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愛因斯坦地位的方程!有時候自己挺佩服自己的,有勇氣看這個

2020-12-16 失落代號

愛因斯坦地位之崇高,不是你我所能想像,當然也不是隨隨便便就得來。網絡上很多所謂推翻愛因斯坦理論的,愛因斯坦就是個騙子等的,其實根本就是個幌子,連愛因斯坦說了什麼都沒搞懂,更不可能說觸摸到創立物理公式的思想。

愛因斯坦場方程,被譽為最偉大十大物理方程第一位的方程:

反正我是看了一臉懵逼,完全不知道說了什麼。可是,還要裝著看得懂的樣子,不然這文章沒法寫下去了。在了解這個方程之前,我們先搞清楚這些符號是什麼意思先。

Guv:愛因斯坦張量,描述時空彎曲情況;

guv:度規張量,也叫黎曼張量;

Ruv:從黎曼張量縮並而成的裡奇張量,代表曲率項,表示空間彎曲程度;

R:從裡奇張量縮並而成的標量曲率(或裡奇數量);G:引力常數;C:真空中光速;

Tuv:能量-動量張量,表示了物質分布和運動狀況。

整個方程式的意義是:空間物質的能量-動量(Tuv)分布與空間的彎曲狀況(Ruv)關係。

要了解愛因斯坦場方程,就必須對相對論的核心內容有所了解,因為它就是廣義相對論用數學最核心的表達。廣義相對論與狹義相對論在推導上有一個很不一樣的區別,那就是狹義相對論是從嚴格的數學邏輯中推導出來的,而廣義相對論則不僅僅是數學邏輯和物理定義層面的推導,而是在洞悉物理深層關係上再通過哲學觀念而推導出來。因此要理解廣義相對論,不僅要具備高深的數學、物理知識,還要有完善的哲學觀念以及敏銳的直覺判斷能力。

我們學過幾何的人都知道,我們學的幾何只有長寬高三維,也就是傳統的歐式幾何。而不知道是什麼時代,普通人中也流行了第四維空間就是時間的說法。其實這個四維空間是一個叫黎曼的德國數學家提出的,他在三維空間基礎上增加了一個時間坐標,我們稱之為黎曼時空,廣義相對論的數學基礎就是基於此。

在三維空間中,我們一般用xyz坐標表示縱、橫、高,而在黎曼空間坐標中則用xu(u=1、2、3、4),其中1、2、3表示三維空間特性,u=4表示時間性質。因此,在黎曼空間中,任何一個空間點都和時間建立上了關係,時間和空間變成了一體,時間和空間就會產生直接或者間接的相互影響。

從上面公式我們也可以看到,引入了張量。所謂張量,是可以滿足一切物理定律與坐標系選擇無關的特性,且與愛因斯坦等效原理相符:物理定律在任何參考系中都具有相同的形式。滿足等效原理的要求,引入張量是最好的選擇,暫且不管等效原理如何證明,假定它是正確的即可。所以在最終場方程確定的過程中,張量就被加入了進來。在廣義相對論中,加入的是度規張量,也叫黎曼張量guv。而在場方程中,愛因斯的基於黎曼張量和克里斯多福符號,引入了愛因斯坦張量:

Guv=Ruv-1/2*guv*R

公式中的1/2是怎麼來的?其實這個公式之前應該是Guv=Ruv+b*guv*R(裡奇張量加上度規張量*曲率乘積*常量),b是一個常量。我們知道,牛頓的經典力學定理是經過驗證正確無誤的,因此在愛因斯坦時空的特殊形式,也就是平直時空下,必須滿足動量和能量守恆原則。因此在低速、弱重力的近似平直時空中,愛因斯坦場方程的化簡形式必須滿足經典的牛頓力學的數學描述形式,也就是愛因斯坦張量的微分滿足如下:

所以由上面可以求得b=-1/2。

從愛因斯坦公式的含義就可以知道,場方程是描述時空彎曲情況與物質空間能量分布(能量-動量)的關係,因此它必須是Guv=kTuv這麼一個公式,K是一個係數,所以公式就可以變成:

Ruv-1/2*guv*R=kTuv

這個k的推導是比較複雜的,這裡就不討論了,關鍵是我看了半天也是比較懵逼~~~反正知道它是8π*G/C^4就行。在牛頓經典時空中,也就是低速、低重力下,速度遠遠低於光速,那麼k就可以近似為8π*G,所以公式就可以變成Ruv-1/2*guv*R=8π*G*Tuv,也就是Guv=8π*G*Tuv,是不是很完美?

