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的水進到肺裡,他們清醒並劇烈的掙扎,直到呼出最後一口氣...

2021-01-18 醫師報

作者:醫師報《融媒體》記者 黃玲玲

「這一切與英雄主義無關,唯一的法寶是正直。」這正直、這強烈的責任感讓全國4.2萬餘醫護人員勇敢地奔赴湖北。援鄂,迎戰新冠肺炎。

2小時組建團隊 出發去武漢

從接到通知到集合出發,只有短短的2個小時,中日友好醫院詹慶元教授回憶。在援鄂抗疫戰役中,北京國家醫療隊精銳盡出,作為其中重要一支隊伍,中日醫院帶領了一個整建制的呼吸與危重症團隊支援前線,並接管了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一個50張病床的重症病區。

詹慶元教授

「選誰過去?醫生、護士與呼吸治療師如何安排是我當時最重要的考慮內容。」作為中日友好醫院援鄂醫療隊臨床救治組副組長,他重任在肩。

詹慶元教授至今都記得2月1日,到達武漢時場景,若大的機場空空如也,只有他們與迎接醫療隊的有關人員。「所有來迎接我們的人的第一句話都是『非常感謝你們』。」在湖北人民看來,這些逆行的白衣戰士們都在以命相搏。「真的非常感動。」詹慶元教授由衷地說道。

設備、流程、人員安排 救治工作步入正軌

在接管重症病區後,2月4日,醫療隊開科的第一天就收滿了50個患者。「晚上開始來患者,到第2天早晨就收滿了,只用了一個晚上的時間。」這在詹慶元教授的職業生涯中是從來沒遇到過的事情,足見當時武漢抗疫的形勢之嚴峻。

此時,詹慶元教授所帶領的醫療隊還面臨著3個困難,第一,設備不夠,兩小時的集結時間只夠隊員們自帶一部分防護物資,後續的物資均要等國家應急醫療隊專用大卡車運來。所以出現了人先到,設備還沒到的難題。

萬事俱備,只差東風。ICU需要各類精密的醫療設備為患者提供生命支持。直到開科的那一天,所有人仍焦急地等待著設備的到來。後來各類設備陸續到達。「很多公司也支援來不少機器,像GE醫療,他們將呼吸機、監護儀及中央站的安裝與應用支持帶到了疫區,這些幫助非常及時。」詹慶元教授表示。

第二,流程的制定。每做一件事都要有相應的設備耗材、人與操作程序,多個環節環環相扣。中間一旦出現任何問題,在武漢這樣特殊的環境下,都將帶來難以預料的後果。於是,詹慶元教授與同事放棄了休息時間,以最快的速度討論各種工作流程和醫療隊的管理制度,制定了主診醫師負責制、疑難病例討論制、上崗培訓制、氣管插管、ECMO建立等制度規範。

將這兩項工作捋順以後,第三是做好人員安排,實現合理排班。此次過來的醫生與護士均來自不同的科室、不同的專業,非常考驗領導者的組織能力。將這三個困難逐一克服後,他們的工作很快進入正軌。

用神器與病魔搶時間

新冠肺炎危重患者的臨終狀態是怎樣的?

有醫生形容,大量的水,進到了肺裡面之後,氧氣進不去,肺被病毒導致的果凍狀的分泌物給佔滿了,他們清醒並伴隨劇烈的掙扎狀態,直到呼出最後一口氣……

對新冠肺炎重症及危重症患者來說,沒有特效藥,呼吸機就是他們的重要支撐。「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救治除了要重視原發病治療,最重要治療手段之一就是呼吸支持,然而他與普通肺炎不同,有極強的傳染性,如何對患者實施合理的呼吸支持,同時避免交叉感染就顯得尤為重要。」

詹慶元教授介紹說,「在沒有特效藥的情況下,我們主要做的是:

第一,通過呼吸支持設備給與患者氧氣支持;

