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之王——莫辛-納甘步槍的傳奇生涯

2020-12-22 雲叔愛文史

著名的戰爭片《兵臨城下》有一段男主角瓦西裡初上戰場,五發子彈擊斃五名德軍官兵的片段,這一段無論你看多少遍都會有種興奮感;影片裡的瓦西裡手持只有五發子彈的步槍,卻用自己精準的槍法和穩定的心理完成了狙殺。而此時,滿屏的彈幕除了「666」和「五殺「之外,你會看見另外一個高頻率出現的詞」莫辛-納甘」。

莫名激動

十九世紀末,世界各大強國紛紛研製出自己的新式步槍,新式步槍最大的要求除了精準和耐用外,對彈倉的要求也不同於以往:舊式步槍只能通過持續填彈保持射擊,一般士兵一分鐘只能打出3-4發子彈,新式步槍擴容了彈倉,至少可以容納5發子彈,而士兵不需要填彈只需要拉動槍栓就可以持續射擊,這樣一般的士兵一分鐘就可以打出15發左右的子彈,大大提升了火力。此時英國設計的是恩菲爾德,德國是大名鼎鼎的毛瑟,美國是M1903,日本是三八系列。俄國自詡為軍事強國怎能在這個方面落後,於是開始著手設計自己的新式步槍。

當時的沙俄陸軍部組織了一個評估委員會,對世界上許多知名廠商的產品進行了評估,誰也沒想到最後進入決賽的,竟然是沙俄某家兵工廠中一個普通設計師謝爾蓋·莫辛和比利時納甘兄弟設計的作品,沙皇尼古拉斯二世欽定了將兩者合二為一的設計方案——所有的基本結構使用莫辛的,而供彈系統用納甘兄弟的,自然而然,這支步槍被命名為:莫辛-納甘。

大名鼎鼎的莫辛-納甘

令人意外的是,儘管性能極為優秀,但是由於沙俄落後的生產能力,這一步槍於1891年開始生產裝備俄軍,直到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竟然80%的俄軍士兵仍然沒有裝備該槍,被迫使用舊式的伯丹步槍(即先前介紹的打一槍必須填彈的那種)。而日軍此時已經裝備了彈倉為五發子彈的三零式步槍,很多專家都認為俄軍在戰爭中失敗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火力不及日軍。

日俄戰爭失敗後不久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莫辛-納甘繼續成為俄國之癢,許多士兵因為沒有武器在戰場上只能拿著刺刀衝鋒,然後撿起死去同伴的步槍繼續射擊(此段在《兵臨城下》也有演繹,不過主要出現於一次大戰,史達林格勒戰役時蘇軍武器是足夠的,主要缺的是人)。沙俄無奈下向西方盟國訂購莫辛-納甘,這對於一個泱泱大國簡直是個笑話。

沙俄軍隊

十月革命後蘇聯退出一次大戰,國力開始迅速增長,莫辛-納甘的產量也隨之快速上升,到1930年,蘇聯還推出了莫辛-納甘30式步槍,新增了標準裝置,將原來有效射程從400米提高到了800米,從此,莫辛-納甘成為俄軍的狙擊明星。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東線戰場,蘇聯湧現了不少於20名的優秀狙擊手,人均殺敵數都超過300,其中還包括了傳奇女射手帕夫利琴科,她在被德軍擊傷前共擊斃了309名德軍士兵,還受到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接見。這裡當然不能忘了《兵臨城下》的原型瓦西裡,他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就擊斃了242名德軍,後因為意外眼部受傷,被迫退役。這兩個傳奇在戰時使用的都是莫辛-納甘。

帕夫利琴科

中國對莫辛-納甘並不陌生,黃埔軍校組建時期,蘇聯方面援助了數萬支莫辛-納甘給國民政府,幫助北伐軍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但是略顯尷尬的是,莫辛-納甘使用的是7.62毫米的蘇式步槍子彈,中國廣大兵工廠卻是秉持德系毛瑟血統的7.92毫米子彈系統,所以彈藥供給問題一直是摯肋這支優秀步槍在中國鋪開的原因。抗戰開始之後這一問題更加突出,莫辛-納甘開始逐漸裝備二線部隊。

莫辛-納甘/30

莫辛-納甘是一款性能優越,簡單實用的武器,結構簡單,也易於製造,在世界戰爭史上,特別是在狙擊領域,有屬於自己的輝煌,而它的主要對手,德式毛瑟,我將在下一篇中繼續介紹關於它的獨特故事。

