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因果」與「六道輪迴」有什麼關聯呢?

2020-12-18 末法明燈

弘揚佛教文化,傳遞生活正能量

感恩閱讀,每天更新喜歡關注收藏

我們每一個人,在生活中,往往都把精力放在眼前的工作上,為家庭、為事業、天天努力,奔波著,卻很少有人考慮,自己所做的事,是否順應事物的客觀規律。

佛教中有句形容因果的話;菩薩畏因,凡夫畏果,從這句話我們也能知道,想要沒有惡果就需多種善因,那什麼是因果呢?

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主張今生的善惡業,可以引生未來世的善惡果報反作用到自身,佛門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的修行皆是基於深信因果。

但是因果律的成立和運作,是基於實相心如來藏(又名阿賴耶識、真如)是不生不滅的,《大品般若丶小品般若》丶《心經》所說的般若,就是在講這個「菩薩心丶不念心」八不中道統統具足的心,他恆常不滅,是真正的我。

佛教有個故事就是講因果的;

舍衛國有一個近二百歲的貧窮老翁,聽說佛陀能夠知道現在、過去、未來的種種事,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因而想瞻仰佛陀,便扶著拄杖慢慢從遙遠的地方來求見佛陀。

當他走到精舍門口的時候,適巧是佛陀的弟子釋梵守門,看見老翁形髒身穢,不讓他進去,使得老翁勃然大怒,在門外大聲叱喝道:「我雖然貧賤,但是三生有幸,能遇到佛陀降生,想要問一問眾生罪福的因緣關係,而求離諸苦惱,怎麼不讓我進去問法呢?我聽說佛陀是仁慈普濟,萬物莫不蒙受慈恩的,所以我遠道而來,不避風雨,不怕辛苦,只求一見佛陀也不能夠嗎?」

佛陀在裡面聽到了,對阿難說:「阿難!你去請老翁進來吧。」

老翁聽到佛陀請他,轉怒為喜,帶著無限恭敬的心,匍匐進去,頂禮佛陀之後就說道:「佛陀!我真是不幸的人,一生貧窮辛苦,飢餓寒凍,求生不能,求死不得,每天在生死邊緣掙扎著,若非人命至重,我早已厭離此身了。我聽說佛陀在這裡,心中非常歡喜,日夜思念,希望能見佛陀一面,死也瞑目了。剛才我在門外,久久不能進來,實在悲不自勝,想要轉回去,又恐怕我衰老的力氣,擔負不了來回的跋涉,正在進退無路的時候,得蒙佛陀慈悲,令我進來,能見佛陀一面,我已經心滿意足了,希望此生能早些結束罪業,來生仗著佛陀垂恩,得生善處。」

「可憐的老翁,你這一生實在太辛苦了,不過以你對佛法欣羨之心,來生必得善處。」

老翁感激地流著眼淚道:「佛陀!為什麼我這一生要受如此貧窮孤苦的果報呢?請佛陀為我開示過去的因緣吧。」

佛陀對他說:「一個人的受生,都是因為以前的夙緣而得到自作自受的果報。你前世是一位非常富有的太子,因為富貴非凡,常常欺侮百姓,只知道聚歛財物,不知道行布施。有一天,一位靜志沙門來向你行乞一件法衣,你不但不布施,而且還以為他是來向你敲詐,就把他關起來,經過七日七夜才放他回去,這位沙門一拐一跛地走去,恰巧遇到一群餓得不成人形的盜賊要將他殺了充飢,太子見狀,突然良心發現,才對自己說:「我既不曾布施給他,怎麼忍心讓他被人殺了呢?」於是急忙跑去援救,這位沙門因此保全了生命,他就是現今的彌勒菩薩,那位太子就是你呀!現在你貧窮的原因,正是因為那時候慳貪作惡的緣故,能夠享得長壽就是你救了那位沙門的生命。過去業緣的因果報應是絲毫不爽的呀。」

老翁聽了佛陀的說法,乞求道:「佛陀!請憐愍我風燭殘年,讓我出家做個沙門好嗎?這樣縱然死了,也不辜負此身啊!」

佛陀微笑說道:「我現在就為你剃度吧!」

說著,老翁的鬚髮自落,身上自然披上法衣。老翁的心願達成了,並證得阿羅漢果。

其實有時候我們總能聽到「三世因果」,那這是什麼意思呢?