第二,治療相關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包括感染和出血等,防止患者因併發症死亡;

第三,患者合併症治療。」要想實現呼吸支持,呼吸支持相關設備不可或缺。

最近,西班牙一位老婦人無助哭泣的視頻在網上熱傳,她哭著說:「我的丈夫症狀非常嚴重,需要呼吸機,但醫院沒有床位。」歐洲正在經歷武漢初期曾遇到過的困難,防護物資、醫療設備短缺,尤其是呼吸機更是奇缺。

這些困難詹慶元教授也曾經歷過,他說,重症病區當時一下子收治了很多需要氣管插管的重症患者,醫療隊帶來的呼吸機數量遠遠不夠。恰好GE公司支援了幾臺多功能呼吸機,這對重症、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此外,當時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重症病區重症監護室(ICU)是臨時改造的,並不十分標準,缺乏一個完整的監護系統,只是給每個病床配了一個獨立的監護儀,沒有中央監控系統,在管理患者上非常不便。

GE公司提供的一套完整的監護系統,包括中央監護系統及床旁監護系統,還幫助聯網搭建了網絡中央站。據悉,網絡中央站具有高效的臨床數據整合特性,將分布在患者床旁的監護儀進行實時的集中化數據管理,即便醫護人員不進入感染區也能通過聯網操作隨時回顧、掌握患者數據信息,滿足實時監護觀察的需要。

「這樣可以讓醫護人員在清潔區就能看到汙染區患者的情況,對提高醫護人員的工作效率,減少醫護人員的工作負擔,提高患者安全管理,降低潛在風險,節約防護易耗物資等方面,提供了非常大的幫助。」詹慶元教授表示。

及早使用呼吸機、及早進行氣管插管,有助提高患者生存率

對絕大部分重症患者來說,「呼吸困難」是他們的大敵。一旦血氧飽和度「高開低走」,病情就會在幾個小時內迅速惡化,很快就會面臨生命危險。所以呼吸機的使用時機非常重要。

對於重型、危重型病例的治療,國家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試行版)方案中指出,當患者接受標準氧療後呼吸窘迫和/或低氧血症無法緩解時,可考慮使用高流量鼻導管氧療或無創通氣。若短時間(1~2小時)內病情無改善甚至惡化,應當及時進行氣管插管和有創機械通氣。

對需進行機械通氣治療的危重症患者來說,肺功能評估、營養支持方案是很關鍵的治療內容。GE呼吸機便是能夠提供功能殘氣量監測和能量代謝監測的詳細數據的設備,這兩個量化指標,一是可協助醫生利用數據直觀和系統的評估患者肺的可復張性以及肺復張效果,降低患者肺損傷風險。二是能讓醫生擺脫以往根據經驗估算營養供給方案,能夠基於數據精準定製營養支持方案,提升患者預後。

「呼吸機一定要早用,尤其是遇到需使用有創呼吸機的情況,一定要及早進行氣管插管,若太晚有可能會降低患者的生存率。」他強調。近日,詹慶元教授團隊就通過呼吸機、ECMO(體外膜肺氧合)等救回幾位重症患者。

除了呼吸機的使用時機,他還強調了3點治療經驗,

第一,建議儘量不給患者使用肌松劑,少用鎮靜劑,讓患者保持一個相對清醒、可維持自主呼吸的狀態。

第二,大部分患者對俯臥位通氣效果不錯,救治時可酌情考慮;

第三,針對重症及危重症患者,若有相關指徵,建議早期行氣管切開。此外,還應基於對患者病情的綜合判斷及醫療設備輔助,快速發現救治核心,制定有效救治方案,挽救更多生命。這是詹慶元教授團隊在多次從死神手中搶回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生命後總結出的「北京經驗」。