相關焦點

  • 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 志願軍大規模狙擊的稱手利器
    修長的槍身,鋥亮的槍刺,清晰可辨的木質紋路……顯然,這是一支經過精心擦拭保養的狙擊步槍。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珍藏的這支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飽經戰火,它的主人是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4軍第72師第214團4連的特等射手張桃芳。
  • 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丨志願軍大規模狙擊的稱手利器
    修長的槍身,鋥亮的槍刺,清晰可辨的木質紋路……顯然,這是一支經過精心擦拭保養的狙擊步槍。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珍藏的這支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飽經戰火,它的主人是參加抗美援朝戰爭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第24軍第72師第214團4連的特等射手張桃芳。
  • 「志願軍特等神射手」張桃芳和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
    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志願軍大規模狙擊的稱手利器■李 楠 王小蒙那麼,以張桃芳為代表的志願軍戰士們,是怎樣用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創造出一個個狙擊傳奇的?這又是一枝什麼樣的槍?今天,就讓我們走近這件功勳兵器——特定作戰環境中,步騎槍擔當起狙擊重任1952年冬,上甘嶺地區一系列大規模戰鬥結束後,雙方均依託在該地區構築的大量防禦工事,形成對峙之勢。
  • 不一樣的莫辛-納甘M1944型步槍,志願軍神槍手張桃芳的殲敵利器
    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裡,陳列著一把外形普通的步槍,它就是前蘇聯於1944年生產的莫辛·納甘步槍,這把槍的主人,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第一神槍手張桃芳。張桃芳憑藉這把普通的步槍,在32天裡用436發子彈取得了擊斃、擊傷敵人214名的驕人戰績。
  • 莫辛·納甘:7.62毫米5發彈倉供彈,一桿傳奇的百年老槍
    阿富汗場上,抵抗組織曾使用一桿5發手動步槍莫辛·納甘,採取冷槍殺敵的戰術,打得下鄉清剿的大兵抬不起頭來。 此時,大兵手中30發彈匣供彈的M-16步槍,以及短小精悍的M-4卡賓槍,在這杆百年老槍遠距離打擊面前,一點鳥用沒有,因為射程全都夠不著,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只能先藏好躲起來再說。
  • 莫辛-納甘步槍,被芬蘭「白色死神」改造,反過來擊斃蘇軍5000個
    莫辛-納甘步槍  出乎意料的是,這些名槍都沒能進入複選,反倒是俄軍上尉謝爾蓋·伊凡諾維奇·莫辛和名不見經傳的比利時設計師艾米爾·納甘、李昂·納甘兄弟的樣槍獲得了青睞。在最終的投票中,納甘兄弟的方案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可基於民族感情,沙皇尼古拉二世不能接受外國人為俄國設計步槍的事實,他命令軍方必須採用莫辛的設計方案,左右為難的軍方只能採取一個折中的方案——採用莫辛步槍的基本結構,但是將其供彈系統換成納甘步槍的設計從而讓兩種步槍,「雙劍合璧」。  莫辛-納甘步槍  由此,這把步槍的名字也發生了改變,變成了莫辛-納甘步槍。
  • 這支槍從沙俄用到蘇聯:納甘步槍發展演變史
    此前彩雲已經介紹了蘇聯德拉貢諾夫SVD狙擊步槍,也提到它作為一種半自動武器,射擊精度要比前一代產品,採用栓動槍機的莫辛-納甘步槍更好。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大名鼎鼎,國內俗稱「水連珠」的蘇俄莫辛-納甘步槍發展演變史。
  • 沒有瞄準鏡也能成狙擊之王?最好的兩名狙擊手,全靠一天賦
    在各國的軍隊中都有狙擊手這樣一個不可或缺的軍種存在,但是真正能稱得上是狙擊手之王的或許也只有這兩位人物。即便是在這樣的艱苦的嚴寒作戰條件下,西蒙海耶依舊在冰天雪地中來去自如,並憑藉著自己手中那把莫辛-納甘步槍,準確擊斃了542名蘇聯士兵。值得一提的是,他所使用的這把莫辛-納甘步槍並沒有配備狙擊瞄準鏡,卻依然能在戰場上有這樣的表現,不得不說是創造了狙擊史上的一個神話。