不過後來愛因斯坦後來又增加了宇宙常數項λ,其物理意義就是起到斥力作用的負壓強場,用於判斷宇宙是處於一個什麼狀態,是靜止還是膨脹,又或者是收縮。加入了宇宙常數項後,愛因斯坦的長方程就變成如下:Guv=Ruv-1/2*guv*R+λguv=8π*G*Tuv/C^4

從上面公式,可以簡單變換出很多公式,比如說曲率R公式,引力常數G公式等,時空度規量guv計算公式,物質-運動分布公式Tuv,光速C推算公式等,這些都可以讓我們重新審視這個宇宙的規則。當我們真的了解掌握這些規則後,我們才能進入浩瀚的宇宙,而不是現在只能在地球上觀望,喊喊口號「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

在經典牛頓力學中,重力可以描述成Φ=4πGρ,其中Φ是重力勢。在高速運動中,也就是偏向相對論方面推向時候,密度ρ會被能-動張量Tuv所替代,那麼重力勢所描述的重力就要轉而取決於時空的度規guv。因此,可以看到重力(引力)的與時空彎曲存在著關係,或者說引力是時空的一種性質,其大小與物質能量分布相關。在平直時空中,通過質量與球體密度、半徑及運行速度等關係,兩個天體引力公式可變成我們所熟悉的F=G*M*m/r(其中G代表引力常量,其值約為 6.67×10-11N·m/kg)。反之,將引力公式套用高斯定理,對其積分等運算後,也可以得到上面公式(這裡m假設是一個質量很小的物體,令其等於1)

由於學識有限,也為了便於大家理解,所以寫得比較簡單,一些推導公式沒有列出。上面的知識參考領悟了網上一些大神的問答,或者理解上有所差異,還請高手指正。有時候自己也在想,是什麼給了我勇氣,讓自己花了好幾個小時去解讀大神們的傑作。或許正是這種無知無畏的精神,讓自己還能在這個滾滾紅塵的世界中偶爾能露出個鼻子呼吸新鮮空氣,苟喘殘延的「活著」。