他指出,醫療設備的輔助在一定程度上可給予醫生評估患者狀況的臨床診斷提供更多依據。但醫生長年累月的經驗積累更為重要,機器是為人服務的,人靈活,機器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此外,在詹慶元教授看來,對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救治過程中,遇到的另一個最大的難題是氣管插管,其風險性非常高、作用也非常大。目前,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指定由喉科與麻醉科的醫生為患者插管。這就要求插管的醫生最好可以隨叫隨到,若晚了一點就可能影響到插管的成功率。為提高插管成功率,他們重點做了兩方面工作,一是一旦綜合判定患者可能需要插管,便提前請家屬籤字,減少等候的時間。二是與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溝通好,提前請麻醉科醫生做好準備。「氣管插管早的患者基本都活過來了。」這是詹慶元教授最開心的事情。

截至3月16日,中日友好醫院援鄂醫療隊所負責的病區已收治過72例患者,50多例已治癒出院,至今未再出現死亡病例。

來漢至今50多天,是所有隊員沒日沒夜的努力挽回了這麼多危在旦夕的生命,也讓我們看到了勝利的曙光。日前,部分援鄂醫療隊已開始分批返回,而負責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詹慶元教授及醫療隊隊員們可能需要堅守到最後,「我們做好了戰鬥到最後一刻的準備」,期待英雄們凱旋。