所謂三世,是指時間上的過去、現在、未來,可長可短、可近可遠,長的以無量數的阿僧只劫計算──過去阿僧支劫、現在阿僧支劫、未來阿僧支劫。

有的時候會做有人問我們是否有信仰呢?其實對於剛接觸佛學,首先就是要深信「因果」,沒有因果很多事情就無法說通,有兩句話講得很好,即:「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明來世果,今生行者是」,因果與輪迴的道理,都在其中矣!

因此,我們也可以說「六道輪迴」是「三世因果」的表相,沒有「三世因果」就沒有「六道輪迴」存在的必要了,什麼是「六道輪迴」我在前幾篇文章有詳細說過,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所以,有人說他相信「因果」,卻不相信「輪迴」,那本身就不符合邏輯的,佛宣講因果報應比較多的是《佛說善惡因果經》,計155種不同的因果,有時間的師兄們可以看一下。

小編——白馬希熱

相關焦點

  • 佛教:六道輪迴中,天人轉世為人,都有什麼特徵?
    六道輪迴是正統的佛教理論。我國的道教關於人死後的輪轉投胎,開始不叫六道輪迴,有的叫過六橋,分別是金橋, 銀橋, 玉橋, 石橋, 木橋, 竹橋。死後過金橋修仙得道;過銀橋做人間地神;過玉橋做人享受人間富貴;過石橋也做人小康富足;過木橋還做人貧窮下賤;過竹橋則做畜生或者螻蟻蚊蟲等等。
  • 因果報應和六道輪迴,是真實存的嗎?
    長久以來,我們的文化中一直存在著,六道輪迴和因果報應的觀念。它一方面督促了我們行善止惡,另一方面又加劇了我們對輪迴的恐懼。可以說這種觀念的存在,有效地抑制了古代社會,更多犯罪事件的發生。但它是真實存在的嗎?還是說這只是古人為了治理社會治安而編的謊言。
  • 相比佛教的六道輪迴,道教的五道輪迴又有多少人知道?
    文/曉夢閣主「六道輪迴」我們在很多影視和小說中都可以看到,這是佛教經典的關於因果報應的一種宣論。但是你知道嗎?道教也有,不過不是六道輪迴,而是五道輪迴。很少人知道,道教的五道輪迴又指什麼呢?佛教的六道輪迴分別是指:天道、修羅道、人間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最慘的就是墮落阿鼻地獄受盡疾苦。
  • 用什麼方法可以證明六道輪迴真實存在?
    編者按:因果不因為你不信就不存在,但因果一旦與報應相連,一般人或許就不會認同;再與三世結合起來,就很容易被人視為迷信。還有些人會問:「我沒見過輪迴轉世,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前世,請問六道輪迴如何證明是存在的?如果輪迴真的存在,那麼其他很多佛學道理就容易相信了。」我們來看看希阿榮博堪布的開示,或許可以解開疑團。
  • 學佛問答:佛教是宗教嗎?他們之間有什麼區別?看看師父的回答!
    佛教與宗教的差別上師開示:我覺得大學教授(易中天老師)講得非常好,非常正確,就是說,佛教,不是宗教!佛教與宗教是有差別的。那麼,就從他的這個定義上來講,什麼叫宗教?有情世界是因果的反映,有情所依的器世界——非情世界也是因果的反映,是有情的共業和別業所招感的這個世界、宇宙、人生、萬物的這些現象狀態,所以都離不開因果,更離不開緣起的變化。那麼,佛教講一切大自然都是緣起的現象,都是因果的範疇,所以並沒有超越大自然,也沒有超越世俗。
  • 從因果的理論推斷人有來生
    這從中國的喪葬習俗便可見一斑,人有來生,來生去做鬼。燒著自認為鬼道用的紙錢,祝福著逝者天堂裡一切安好。基於這一點,對去天堂不是很自信。從佛教的角度來認知來世,應該是最詳實可信的。人有來世在佛教來說是毋庸置疑的,而且來世去哪兒從性上因果造作上介紹的也特別詳實。佛教認為不修行不覺悟的人死後有六種去向,不止天堂和鬼道。