相關焦點

  • 愛因斯坦引力方程的推導——從簡單的論證中得到愛因斯坦方程
    廣義相對論對所有認真研究過它的人都有獨特的吸引力。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物理學家之一,英國理論物理學家保羅·狄拉克曾經說過:牛頓引力理論及其力的瞬時傳播與狹義相對論的要求很難調和,愛因斯坦在解決這個難題的過程中總結出了他的相對論——這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偉大的科學發現。
  • 廣義相對論場方程誕生史:一場愛因斯坦與希爾伯特的究極競賽
    這段插曲涉及到了兩個人,一位當然是愛因斯坦,另外一位則是當時世界數學中心哥廷根學派的領袖,被譽為「數學之王」的希爾伯特。曾經有一位著名的漫畫家為那場無形的競爭畫了一幅漫畫,標題是:希爾伯特與愛因斯坦,誰先抵達?而這個「抵達」指的就是廣義相對論場方程。
  • 偉大的廣義相對論場方程,卻讓愛因斯坦說犯了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當你抬頭望向滿天星空時,你是否問過自己,宇宙是否有邊際,宇宙的外面是什麼,宇宙是怎麼運動的。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有這樣的疑問,更別說那些求知若渴的科學家了。青年愛因斯坦愛因斯坦親自解了這個方程,然而用相對論革新了整個物理大廈基礎的他對永恆不變的宇宙有著不一樣的痴迷,為了使自己的方程得到永恆不變宇宙的結果,他在自己的方程中添加了一個叫宇宙常數的項
  • 愛因斯坦的引力場方程的擴展——揭秘引力場中物質的波屬性
    然而,在最嚴格的術語中,一個場在圖1所示的每個小點處都有不同的值。圖1:對場的描述最常見的坐標是:數軸、極坐標、柱坐標、齊次坐標和笛卡爾坐標。愛因斯坦用這樣一個系統來描述重力在每個x、y、z和t坐標中的存在——稱之為時空。愛因斯坦的工作最終形成了我們現在所知道的愛因斯坦場方程,它以最簡單的形式(通常以張量的形式)表示如下:
  • 韓雪近照曝光,38歲的女人硬是把自己穿成少女,勇氣讓人佩服
    韓雪近照曝光,38歲的女人硬是把自己穿成少女,勇氣讓人佩服11月20日,著名明星韓雪,在某社交平臺上曬出了自己的近照,從圖片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韓雪身穿一件分顏色的連衣裙,而且肩膀位置還有蝴蝶結,梳著麻花辮手扶著下吧真的是太美了,但是這些照片
  • 佩服!《從前有座靈劍山》成功奠定了男二的「主角」地位
    而男二戲份過多,確實也存在,可看完電視劇名稱,貌似也明白劇方這樣做的原因了。要知道,《從前有座靈劍山》開播,就打的是第一季。這就說明,該劇在拍攝時,就已經考慮到第二季了。喜歡原著的粉絲都知道,王陸和王舞之間的故事,就那麼多,而這些在第一季中基本已經全部交代完畢,那麼《靈劍山》第二部劇情,很有可能從海雲帆開始,大家不信,就看看海雲帆留下的這些「坑」吧。
  • 愛因斯坦為何要燒掉自己的手稿?裡面究竟記錄了怎樣的秘密?
    這麼多年以來,一直都有傳言成愛因斯坦在臨死前將自己的最後一份科研成果的手稿給燒毀了,並且留下遺言要求這份手稿跟自己的骨灰一起下葬。這麼多年以來,人們對於這份手稿的內容非常好奇,裡面究竟有著什麼樣的內容,會讓愛因斯坦做出燒毀的決定呢?
  • 6-3=6,不是錯答案,愛因斯坦從中發現了什麼
    1、猶太基因的篩選作為「與神角力者」,猶太人從基因中有自己的智能屬性。弗洛伊德為人文社會科學奠定了基礎,卡門被稱為「航空航天時代的科學奇才」,馬克思創造了社會主義理論,等等。。愛因斯坦,作為一個真正的猶太人,他的智商是高達165,他非凡的智商讓無數人追不上他,這也為愛因斯坦今後在科學領域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基礎。。只有有了基因的優勢,人們最多只能有一些小聰明,以後才能通過學習成就一個人。
  • 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計算,500克的電能等於多少千瓦時的電能?
    首先,電是不能用斤這樣的單位來描述的,因為電作為能量是沒有質量的,我們只能用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計算,能量和物質之間的等價關係。那麼一公斤電等於多少度電呢?想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用到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中給出的「質能方程」E=mc^2,這個對人類世界觀產生了重大影響的公式。
  • 愛因斯坦到底有多聰明
    愛因斯坦,世界上最偉大的科學家之一。小學數學成績只有一分。愛因斯坦在德國上的小學,德國考試成績分1到6個階段,一分實際上就是最高分,他的頭髮看起來總是凌亂不堪,其實他得了一種罕見的膨化症候群。所以這可是被上帝燙過頭的男人。