陌上花開,白衣戰士們可緩緩歸矣。

相關焦點

  • 教大家幾個自測肺功能的小方法,做不到的人,要練習深呼吸了
    人體的肺是從外界吸納氧氣,呼出體內二氧化碳的氣體交換場所。肺功能的好與壞,通常決定著其他器官的工作狀態,也是人體健康的「晴雨表」。但隨著年齡的增加,肺的總容量與肺活動量會逐漸減少,呼吸道黏膜逐漸萎縮,黏膜上的纖毛功能和咳嗽反射敏感性逐漸降低,所以我們要注重對肺的養護以及對肺功能的鍛鍊。
  • 武漢一線專家詳解新冠肺炎死亡病例:他們是窒息而死,過程很痛苦
    龔作炯告訴 DeepTech,「他們是窒息而死,因為肺裡有大量的黏液,氧氣無法進入肺泡進行氣體交換,輸氧也無法吸收,最後就窒息。」這些死亡患者的病程發展跟很多因素有關,包括呼吸支持方式和時機,也與早期預警有關,當然跟基礎疾病的輕重更相關。龔作炯建議,現在要建立一個預警的評價體系,以便能更早、更主動地幹預,才能降低病死率。
  • 不想因吸菸讓肺「受傷」,可改用這5種方式抽菸,危害少有助戒菸
    抽菸雖然主要是通過吸入香菸燃燒,所產生的煙氣來滿足自己,但是事實上沒有人能夠受得了全部的煙氣進入肺部,這樣做會引起劇烈的咳嗽,足以可見香菸對呼吸道的刺激性還是很明顯的,香菸不僅危害肺部,通過肺泡進入血液以後,會通過血液的循環將有害物質運輸到全身各處,給身體帶來全面的危害。
  • 中醫養肺有妙招
    今天,懷化市中醫醫院呼吸科主任李向榮將為您講述養肺的六種方法。妙招一:以氣養肺。肺主氣,司呼吸。要想使您的肺保持清靈,首先要戒菸,並避免二手菸的危害,不要在空氣汙濁的地方長期逗留。可以經常到草木茂盛、空氣新鮮的地方,做做運動,做做深呼吸,並通過著意的深長呼氣,將體內的濁氣排出。妙招二:以水潤肺。肺主行水。
  • 為什么半夜3、5點總是突然清醒,中醫解釋:肺可能「堵」住了
    最近我院門診有一個病人,他就存在睡眠不好的情況,每天到了凌晨的3點到5點就會自己清醒,醒來的時間和定了個鬧鐘一樣,特別準時,而且醒來之後很清醒,難以再次睡著,就靜坐著等天亮,這種情況持續了大概有兩三個月了,晚上睡不好,第二天就特別焦慮煩躁,整個人的精神狀態也變得不好。
  • 我們在死亡時,咽下最後一口氣時會是什麼感覺
    人在死亡時?咽下最後一口氣時會是什麼古代有句話,人在彌留之際,咽下的氣息非常痛苦。即使在民間,人們也稱這最後一口氣為「殃氣」。古代人比較封建,喜歡聽鬼神之說。在古代,人們認為這最後一口氣會卡在人們的喉嚨裡。正因為如此,人在死後皮膚才會變得發黑,發紫的樣子,被那最後一口氣給憋的。但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 水與身體的這些關係你知道嗎——水與肺的關係
    #HPP植物細胞水#水是生命之源,在人體組織中水的比重佔70%,血液裡佔90%,腦組織中佔85%,肌肉中佔75%,骨骼裡佔50%新生兒體內的水高達80%-90%。肺是人體的呼吸器官,也是人體重要的造血器官。主呼吸之氣,主一身之氣,肺主行水,是指肺氣的宣發肅降作用推動和調節全身水液的輸布和排洩。肺以其氣的宣發與肅降作用輸布水液,故說「肺主行水」。又因為肺為華蓋,在五臟六腑中位置最高,參與調節全身的水液代謝,故清·汪昂《醫方集解》稱「肺為水之上源」。
  • 溫州譚師傅被關進真空鍍膜機 造成急性肺功能損傷
    網絡圖片  浙江在線03月04日訊因新員工操作失誤,39歲的譚師傅被關進了真空鍍膜機,被困兩三分鐘後才被救出。前晚,他被送往溫州市中心醫院,被診斷為「負壓性溼肺,急性肺功能損傷」。  醫生說,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那個機器裡是真空負壓狀態,有一股力將他的肺往外吸,造成肺部受傷。目前,譚師傅呼吸還很吃力,在醫院接受治療,如果病情進一步惡化,可能要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治療。
  • 鯨頭頂噴的「水柱」,是它腦袋裡進的水嗎?
    首先是一個胖嘟嘟的身體,一條兩片花瓣對開似的尾巴,再加上肚皮、胸鰭、眼睛,最後,頭頂一定會有一股噴出的氣,對吧!等等,問題來了。圖丨李小葵噴氣還是噴水?也許你會說,不對啊,我記得鯨魚頭頂噴出來的是水啊。其實嚴格來說那的確不算水,而是鯨魚頭頂的呼吸孔在鯨魚呼氣時所噴出來的氣。
  • 1歲寶寶肺裡洗出大量「牛奶」?又是一種兒科罕見病