  • 21克靈魂的六道輪迴
    那有沒有關於中陰身的研究呢?在這個領域,很多人一直在研究一個特殊的現象:「瀕死體驗」。瀕死體驗不能算完整的中陰身體驗,但也給現世之人帶來了很大的啟發。雷蒙德-穆迪博士,是第一個系統性研究瀕死體驗的,被稱為瀕死體驗之父,並著有一本全球超級暢銷書《LIFE AFTER LIFE》。
  • 佛教六道輪迴中,第一等天道與第二等阿修羅道,不惜為美女大混戰
    六道講的就是大家平常最為熟悉的六道輪迴,如果一個人這輩子做窮人,而又不積德行善,不在乎下輩子再做窮人,但對於在六道輪迴中,佛將告訴你如果你堅持做惡事,那你下輩子想當窮人都不一定上能當上。六道中的天、人、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我們現在還處於人道,六道中上面的三道被稱為善道。下面的當然就是惡道。當然在上三道中又要數天道最好了,天道大家不要理解成天空。佛教中的天道是生靈生存的一個環境而已。
  • 聖嚴法師:佛教裡的六道輪迴是真實存在的嗎?
    佛教裡的六道輪迴是真實存在的。佛教裡認為,除了那些已經解脫生死的阿羅漢、聖位菩薩,其他眾生都將無法擺脫六道輪迴的限制。六道輪迴也就是六個大類在不斷的相互轉化輪迴。六道自上而下分別為:天道、人道、阿修羅道、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這六道都是根據五戒十善和十惡五逆來劃分的。
  • 佛教通史 006-因果的河流-十二因緣
    緣起說,歸根結底可以叫做:因果鐵律——就是一切緣起現象都是因果。這是現在非常好理解的,叫:因果論。在這裡要引申一下西方現代哲學的發端,西方哲學現代的發端是英國哲學家休謨的「休謨之問」。休謨之問就提到了因果論,是什麼?因果律到底是客觀的,還是主觀的?佛教的緣起論是這麼回答的:因果律是鐵律,是客觀的,不以主觀變化。
  • 佛教:菩薩識因果,羅漢避因果,凡夫迷因果,愚人逆因果
    百丈禪師,這在禪宗甚至整個中國佛教都是一位非常重要的高僧,他的師父就是大名鼎鼎的馬祖,而馬祖的師父是大名鼎鼎的南嶽懷讓禪師,而懷讓禪師的師父則是最大名鼎鼎的六祖惠能——由此也可見當時禪宗有多興盛,全國無處不學禪,自然人人心清淨。
  • 佛教問答:什麼是緣起法則?聽師父用因果輪迴的秘密給你解答!
    但是佛教講緣起,說不是這樣子的,必須以戒定慧熄滅貪嗔痴,要有厭離心、出離心、菩提心、般若智慧這麼多的因緣,才能夠證到正真的解脫。那他就問:你認為這個苦是從哪裡來的呢?佛說從緣起而來。怎麼從緣起而來呢?苦從老死來。老死從何來?老死從生來,有生必有死。有生了,有生、老、病、死,一切苦都出來了。那生又從哪裡來?生從有來,有就是過去造的業。
  • 人們常說的「六道輪迴」是什麼?
    六道輪迴」是佛教的世界觀用語。指凡俗眾生因善惡業因而流轉輪迴的六種世界。又稱六趣。即地獄、餓鬼、畜生、阿修羅、人、天。其中,地獄、畜生、餓鬼稱三惡道,或三塗。阿修羅、人、天稱三善道。阿彌陀佛佛教認為,人生有諸多惡業,其中尤以「三毒」為最,成為產生諸惡業的根本,故有稱為「三不善根」,列為「根本煩惱」之首。
  • 《覺海慈航》告訴您佛教講些什麼道理它的目的是什麼?
    既然狗貓牛馬等都有佛性,所以我們要愛護它們,應該和愛護人類一樣。這才叫真博愛哩。佛教是專門講究解除苦惱的方法的。等到煩惱斷盡了,心裡無掛無礙、無憂無慮,這才算真自由哩。由此可知,佛教的道理不但不和現在的學說違反,並且更徹底了一些。如果人人都照著佛的說法去做,你想,世間還會有刀兵盜賊的劫難嗎?況且,這不過是頂淺近的道理,隨便拿來給你說說罷了,至於高深的理論,任你說多少年都說不完的,真是無窮盡的呢。
