國海裡有9條斷續線組成的U形線,通常稱為九段線,線內區域為中國南海。因此,九段線區分了南中國海(面積350萬平方公裡)與中國南海(面積210萬平方公裡)。
根源:歷史上東南亞落後、人少而分散,中國人的南向活動發達,例如鄭和下西洋時就任命呂宋島華商許柴佬為總督並長期管理,明末張杰緒在納土納群島建立延續數百年的王國(後被荷蘭搶佔)。元爪戰爭時期元朝海軍出行很遠。明末清朝和民國時期,用南沙和下南洋都是大風氣,長期利用經營和管轄形成了對南沙群島等的歷史性主權,例如2015年10月28日公布的英美海軍航海舊記錄,以第三方立場證明:清代和民國只有中國漁民遍布南海各島礁,並在有的島上常年生活。
線史:1947年中國政府編繪出版《南海諸島位置圖》,以未定國界線符號標繪了十一段線。這是繼承歷史主權區,長期統治東南亞的歐洲列強長期尊重線內區域的中國主權,二戰後收回南海諸島是國際認可的,因此斷續線地圖廣被國際認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新中國地圖繼承了這條線,只是將11段改為9段,1953年取消海南島與越南之間的兩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