  • 先有狙擊步槍:所謂精確射擊步槍,是後來才出現的槍械
    狙擊步槍,是戰後才正式開發出來,除了專門研發的槍械以外,還包括專門研發了供狙擊步槍使用的槍彈,據稱蘇軍裝備的SVD半自動狙擊步槍,是戰後投入的第一把狙擊步槍。此槍用來取代裝上觀瞄鏡以後,就具備狙擊步槍功能的莫辛-納甘5發手動步槍,二戰時期,所謂的狙擊步槍,實際上並非專門研發的狙擊步槍;只是挑選質量上乘的步槍,裝上4倍左右的瞄準鏡;也沒有專門研發專職的狙擊槍彈,只是選擇普通的大威力步槍彈,由於射程遠、精度高,裝上觀瞄器材的步槍,就成了一把具備狙擊功能的步槍。
  • 最出名的4把狙擊步槍,第2八路軍曾擊落日本飛機,人人都想使用
    導語:最出名的4把狙擊步槍,第2八路軍曾擊落日本飛機,人人都想使用1. 毛瑟98K狙擊步槍:1898年4月5日,在經過7個月的不斷實驗與改進之後,98式步槍的設計終於完成。毛瑟98k狙擊步槍,可加裝1.5倍,2倍,2.5倍,3倍,4倍,6倍瞄準鏡,當時德國的光學瞄準鏡是十分發達的。使用配4倍瞄準鏡的Kar 98K狙擊槍可精確射殺400米處的目標,若選擇6倍瞄準鏡則可射殺1000米處的目標。2. 莫辛-納甘步槍:該槍是旋轉後拉式槍機 、彈倉式供彈的手動操作步槍。莫辛-納甘步槍是蘇/俄軍隊採用的第一種無煙發射藥步槍!
  • 毛瑟98K是狙擊神器?不存在的,世界前5狙擊手有三人用它
    雖然毛瑟98K狙擊步槍性能足夠好,但和它的宿敵莫辛·納甘狙擊步槍相比,就要遜色多了,因為世界前五的狙擊手中,有三人是使用後一款狙擊步槍的,更重要的是其中兩位大神還不需要瞄準鏡。三人分別是中國的張桃芳、蘇聯的瓦西裡·扎伊採夫、芬蘭的西蒙·海耶。
  • 這支槍從沙俄用到蘇聯,也是新中國第一種制式步槍
    此前彩雲已經介紹了蘇聯德拉貢諾夫SVD狙擊步槍,也提到它作為一種半自動武器,射擊精度要比前一代產品,採用栓動槍機的莫辛-納甘步槍更好。
  • 真實的狙擊之神,一共兩位,一位綽號「白色死神」,一位則在我國
    在近代戰爭史上,一位優秀的狙擊手往往是對方將領的噩夢,他們甚至有時間可以改變整個戰場的局勢,而在近代史上,能夠被世界公認的狙擊之王只有兩位,一位在芬蘭,一位在我國。蘇聯的狙擊戰術在世界上一下子成名,隨即而來當時芬蘭狙擊手使用了俄制「莫辛-納甘」狙擊步槍,莫辛納甘步槍也一下子成為世界名槍。這款步槍有效射程500米,彈容量5發,如使用尖頭彈,初速可達800米每秒,這種步槍射擊精準,甚至一直使用到了後來的越南戰爭之中。
  • 神奇的水連珠狙擊槍,莫辛納甘狙擊槍,為克98K而生的狙擊步槍
    水連珠步槍,又叫莫辛納甘狙擊槍,是和平精英在最近新增加的一款栓動狙擊步槍。可以說莫辛納甘狙擊槍的出現,就是為了打破98K一家獨大的場面。同樣的單發栓動,同樣的單發射傷害高,同樣的高倍鏡輔助,同樣拿的藐視一切護甲。
  • 解密特種槍械:狙擊手更喜歡哪種狙擊步槍?
    狙擊步槍是指經過專業設計、製造,配發專業射手使用的高精度步槍。狙擊步槍是現代武器裝備體系中重要的一員,歷經了步槍長久的演變發展。 狙擊步槍的命中精度高,在現代戰場上專門用於射擊高價值目標,一顆子彈甚至可以扭轉戰局。
  • 二戰中那些知名步槍,最後一把吃雞玩家的最愛
    M1891莫辛-納甘步槍 經過一系列的比較,沙俄軍方在比利時人艾米爾·納甘設計的納甘步槍和俄國人謝爾蓋·伊凡諾維奇·莫辛設計的莫辛步槍之間左右為難,最終委員會採取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就是將莫辛步槍和納甘步槍合二為一,將納甘步槍的供彈設計放到了莫辛步槍上,由此才有了這把風靡世界的M1891莫辛-納甘步槍。
  • 二戰蘇聯這種步槍受德軍瘋狂追捧,敢和MG42機槍對射毫不示弱
    SVT步槍以它的尺寸來說是非常的輕,例如SVT-40比莫辛-納甘1891-30長了約5釐米,但重量卻輕了近半公斤。雖然發射的槍彈相同,但SVT的後坐力卻比莫辛-納甘要低,射擊精度也很接近莫辛-納甘,而莫辛納甘是二戰中精度非常優秀的一種栓動步槍,可見SVT的精度多麼的好。
  • 莫辛納甘步槍為何稱為傳奇槍械?用了快130年,至今還活躍在戰場上
    莫辛納甘步槍為何稱為傳奇槍械?也許是因為它活的時間比較長吧。在今天自動步槍都升級換代的今天,這款最早誕生於1891年的武器至今依然活躍在中東地區。在前兩年,網絡上就曝出了中東地區出現了不少莫辛納甘狙擊步槍,注意,這些批次的莫辛納甘是原版的1891/30式狙擊步槍,還保留了原版4倍的狙擊瞄準鏡,據說是俄羅斯從倉庫裡找到並送給敘利亞的。不過在中東戰場上出現的莫辛納甘步槍不再使用原版的4倍鏡,而是倍率更大的狙擊瞄準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