  • 古文化解釋篇之佛教菩薩說六道輪迴
    輪迴相信很多人都從宗教中聽到過,尤其是佛教中六道輪迴講的最多。想要了解它也只能換位思考,用古人的角度去看待它,只有這樣你才能理解它。首先,先說輪迴。人有男女,天地有太陽月亮。萬物也有陰陽。一年有四個季節,人會受季節的影響產生不同的行為。古人講究天人合一和萬物順應天道的原則。因為一年有四季,但不管怎麼變換,冬季過後總是春季周而復始這是不是也算是一種輪迴呢?地球以橢圓形運動圍繞太陽轉,每年都會重複同樣的路徑,是不是也是一種輪迴?地球的自轉,產生黑夜與白天,每天如此,是不是也是一種輪迴?大自然都在不停的輪迴。所以古人認為既然天道都有輪迴,那人肯定也有輪迴,這是古人認為有輪迴的理論依據。
  • 《藥師經》:決定六道輪迴的並非閻羅王,也非俱生神,而是「他」
    《藥師經》全稱《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可以說這一部佛教的經典與中國的傳統文化非常的契合。裡面提到的十二藥叉神將,與中國傳統文化裡的十二生肖相對應,這一點佛教協會的傳喜法師在《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講記》中提到過。
  • 六道輪迴中的修羅道是什麼?
    阿修羅像(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製圖:曉愚)我們都知道佛教中的六道輪迴指的是天道、修羅道、人道、畜生道、餓鬼道和地獄道,那麼這其中的修羅道究竟指的是什麼?阿修羅又是誰?阿修羅長的什麼樣子?阿修羅,是梵文音譯,漢譯佛經中還譯為阿須羅、阿索羅、阿蘇羅、阿素落、阿須倫、阿須輪等。意譯為非天、非同類、不端正、不酒神。它們是佛國六道眾之一,天龍八部神之一。說它是天神,卻沒有天神的善行,和鬼蜮有相似之處。說它是鬼蜮,可它具有神的威力神通。說它是人,雖有人的七情六慾,但又具有天神、鬼蜮的威力惡性。因此,它是一種非神、非鬼、非人,界於神、鬼、人之間的怪物。
  • 佛教:103歲高僧開示,地震中的因果故事,令人感悟甚多
    佛教常常講到「因果」這個概念,因果是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種下因,就會結出果。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因,然後產生相應的結果。就好像你時時笑顏相對他人,那麼他人也會回報與你善意;但你處處向人發脾氣,他人就會遠遠躲著你。這就是行為上的因不同,所導致的結果不一樣。
  • 生活中,遇到這4種情況,請不要殺生,因果不饒人
    導讀:宇宙是輪迴的,萬物皆有規律,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凡是有靈性有感受的,無論人類還是動物,都貪生怕死。對於有靈性有感受的眾生,宇宙間還有一個現象,那就是「不生不滅,」換句話說,就是沒有生死,這比較接近於佛教所講的「六道輪迴。」
  • 南懷瑾:佛法最難之處就是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生命是永恆的
    活動期間,「老古書屋」線上平臺,每月將有一本南懷瑾老師著述的有聲書免費播放,用戶可登錄「老古書屋」線上平臺免費收聽。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即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受持四句偈佛法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