    二2019年9月初,米奇再次發熱,乾咳劇烈,並出現口唇青紫,焦急的父母決定轉至上海治療。在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急診就診後,米奇通過「急診重症留觀多學科會診」的綠色通道第一時間收入了呼吸科。初次氣管鏡檢查顯示肺泡灌洗液呈乳白色的「牛奶」樣改變肺泡蛋白沉積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這是一種兒科罕見病,因肺泡腔內充滿大量脂質蛋白物質而造成的逐漸加重的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症, 以肺泡腔內充滿大量過碘酸雪夫(PAS)反應陽性的蛋白物質為主要病理特徵。
  • 中醫基礎理論——肺與大腸
    肺肺的位置在心的上面,左右各一,是五臟中位置最高的,前面說心是「君主之官」,所以肺又稱「華蓋」(古代帝王車上的傘蓋)。肺上連氣管,喉為門戶,通於鼻,與外界大氣相通。五行屬金,是陽中之陰,與四時之氣的秋氣相通應。
  • 夏秋之交,易傷脾肺,用老祖宗的方法,幫你養肺健脾,養出好氣色
    暑熱未褪,氣機處於發散狀態,易傷脾肺八月之初,盛夏暑熱尚未全部褪盡,天地之間的氣機體總體仍然是處於發散的狀態,而天氣逐漸轉涼,氣候開始夾雜著涼燥之氣,有一部分的氣機開始逐漸內收,相當於走在一個十字交替的路口,是需要耗費大量的能量的。
  • 養肺就是養氣!喝2水,吃2物,清肺排毒,肺或更上一層樓
    肺有「3怕」,勸你避而遠之,清肺毒,通肺氣,肺或越來越好「怕燥」。在日常生活中,如果空氣相對過於乾燥的話,很容易就會出現口鼻乾燥,以及皮膚乾裂等問題。而且也會出現乾咳的現象,從而就會影響到肺部的健康,對身體不利。所以說,肺部也是懼怕乾燥的。
  • 肺不乾淨,得了肺病,身體5個異常藏不住,有一個,提醒該養肺
    如果肺臟不乾淨就會使肺功能下降,人體會有以下幾種不適症狀。一、胸悶氣短。這種情況持續發作的話就要及時到醫院做胸部CT之類的檢查,明確病因之後及時將病情控制住,才能使胸痛的情況改善。四、皮膚變差。肺臟的宣發肅降作用對於人體的水液有著推動和調節的作用,使皮膚變得滋潤有光澤,如果肺功能不好,全身的水液代謝功能也會下降,身體無法順利排汗、排尿,裡面的毒素無法順利排洩到體外,就會隨著血液循環到全身,導致皮膚變得發黃、乾燥、脫皮,肺功能失調之後還會使機會無法適應外界的變化,容易引起皮膚過敏。五、出汗異常。
  • 攜手第四代達文西手術機器人「修肺」
    持續劇烈的咳嗽讓他感覺痛不欲生。在當地醫院檢查,診斷為右上肺中心型肺鱗狀細胞癌、肺氣腫。   多家醫院都認為手術風險太大,建議他採用非手術的姑息治療。而肺鱗癌對化療,放療和靶向治療都不敏感,短期內非手術治療很難迅速控制腫瘤。   許林教授團隊清醒地意識到,手術刻不容緩。
  • 我本不會蹦迪,直到昆蟲飛進我的耳朵
    我一下子清醒過來,意識到應該是某種昆蟲好巧不巧地飛進了自己耳朵裡,並且狠狠咬了一口。凌晨三點,我光顧了耳鼻喉科想起昆蟲有趨光性,我趕緊打開手機手電筒對準耳朵,給它指了一條明路,希望它能循著光源自己飛出來,一人一蟲好聚好散,不要再互相折磨。舉著手機照了半天,蟲子也沒出來,期間它似乎又咬了我耳朵幾口,我整個腦殼都疼。
  • 入冬養肺,還是這樣吃,每天一碗粥,健脾養胃,養肺潤肺,補氣虛
    養肺成了入冬以後應該做的事情,因為在冬天,很多人的身體在這個時候或多或少的會出現一些感冒、咳嗽的情況,感冒、咳嗽容易傷肺,如何養肺成了冬天裡最關心的話題;秋末冬初的時候氣溫的變化比較大,忽冷忽熱最容易感冒咳嗽,如果不注意保護,肺是很容易受到傷害的,這個時候我們能做的保護措施就是多喝水,出門戴口罩,再就是通過食用一些有益於養肺潤肺的食物,比如百合、葡萄、石榴、甘蔗、羅漢果、杏仁
  • 肺不好,會出現5個異常,夏養肺,少碰一物,常飲二水,做好三勤
    肺,最怕寒、又怕熱,一旦寒溼之邪,停留在肺部,則會誘發肺病。不過,夏季,也是天地間陽氣最重的季節,是清除體內寒溼的最好時機。肺不好,會出現5個異常,夏養肺,少碰一物,常飲二水,做好三勤異常1:凌晨3-5點自然醒凌晨三點到五點,是肺經當令,此時,人體都會進入熟睡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