  • 薛丁格方程本質上是一個動力學方程,是矢量勢的線性疊加形式
    薛丁格方程是量子力學的基本方程之一,其關于波函數的波動性描述僅僅是相對論效應。因此量子力學也是量子場論的基礎,波粒二象性也能解釋薛丁格方程中的量子特性。另外,同樣的薛丁格方程也可以推廣至量子體系以外的情形。因此薛丁格方程也是一般的混沌現象描述。
  • 聲之形:救贖與自我救贖,有時候原諒自己比原諒別人更需要勇氣
    就如同現實生活中的我們,我們身邊經常出現一些身體和心理有缺憾的朋友,有些人喜歡去對這些朋友評頭品足,甚至看不起別人,但是最後,實施欺負行為的人還會因此受到譴責。這個世界沒有完美的人,你覺得別人有缺憾,但是在你之上的人也會覺得你某些方面有缺憾。救贖與自我救贖。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十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只排第二,第一是他
    9、沃納·海森堡(Werner Karl Heisenberg)海森堡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有作為的科學家之一。與愛因斯坦受普朗克的量子理論的啟發而提出了光量子假設一樣,海森堡也是得益於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思路而於1925年創立起了矩陣力學,並提出不確定性原理及矩陣理論。量子力學是人們研究微觀世界必不可少的有力工具。
  • 楊振寧:我沒從與愛因斯坦交談中獲得智慧,看了他的排名就明白了
    英國有位天才叫牛頓,德國有位天才叫愛因斯坦,中國的天才叫啥?楊振寧!艾薩克·牛頓英國物理學家、數學家、天文學家、自然哲學家和鍊金術士。主要成就提出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定律、與萊布尼茨共同發明微積分……。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物理學家,現代物理學的奠基人。
  • 中國有可能出現愛因斯坦一樣的物理大神嗎?楊振寧夠格嗎?
    大部分的人基本上都會最先想到牛頓和愛因斯坦。如果我們仔細回憶就會發現,初高中甚至包括大學的物理學課程當中,很少有聽說中國人的身影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中國未來還有可能出現像牛頓、愛因斯坦這樣偉大的物理學大神嗎?
  • 愛因斯坦偉大,僅僅是因為相對論?(前篇)
    其實愛因斯坦在發現狹義相對論後,雖然對顛覆了人類長久以來的直覺,但是有個東西並未改變,那就是探索物理規律的技術路線。什麼叫做探索物理規律的「技術路線」?其實就是指人類在尋找物理規律的整個過程中,經常會用的的一些方法。其實你此刻可以假象下自己就是一個物理學家,然後你要去探索某個物理現象遵循什麼規律,你會如何做呢?
  • 質能方程E=mc^2中,光速c的平方有什麼物理意義?
    1905年,愛因斯坦在狹義相對論中提出了質能轉換方程,用來描述質量與能量之間的當量關係:E=mc,而質能方程也是相對論最重要的應用,主要被用來解釋核變反應中的質量虧損和計算高能物理中粒子的能量。愛因斯坦認為,物質的質量是慣性的量度,能量又是是運動的量度,所以能量與質量是相互聯繫的,不可分割的。隨著物體質量的改變,會使能量發生相應的改變,而物體能量的改變,也會使質量發生相應的改變,於是愛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質能方程E=mc,其中E代表著能量,m代表著質量,c代表光的速度,近似值為3×10^8m/s。
  • 愛因斯坦相對論證明勾股定理,人教版數學教材引圍觀
    教材上這樣寫道:「2005 年是愛因斯坦建立相對論 100 周年,愛因斯坦在相對論中給出了一個著名的質能方程 E=mc⊃2;,其中 E 表示物質所含的所有能量,m 是物質的質量,c 是光速,這個質能方程是現代製造核武器、核電站的理論基礎。」
  •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他的成就
    [18]這篇文章提出了「光子」的概念。但光子作為一個名詞,是吉爾伯特·路易斯在1926年提出的。臨界乳光理論由於流體中分子的無規律運動,流體的密度在不同的區域會略有不同。在常溫下這個現象比較微弱。但在流體的溫度和壓力趨於其三相點時,流體的密度不均會越來越明顯,直到流體內部不同密度小團塊的尺度接近或達到入射光的波長。
  • 科學家:繼承愛因斯坦遺願,實現愛因斯坦夢想
    愛因斯坦做得不夠完善人類最成功的引力理論是愛因斯坦著名的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花了七年多的時間開發它。從表面上看,廣義相對論看似簡單。宇宙的所有戲劇性發生在稱為時空的宏偉的三維舞臺上。物質和能量——宇宙中的男主角和女主角四處奔走、述說自己的臺詞。物質和能量使時空變形,從而使其時間和空間彎曲。