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今年的鼠年註定成為了一個不平凡之年。這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打亂了我們過春節的節奏,也讓我們過了一個與往年截然不同的春節。
為了疫情防控的需要,大家都自覺宅在家裡。也因為難得的空閒,很多平日工作繁忙的年輕人,選擇打遊戲、追劇來消遣度日。近日,30歲的小王就經常熬夜和朋友網上組隊玩遊戲,連續一周多,小王的睡眠時間都不足5小時。前兩天,小王再次熬夜玩遊戲至凌晨3點左右,睡了幾小時後起床吃飯,卻發現左眼仿佛被遮住,無法看清。小王趕緊來到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就診。
在為小王做好詳細的身體檢查和眼部檢查後,廈門眼科中心眼底病專科劉志雄主任醫師為他實施了左眼玻璃體手術。手術十分順利,目前小王左眼恢復情況良好。
疫期宅在家 注意合理用眼
小王很納悶:自己怎麼會發生視網膜脫落呢?
小王左眼視網膜脫落可能與其高度近視、過度用眼關係密切。劉主任說,高度近視會造成視網膜變性,進而引起視網膜出現裂孔,再發展就會導致視網膜脫落。小王曾經近視高達800度,後經過屈光手術矯正了視力。最近熬夜打遊戲,長時間用眼疲勞、睡眠不足,眼球前後徑不斷增長,導致邊緣的視網膜營養供給不足,從而引起視網膜變性和萎縮,形成裂孔,液化的玻璃體就會從裂孔進入視網膜下,導致視網膜脫落。
假期用眼不要過度,無論男女老少,都要注意合理用眼,一般連續用眼40至60分鐘後應休息5至10分鐘。有高度近視者最好不要進行劇烈運動,以防視網膜脫落,一旦出現眼前有黑影、閃光感等症狀,要及時就診。尤其是疫情當前,市民朋友更要注意合理用眼。
什麼是視網膜脫離
視網膜脫離是指視網膜神經上皮與色素上皮之間因液體積聚彼此發生分離。通常由視網膜裂孔、玻璃體牽引或滲出等因素所致。專家指出,發生網脫如果不治療,將引起視網膜全脫離,玻璃體混濁也日益加重,並導致瞳孔閉鎖、並發性白內障、繼發性青光眼、眼球萎縮、失明。
專家指出,長假在家期間不少人長時間使用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過度用眼加上揉眼,這增加了網脫的機率。專家提醒廣大市民朋友,特殊時期不要過度用眼,以免發生網脫等眼部疾病。
01
假期在家不要長時間地盯著電子產品,尤其是熬夜追劇。一旦出現視力模糊、視野變暗、眼球後方有疼痛等症狀,有可能是視神經炎。一旦發生視神經炎,要及早確診治療。
02
平常用眼較多的人群,應該多搭配有益眼睛的果蔬,如獼猴桃、藍莓、紅西紅柿等含有葉黃素和維生素A的養眼果蔬。
03
如果你的眼睛出現閃光感、「飛蚊症」、黑幕、看東西變形或模糊、視力下降異常等五種情況很有可能是視網膜脫落前兆。如出現上述異常情況,千萬不要拖延,必須馬上到醫院做眼部檢查。尤其是高度近視患者,需要多加警惕。
守護患者,我們向「光」前行!
致敬,白衣天使!
致敬,所有逆行者!
眾志成城、同舟共濟!
讓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
一起靜待春暖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